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金融、技術研發與我國小微企業發展協同機理分析

2015-01-04 03:20胡春生副教授蔡錦松副教授貴陽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貴陽550005
商業經濟研究 2015年10期
關鍵詞:小微民間金融

■ 胡春生 副教授 蔡錦松 副教授 丁 毅(貴陽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貴陽 550005)

借助市場機制如何優化配置人力資本,實現充分利用高校畢業生這一軟生產要素以及進一步挖掘人口紅利促進經濟發展是一個新課題,對其探討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合伙制企業是人力資本低成本的組織形式

(一)小微企業的組織成本分析

搭便車式的就業過程俗稱“找工作”,其結果是“為人打工”,對企業無所有權,重要的是無剩余索取權,其租金形式的工資收益與前期培養成本不對稱。合伙制企業規模不大,易于管理,決策成本低,是一種可行的人力資本組織形式。政府商事制度改革后,新成立企業的注冊資本金不需要銀行驗資,且為虛繳,這樣,組建企業不需要交易成本,組織成本低下,在國家整體經濟高增長的態勢下,企業發展后的剩余卻有趨向無限大的預期。自己辦企業可以幫助高校畢業生充分發現我國經濟高增長中蘊藏著的無數潛在獲利機會,這說明給人打工的機會成本太大。傳統消極被動的就業模式是占用社會的工作崗位,除存在不菲的搜尋成本外,還有著很高的匹配成本,如員工跳槽,現在較普遍,這種現象既不利于畢業生的價值實現,也不利于招聘企業的價值創造,給雙方都會帶來損失。畢業生組建合伙制企業決非一般意義上的就業,確切地說是一種創業,創業者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工作問題,還給社會創造了一定的工作崗位,而且更有利于個人的價值實現,作為企業的所有者,企業發展后的個人收益具有無限大的預期,即與獲取工資的傳統就業相比較,組建企業可創造出一種“溢價”,并存在著多重外部正效應。

(二)小微企業具有高成長特征

合伙制企業是一種組織結構簡單的尋利者,做自己的老板,集所有權和經營權于一體,它把參與同一生產過程的人組織起來,直接把各種投入要素轉化為產品,單位產出的管理成本較低,且不存在代理成本,這時投入企業中的資源有最高回報,這樣的企業是一種經濟績效較為理想的市場組織。專用性人力資本決定企業的所有權是這類小微企業的特點,這樣的市場選擇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了選擇自己的經濟安排的自由,大量合伙制企業如果能出現可實現與畢業生的擇業偏好相一致,這改變了傳統的就業慣性,是一種新型經濟形式的組織文化。傳統的就業因有限的社會工作崗位使知識性失業現象日漸嚴重,而大學畢業生通過組建合伙制企業可實現可觀的人生價值預期,提高了人力資本的流動性??梢?,人力資本組織的小型化使我國經濟長期可持續增長的可達性成為可能。改革開放以來,私有經濟的異軍突起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亮點,筆者認為,從1978年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的爆發這一時期是我國私有經濟發展的第一次浪潮。目前,我國GDP的60%、稅收的50%和就業的75%是由中小企業創造的。從所有制形式來看,我國的中小企業一般都是私有經濟,小微企業的經濟效率較高是一種市場共識。

技術水平是小微企業的硬生存能力

(一)技術創新是人力資本加強型企業的成長因素

企業是經濟社會的細胞。技術水平決定了小微企業在社會分工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構成了企業的獨特性與唯一性,技術發展不僅提高了分工水平,擴大了市場容量,同時也促進了資本積累,批量的技術型小微企業在中觀上可形成區域經濟增長的源泉。技術水平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企業進行技術研究與開發(R&D)的結果。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弱,在市場經濟優選原則的指揮下,對R&D有著很強的選擇性。從影響企業發展的角度進行劃分,技術分為通用技術(GPT)與特定技術(ST)兩種。GPT進一步改進的范圍廣,存在著強溢出效應,這與小微企業高度契合,選擇GPT進行研發,可利用GPT很強的內在改進潛力,實現企業的規模收益遞增,而且人力資本的層次性越高,企業發展越快,這是一種將GPT內生化的企業發展模式。ST僅運用于某一特定部門,使用范圍狹窄,經濟風險大,很顯然不適用于“嬰兒期”和“青少年期”的小微企業。通過對兩種技術的比較,發現GPT對外具有產業的相容性,對內具有規模收益遞增的優勢,能拓展小微企業產品的市場容量,這彰顯出小微企業的成長是一種由R&D驅動GPT的路徑依賴過程。代表生產率提高的技術進步是人力資本長期積累的正產品,對小微企業來說,具有強競爭力的產品是企業人力資本質量高度集中的產物。人力資本有著無邊無際的想象力和創造性,這是技術發展無限性產生的直接原因,最終并以小微企業向上螺旋式的發展表現出來。我國進入世界500強的私營企業都是技術進步無限放大的結果,這與我國絕大多數粗放型私有企業的成長路徑大相徑庭。

(二)技術水平決定小微企業的異質性

技術研發的選擇性與技術水平的多相性決定了特定小微企業與其它企業的異質性,這是研發企業取得壟斷利潤的關鍵因素。在交易成本不為“0”的情況下,小微企業充分利用帶有公共產品性質的人力資本進行R&D可強化自己的生產能力,具體表現為用技術水平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產品的復雜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它企業對新產品的復制與模仿,最大可能地減少“共同知識”對潛在競爭者的溢出,所以,小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擁有的技術水平和產品的技術含量。溫州私有企業是我國私有經濟發展第一次浪潮中的代表,由于長期忽視技術研發對產品質量的重要性,絕大多數企業一直以中低端產品為生,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企業進一步發展遭遇到“技術瓶頸”,最終未能轉型升級,止步于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盡管溫州現象給我國私有經濟的發展留下太多的思考和遺憾,但也總結到一些核心教訓:技術研發對私有企業的發展生死攸關,技術并非公共產品。筆者認為,此次金融危機之后,我國經濟已進入以質量生成為標志的發展階段,這與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經濟環境迥然不同,傳統粗放型企業再也無法生存,很多私有企業正在轉為基于人力資本發展的科技型小微企業,這將掀起我國私有經濟發展的第二次浪潮。從整體上看,多相性小微企業發展的差異在于對人力資本存量有效組織和有效利用形成的技術水平的差異。技術進步提高了分工水平,小微企業具有個性的專業化經濟構成了區域企業生態系統中個體之間相互依賴的內生比較優勢,這必然會拓展企業產品的市場容量,在特定的地域空間內,如果存在一大批進行R&D的小微企業,可以保證技術水平的廣泛異質性與知識的吸收能力足夠大,形成區域發展的規模經濟。

民間金融是R&D的孵化器

(一)民間金融與小微企業的風險共識

靈活性、區域性和分散化是民間金融與小微企業的共性,二者之間有著天然的契合性、可融性。小微企業風險高,能夠進入“中年期”的企業即使在美國也只有32%,R&D本身就有風險,因此,以技術研發為內容的小微企業的存活率一般較低,但成功后獲得的收益比一般企業要高許多。我國資本市場不完善,制度金融有著“所有制歧視”和“規模歧視”的慣性,小微企業對股權的有限需求又是內生的,而民間金融天生偏好風險并具有特定的自信,這樣,民間金融與科技型小微企業自然地走到了同一條道路上。目前,我國84.5%的小微企業是從影子信貸市場融資??梢?,功能多層次專業化的小微企業是民間金融孵化的結果,不確定性是二者共存的直接原因。所以,我國富裕的民間借貸資金與豐富的人力資本共同構成了小微企業R&D的路徑。民間金融與小微企業是一種“伴生礦”,高利率是民間金融內生的特點,我國的小微企業一直是在支付高利率的過程中成長,隨著傳統制造業進入微利時代,這一生存路徑唯有技術進步的無限性帶來的壟斷收益與畸形發展中存在的房地產泡沫以及類似于房地產泡沫的其它虛擬經濟才能使小微企業的發展成為可能。后者已不再現實,由于大多數企業長期以來對技術創新重要性的無知導致自2008年金融危機后遭遇到生存危機,還有的企業陷入破產的境地以致一跑了之,如2011年“溫跑跑”現象,2014年福建龍巖天成集團董事長黃水木跑路、廣西柳州正菱集團實際控制人廖榮納出逃境外等等,這些事件再一次證明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經濟原理。

(二)民間金融內生演化企業發展

民間金融對小微企業R&D的融資,及時地將社會剩余資金轉化為投資,提高了整個社會的儲蓄率,實現了新古典經濟學家所期盼的資本深化,促進了生產技術的提高,因此,通過化解金融市場流動性對R&D的約束,民間金融建立了一個小微企業以技術研發為內生發展的機制。這種機制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技術研發通過橫向型創新擴大產品的種類,形成企業的范圍經濟優勢;二是應用新技術提升產品的質量,以縱向型創新形成企業具有個性的專業化產品,為企業贏得在專業化分工體系中的競爭優勢,取得壟斷利潤。民間金融利用自己獨特的社會網絡體系解決了小微企業信息不透明問題。民間金融擁有很好的動員社會儲蓄的優勢,通過聚集眾多個體的資金,給有發展前景的技術創新項目融資,伴隨著小微企業的成長,給公眾儲蓄帶來了理想的利息收益。所以,利用民間借貸資金,小微企業形成了一種要素(人力資本)驅動、投資驅動(將社會閑散資金轉化為投資)、創新驅動(技術研發)“三位一體”的內生發展模型,相應的生產函數是一個關于民間資金、技術水平和人力資本的表達式,其中,人力資本是一個關于貨幣資本的函數,技術水平是一個關于民間資金和人力資本的函數。企業內生發展模型構成了特定企業獨具個性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具有頑強的生命力。這種模型表明了小微企業是載體、民間金融是條件、技術創新是工具,三者相輔相成、有機結合,不僅解決了企業發展中的“Solow殘余”問題,也部分地回答了“Patrick之謎”,更在很大程度上解答了Allen et al的“中國之謎”。

結論與建議

合伙制企業是人力資本優化的經濟組織。為了給大學畢業生創建小微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政府應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各級地方政府應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出臺的商事制度改革措施,切實降低企業的市場準入門檻,以“人人創新”實現“草根創業”為內容,充分利用大學畢業生的知識存量、青春活力和創業激情等“自然稟賦”掀起我國私有經濟發展的第二次浪潮。

技術研發是小微企業成長的原動力。技術進步是人力資本積累在經濟生活中的一個顯象,“楊格定理”證明了R&D是小微企業成長的內容,這使我國經濟發展可以成功避開“馬爾薩斯陷阱”。這方面的政策含義是法律層面上的專利權保護可以使小微企業在技術研發上獲得可觀的市場收益,從而激勵“大眾創新”,促進宏觀經濟的增長。

小微企業成長是民間金融內生發展的需要。民間金融適時地對小微企業進行資金融通是在市場機制的引導下將資金配置到邊際生產力較高的項目上,全社會儲蓄率的提高極大地緩解了流動性約束對小微企業成長的阻礙,其市場生成路徑如下:提高儲蓄率→加速資本積累→促進技術進步→提升產品質量→加快企業發展。這方面的政策含義是在宏觀層面上進一步深化、完善民間金融的制度身份確認,確立其市場主體的地位,并在稅收上給予一定的優惠,使其更好地為小微企業服務。

1.中國教育在線.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EB/OL].http://www.eol.cn/html/c/2014gxbys/

2.張昆.我國貸款信用保險與中小企業融資的研究[N].中國保險報,2009-9-22

3.胡春生,蔡錦松,丁毅.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路徑下的增長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4(3)

4.任力.內生增長理論研究最新進展[J].經濟學動態,2006(5)

5.李建軍,胡鳳云.中國中小企業融資結構、融資成本與影子信貸市場發展[J].宏觀經濟研究,2013(5)

猜你喜歡
小微民間金融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夢
小微企業借款人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小微企業經營者思想動態調查
P2P金融解讀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解決小微金融機構的風控難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