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舊路加寬施工技術

2014-12-25 01:25石玲霞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公路施工施工技術

石玲霞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目前舊路的功能已經無法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交通需要,為此在工作中對于原有的公路進行升級改造勢在必行。舊路加寬也成為人民關注的核心話題。在公路施工中,我們需要對路基加寬施工方案和標準進行深入的研究和總結,對于其中產生的不均勻沉降問題系統規劃和完善,使得其中存在的種種質量問題都能夠滿足社會發展需要,避免出現路基破壞和損毀現象。為此,我們在工作中就必須要加強路基加寬和設計優化要求,減少沉降量帶來的路面質量問題。

關鍵詞:公路施工;舊路加寬;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 A

1 公路加寬工程中常見的質量問題

近年來的社會發展中,道路改建和加寬工作越來越常見,其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益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與重視。然而在目前的舊路改建工作中,對于拓寬后的路基而言,其質量問題較為常見,一定程度上都影響著公路施工的質量和施工效益問題,同時也給工程質量帶來了嚴重的影響。這種問題的存在還造成了道路出現了極為嚴重的裂縫和滲透現象,進而給車輛行駛帶來了影響,無論是車輛穩定性還是工程的處理方面都帶來了嚴重的挑戰。在目前的社會發展中,路面結構縱向裂縫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其開裂原因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其一是路基拓寬后新老路基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沉降量,給車輛行駛造成影響,這也是導致道路出現裂縫的主要原因。其二是由于新道路路基填筑不嚴實,造成了在車輛行駛荷載作用下出現了變化,從而使得新老路基之間出現了一定的質量缺陷和影響,給整個工程施工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和制約。

2 常見的舊公路加寬施工,在目前的道路工程施工中,其施工是最為關鍵的環節,施工質量、施工效益和施工進度的高低直接關系著整個工程是否能夠滿足社會發展要求。目前來說,一項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2.1 施工準備。一般來說,在施工之前我們首先要針對舊的路基進行合理加寬,且對原來的道路使用狀況進行調查,對原來路基中存在的病害以及相關問題進行處理,從而對其中存在的調查內容和缺陷進行了深入系統的完善與總結,使得其在新路基施工中各方面問題都能夠達到原先的施工標準和施工應用要求,以保障目前施工標準和施工進度要求。在公路調查的過程中,通常都需要我們針對施工內容和實驗標準進行控制,且在應用的過程中對于其中的含水量、密度和路基的監測標準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和總結。其次,路基施工前應完成擊實試驗和土的液塑限試驗,為路基施工檢測壓實度提供參照依據,以確定該土樣能否用于路基施工。

2.2基底處理。舊路兩側一般為排水邊溝和碎落臺,邊溝經長期的雨水侵蝕,其下部已基本變得相當軟弱,平臺由于綠化其底部實際也為腐質土。對于上述情況地基必須作徹底清除,對于地下水豐富區域,須鋪設透水性材料?;讐簩嵍纫话惚纫幏兑蟾叱?~2%,減少地基沉降,選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填筑路基,不但可以降低地基沉降,還能節省材料。施工時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保證基底承載力,減少新老路基剪切變形。

3 公路舊公路加寬

3.1新舊路基銜接處理

( 1) 施工中先采用挖掘機挖除原路基邊坡上的灌木及雜草,并清除原邊坡表土 。人工清除樹根、草皮等雜物。在挖臺階時,使用推土機由路基底面向上開挖原路基邊坡,每級臺階高 0。8 ~1 m,寬 2 ~2.5 m,臺階底面向路中心傾斜 3% ~4%,開挖臺階與填筑路基同步進行。當臺階側面變得松散、塌落而不能直立時,改為開挖小臺階( 高30 cm,寬 40 cm) 。在清除路基范圍內的原地表草皮及表土,挖除植物余根之后,疏干淤泥污水,并對翻漿路段進行換填石渣,用推土機整平路基。非軟土段直接用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使之達到要求的壓實度; 軟土段在地基處理后進行碾壓。

( 2) 臺階處理措施。路基施工時,在進行分層分臺階碾壓的過程中,由于舊路路基經過多年沉積、雨水浸泡以后,往往含水量較大,在碾壓以后往往出現 1.0 ~1.5 m 的縱向彈軟地帶,如不處理,同樣會影響路基的整體穩定性,需根據土質情況,采用摻灰、換填的方式處理。也可以通過沖擊式壓路機的沖擊碾壓,有效減少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及不均勻沉降,提高路基的整體強度和均勻性。

( 3) 對于軟基處理,當石渣厚度為 40 cm 時,一次性鋪筑。石渣施工控制指標為粒徑≤20 cm,壓碎值≥2 MPa。當石渣厚度為 70 cm 時,分兩層鋪筑,施工順序為先粗平靜壓,再振壓,然后精平。檢驗標準是石渣的外觀表現緊密,無松散,無輪跡,再次碾壓標高無顯著變化時則認為石渣碾壓結束。為減少新舊路基的沉降差,新填路基使用碎石土、砂礫土、山皮土等強度較高的填料。

( 4) 路基壓實時,采用一般碾壓和沖擊碾壓兩種形式,都是在路基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時進行。兩種碾壓方式相結合,可消除一般碾壓時的薄弱環節,從而增加路基的整體性,達到減少工后沉降和防止新舊路基結合處有裂縫發生的目的。經最后檢驗,壓實度均達到了設計要求,路基頂面的回彈彎沉值也很小

3.2 施工控制中應分層填筑分層壓實

分層填筑時,每層松鋪厚度控制在 30 cm 以內,并要注意新舊路基結合部位的路基土含水量,含水量過大時,要經過晾曬處理。松鋪完畢后,進行壓實。路基壓實應從路基兩側逐漸向中心移動以形成路拱。另外,在施工過程中,應對填筑高度進行預留,使填方路堤兩側各超寬 20 cm,一并壓實,最后再削坡處理。必須重視土工格柵的施工,避免新舊路基沉降量的差異大,造成格柵的早期破壞,進而導致路基失穩。

3.3舊路路基薄弱環節的處理

舊路在路面基層及面層破壞以后,為防新面層再次破壞,不僅要對路面基層及面層進行全部清理,還要對路基進行加固處理,當破損面積在 3 m2以下時,可用底基層攤鋪料直接換填30 cm 壓實后,鋪筑底基層,當破損面積超過 3 m2時,在考慮經濟的條件下進行換填處理,挖除 60 cm 后,晾曬底槽,至槽底土層表面干燥以后,用振動壓路機輕壓后填山皮土或碎石土。

3.4用封層土對差異沉降的控制

在進行舊路加寬的改造中,往往在新舊路基頂面,根據路基標高,通鋪一至兩層封層土,以減弱新舊路基差異沉降對于路面造成的應力集中現象,此種方法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得到廣泛應用,且效果良好。

3.5 舊路結構層的利用

由于是舊路技術改造,必須對不符合標準的地方進行改造,如:增加曲線長度等改善行車條件。因為舊路高低不平,其松鋪厚度必須隨基層深淺不一而進行調整,但實際施工中不容易做到這一點。所以在舊路上加鋪新基層到設計高度較難控制。為保證路面標高和厚度,在做新基層以前,應對高低不平的舊路基層進行找平,掃凈舊路基層表面浮土,灑水濕潤后做找平層,找平層的材料和原有舊路基層的材料相同,用靜壓碾壓密實,這樣做過的基層平整度較好,且整體性較好。

結 束 語

舊公路加寬工程質量對道路路面的運營質量有重要影響,公路加寬處理,影響因素很多,并且非常復雜。因此,在設計和施工中,需要認真分析,精心處理,然后綜合考慮具體的工程地質條件、道路等級標準、現場施工條件等因素,選擇最適宜的方案。

參考文獻:

[1]曾江洪.試論高速公路全面質量管理[J].湖南交通科技,2010,(3):37-39.

[2] 陳麗. 淺析公路路基施工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年第5期.

[3] 田興龍. 淺談公路路基存在的質量問題與處理措施 中國西部科技,2010年第17期.

猜你喜歡
公路施工施工技術
公路修建中的成本控制研究
淺談公路施工中的軟土路基處理
“營改增”對公路施工企業分包的影響及對策
淺談房屋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