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銀行信貸管理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及其對策

2014-12-25 01:25楊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貸款人信貸貸款

楊宇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的不斷提高,信息管理對一個企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決定著企業的生死存亡,對商業銀行也是一樣的,在信貸管理中信息的不對稱給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故在本文中主要對商業銀行信貸管理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及其對策進行詳細的分析與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字:商業銀行;信貸管理;信息不對稱;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C93 文獻標識碼: A

一、加強商業銀行信賞管理的意義

信貸管理是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信貸質量的高低也直接決定著商業銀行的經濟效益甚至生存和發展。銀行的信貸質量和水平不僅影響自身的發展,而且又書險會經濟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銀行信貸可以擴大消費、增加投資,可以支持創業,能夠及時解決中小企業的資金短缺困難,對于穩定社會和市場,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商業銀行信貸管理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就目前而言,當前存在于商業銀行信貸業務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主要體現在商業銀行無法對貸款人的所有信息進行全面真實的掌握,無法了解其經營財務狀況,也無法確定其是否具備償還債務的能力,因此就容易引起以下幾種信息不對稱問題:

1、惜貸與慎貸問題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就一直實施市場經濟體制,對企業的開放程度較大,這也直接導致了我國目前的企業數量越來越多。正是因為企業數量過多,且每個企業的發展情況和財力實力不相同,因此銀行不可能對所有申請貸款的企業都一一了解。當然,向銀行申請貸款的也可能是個人,而個人的真實情況就更難完全掌握。而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反映出社會風險度,對于貸款人而言,若其覺得這個風險度高,則其必然會積極貸款,反之則不愿意貸款。這是因為貸款人對自己的實際能力是非常了解的,若自己的實力并不是很強,則對于銀行而言貸款風險就高,但對自己卻是有利的,因為很多風險高的貸款人常常會隱瞞或虛報自己的財務情況,以獲得銀行貸款。在這個逆向選擇問題中,雙方處于博弈狀態,而銀行很有可能處于無法判斷貸款人的風險高低而拒絕貸款申請。這樣一來就會造成惜貸或慎貸的現象,不利于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發展,也不利于貸款人資金的籌集。

2不良貸款問題

不良貸款問題是商業銀行信貸管理中經常需要面對的問題,且在我國不良貸款比例相對較高,達17%左右。包括欠貸、賴貸、逃貸、無力還貸等多種情況。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對稱,正是因為商業銀行無法準確掌握貸款人的經營狀況和財務變化情況,因此無法提前做出有效手段來避免不良貸款問題的發生。

3、客戶盲目存款帶來風險問題

信息不對稱問題不單單會給銀行帶來風險,也會給客戶帶來風險。這主要體現在客戶的存款上。存款客戶在選擇存款銀行時,對銀行的信用水平與財務情況并不能全面了解,但銀行對自身的情況卻十分了解。這這種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存款客戶就很有可能會盲目選擇銀行,這就會給客戶帶來一定的風險。尤其是一些信用水平較低,財力狀況不佳的銀行,會以高息作為誘惑條件使客戶將存款存在自己銀行,然后再將這些資金用來操作高風險業務,以此來獲取利潤。若資金運轉出現問題,則會給客戶帶來嚴重損失。

三、加強商業銀行信貸管理的對策

1、樹立信貸風險防范意識

商業銀行的盈利與風險是貫穿于銀行經營發展的整個過程的。信貸管理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的獲利能力。因此,作為銀行管理人員應高度重視信貸管理工作,牢固樹立銀行信貸風險防范意識,要在銀行內部樹立全面的信貸風險意識,不斷更新信貸管理理念,完善信貸管理工作,提高信貸管理質量。要嚴格遵守信貸管理相關規定,跟進信貸管理各個環節的工作,認真落實信貸管理的程序,確保貸前嚴格審查,貸后跟進監督,及時控制風險,確保信貸質量。

2、不斷完善信貸管理制度和流程

要發揮制度在信貸管理過程中的作用。要根據銀行實際,對照上級信貸管理規定,制定并完善本單位信貸業務管理各項制度。要根據需要不斷優化評級授信體系,使之與業務發展和風險控制要求相適應。要完善信貸業務操作流程。根據工作實際可以調整現行的各項信貸流程。比如,可以根據實踐經驗增加必要的信貸管理流程。也可以根據風險情況控制好高風險的審批權,下放低風險的審批權限,提高信貸工作的效率。要不斷建立完善信貸法律制度,不斷適應在法律范圍內開展信貸管理工作,為今后的信貸管理提供法律依據。

3、樹立以人為本理念,不斷提高信貸管理水平

在信貸管理過程中,信息不對稱是影響信貸管理的重要風險。特別是目前社會信用體系還不完善的情況下,更需要社會各方共同努力。從銀行的角度來看,要不斷完善信貸信息統統,及時更新有關信貸信息,為客戶提供良好的服務。作為企業和消費者,要樹立誠信意識,誠信經營,誠信做人,及時反饋還款信息,建立良好的信用基礎,為今后的發展提供保證。

4、積極應對不良貸款

要加大不良貸款的處置力度,通過增加擔保、依法清收等途徑不斷降低信貸資產風險。要積極與有關部門協調聯系,通過資產置換、還本免息等形式不斷尋找和創新處置不良貸款的新方式,以降低銀行的信貸風險。

5、加強信貸風險機構建設

商業銀行為了對企業貸款風險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可以建立一個專門的企業信貸風險管理機構,這個機構下屬還需要建立三個部門: 審、貸、查。這三個部門要相互分離,必須要有自己獨立的主體地位,這樣它們之間就可以起到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及時發現小企業貸款所存在的風險問題,并對這些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相應的管理和控制,為商業銀行小企業貸款風險管理提供強有力的保障。6、加強業務技術創新,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商業銀行需要加強對企業貸款業務的產品創新。具體可以包括增值服務的創新以及貸款業務的拓展等。增值服務創新可以包括: 商業銀行為企業提供理財服務、政策信息、市場信息等; 貸款業務的拓展可以包括: 購貨合同質押貸款、應收賬款貸款、無形資產貸款等。筆者建議商業銀行要選擇一些適合個別企業的信貸品種,對小企業的信貸產品進行優化設計。除此之外,商業銀行還需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對個別企業的專屬信貸產品進行研發,這么做的目的最好可以起到這樣的雙重作用: 既可以滿足企業貸款的需求,又能夠滿足對企業貸款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的需要。商業銀行在企業信貸產品的創新方面,應該突破單一的貸款品種,實現多樣化的貸款品種,例如發展循環貸款、中期周轉貸款等多種貸款方式。商業銀行還需要創新對企業貸款風險管理的方法。當前銀企之間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信息不對稱,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建立一套風險預警體系來加強對企業貸款的風險管理。為了創新風險管理手段,商業銀行可以與高校的研究機構、國內一些知名的研究機構一起共同研究技術手段的創新,提高商業銀行對企業貸款風險的管理水平。

總之,在當前的商業銀行信貸管理中,必須要重視信息不對稱問題所帶來的一系列不良影響。并加強信息機制的建立和完善,規范信貸市場,構建良好信貸融資環境,使商業銀行與貸款人之間能夠相互了解,促進信息的對稱化發展,從而為商業銀行開展信貸業務提供便利,為貸款人更好的籌資集資做出保障,促進我國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明. 我國商業銀行信貸管理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探析[J]. 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4:64-67.

[2]牟來棟. 商業銀行信貸管理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及其對策[J]. 新金融,2004,12:39-42.

[3]陳善昂,李廿慶. 商業銀行信貸管理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探討[J]. 金融理論與實踐,2000,09:44-45.

[4]魏曉娜. 商業銀行信貸管理的信息不對稱研究[J]. 經濟論壇,2009,22:39-41.

猜你喜歡
貸款人信貸貸款
舊信封
“裸貸”
俄氣從中國銀行獲得20億歐元貸款
長白山農商銀行一季度貸款實現開門紅
你會貸款出國留學嗎?
美國最后貸款人:經驗與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