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壇經》心會

2015-01-17 17:13劉波
中華兒女 2014年22期
關鍵詞:自性功德做學問

劉波

《壇經》對于中國思想和文化的影響至為深遠。它誕生的時代所具備的文化準備、采用的平實而生動的語言、闡發的精致而深邃的義理,都決定了它至高無上的地位。細讀這部經典,會把我們許多日用而不知的思想和行為追溯到其產生的源頭。

佛教東來始于漢末,其后便是一個相對漫長的傳播、融合過程。鳩摩羅什、道安、支道林等人是佛教初傳時期最重要的代表。這是一批精通華梵文化且根性超絕的大師。他們的努力,使佛教在中土花開滿樹,最終成為中國思想的重要源泉。

唐代出現慧能,產生《壇經》,自然有前面幾百年的積累和準備。這些積累,在慧能的《壇經》里面有了集中的體現和更進一步的升華。其中最重要的是佛教的心性本體論體系。由原來的師度佛度,轉變為自性自度;由原來的注重禪修靜坐,轉變為道由心悟;由原來的經變教,轉化為不立文字;由原來的出世間求解脫,轉化為即世間求解脫。這些轉變,有著深厚的中國傳統思維底蘊,同時又是對于原始佛教的更進一步的提升。

慧能以絕倫的慧根,一超直入如來地。他回應五祖的詰問,稱“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贝蚱埔磺惺篱g的壁壘,直指本心。做學問每艷稱東、西、古、今的差別,殊不知這些分別,都不究竟。學問的究竟,應該指向人生的終極,否則無論如何華麗,都是皮相之學。

與慧能同時的所謂北宗神秀師父,雖然做到教授師的地位,依舊在門外徘徊。里程碑的發展歷史性地落在慧能身上。五祖為慧能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勰芗撮_出“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闭且揽窟@樣的根性,一系列的會通也由此而生。

“迷人口說,智者心行?!薄耙荒钣藜窗闳艚^,一念智即般若生”以及“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后念離境即菩提”等等表述,真正打通了凡圣之界,回歸到自性的體察和覺醒,而不必外求。初聞佛法,一般人往往執著其說,不能自在。另一個世人執著的理念就是“功德”。捐了一筆錢是做功德,放了一回生是做功德,好像他們作的所有好事都是一筆“功德”,背后總是潛藏著對那杳不可知的“回報”的惦記。不要說常人,連一生造寺度僧的梁武帝,在達摩大師眼里仍舊是“實無功德”。真正的功德,來自自性——“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相比捐點錢、放放生而言,這是更難的修煉,而且幾乎不可度量,只能在自性中覺察?,F實世界種種比權量力的行為,都是在視野可及的范圍內說事。而尋常人的煩惱也基本來自這些淺層次的比較,可惜大家都深陷其中,渾然不覺。

修習佛法基本是“譬如飲水,冷暖自知”??梢苍絹碓匠蔀橐恍┤藝W眾取寵的談資。講自己禪定了,還見到了什么景象云云。執著心膨脹,快走火入魔了還渾然不覺?!秹洝分v“外離相是禪,內不亂是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半x相”和“不亂”都是很難企及的境界,應該在自性中參究,不明心見性,妄念叢生,執著功利,坐得再久也沒用。

《壇經》正如醍醐灌頂,解黏去縛,令人卸掉種種執著和包袱,自信自度,念念不忘自性的開掘。在此基礎上,做學問、做事情,庶幾能夠有一個“正知”,因之也能夠“行正”。

責任編輯 張向永endprint

猜你喜歡
自性功德做學問
互動平臺
教師是做學問的
禪悟·自性·高山流水
以榮格原型理論分析《天之驕女》中馬琳的悲劇
淺論榮格心理分析的自性觀
《八月之光》中喬安娜的人格原型分析
了無功德
引蛋
做學問像爬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