?

生態節約型公路的整體設計

2014-12-25 09:16
交通運輸研究 2014年16期
關鍵詞:呼圖壁縣老路橋涵

曹 寬

(新疆立弓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新疆 烏魯木齊831401)

1 項目概況

S248 線呼圖壁—芳草湖公路位于自治區北部,昌吉州呼圖壁縣境內,是連接芳草湖農場、新湖農場、105團場、106團場、111團場連接呼圖壁縣乃至昌吉、烏魯木齊的唯一快捷通道。項目區域北部為準格爾盆地,南部為天山北麓中段,區域內路網主要為四橫三縱,四橫自南向北依次為G30線(連云港—霍爾果斯)、S115線(原G312線)、S201 線(呼圖壁—克拉瑪依)、兵團甘莫公路(甘泉堡—莫索灣),三縱自東向西分別為S231線(昌吉—五家渠)、S248 線(呼圖壁—芳草湖)、新瑪公路(新湖—瑪納斯)。從路網結構看,S248 線處于東側S231 線和西側S202 線中間,其南北互聯互通作用十分突出。路線總體走向為自南向北,本項目不僅承擔著芳草湖、新湖農場和呼圖壁縣的居民交通往來,還是芳草湖農場絕大多數物資的進入和農副產品的輸出通道。本項目的建設對于促進兵地協調發展,帶動沿線農業開發,有著積極的重要意義。本項目起點位于呼圖壁縣北環路交叉口(K1+500),終點位于本項目與甘莫公路交叉口附近(K41+050.756)。主要控制點有下三工村(K10+500)、111 團岔口(K24+300)、中基番茄醬廠(K30+500)。路線全長39.551km。路線總體走向為自南向北(見圖1)。

2 項目特點分析

圖1 公路路線走向示意圖

本項目為改擴建工程,是區域內南部甘莫公路與北部G30連霍高速公路的連接線,同時也是兵團農六師芳新墾區和呼圖壁縣園戶村鎮沿線居民出行的必經道路,現有公路沿線居民區密集,農業產業較為發達,農業生產較頻繁,現有道路混合交通嚴重。沿線大部分路段地質條件較差,鹽漬土地基分布范圍較廣,加強對原有老路鹽漬土處理的調查,并對加寬新建部分采取合理的處理措施。本項目現有老路自建成后,分段、分期多次改造,路面結構復雜,需對原有老路技術狀況進行深入調查,合理利用老路。本項目前10km 路段,原有老路兩側房屋、樹木、電力、電信各種管線較多,外業調查中應加強相關調查,為合理選擇路基加寬方式提供依據。本項目是芳草湖農場、111團與呼圖壁縣往來的重要道路,社會車輛較多,車流量大、社會影響較大,施工期間的保通措施尤為重要。

3 總體設計實施措施

結合項目特點以及工可報告、工可審查意見、工可評審會議紀要等指導意見,本項目總體設計原則為利用老路,采用單側或者兩側加寬,少占地、少拆遷,選擇對沿線居民影響最小的建設方案,以安全適用、保護環境、保護耕地、與景觀協調、經濟合理為原則。

3.1 路線設計

路線盡量沿老路布設,應充分利用舊路資源,選擇適宜的加寬方式。對不符合二級公路標準和線形較差路段,盡量改善其線形。路線設計中,對平、縱、橫三方面作綜合考慮,既要滿足技術標準和病害治理的要求,還要滿足路基填土高度和橋涵凈空的需要。因此針對本項目為老路改建工程,最大限度利用老路,選擇對沿線居民影響最小的建設方案,做好新舊路基銜接是本項目的設計關鍵,堅持“以人為本”、“安全、耐久、節約、和諧”的設計指導思想。路線走向,平、縱、橫等技術指標應合理把握,保證服務水平的連續性和行車安全及與路容相互協調、美觀。

3.2 路基設計

本工程本著節約投資的原則,合理掌握技術指標,充分利用原有路基。在詳細調查老路路基狀況的基礎上,盡量降低路基高度,節省投資。服務社會、保護環境,合理利用既有資源。公路建設不可避免會發生征地、拆遷,對沿線社會生活環境帶來影響。將服務于社會的原則貫徹于路線、路基、橋涵、路線交叉、取棄土等的設計和施工運營的全過程中,嚴格控制取棄土,降低路基高度,減少拆遷和占用耕地,采取盡量避開農田、林地,減少臨時用地等多種保護措施。路線方案選擇、保通工程設計應以“不破壞就是最大的保護”的理念為指導,在滿足標準的前提下,盡量保持與自然及現狀相協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調查項目區域內可用的筑路材料,盡可能縮短運距,降低造價。

因此,本項目現有老路兩側林帶、居民區較為密集,路基高度符合路面結構厚度要求即可,盡量降低路基高度,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全線采取集中取土方式,做好取土坑設計,盡量少占林地、草地。取土料場設置緩邊坡,施工完畢后及時回填清表土等措施,以利于保護環境和恢復植被。棄土場選擇應避免對環境的重復破壞,同時有利于恢復植被和節約土地。

3.3 路面設計

本工程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充分利用既有構造物,從而減少新的資源消耗。通過技術手段對老路橋涵構造物進行判定,盡可能對橋涵構造物接長或者加寬利用。堅持“整治與改建并重,建設與養護并重”的指導方針,對沿線不良地質路段,提出切實可行的治理措施。同時確保行車安全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設計理念,改善影響行車安全的主要指標,改造不符合技術標準的路段,解決影響道路安全問題,提高道路通行力。

從樹立全壽命周期成本的理念出發,從項目周期的全過程去看待成本,把公路放到環境和社會的大系統中去考察其成本,統籌考慮建設、養護、運營、管理的全過程,樹立全壽命周期成本的理念,系統解決工程結構的耐久性、抗疲勞性,車輛行駛的安全性,防災減災的有效性,以及環境景觀的協調性等問題,實現公路使用壽命更長、環境更美、行車更舒適、投資更節省的總體目標。

因此本工程在路面設計時應結合沿線地形、地質、水文、氣候及交通量組成特點等條件,切實解決老路現存的病害,并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選材、方便施工、便于養護的原則。針對本項目為老路改建工程,要根據原有橋涵荷載等級、使用狀況,合理確定橋涵的加寬利用與拆除新建。交通標志以不熟悉周圍路網體系的公路使用者為設計對象,考慮周邊路網與公路條件、交通條件、氣象條件和環境條件等情況進行了設置,給駕乘人員提供準確、及時的信息。確保行駛快捷、暢通。處理好與相鄰道路的銜接,合理布設平面交叉和居民區路口,在保證主線行車安全順暢的同時,充分考慮沿途居民出行便捷的要求。

4 公路安全保障設計

本項目改建過程中受道路兩側農田、林帶和房屋限制,設置便道較困難,老路加寬過程中采用單側加寬處理,施工過程中采用“邊施工,邊通車”的施工方式。按照區間進行分段半幅施工,半幅通車。

施工期間社會車輛保通的交通組織按照大型社會車輛進行強制交通分流;根據工程的實施計劃按照不同時段和路段對小型車輛、農用車輛和客運車輛進行分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合理組織道路沿線居民出行,確保橋梁涵洞施工期間道路通暢。

實施該方案則要求來往車輛嚴格遵守當地政府在施工期間制定的交通分流、交通安全、信號管制等事宜的管理措施。過境及縣城車輛應按照交通組織方案行駛。施工單位應根據實際情況在具體的交叉路口按照要求設置相應的指路標志,以保證當地交通正常有序的進行。公路施工作業所設置的交通管理區域,分為警告、上游過渡、緩沖、工作、下游過渡和終止6個區域??刂茀^內交通標志的設置必須合理、前后協調,起到引導車流平穩變化的作用。在警告區內應設置施工標志、限速標志、可變標志和誘導標志等臨時標志。施工作業過程中需對上游過渡區到作業區下游過渡及終止部分采用隔離設施封閉施工,晚間必須在隔離設施上加設施工標志燈。對于施工作業區路段,除必要的安全設施外,必須在交通量較大和施工條件復雜路段對工作區兩端配備交通指揮員。對于橋涵施工路段作業過程中利用臨時交通便道改道時,除需要布設施工的一般標志外,還應增設其他安全設施,如改道標志、警示燈等。居民區開挖溝槽時應設置護欄及搭設跳板供行人通過,夜間應設置照明燈和警示燈。在拆除舊橋(涵)、重建新橋(涵)時,應先建好通車便橋(涵)。在舊橋的兩端應設置路欄,夜間應在路欄上懸掛警示燈,并在路肩上立設相關安全標志。

5 結語

本文結合生態公路設計理念,系統地分析了生態公路設計的相關環節,總結出切實有效的生態公路設計思路,為同類工程提供借鑒。

[1] 張華. 淺析生態公路設計中的環保理念[J]. 山西建筑,2013(4):30-31.

[2] 王曉莉. 基于環保理念的生態公路設計研究[J]. 科技創新導報,2010(7):28-34.

[3] 沈玉頻. 貴州生態旅游二級公路設計技術標準的運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3):28-34.

猜你喜歡
呼圖壁縣老路橋涵
在海一方(中篇小說)
探討高速公路橋涵施工技術
新老路拼接段軟土地基處理方案淺析
高速公路改擴建橋涵工程施工交通組織方案
老路技術狀況檢測和評定在“白改黑”工程中的應用
公路小橋涵設計及施工問題探討
淺析呼圖壁縣種業發展形勢
鐵路橋涵EBS分解體系研究
2014年氣候條件對呼圖壁縣主要農作物生長的影響分析
新疆呼圖壁縣農民發“菌”財食用菌產量突破2000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