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建設項目危機管理分析

2014-12-25 01:25趙強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建設項目管理系統決策

趙強

摘要:論文以工程建設項目危機管理系統為主要研究對象,對常規工程建設項目危機產生的根源和管理手段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結合危機管理的階段性特征建立了工程建設項目危機管理的系統。由于工程建設項目的階段性、獨立性和專業分別,提出了通用系統的階段性、區別性優化手段,使該系統能夠做到針對性應用,實現可操作性。筆者結合自參與身世博會建設危機管理的經驗,指出了數字化分析技術應用于危機管理系統的優點,強調了危機管理的時效性。

關鍵詞:工程建設項目危機管理系統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識碼: A

一、工程建設項目危機管理現狀分析

1.危機管理的起源

危機管理(Crisis Management)的概念最早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主要在公共關系、公共衛生、公共事件和企業管理中應用,后逐漸延伸到商業領域,屬于專門的管理科學,目前其研究對象多為單個企業的危機管理。

2.危機管理的概念

危機管理是專門的管理科學,它是為了對應突發的危機事件,抗拒突發的災難事變,盡量使損害降至最低點而事先建立的防范、處理體系和對應的措施。對一個工程建設項目而言,可以稱之為危機的事項是指當項目本身面臨與社會大眾或顧客有密切關系且后果嚴重的重大事故,而為了應付危機的出現在項目管理范圍內預先建立防范和處理這些重大事故的體制和措施,則稱為工程建設項目的危機管理。

3.我國建設項目危機管理的特點

我國建設項目危機管理目前多為停留在紙面的“應急預案”,一般由施工單位編制,上報監理、業主方審批即束之高閣。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夠具體,側重于危機出現時的處理,而忽視了危機產生因素的及時消除和后危機時期的管理。

(二)建設項目危機產生的根源和特點

建設項目危機管理的目的一是降低危機發生的可能性,二是危機產生后將危機的影響程度降到最低。這就要涉及到危機產生因素和影響程度的決定因素。

1.危機產生的內外因素

任何危機的產生都存在內外因素,建設項目危機產生的內因一般包括企業運作體制、項目管理、作業技術等,外因一般包括外界天氣、地理等環境因素。一個有效的建設項目危機管理系統要能及時發現危機產生的因素并針對各種因素做出消除響應。

2.危機影響程度的決定因素

危機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壞性、緊迫性四個特點。意外性:危機爆發的具體時間、實際規模、具體態勢和影響深度,對管理來言,一般是缺乏準備的。聚焦性:進入信息時代后,危機的信息傳播比危機本身發展要快得多。媒體對危機來說,就象大火借了東風一樣。破壞性:危機一旦產生,勢必不同程度地造成破壞,造成混亂和恐慌,而且由于決策的時間以及信息有限,往往會導致決策失誤,從而帶來無可估量的損失。 緊迫性:危機一旦爆發,其破壞性的能量就會被迅速釋放,并呈快速蔓延之勢,如果不能及時控制。危機會急劇惡化,造成損失擴大。

二、工程建設項目危機管理系統的建立

(一)危機管理系統的建立核心

任何危機發生之后,總有人馬后炮說,危機產生的因素或者危機本身是可以及早發現并處理的,否則就不行造成這樣大的損失。

由于危機一旦產生,必將造成破壞,所以危機管理系統應側重于危機產生因素的發現和消除,即預防為主,而不是單純地考慮如何在危機出現后如何處理。

1.“第一時間”發現危機產生的因素或危機

危機產生的因素是潛在的,并不那么容易直觀發現,所以管理系統應對現狀進行定期信息搜集,根據現有的資料和以往的經驗,通過分析和辨識,剔除不屬于危機產生的因素,剩余因素根據其影響程度和處理急緩程度進行分類,然后進入處理階段。

對于危機而言,需要有及時的預警制度,在危機產生后,在最短的時間通過最快的渠道將危機情況準確地傳達至危機管理系統的分析處理部分。

2.“第一時間”采取措施消除危機

有些危機發生前危機管理系統已經接收到產生的因素,或危機在產生初期即已被發現,而最后仍造成惡劣的后果,這純粹是由于處理措施不及時不到位而造成的??赡苡幸韵聝煞N情況:

(1)多重領導,當領導者意見不一致,遲遲無法統一。

(2)需要解決的問題需要付出代價,采取行動的收獲卻遲遲無法看到或僅僅是避面一種可能性,例:某建筑工地,上級部門檢查發現施工用電線纜不符合標準,需要將全部線路另購更換,而不更換的情況下有可能會引發用電或火災事故,結果項目管理層考慮由于工期較短,為了節約成本費用,決定不進行更換,最后結果造成火災事故,釀成巨大損失。

(二)信息采集、辨識、響應

信息是反映項目運轉現狀的一些數據,真實全面的信息有助于作出正確的決策和判斷,所以信息的采集與處理是建設項目危機管理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信息采集完成后有口頭、書面等多種傳遞方式,需要及時傳遞給建設項目危機管理系統的核心處理部分。

2.信息辨識、響應方法與手段

信息的辨識可由信息采集人在信息采集時即可同步進行,當信息采集人缺乏經驗和其他相關辨識依據或信息情況較為復雜時,由核心處理部分通過比對、咨詢、會議討論等各種方式加以辨識,凡認定為危機或危機產生因素的信息及時進入信息響應階段。

信息響應是由危機管理系統的核心處理部分主持進行的,該部分主要職能是對如何應對危機做出決策并加以落實。從目前來看,我國建設項目的危機管理大部分還停留在從工作經驗出發“想當然”進行決策的水平。要提高危機管理中決策系統的創新能力,首先要重視工程建設行業及其危機知識基礎設施的應用,危機決策者要充分利用企業、培訓機構、研究實驗室、電信網絡、圖書館、數據庫等設施系統,完善決策研究的科學方法,將危機決策引入專門化的軌道;其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危機決策者要積極順應科技發展的要求,特別是信息技術發展,利用高新技術進行信息的搜集、儲存、提取、分析和交流,提高危機決策的規范化、科學化和高效化程度。

(三)建立有效的危機管理系統

一個高效的建設項目危機管理系統應包括一個包括若干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參與人員以及決策果斷的領導者的項目危機管理團隊、車輛和監控設備等應急資源、一套完整的考慮充分并經過反復演習的應急預案,

1.人員的配備

項目經理應是建設項目危機管理團隊的最高領導者,在特殊情況下,可由相關企業負責人或更高級別的領導者擔任。除了領導者以外,危機管理團隊還應該包括以下人員:技術專家、施工現場指揮人員、后勤保障人員、法律顧問(可由企業法律顧問兼職)、外部接待人員、應急勞動力。以上人員可由項目管理人員兼任,也可由項目各參與方分別派人組成,但應該經常組織演練,便于磨合。

2.各種硬件及輔助設備的設置

建設項目危機的一方面包括工程實體本身的質量、安全等方面的事故,另一方面為項目參與方出現的火災、食物中毒及各種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事故。所以,危機管理系統應針對這些情況進行各種硬件和輔助設備的配置。例如,一個深基坑作業工程,可能會存在基坑坍塌的風險,在項目伊始,即準備好全站儀等基坑監測設備,同時備好針對坍塌事故搶險的挖掘機等設備、擔架、夾板等醫藥器材。

3.危機響應計劃的制定

項目危機管理系統的流程絕不是決策者即興“拍腦袋”做出的決定,一般在工程項目開工之前應由項目施工方技術負責人進行應急預案的編寫,也可由業主進行編寫組織,結合工程特點和參與方特點,分析可能會產生的各種危機,提出危機產生后的處理流程和具體人員分工。實際上,這種常規的應急預案多數停留在紙面上,疏于演練,且過于注重危機發生時的處理。在應急預案的基礎上可以對危機發生前的預防和后危機時期的管理加以拓展,形成一套完整的危機響應計劃。一個具有較強實用性的計劃,一般包括三部分內容,即主導性總則、針對具體情境的計劃和不同管理層次的部門行動計劃。危機響應計劃可以使項目參與方做到心中有數,一旦發生危機,可以根據計劃從容決策和行動,掌握主動權,對危機迅速做出反映。

猜你喜歡
建設項目管理系統決策
基于單片機MCU的IPMI健康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
基于物聯網的IT運維可視化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
新形勢下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對策
湘江鯤鵬計算產業軟硬件生產線建設項目一期實現廠房交付
山西省高等職業教育骨干專業建設項目名單
做決策也有最佳時間段
決策大數據
諸葛亮隆中決策
基于分布式數據庫Cedar的高效工單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
《管理就是決策:第一次就把決策做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