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談現澆混凝土樓板裂縫控制

2014-12-25 01:25潘偉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現澆混凝土裂縫控制樓板

潘偉

摘要:隨著混凝土結構的廣泛應用,對于混凝土的質量重視度越來越高,其中裂縫問題是關注的焦點,本文主要就現澆混凝土樓板裂縫控制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現澆混凝土;樓板;裂縫控制

中圖分類號:TV331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預制空心樓板作為一種常見的水平承重構件,長期以來在我國大部分住宅工程和部分公共建筑中得到廣泛應用。但使用預制空心樓板的房屋,其抗震性能較差,順板裂縫難以消除,因樓板擱置長度不足造成的局部結構隱患,施工中時常被發現。但隨著現澆混凝土樓板的普及和推廣,少數工程現澆樓板裂縫問題日益顯現出來,特別是近幾年來,因現澆樓板裂縫而引發的群眾投訴,亦有不同程度的發生。通過剖析部分工程實例,對裂縫的成因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提出防止樓板裂縫針對性技術措施。

一、裂縫形態

根據調研,現澆樓板裂縫形態特征主要可歸納為以下三類:

(一)墻角45°斜裂縫。這類裂縫主要分布在房屋四角及內外墻交接的角部,以陽面房間較多,且大多數裂縫穿透樓板。裂縫形態呈中間寬、兩端窄,端頭消失在圈梁內,與外墻夾角約成45°,此種裂縫出現的數量和機率比例較大,約占全部裂縫的67%。

(二)板中間直裂縫。這類裂縫呈偏東西或南北走向,大多穿過頂棚燈頭位置,裂縫基本上沿截面貫穿。該類裂縫占全部裂縫約30%。

(三)板邊直裂縫或板無規則裂縫。板邊直裂縫多沿承重墻方向沿板面靠墻分布;板無規則裂縫(俗稱龜裂),板面板底都有發現,但裂縫寬度較小。上述裂縫出現機率較少,占全部裂縫約3%。

二、裂縫產生的原因

通常情況下,荷載作用、地震作用、地基不均勻沉降影響、材料因素、溫差收縮作用、結構布置不合理、設計承載力不足等原因,都能引起樓板開裂。通過調研分析,樓板出現裂縫,往往是上述幾種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混凝土收縮和溫度應力的共同作用,是引起目前我市現澆樓板開裂的主要原因。

三、裂縫產生的機理

在荷載、各種作用影響下,現澆板中將產生雙向拉應力,混凝土的抗拉強度較抗壓強度低得多,當某一處的最大拉應力達到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混凝土沿與最大拉應力垂直的方向開裂而產生裂縫。

四、主要技術控制措施

從裂縫產生的機理可以看出,控制和減少樓板裂縫有兩條途徑:一是降低外在因素的影響,如減小混凝土收縮和溫度應力,避免在樓板中產生較大的拉應力;二是提高混凝土板的抗拉強度,增強板的抗裂能力。從上述兩條途徑出發,通過對樓板形成過程中各種影響因素的分析,提出如下技術控制措施:

(一)設計

1、住宅工程樓(屋)面板的建筑平面宜規則,避免平面形狀突變;若平面有凹口或形狀不規則時,應采取加強措施。

2、現澆樓(屋)面板設計厚度不宜小于100mm,廚房、廁浴等不宜小于90mm,單向板宜≥L/30,雙向板宜≥L/35(L為板短邊計算跨度)。

3、房屋結構伸縮縫最大間距不宜大于45m,且不應超過房屋三個單元。

4、房屋陽角處樓面板、跨度≥3.9m的樓面板、屋面板,均應設置雙層雙向通長鋼筋,房屋陽角處鋼筋間距不宜大于100mm,屋面板、跨度≥3.9m的樓面板不宜大于150mm,鋼筋直徑均不宜小于φ8;3.6m≤跨度<3.9m的樓面板,其板角處上部鋼筋間距不宜大于100mm,伸入板內長度不宜小于L?/3,下部受力鋼筋間距不宜大于150mm,分布筋間距不宜大于200mm。

5、應重視屋面、外墻體的保溫隔熱設計,保溫隔熱層傳熱系數宜≤1.0W/(m2.k)。當屋面采用架空隔熱板作隔熱層時,應有通風措施。

6、為提高混凝土樓(屋)面板的抗裂性能,在混凝土中可摻入適量的抗裂材料。

7、樓面板內不應預埋水管。當預埋其它管線時,應布置在板上、下兩層鋼筋中的中和軸附近,并宜與鋼筋成斜交布置。嚴禁三層及三層以上管線交錯疊放,必要時宜在管線處增設鋼絲網等加強措施。電線、電纜導管直徑大于20mm時宜采用金屬導管。

8、設計應注明板塊的施工荷載、使用活荷載和二次裝修荷載的限值。當隔墻直接砌在樓板上,應按樓板等效荷載計算板的配筋。

9、在連續板的設計中,對于與相鄰板塊標高不同的板塊,配置板跨中受力鋼筋時,板塊外邊緣支座按鉸支計算;配置板塊邊緣鋼筋時,板塊外邊緣支座按固端計算。

10、現澆樓面板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大于C30。

(二)材料

1、應嚴格按《預拌混凝土》(GB/T14902-2003)和市建委《關于印發〈加強預拌混凝土質量管理的暫行規定〉的通知》(青建質字[2000]142號文)的有關規定拌制預拌混凝土。

2、樓板混凝土宜采用旋窯廠生產的質量合格的硅酸鹽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拌制,并控制摻合料的總摻量,粉煤灰或礦粉摻量不得大于水泥用量的15%,兩種合摻時不得大于水泥用量的20%。粉煤灰等級應不低于Ⅱ級。

3、加強對粗細骨料質量的管理。嚴格控制骨料含泥量和砂的粒徑,不得采用細砂、特細砂和含泥量超標的骨料拌制混凝土。

4、選用混凝土外加劑應充分考慮外加劑對混凝土后期收縮的影響。外加劑生產廠家應提供有效的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外加劑應按規定進行復試,合格后方可使用,其摻加量應按實驗室提供的正式配合比通知單確定。

5、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應嚴格控制混凝土質量。預拌混凝土應以混凝土澆筑入模處見證取樣的標準養護試件強度作為合同交接驗收的依據。

(三)施工

1、施工單位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混凝土現澆樓(屋)面板的厚度、平整度、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厚度滿足現行標準規范要求。設計文件未注明樓板鋼筋固定方法的,應在圖紙會審時,經設計單位確認后,作為設計文件的補充。

2、施工單位應對進場的預拌混凝土坍落度進行逐車檢查,對不符合坍落度要求的不得使用。嚴禁在混凝土中隨意加水。

3、施工單位應根據工程結構形式和有關規定合理確定混凝土澆筑方案,保證混凝土密實,不得隨意留置施工縫。

4、樓板中管線布置應按本導則"設計"部分第(七)條的規定執行,同類管線交叉布線處宜采用線盒。

5、樓(屋)面板混凝土澆筑后,應按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7.4.7條的規定,及時采取有效的養護措施,防止混凝土早期收縮裂縫。屋面板經養護后應及時進行保溫隔熱層施工或采取臨時保溫隔熱措施。

6、混凝土強度達到1.2N/mm2前及澆筑完畢后一定時間內(氣溫低于15℃、48小時內;氣溫高于15℃、24小時內),不得在其上踩踏、堆載或安裝模板及支架。

7、模板及其支架必須具備足夠的承載力、剛度和穩定性。模板拆除應滿足現行國家施工標準、規范的規定及設計要求,支撐拆除尚應考慮已澆樓(屋)面板混凝土強度的可能承載力和實際撓度變形要求。

8、施工單位應采取措施,避免施工荷載對樓面板產生較大的撞擊作用。

(四)管理

1、監理單位應加強對建筑材料、施工全過程監理,確保旁站監理到位。

2、建設單位在工程竣工后交付使用前,應采取通風保濕措施,防止溫差和干縮引起裂縫。

3、建設單位應將工程的允許使用荷載、裝修須知及使用維護等要求告知業主和物業管理單位。

4、業主和物業管理單位進行二次裝修及管理時,應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參考文獻:

[1]張治福.現澆混凝土樓板裂縫的控制[D].山東大學,2009.

[2]張先楚.現澆混凝土樓板施工裂縫控制[J].安徽建筑,2011,02:83-84+78.

[3]畢堯春.簡述現澆混凝土樓板裂縫的防治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03:171.

猜你喜歡
現澆混凝土裂縫控制樓板
談談樓板分布鋼筋的作用和注意事項
減小振動篩與基礎平臺共振的幾個試驗性方案
現澆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分析
橋梁高性能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和控制
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產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水工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成因及控制研究
水電站廠房現澆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
混凝土的施工溫度和裂痕控制
現澆混凝土單側模板及支架體系經濟性設計的研究
無梁空心樓板在現代建筑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