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決農村養老 助推扶貧開發

2015-01-03 06:02秦麗雯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5年45期
關鍵詞:空巢子女養老

◎秦麗雯

解決農村養老 助推扶貧開發

◎秦麗雯

在世界進入老齡化的背景下,我國先于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提前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與人口老齡化直接相關又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整個社會老年人口的養老保障問題。與城市相比,現在和未來農村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和程度均會高于城市。在倡導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背景下,我國農村的養老問題不僅關系到農村老年人口的福利問題,還關系國家長治久安的大問題。

農村養老形勢的基本現狀

家庭養老:這是當前中國農村使用最普遍的養老方式,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具體體現。這是一種最完美的養老方式,它所具有的優越性是任何其他養老方式都無法比擬和替代的。在現有經濟水平條件下及傳統文化模式下,家庭養老仍然是我國農村的主流養老方式。

社會養老。社會養老除了家庭養老以外,老年人的基本養老需求(如生活需求﹑精神需求以及經濟需求等)還能夠通過社會各路徑得到滿足,此類養老方式統稱社會養老。具體體現為政府出臺關于社會養老保險政策和方案以及由企事業單位﹑街道﹑社區等民間自發創建的養老院等。春秋戰國時期先是逐漸出現特定于官吏的種種養老措施,此后民間社會養老也逐步發展起來,到漢朝時期日臻完善,由朝廷官方組織的養老以及民間坊中的養老模式構建了當時的整個養老體系。

養老保險:面對農村老年人口數目的迅速增長和家庭養老的弱化,農村養老改革也加快了步伐。從1991年開始,根據國務院的決定,民政部開始有計劃有組織地組織農村社會化養老保險改革的試點。

儲蓄養老:依靠平時的積蓄用來防老,在農村仍然有一定的市場。

農村養老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家庭養老功能逐漸弱化,具體體現在經濟供養﹑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方面。在經濟供養上,一對農村夫婦往往要供養4個老人,撫養一個小孩,經濟負擔加重。加之我國農村經濟本身就比較落后,因此,家庭養老的主體地位正受到挑戰。在生活照料方面,大批農村青年勞動力常年外出打工,不僅無法照料家中老人,反而把孩子和家中農活留給老人,老人負擔沉重。

老年人平均壽命延長﹑患病率﹑傷殘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年人的壽命也在不斷延長。同時,隨著年齡增長(特別是超過75歲之后),老年人口健康狀況有所惡化,患病率﹑傷殘率會上升,自理能力下降,將更多地需要日常護理﹑生活照料和社會服務。這一切必將加大家庭的負擔,也必將導致年輕人消極拒養老人情緒的增加。

生活來源得不到有效保障。農村空巢老人的生活來源主要是靠老人自己的勞動所得和子女的經濟收入作為主要生活來源。調查顯示,空巢老人的年人均純收入大多數低于農村人平收入,有的子女每年只給父母一些口糧,逢年過節送一點錢物。隨著孝道觀念的不斷淡化及物價上漲等因素的影響,子女寄錢回家標準低且缺乏持續性。有些村外出打工的子女只能維持自己的生活,不僅沒有錢寄回家,而且留在農村的孫子上學及生活等費用還要靠老人來支付。由于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缺失,子女贍養老人的責任差,許多農村“空巢老人”的生活來源得不到有效保障,生活普遍比較艱苦。

精神沒有寄托。由于子女不在身邊,空巢老人特別是單身老人﹑體弱多病的老人感到特別無助。老人最怕的是孤獨,在調查中發現,大多數老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孤獨感,有事無人幫,有話無處訴說。他們常常一邊為外出打工的子女擔心,一邊為了生活還要辛勤勞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情感孤獨。農村老年人幾乎沒有文化娛樂活動,“空巢老人”活動空間十分狹小,孤獨﹑壓抑的情感有增無減。在精神慰藉方面,由于家庭小型化的演進,子女外出打工,父母與子女間缺乏感情交流,難免孤單寂寞。一些青年夫婦較重視子女的教育和成長問題,有限的時間﹑精力和財力都向獨子或獨女傾斜,產生了“重幼輕老現象”,這對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和實際的生活質量都產生了負面影響。

生病得不到及時治療。老弱多病是自然現象。農村“空巢老人”中,常年患病的比較普遍,許多人是多病纏身。尤其是老人得重病大病,沉重的醫療費用,使不少家庭陷入貧困境地,“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在農村比比皆是。不少老人由于治療不方便和怕給子女添負擔,往往是小病忍,大病拖,舍不得及時到醫院治療。

農村養老的思考及建議

加快養老保障體系建設。政府要加快推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使農民在年老時,也能像城市機關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一樣領取養老金,這是從根本上解決農村養老問題的有效途徑。進一步擴大農村低保﹑醫保范圍,提高低保﹑醫保標準,讓生活困難的老年人都享受到低保﹑醫保待遇。同時加大對農村老年人的生活補助力度,對喪失了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的高齡老人,政府應當給予適當的補助。

加快農村養老福利事業發展。加快農村養老機構建設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政府要結合實際出臺系列優惠政策措施,支持﹑鼓勵農村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有條件的地方,可由鄉﹑村組織牽頭,通過招商引資及當地能人﹑善人投資等多渠道興辦養老院。要新﹑擴建一批鄉鎮養老院,接納更多的老人進來養老。對于不能進養老院的老人應由政府出資建設困難老人集中居住點,專門用于贍養生活困難的“空巢老人”﹑五保戶﹑鰥寡孤獨老人,政府要根據情況部分和全部負擔農村老人的生活﹑醫療費用。

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新時期,人們的思想都在發生新的變化,全社會都要注重加強對孝文化和社會主義新風尚的宣傳與教育,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通過村民公約的全面推行﹑落實好家庭贍養協議書,由村組織﹑老年協會督促子女贍養老人,按時付給生活費,對尊老敬老的群體和個人要大力表彰,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尊老敬老的社會氛圍。

加快建立和完善農村基層老年組織建設。要將老齡組織機構延伸到村﹑組,同時加強農村老年活動場所的建設和管理,充分發揮老年協會護老維權的作用。同時以老年協會為平臺,組織老年人參加各種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鼓勵老年人積極參加自娛自樂﹑互助互愛等多種有益老年人身心健康﹑豐富多彩的活動。

建立黨員﹑干部義務服務制度。村黨支部﹑村委會要充分發揮其戰斗堡壘作用,結合開展基層黨建和創先爭優活動,對轄區內的高齡空巢老人做好登記造冊,實行“一幫一”的義務監護和幫扶制度,不僅在物質上給予幫助,而且要給予精神予以安慰,切實解決老人的孤獨寂寞,讓農村老人精神愉快的生活。

(作者單位:中共永昌縣委黨校)

猜你喜歡
空巢子女養老
為子女無限付出,為何還受累不討好?
與子女同住如何相處?
農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遠?
關愛空巢老人
關愛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獨
養生不是養老
以房養老為何會“水土不服”?
養老之要在于“安”
她為“破爛王”子女辦幼兒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