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我國綜合交通運輸管理體制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

2015-01-22 13:23謝瓊芝
科學之友 2015年7期
關鍵詞:交通運輸體制對策

謝瓊芝

摘 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交通運輸行業的繁榮,對運輸系統本身的復雜性對其管理體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運輸的管理與環境、資源之間的矛盾愈加突出,做好運輸管理成為當前交通行業得以發展的重要前提。綜合交通運輸管理體制的建立涉及到了交通運輸中的多個關鍵環節,對于解放運輸行業的勞動力,保障其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本文中,筆者將基于實際的工作經驗,綜合分析當前我國交通運輸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并嘗試性提出相關建立健全的策略與建議。

關鍵詞:交通運輸;管理;體制;對策

中圖分類號:F512 文獻標識碼:A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交通運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對交通運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行業發展呈現出繁榮的局面,但是管理體制的滯后性卻不容忽視。管理體制的滯后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因此,如何實現行業的調整與規范,建立起完善的綜合管理體制是當前交通運輸行業改革創新的重點內容。

一、綜合交通管理體制建立的必要性分析

(一)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矛盾突出。當前,我國的交通運輸行業整體發展水平較低,主要體現在管理實踐與管理體制上,矛盾的存在既阻礙了行業的發展,同時也為其發展帶來了全新的契機。矛盾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是運輸需求的增加與運輸能力提升緩慢之間的矛盾。我國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依賴于交通運輸行業,而交通運輸的效率、能力等都有待于進一步的改進和提升。另一方面則體現在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交通運輸的發展依賴于交通設施,無論是公路還是鐵路的建設,都會造成土地的大量占用,而我國現有的土地資源是有限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做好交通運輸行業的綜合管理,通過運輸效率的提高降低設施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管理體制的重要性。管理體制是行業發展的標桿,通過具有強制性的指導規范達到管理的效果。當前我國的交通運輸管理體制仍然停留在傳統的單一模式上,基于相關交通部門與運輸路徑之間的對應實現管理,而這樣的管理體制很容易成為問題滋生的溫床。交通運輸長期在這樣的管理體制之下運行,很容易由于管理部門之間的獨立而缺乏管理效率。管理體制的建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基于實踐調研才能真正建立起具有實效性的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管理體制。只有這樣,管理體制的重要作用才能得以發揮。

二、我國當前交通運輸管理體制的概況

(一)缺乏統一建設的管理思想和體制。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的必要前提就是建立起統一的管理思想和體制,而當前的分散化管理模式對于管理質量的提升非常不利。傳統的管理模式之下存在多個具體的管理部門,這些部門的管理缺乏統一的思想和體制,很容易造成規劃不統一之下的資源浪費,甚至還可能造成重復建設,阻礙了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建設之一就是交通運輸,因此其思想和體制的建設及其平衡性發展、合理性布局亟待改善。

(二)管理體制重復性高。 當前通行的交通運輸管理體制通常是公關部門管理安全問題,行政部門管理技術經濟問題,這樣的體制割裂了經濟技術與安全之間的聯系,容易出現重復建設的現象,主要表現為在同一經濟活動與同一領域中對同一對象的管理。重復建設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弊端,另一方面則可能造成收費、檢測以及發證等方面的真空地帶,在增加運輸者負擔的同時,卻難以保障其安全管理與建設。除此之外,當前的管理部門繁多,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較難實現,甚至可能會造成互相扯皮、推諉的現象,人浮于事現象嚴重。

(三)綜合管理體制的優勢發揮受阻。在交通運輸管理體制之下,交通運輸管理部門之間的相互獨立性造成了各自為政、無所作為,因此,在這樣的現狀之下就需要建立起海、陸、空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同時做到各部門之間的優勢互補,聯合運作,從而避免多家管的現象。實踐表明,當前的管理體制與我國的交通運輸行業發展已經不相適應,與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也相背離,推進體制改革,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體制勢在必行。

三、建立綜合交通運輸管理體制的對策探討

(一)成立綜合性的獨立運輸部門。實現體制和組織機構上的獨立性的重要保障在于建立起綜合性的獨立運輸部門,是保障交通運輸系統良性運轉和完善的運輸體系構建的前提和基礎。綜合性獨立運輸部門成立的先決條件在于運輸的政企分離,因此,結束運輸中的政企不分的現狀,通過設立現代化企業的手段實現運輸部的成立。獨立運輸部門的只能有維護交通運輸市場的秩序、制定運輸安全制定并進行實時監督、做好綜合性的運輸發展管理規劃以及實現運輸技術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等。因此,在條件成熟時需要及時成立符合我國國情的獨立交通運輸部門。

(二)完善交通運輸的法律法規。借鑒國際上對交通運輸管理體制的改革,健全的法律法規必不可少,當前很多發達國家還有我國的臺灣、香港地區都已經建立起了運輸體制定期編制體系。而綜合性的運輸體制改革、發展規劃以及政策制定等都需要進行專項立法,統一程序的制定能夠有效減少管理管理中的隨意性和個人主觀性。除此之外,還可以組織相關的專業學者成立委員會,專職從事運輸咨詢工作,同時還可以為相關立法機構的政策制定把關,保障政策制定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實效性。

(三)調整體制中不適應成分。再完善健全的體制在其應用的過程中也會存在與國情與實際情況不相適應的成分,因此不斷調整體制中的不適應成分具有重要意義。首先要明確交通發展與各級政府之間的關系,并通過對管理體制的實時調整與改革,實現管理水平與質量的提升。只有在合理科學的規劃之下,協調好國情、資源以及運輸結構之間的關系,才能實現綜合交通運輸管理體制的效用。

結語

運輸業是國民經濟建設的基礎性行業,關乎著一個國家的國計民生。而實現交通運輸行業的長遠健康、可持續發展必然要建立起健全的良好的綜合管理體制。在推進我國的交通運輸管理體制的同時,要注重吸收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拓寬改革創新的視野,同時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建立起符合我國國情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體制。

參考文獻

[1]韓兵.我國綜合交通運輸管理體制的思考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4(25).

猜你喜歡
交通運輸體制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
最俗的創業故事是“離開體制”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經典來信
新形勢下交通運輸行業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
公路交通運輸節能降耗經濟分析研究
對南方城市分流制排水體制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