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醫護理在兒科的應用

2015-01-24 02:53岳亞軍
中國民間療法 2015年9期
關鍵詞:哭聲兒科脾胃

岳亞軍

(河南省平頂山市中醫院,467000)

中醫護理是伴隨著中醫學的發展,以中醫理論為基礎,不斷完善理論體系和技術操作規范,形成的中醫特色濃郁的護理學科,是中醫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兒在形體、生理、病理等各方面都與成人有所不同,且病情發展快,大部分患兒生活不能自理,或癥狀表達不清,只有靠家長或者護理人員的細心觀察。中醫是幾千年來勞動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許多觀察和特色治療大部分被患兒家長認可。下面就如何運用中醫護理來進行兒科護理談一些自己的體會。

用整體觀念來觀察病情

中醫認為,人是一個整體,人與自然環境、社會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把整體觀念貫穿到整個醫療和護理的各個環節上[1]。由于兒科的患者大部分不會表述病情,或表達不清,故需要兒科護士認真地去觀察病情,更好地護理患兒。護士在觀察病情時,要從整體觀念出發,“有諸于內,必形諸外”,即在觀察病情時,通過病人外在變化來了解其內在的情況。

1.運用望診觀察病情:即通過望神色、望形態、審苗竅、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紋等,以判斷病情的輕重,預后的好壞。由于小兒生機旺盛,但氣血未充,臟腑嬌嫩,虛實易變,要密切注意病情變化,做好細微生活護理,防止病情傳變。具體表現在疾病的寒熱虛實容易互相轉化,邪氣實而正氣易虛,實證往往可以迅速轉化為虛證,或出現虛實并見,錯綜復雜的證候。

2.運用聞診觀察病情:聞診是運用聽覺來觀察病情的方法。聽聲音包括小兒的啼哭聲、咳嗽聲、呼吸聲、語言聲等;嗅氣味包括口氣、二便之氣等。關于小兒的啼哭聲,護理人員要認真辨別。因為啼哭是小兒的一種“語言”,小兒一旦感到身體不適,就會啼哭。正常小兒的哭聲洪亮而長,且有淚液。當嬰兒因饑餓、口渴、針刺、蟲咬、尿布潮濕而引起不適時,都可引起啼哭。當需要滿足或痛苦解除,哭聲自止。饑餓時的哭聲綿長無力,或口作吮乳之狀;腹痛引起的啼哭,哭聲忽急忽緩,時作時止;咽喉水腫則哭聲嘶啞等??傊?,小兒哭聲以洪亮為實,表示邪實或正氣充足;哭聲細微為虛,表示正氣虛弱。因此,兒科護士必須業務熟練,思維敏捷,有高度的責任心,細心耐心、嚴密觀察患兒每個細微的變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控制病情的演變,防止變證的突然發生。

運用中醫的特色療法(貼敷)來護理患兒

小兒具有“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生氣蓬勃,發育迅速”的生理特點,及“發病容易,傳病迅速;臟氣清靈,易趨康復”的病理特點。故小兒在選擇用藥途徑上應特別慎重,我院兒科的門診治療主要選擇口服中藥散劑、貼敷、小兒捏脊療法、中藥擦浴降溫、中藥漱口等。這些療法操作簡單,設備要求不高,取材容易,對患兒的損傷少,副作用小,患兒及家屬也愿意接受,下面就貼敷治療小兒咳嗽、泄瀉的護理介紹如下。

1.穴位的選擇:穴位貼敷的穴位選擇以臟腑經絡學說為基礎,通過辨證選取貼敷的穴位,并力求少而精。此外,還應結合以下選穴特點:①選擇離病變器官、組織最近、最直接的穴位貼敷。②選擇阿是穴貼敷藥物。③選擇經驗穴貼敷藥物,如吳茱萸貼敷涌泉穴治療小兒流涎;威靈仙貼敷身柱穴治療百日咳等。

2.貼敷的方法及護理:①咳嗽的主要中藥有白芥子、細辛等,經過炮制后,用藥汁調勻,選取穴位貼敷。穴位有大椎、肺俞、天突、定喘、膻中、身柱、膏肓等,每次四穴,兩組穴位交替,需找準穴位進行貼敷。②泄瀉的主要中藥有五倍子、丁香、罌粟等,經過炮制后,用醋汁調勻,選取穴位貼敷。一般我們用臍療,即臍部貼敷。③方法及護理:采取適當體位,定準穴位,用溫水將局部洗凈,或用75%乙醇棉球擦凈,然后敷藥。貼敷的時間可視藥物特性和患者反應而定。一般咳嗽的患兒,每隔6~8h換藥一次,且前后四穴位交替進行。泄瀉的患兒每間隔36h換貼,對嬰兒及皮膚嫩的小兒應揭開后,待皮膚恢復,即間隔30min后再貼第2貼。一些病人屬于過敏體質及對藥物敏感的,應根據對藥物的敏感程度適當縮短貼敷時間,以避免過度起皰。貼敷后如出現一些小水皰一般不需特殊出理,最好讓其自然吸收,如水皰已破,可涂潔爾碘、碘伏等消毒;或水皰較大,應到醫院處理。囑貼敷期間忌食生冷、辛辣、油膩、海鮮等。

3.重視飲食調護:根據辨證調理飲食固護脾胃以扶正固本。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運化水谷和輸布精微。小兒脾常不足,運化功能尚未健全,而生長發育需水谷精微較成人迫切,胃腸負擔相對比成人重,加之小兒乳食不知自節,故常因飲食不節而損傷脾胃,引發積滯、嘔吐、泄瀉等消化道病癥,反復發病可導致營養不良,生長發育受限。故在兒科護理工作中,小兒的飲食調護是固護脾胃、扶正固本、配合治療的重要環節,決不可掉以輕心。飲食上應根據患兒的年齡及病情,決定飲食種類。嬰兒應以乳品為主,四月以上適當添加豆漿、蛋羹、藕粉、面糊、菜泥、肉泥等易于咀嚼之品,幼兒飲食宜細軟,富于營養,忌食刺激性、堅硬、油膩及帶骨刺、過酸、過咸類食物?;純涸诓溉槠陂g,教育乳母也要忌口?;純猴嬍骋莆丈倭慷嗖偷脑瓌t,且喂食速度不可過快,勿過饑過飽,勿食不潔凈之食品,勿食生冷瓜果、肥甘厚膩及辛辣刺激之物,以保證脾胃功能正常運轉。對脾胃功能不好或胃腸疾病的患兒應辨其寒熱虛實,給予不同的飲食護理 。如咳嗽的患兒應少食生冷、肥甘厚膩以免助濕生痰;泄瀉患兒的飲食,要根據病情辨證合理調配飲食,如傷食瀉,應暫時禁食,待癥狀緩解后再進少量流食、半流食;風寒瀉飲食要清淡,易消化;濕熱瀉飲食以清淡為宜,忌食辛辣油膩;脾虛瀉飲食應以健脾利濕為主,如清淡半流質的薏仁粥、山藥大棗粥、扁豆粥等,這些飲食對疾病的治療及轉歸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運用中醫指導健康宣教:對患兒及家長進行淺而易懂的衛生宣教工作,如呼吸道疾病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如開窗通風、醋熏、艾葉熏等空氣消毒的知識;外出時戴口罩,預防交叉感染,及時增減衣服,防止疾病復發;泄瀉患兒要講究衛生,食前洗手預防各種胃腸道傳染??;飲食要七分飽,防止“食復”。

[1]關華 .淺談中醫護理特色[J].廣州醫藥,1995,3:61.

猜你喜歡
哭聲兒科脾胃
基于病證結合的脾胃病濕熱理論的創新與應用研究
好脾胃 養出來
脾胃失調該如何調理
哭聲
愛吃哭聲的妖怪
小寶寶的哭聲,你聽懂了嗎
圓夢兒科大聯合
倪鑫:圓夢兒科大聯合
兒科醫聯體的共贏思路
兒科醫聯體的安徽做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