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從抓監理項目備案引發監理市場管理的思考

2014-12-25 01:25王娟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王娟

摘要:工程項目監理人員配備不足,人員素質不高及項目由個人承接掛靠監理企業,利用監理企業資質進行的監理活動等現象層出不窮,因此,就監理項目管理方面的問題,我提出幾點建議與大家分享。

關鍵詞:配備不足、素質不高、掛靠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識碼: A

正文:

目前,我們江寧區跟全國各地一樣處于經濟高速發展時期,每年新開工程約數千項,在江寧備案從事工程建設監理業務的公司近百家,由于建筑市場尚未完善,監理企業惡性競爭,監理項目管理面臨著新的責任和風險,工程項目監理人員配備不足,人員素質不高及項目由個人承接掛靠監理企業,利用監理企業資質進行的監理活動等現象層出不窮,因此,就監理項目管理方面的問題,我提出幾點建議與大家分享。

1、監理市場人員配備不夠主要包括兩方面:

1.1造成人員數量配備不足的主要原因包括:

1.1.1、監理項目取費低,嚴重制約監理行業的發展?根據2008年南京市建設工程監理市場非官方調查數據反映:工程投資額在500萬元以下(6個項目)、500萬~1000萬(3個項目)、1000萬~5000萬(15個項目)、l億~4億元(5個項目),平均取費標準分別為1.49%、1.02%、0.98%、0.95%,遠低于國家規定的取費標準,其中最低取費項目僅為國家規定最低收費標準的31.3%。如某學生公寓樓項目,建筑面積6500m2,設計費27萬元(設計周期3~4周),優惠后20萬元,監理費12.4萬(本項目取費2.0%),監理工程師常駐現場3人,全負荷工作近5個月,配備電腦及現場生活、辦公設施。由此項目對比可見監理費用與設計費用差距之大。監理取費低導致監理企業為自身生存而減少在監項目上人力、設備、資金的投入,嚴重影響監理工作質量,降低監理工作效果。

1.1.2、監理招投標不規范,監理企業間惡性競爭愈演愈烈?,由于業主對監理招投標的重要性、必要性認識不足以及行業壟斷和部門保護,導致現階段工程監理招投標不規范,許多所謂招投標要求的人員,往往只是在形式上而言,真正中標后對監理企業進入現場的人員根本不進行要求。另外,業主在簽訂合同過程中的不合理壓價,要求簽訂陰陽合同,導致監理企業為減少成本在項目上配備的監理人員也越來越少。

1.2造成人員質量不夠的主要原因包括:

1.2.1、監理項目部是監理企業為履行監理合同而派出的臨時機構。其主要工作內容有,代表監理企業對工程建設進行監督管理,協調參建單位滿足建設工程要求,協調參建單位限時、高效、有序完成合同約定的工作,對承包商的工程建設質量和生產過程進行監督管理等。然而現社會形勢下的工程監理集中于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監理水平及潛力難以發揮,其作用越來越接近施工企業的質檢員,有些不正規的施工企業甚至連質檢員都不配,將監理人員納入其管理人員范圍,這在目前不是個別現象。在絕大多數項目上監理對投資僅為形式上的控制,實質工作參與不多,監理有效工作時間越來越有限,這有違實施監理之初衷;在更能發揮監理人才優勢的工程項目前期可行性研究、設計監理等領域,開展工作極少,不利于監理人員素質的提高。

1.2.2、監理行業人才流失嚴重、人才基礎極其薄弱?,目前監理人員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類:(l)施工企業、設計院退休的技術員或工程師;(2)?從施工企業跳槽的工程技術人員:(3)其他部門曾從事過工程業務的相關專業人員;(4)高校畢業生。從人員來源看,高校畢業生應是監理人才培養的重點。但現實情況是監理人才,尤其是優秀人才流失嚴重。高校畢業生分配到監理企業,在成長到2~3年基本具備工作能力時,為了更好的發展和生存,無論是優秀人才還是一般人才,能繼續在監理崗位工作的人數很少,考研、設計院、業主單位是他們的主要流向。

1.2.3、監理行業地位低、監理概念模糊,?有的業主認為,我花錢聘監理,是雇用與被雇用的關系,監理工作處處受制于業主;有的施工企業認為有了監理便多了一個“婆婆”,將正常監理工作視為“挑毛病”,不服從監理管理,甚至打罵監理的現象屢見不鮮。有的設計院甚至將在監理崗位工作兩年以上作為錄用歷屆高校畢業生的前提條件;如此種種現象足以說明監理概念之模糊,監理行業地位之低下,監理工作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惡劣,監理人員時間大多耗費在搞關系、搞平衡上面,特別對總監而言,有效工作時間更少。監理工作技術含量越來越低,所謂的“協調”含量越來越高,監理工作越來越中庸,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監理工作效果可想而知。

2、對個人掛靠監理企業進行經營的行為分析

所謂個人的掛靠監理企業經營,是指在工程監理經營活動中,一些個人(以下稱掛靠方)通過各種途徑或方式以有資質或高資質的經營者?(以下稱被掛靠方)的名義承接建設工程,從事工程的監理活動,并由掛靠方按工程監理價款的一定比例向被掛靠方支付費用的行為。

2.1、建筑監理領域掛靠經營行為的形成原因

2.1.1、國家基建工程的高速發展,擴大了對建設人才的需求,客觀上提供給許多相關人員介入建設工程的機會。監理行為是以人為本,幾乎無需投入固定資產成本即可開展工作的行業。一些有社會關系,有社會活動力的人招聘一些基建人才,得到某監理企業的許可,即可從事監理工作。此外 ,某些監理企業需要擴大監理業務,擴大社會影響力也積極給予提供方便和支持,客觀上提供了監理掛靠溫床。

2.1.2、我國對建筑市場實行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我國《建筑法》、《工程監理企業資質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對工程監理企業的主體資格做了嚴格規定,要求監理企業必須具備企業法人資格,同時具有營業執照和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核準的資質等級,這種市場準入條件無疑把大量想進入該領域獲利而又無資質的個人排除在建筑市場之外,這是引發建筑領域掛靠經營的主要原因。

2.2、建筑領域掛靠經營行為的社會危害

2.21通常,監理工程掛靠負責人在項目人員安排、資金使用等方面有著充分的自主權,有責任的監理公司對掛靠項目會按本公司的管理要求進行嚴格管理,也定期對掛靠工程進行綜合檢查,納入本公司的統一考核。然而,有些監理公司對掛靠工程除收取管理費以外不行使任何管理權限,對工程的現狀不聞不問,聽之認之,致使有些工程存在嚴重的質量及安全隱患。

2.2.2、擾亂了建筑市場的秩序。掛靠人及其組成的掛靠群體不是一個合法的專業組織,不具備從事工程建設的民事行為能力,其技術水平、監理經驗和組織能力很難保證達到與工程要求相一致的標準,通過掛靠,這些不具備從事工程監理的人員進入了建筑市場,他們通過社會關系、暗箱操作、非法圍標等違規手段與合法正規的監理企業進行不正當競爭,嚴重擾亂了監理市場的秩序。

3、當前監理企業市場的思考

3.1?人才管理是根本

3.1.1、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擁有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人才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要素,人力資源是企業競爭的強勢資源,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誰擁有高素質的監理人才,誰將成為行業的領頭羊。

3.1.2、監理企業規范運作,提高監理人員待遇,留住優秀人才,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以長遠的觀點看待監理事業。

3.1.3、政府要配合、幫助監理企業發展,對人員的培訓和證件年檢、換發等要及時有序的管理,打造監理企業新形象,提高監理地位。

3.2、責任制度管理是基礎

3.2.1、細化的責任制度是保證監理工作運作順暢、監理任務有效執行的基本要素。監理項目機構應以國家《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管理條例》為依據,以監理規范為準繩,結合工程特點和監理環境,建立健全責任制度體系。

3.2.2、監理人員安全質量責任制度、監理人員崗位職責、監理工作制度、安全質量獎罰制度等構成了監理項目管理的制度鏈條。

3.3細節監控管理是關鍵

建筑工程產品具有單件性、流動性、生產方式多樣性、不均衡性、周期長等特點。建設工程監理實施20年來,監理工作已形成完善的管理體系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但還要強化細節管理。

3.3.1、監理工作首先是對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的審查,監理人員應預先熟悉施工圖紙,了解設計要求,學習規范標準,掌握監督控制參數。實踐證明,施工工況是動態的,專項施工方案和監理實施細則也應是動態的,應根據工程地質條件變化、施工資源變化,及時補充施工方案,并采取有效監控措施。監理人員所做的工作要在監理資料中留下痕跡,一旦工程出現問題,要有據可查。

3.3.2、實施正規的工程監理招投標,制止建設單位盲目壓價行為,制止監理企業間的惡性競爭,規范建筑市場各方行為.為監理行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同時發揮監理行業協會的作用,對社會加強宣傳監理的力度.制訂行業自律規定,約束監理單位的市場行為.加強對監理人員的到崗情況理。

3.3.3、加強對監理企業的監管力度,從強化企業監管入手,加大對監理企業通過出租、出借資質證書或者收取管理費等方式允許他人以本單位名義承接工程行為的打擊力度,糾正其違規行為。

3.3.4、強化對建設單位的監管,應該把建設單位對工程項目的招標、發包活動及國有建設資金的運作納入有效的監管體系,明確建設單位的責任和義務,有效杜絕工程監理招標、發包活動中弄虛作假、明招暗定監理單位,或與監理單位串通掛靠等違規操作行為。

3.3.5、加大對現有監理活動中掛靠經營行為的懲處力度。應該對監理中的掛靠經營行為展開有針對性的專項治理活動,對依法查出的在監人、建帳和管理上明顯屬于掛靠經營行為的掛靠方、被掛靠方和知情的建設單位,要進行大力懲處,讓其在行政上、經濟上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