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屋建筑工程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研究

2014-12-25 01:25宋德國伊東禮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轉換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

宋德國 伊東禮

摘要:在建筑轉換層中的施工質量是保證工程整體施工的關鍵性步驟,對模板支撐體系的控制,做好鋼筋的綁扎工程,減少澆筑過程中的裂縫控制,對房屋建筑工程轉換層施工質量的調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房屋建筑工程;轉換層;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 A

1、房屋建筑工程轉換層結構的特點

1.1、較大的結構尺寸,對樓面荷載支撐較重

通過對其中引發截面內力,使得體系內力的該向也就得以充分的實現。因為結構內力分布的相對比較復雜,與此同時,還得為了使的上部結構水平剪力逐漸的向下部傳遞,應該得對轉換層水平剛度進行相應的要求,在一般的情況之下,轉換層的結構構件尺寸相對比較大,而且露面荷載也相對比較重。

1.2、分層澆筑,由現澆部分構件發揮承載作用

轉換層水平構件存在著較大的高跨比,不可以將截面彎曲時的水平纖維相對錯動進行忽略。假如不再對平截面來進行使用,進而就會存在短深梁或厚板的受力特性。在進行二次疊澆法進行施工的時候,應該得細致得分析堆疊與構件,充分的考慮到受到分層處水平剪力的各種影響,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配合設計單位實施一次性的設計,在最大限度之上在施工階段與正常使用的狀態之下,一次性疊澆構件的承載能力得到充分的保障。

1.3、運用鋼骨架或預應力實施卸荷

運用鋼骨混凝土和預應力技術能夠在轉換層結構中將自重減輕,使結構的整體抗震性能得以改善。在對模板支撐進行設計時,可以對已經成型的水平鋼骨、預應力平衡部分和全部施工荷載進行利用,使支撐受力性能得到較大改善,該措施在轉換層與上部結構沒有構成整體的狀況下得到適用。

2、轉換層結構形式

2.1、梁式轉換

梁式轉換具有明顯的受力分布,其設計及施工方面也相對較為方便。通常選用剪力墻結構作為上層,框為下層,架結構的轉換。如同時進行縱、橫向轉換時,轉換方式則要選擇雙向梁方式。

2.2、板式轉換層

梁式轉換層不宜用于上、下柱網、軸線較存在嚴重錯位的情況,此時就可以根據施工的要求選用板式轉換層。為形成厚板式承臺轉換層,必須選擇厚度較大的板材。板式轉換層下層柱網具有極大的靈活性,不需要嚴格對齊上層結構,這種轉換層因為板材具有較大的重量,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

2.3、箱式轉換層

假如上層到下層進行轉換的時候,存在很大的跨度,假如選用上面兩種轉換層,就不可以將問題進行就是、有效地解決,并不可以起到明顯的作用,在通常的情況之下,在進行上下層轉換層大的時候,施工企業均會選用箱式轉換層。這種轉換層與箱形基礎類似,也可以看成是由上、下層較厚的樓板和雙向托梁、單向托梁共同組成,其整體空間的剛度是比較大的,可以很好在荷載、空間、跨度較大情況之下來進行轉換。

2.4、桁架式轉換層

桁架式轉換層具有合理、明確的受力,簡單構造及較輕的自重,在材料使用方面用量也十分的少。這種轉換層主要是應用在跨度較大的轉換,和箱式轉換層之下,整體空間剛度較小,但是在空間方面占地也就會更少。

3、轉換層施工技術的施工技術分析

3.1、鋼筋工程施工

(1)綁扎鋼筋的順序

綁扎墻柱的鋼筋時,要先調整好外露的鋼筋,然后清理干凈墻根部和鋼筋上的附著物,布置好鋼筋后開始綁扎。綁扎好砼墊塊后進行驗收。綁扎梁板鋼筋時,先將模板清理干凈,并在其表面刷一層隔離劑,然后進行梁、柱交接部位的箍筋工作。待綁扎好主梁鋼筋、埋好水電管道后,綁扎板上的層筋,最后驗收。

(2)保證鋼筋的位置準確

根據梁、板和柱等預制厚度合適的砼墊塊。柱和墻插筋根據軸線來確定,并使用輔加鋼筋加固,保證其更加穩定、牢固。柱、墻墊塊要使用22#鋼絲交叉綁扎,以保證其更為牢靠,同時,墊塊的強度、間距也應符合要求。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需安排專業人員觀察成品鋼筋,并由測量人員配合,隨時驗收軸線的部位,及時修復、調整正位。梁的第二排鋼筋在綁扎時必須綁扎到位,這樣能夠使鋼筋的作墊塊縮短,并且要多綁扎,從而保證綁扎更為固定。

(3)鋼筋的錨固和連接

①鋼筋連接的方式

按照設計要求,受力主筋首先采用機械連接或焊接接頭。機械連接時需采用鋼筋冷擠壓連接;焊接接頭應采取電渣壓力焊(豎向受力的鋼筋)。鋼筋接頭的位置和數量必須滿足相關規定或設計圖紙的要求。

②綁扎鋼筋接頭的規定

綁扎鋼筋接頭有以下規定:1)不能在構件的最大彎矩處設置鋼筋接頭;板、梁底筋的接頭應該留在距離支座處1/3跨內,面筋可以留在跨中1/3的范圍內。2)搭接的長度末端和鋼筋彎折點的距離至少為鋼筋直徑的10倍。3)在受拉的部位,1級鋼筋綁扎的接頭末端必須做成彎鉤,而2級鋼筋則不需要做成彎鉤。4)在搭接鋼筋的部位,必須在兩端和中心使用綁絲扎牢。每個搭接的接頭最少要使用3道綁絲。5)各個受力鋼筋接頭綁扎時必須互相錯開,在每個綁扎的接頭中心到搭接長度1.3倍的區段范圍內,綁扎接頭受力的鋼筋截面面積占所受力鋼筋的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在受拉區不可超過25%,在受壓區則不可超過50%。

③鋼筋接頭焊接的要求

鋼筋接頭的焊接有以下幾點要求:①在同一個構件中設定焊接接頭時要注意互相錯開。②鋼筋彎折點與焊接接頭之間的距離必須為鋼筋直徑的10倍以上。③每個焊接接頭中心的長度為鋼筋直徑的35倍,且大于500mm的區段,同一根鋼筋不可以有兩個接頭;該區段中,接頭受力鋼筋的截面面積占所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在受拉區則不能超過15%。④采取普通的焊接連接時,1級鋼筋的焊條需采用E43系列,2級鋼筋的焊條需采用E50系列。

3.2、混凝土施工技術

(1)做好混凝土澆筑后30天內局部各處溫度的預測和監控工作?;炷劣不^程中的溫度變化受混凝土配合比、環境溫度及施工條件影響,在進行預測和監控工作時要綜合考慮上述因素的影響。(2)要確?;炷琉B護過程中內外溫差不高于25℃。常用的方法有蓄熱保溫法、在大體積混凝土內部埋設管道使用循環水冷卻降溫法、在大體積混凝土轉換結構的上表面及面采取保濕措施法、混凝土初凝后在灑水養護2小時的基礎上進行蓄水養護,蓄水高度10厘米。(3)水泥種類和用量對于防止混凝土裂縫也有很大影響。根本目的就是要降低混凝土澆筑后放熱量。比如選擇水化熱低的礦渣硅酸鹽水泥或火山灰硅酸鹽水泥,或者用沸石粉代替部分水泥。(4)施工方法。施工時第一步要進行轉換結構周圍結構或墻體施工,以減少混凝土表面散熱,防止內外溫差過大;當環境氣溫較高時,為降低混凝土進入模具時的溫度,從而減緩放熱升溫,可以使用冰水進行混凝土攪拌。

總之,建筑物的不同結構形式相互連接的關鍵點是結構轉換層。作為建筑物內不同結構形式受力的連結與傳承的關鍵節點,施工企業必須控制好高層建筑的結構轉換層的施工質量,科學規范施工操作,提高其施工技術水平。轉換層不僅是結構下部分的封頂,還是結構上部分的基礎部分,在建筑物體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連接作用,擁有直接的受力和傳力,且造價較低,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應用廣泛。

參考文獻

[1]谷春.探討房屋建筑工程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J].門窗,2013,03:77-78.

[2]劉伯能.分析房屋建筑工程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J].城市建筑,2013,24:91.

[3]彭更新.對房屋建筑工程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的分析[J].廣東建材,2014,05:66-68.

猜你喜歡
轉換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
高層鋼結構轉換層桁架施工技術應用
高層建筑厚板轉換層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
淺談房屋建筑屋頂漏水的原因與施工措施
建筑施工中滲漏施工技術探究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管理研究
建筑結構規范中側向剛度比的理解與應用
淺談房屋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