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應用電子專業課程開發的探索

2015-01-22 09:17聶東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 2014年12期
關鍵詞:性知識課程體系校企

聶東

摘要:隨著高職教育體系建設的不斷發展成熟,高職院校的課程開發理念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開始重視其行動課程體系的構建,堅持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進一步優化其課程結構,合理調整其課程內容。本文主要就高職應用電子專業的課程開發進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工作過程導向課程開發

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為我國的政治、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但總體來看,目前高職教育在其人才培養定位和課程體系構建上仍存在一些問題,直接影響了高職教育的健康長效發展。與此同時,隨著對職業教育的特征及其學習規律的進一步認識,經典的課程結構正在改革之中。宏觀上需推進校企深度融合;微觀上需打破原有的“學科完整”的課程體系,構建“工作過程完整”的課程體系等方面的開發。在此背景下,研究和探索高職課程開發對于推動高職教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理念的確立

高職教育作為我國特色教育體系的重要構成和杰出代表,兼具職業教育和知識教育功能。在進行人才培養時,高職教育始終堅持職業能力本位原則,運用各種現代化教育手段進行職業人才教育,要求學生既要學會生存,又要學會發展。也就是說,既要滿足社會需求———求得生存,又要滿足個性需求———求得發展,以實現人本性的教育需求目標與功能性的社會需求目標的辯證統一。因此,職業教育需要課程改革,打破原有的“學科完整”的課程體系,構建“工作過程完整”的課程體系,即應以過程性知識為主、陳述性知識為輔,即以專業實踐技能培養為主,以理論知識運用為輔。在授課環節,高職院校要求按照實際工作過程來安排課程內容,將陳述性知識與過程性知識有機結合起來,為學生創建一個真實互動的情境性學習環境。

2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

2.1關于行動體系課程的認識以技能型、技術型人才為目標的職業教育,其課程開發應以實踐的行動內容為主,加強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和鍛煉,適當安排一些行動體系課程,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這充分體現了高職課程教育的職業化特點。行動體系是一種建立在實際工作情景基礎上的課程活動體系,它以實踐性知識為重點,要求實現授課效益的最大化,它主要解決的是“怎樣做”和“怎樣做更好”的問題。行動體系是一個非常好的習得并運用實踐性、應用知識的“工場”。它遵循情境性原則,其基本內容是以表象的狀態存在于個體大腦的生物發生的細胞之中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行動體系是一個伴隨個體生生不息的“生涯中的動漫”。

2.2推進校企融合,完善課程體系職業教育課程是連接職業工作崗位的職業資格結構與職業教育機構的培養目標結構,即學生所獲得的相應的職業能力結構之間的橋梁。學校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信息服務、人才輸送等方面的服務;企業為學校實驗實習、頂崗培訓的場所?;ダセ?、互幫互助、共促繁榮和諧發展。要建立以工作過程作為課程開發的參照系,首先學校就要加強專業教師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專業理論能力。學??梢越柚F蠛献鬟@一有利平臺,加強教師培訓力度,鼓勵和引導教師積極參與企業生產和管理。同時,高職院校還可以聘任一些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來校兼職教師,進行實踐課程教學,做到真正的校企融合,不斷提升其人才培養質量。我院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課程體系以市場需求為邏輯起點,以職業崗位群職責-任務-工作流程的分析為依據,以校企專家合作開發為關鍵,構建了運行框架。以目標職業群-職業調研/職業資格研究-核心崗位群-行動領域典型工作任務-學習領域課程開發-學習情景設計-教學組織設計為主線進行設計與開發。我院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在實踐中加強研究,在借鑒了其他高職院校課程體系改革的基礎上,創新了具有高職特色的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開發模式。以電子電路的制作與調試為例,學?;蛉握n教師需要積極、主動地聯系企業,建立起相對穩定的服務點、聯系點。首先教師必須做好角色轉換,即以一名普通員工的身份進入企業,嚴格遵守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提升其專業水平。而在授課環節,由于課程內容以過程性知識為主,陳述性知識為輔,實際授課時,可先理論后實踐,也可先實踐后理論,也可理論與實踐同時進行;授課場所可以在教室、企業乃至戶外。教師可根據課程需要靈活選用合適的授課方式和授課場所。

3教師的教學原則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和組織者,在進行授課時必須遵循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這一完整的“行動”過程序列,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使學生真正融入課堂,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

同時,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好“指導與建構融合的原則”,即強調學生主動的自我建構,但這也并不否定教師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構筑屬于學生的自我新知識結構,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經驗與元認知能力,還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實現對自我學習行動的反思。而教師要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難點、問題以及失誤、挫折及時地做出積極的反應,幫助學生修正自我建構的路徑和方向。

4小結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只有正確認識其教育對象的智力特點、教學規律、教學的基本功能,才能更加完善和優化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相信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培養所需要的生產、服務和管理一線高素質、高技能人才,能培養出有別于學術型而以高技能型為特征的“專家”。

參考文獻:

[1]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思想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2]趙志群.職業教育與培訓新概念[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97.

[3]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12.

猜你喜歡
性知識課程體系校企
復雜陳述性知識結構的程序化設計
中國本土性知識必須“再全球化”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校企聯合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加強青少年中醫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原有陳述性知識和溯因推理對小學生科學假設形成的影響
論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