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體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2014-12-25 01:25韓旭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城市景觀水體應用

摘要:水是現代城市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構成要素,不論是西方的古典規則式園林,還是中國的自然山水園林,不論是北方的皇家園林,還是小巧別致的江南私家園林,凡是條件者都要引水入園,創造園林水景,甚至建造以水為主體的水景園。在現代景觀中,水體設計的多樣性豐富了城市景觀的構成,為靜態的城市景觀增加了點睛的一筆。

關鍵詞:水體;城市景觀;應用

中圖分類號: C39 文獻標識碼: A

一、水體的形式與作用

自然界中的水體多種多樣,形態各異的水體應用在城市景觀中可以帶給人們視覺的享受,聽覺的醇美,豐富城市景觀,提高景觀品味。

1.有動有靜。宋代畫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指出“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靜,欲柔滑,欲汪洋,欲回環,欲肥賦,欲噴薄……”描繪出了水的動與靜的情態。水平如鏡的水面給人以安靜、安逸、清澈的環境和情感,飛流直下的瀑布與翻滾的湖水又有強烈動勢。

2.有聲有色。瀑布的轟鳴,溪水的潺潺,泉水的叮咚,這些模擬自然的聲響給人以不同的聽覺感受,構成園林空間特色。建筑環境中的水,按其形態可分為:點狀水體,如水池、泉眼、瀑布、噴泉;線狀水體,如水道、溪流、人工渠;面狀水體,如湖泊、池塘等。各種形態的水組合到環境中提高了環境質量和城市的文化品質。靜水、流水、落水、噴水的設計組合形成動靜有致、虛實相生的豐富水景,水中有景、景中有水。

動態水根據動的特征分為以下幾種:噴、溢、流、落、沖、旋、散、飄、滴等。水的動態噴對應的有噴泉;溢對應的有溢流;流根據水量的大小對應的有河流、溪流等;落根據水量和高差的大小對應的有瀑布、跌水、水簾等;沖根據水量的大小和速度對應的有海浪、湖浪和河浪等;旋對應的有旋渦;散對應的有漣漪、波紋;飄對應的有水霧;滴對應的有滴水。

3.擴大空間靜觀。水邊的假山、石景、建筑、廊橋可在水中形成倒影,別有一番天地。小面積的景觀園林可以利用水體克服視覺的阻礙,采用較大的水面,建筑周邊布局,用水面擴大視域感。從水面的大小上來講,大的水面如湖泊,給人的感覺是視域開闊,能夠讓人減輕疲勞,釋放壓力。小的水面如池塘、井,它帶給人的是豐富的倒影、沉思和遐想。從水面的形狀上來講,在視覺感受上,相同面積的水面,呈圓形的、外凸形的水面顯得面積大。相反在相同面積的水面,內凹形的顯得面積小。

二、城市水景的設計理念

老子《道德經》中有一段關于誰的精辟論述:“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惡,故幾于道?!边@句話認為人的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于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在城市園林景觀中,水景不僅美化城市環境,同時它傳達著一種人文精神。水是萬物生命之源,更是城市生命的體現,城市水景的建設體現了人與水、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念,也彰顯了城市的文化底蘊與自然環境統一協調的相容性。因此,在城市景觀建設中合理設計水體的表現形式是至關重要的內容。

1.水景的人文性理念。水景的人文性表達主要體現在觀、聽、玩三方面。水景能給人帶來視覺享受,具有讓人賞心悅目的美感,不論在設計形式上還是在設計內涵上都能滿足人的“愛美之心”。自然水體的聲音與人工水體的音樂聲音可以讓觀者同時享受視聽盛宴,巴洛克園林中常用的“水風琴”,噴泉落下后擊打金屬的聲音形成一曲自然音樂。人的心理行為理論研究表明人具有親水的性格特征,兒童喜好觸摸水的天性讓這一行為表現的很直接,滿足其嬉水親水的愛好能提高城市景觀中水的價值。

2.水景的整體性理念。水景的整體性則是指它與所處的環境氛圍及建筑效果相呼應,與整體景觀設計的風格協調統一、相得益彰。植物在水景的營造中也往往是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利用形態各異、多姿多彩的園林植物與園林水體一起,可以創造出千變萬化、優美動人的園林風景。

3.水景的生態性理念。水景作為城市景觀中的點睛之筆,對區域景觀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際性的城市化趨勢,人類的居住環境發生了本質的轉變,導致了生態環境的不平衡。農耕時代清新秀麗的自然景觀越來越難以尋覓,取而代之的是工業機械時代的城市建筑。而在中國這樣一個水資源緊張的國家,城市水景的設計應充分考慮到節約水資源這一點,要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要美化城市,還要杜絕水浪費,平衡生態環境。因此,在城市水景設計中,生態性要更加提倡。小型靜態水體應安裝水質凈化系統,使水循環利用,或者在水池內種植荷花、浮萍、水藻、睡蓮、風車草、蘆葦等水生植物,以此來達到凈化生態水體的作用。

三、水體在城市景觀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1.因地制宜。城市建設要盡可能的縮小對原有地表水系的破壞,因地制宜,水景環境要充分結合現有的水系進行改造與布置,宜水則水。人工水體要充分考慮水質循環利用,保證水系的生態性,可以種植水生植物調節生物圈的良性循環。

水景的設計要根據地域的氣候條件和地域文化進行設計,如江南地區,水源充足,降水量較大,地區內水網密布,在城市景觀設計中可以考慮多種動態水的設計,但在我國的北方較干旱地區,抽取地下水挖大湖,設置噴泉和水瀑,這是違反地域氣候條件的,不但造價昂貴,而且也不能體現水存在該地域的自然特征。如果在城市的廣場和公園里,設計的大多數水景和在該地域存在的主體自然水景沒有一點聯系的時候,也就失去了地域文化性。

2.安全性??捎H水的水體深度要考慮其安全性,一般小于40cm,防止出現安全隱患,適當地方要加警示牌以說明。各種親水式噴泉要保證燈具等電線設備的安全;大型水體局部加深的地方需要設置防護設施,如分隔式綠化帶、假山、石景、欄桿等設施。

3.宜“活”不宜“死”。在園林景觀中多運用流水水景,流動水體給人帶來動感與靈氣。大型水體駁岸的形態要考慮自然形式,并結合石景、水生植物共同創造流動性、蜿蜒曲折的水體邊界。此外,大自然中的聲音有一部分來源于水的聲響,各種水聲是園林造景中最常用的聲響動態要素,通過人的聽覺感受發揮審美的功能。潺潺流水聲;嘩嘩噴水聲;撲撲落水聲;咕咕涌水聲;叮咚滴水聲……都能給人帶來美的感受。江河、溪澗、流杯渠、噴泉、落水水景等都具有以上的特點。

四、結論

城市環境的建設與發展是長期轉變的過程,一是從基本空間需求到生活質量需求的轉變;而是從污染的治理到對生理和健康的需求;三是從城市綠化到生態環境的提升;四是從面向城市景觀美化到面向城市景觀的可持續發展??傊?,城市水景觀的設計要引進天人合一的系統官,道法合一的自然觀,以人為本,以自然為本,用長遠的手法實現城市的系統化、自然化、人性化。

參考文獻:

[1]毛培琳,李雷.水景設計.北京林業出版社,2008.

[2]徐葉.水與景觀的關系.城鄉建設,2009.

[3]王慰娟.城市水景的生態設計.風景園林,2006.

[4]吳曼.城市湖泊公園景觀體系及發展對策研究.南京農業大學,2009.

[5]郝勝大.鹽脅迫對木蘭科樹種和楊梅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響. 南京農業大學,2009.

[6]李保紅.水分配網絡設計與改造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 2001.

作者簡介:韓旭(1983.09.28)女,遼寧財貿學院 設計系教師

猜你喜歡
城市景觀水體應用
本市達到黑臭水體治理目標
復合納米材料Cu2O@Au對水體中羅丹明B的檢測應用研究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與養護技術探討
裝置藝術之于城市景觀建設的重要性研究
中國古典園林中意境對現代城市景觀的影響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