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定區大力推進水土保持引領生態文明建設

2015-01-27 11:06梁君濤成昌軍王應剛李繼忠
中國水土保持 2015年10期
關鍵詞:安定區水土保持生態

梁君濤,成昌軍,王應剛,何 富,李繼忠

(定西市安定區水土保持局,甘肅 安定743000)

安定區大力推進水土保持引領生態文明建設

梁君濤,成昌軍,王應剛,何 富,李繼忠

(定西市安定區水土保持局,甘肅 安定743000)

水土保持;生態安全戰略平臺;生態文明建設;安定區

安定區通過著力實施六大工程、開展六大行動、構建六大體系、強化六項保障,完善了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加快了生態環境治理進程,助推了人與自然和諧持續發展,提供了生態文明建設堅實支撐。建成幸福美麗新安定,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要樹立“大水保、大生態、大戰略”理念,致力扶貧攻堅,重點落實“八項任務”,著力形成水土保持生態安全“六大發展戰略”,努力打造黃土高原生態安全屏障和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

安定區位于甘肅省中部,屬黃土高原隴中丘陵溝壑區,總土地面積3 638.7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積3 306.2 km2,占總面積的91%;年均降水量380 mm左右,年均蒸發量高達1 500 mm以上;森林覆蓋率15.98%。境內溝壑縱橫,干旱少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酷劣,自然災害頻發。2014年,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4 620元,是國家六盤山特困片區扶貧開發重點縣。歷史上的安定曾一度繁榮,《資治通鑒》中有“天下富庶,莫如隴右”之說。但明清以來,由于自然災害、戰亂等原因,生態破壞,民不聊生,因此有“隴中苦瘠甲于天下”之說。

1 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具體實踐

新中國成立以來,為了從根本上改善生存條件,擺脫貧困面貌,安定區歷屆黨委、政府帶領人民發揚“三苦”精神,始終把水土保持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發展生態經濟、促進脫貧致富的一項戰略性舉措,經過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嘗試探索、八九十年代的綜合治理和進入21世紀以來的完善提升三個階段,探索出了一條在干旱半干旱地區由不得溫飽到基本解決溫飽到穩定解決溫飽并向小康邁進的發展之路。特別是在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安定提出了以“水保立區”為首的“五區”發展戰略,先后確立了“打造全國水保生態建設第一區縣”和“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奮斗目標,堅持山水田林路村綜合治理,把防治水土流失與農村扶貧開發相結合,穩步推進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打造生態安全戰略平臺,2013年被水利部命名為“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縣(區)”。

1.1 著力實施六大工程,完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

多年來,安定區堅持“發展抓項目”,實施了以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為主體的一批生態治理和扶貧開發工程,創新“五子登科”治理模式,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農耕措施同步實施,基本形成了集徑流調控聚集、儲存、利用工程于一體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和水土資源開發利用體系。截至2014年底,全區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 484 km2,治理程度75.1%,其中治理程度達80%以上的流域面積1 377 km2,占應治理完整小流域總面積2 560 km2的53.8%?,F有工程防洪攔蓄效益明顯,年可攔泥1 200多萬t,攔泥效益59%,可攔蓄徑流4 700萬m3,蓄水效益65%,年土壤侵蝕模數由5 640 t/km2減少到2 340 t/km2,年平均流失泥沙量由治理前的2 052萬t下降到現在的852萬t,蓄水減沙效益明顯。

(1)重點生態工程。1983年,安定區被列為全國八片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區,30多年來,已連續實施五期工程,累計有150條小流域得到初步治理,占全區完整小流域總數的73%,水土流失治理面積達1 600 km2。同時還實施了黃河流域多沙粗沙區重點支流治理、中央預算內資金專項治理等項目,建成了一批優質工程。1999年,胡錦濤同志視察九華溝流域時高度評價治理成效“山河一新、面貌大改”。2000年,花岔、安家溝、官興岔、石家岔、高泉溝5條小流域被財政部、水利部命名為“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范小流域”,安定區被命名為“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范縣”。

(2)梯田建設工程。從20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全區男女老少參與梯田大會戰,借助國家扶貧基礎工程試驗項目和國家坡耕地治理、土地整理、基本口糧田建設等項目開展集中連片規模治理,全區累計治理坡耕地15.73萬hm2,其中興修梯田11.93萬hm2(農村人均0.32 hm2),退耕還林還草3.25萬hm2,人工種草0.55萬hm2。2004年全區實現了梯田化,2009年被水利部命名為“黃土高原梯田化縣”,2012年被甘肅省政府授予“全省500萬畝梯田建設工程省級優秀縣”。坡改梯措施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的產業化、機械化、水利化,可使自然降水利用率可提高20%以上,被老百姓親切地稱為“小水庫、大糧倉”,走出了一條“修梯田—保水土—調結構—興產業—增收入—促發展”的旱作農業發展之路。1998年,全區提前1年實現整體基本解決溫飽,2007年以來,安定區5次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區)”。

(3)扶貧開發工程。安定區是全國第一個區域性扶貧開發實驗地的“三西”代表地區之一。1982年以來,按照“有水走水路、無水走旱路、水旱不通另找出路”的思路,堅持“輸血”與“造血”并舉,走以參與式扶貧、產業扶貧和智力扶貧為主的開發式扶貧之路,全區農村貧困人口由1982年的23.67萬人下降到現在的8.15萬人,貧困率由70%下降到22.5%。截至2014年底,全區基本農田灌溉面積1.76萬hm2,興建水窖及小型蓄排水工程20多萬座,修通主干道路2 000多km。依托九華溝流域水土保持扶貧開發項目同期開展的《半干旱地區水土保持開發性高效扶貧途徑研究》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創立了徑流調控理論和徑流開發利用體系。多年來,全區積極發展生態循環經濟,把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和產業綜合開發相結合,按照“梯田+水窖+科技=解決溫飽”“結構調整+市場引導+龍頭帶動=脫貧致富”的發展模式,大力培育馬鈴薯、畜草、蔬菜和勞務輸出等特色產業,提高了農民收入,壯大了縣域經濟。

(5)生態修復工程。自2002年安定區被列為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生態修復試點項目區以來,為了依法加強生態修復,實施封禁保護,先后出臺了《關于對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區域實行封禁保護的公告》等法規和制度,并通過印發公告、宣傳畫、日歷和手冊,設置永久性標志牌、標語牌,制作封育界牌,安裝工程圍欄,采取退耕還林還草、土地退化防治、封禁治理等措施,促進植被恢復。截至2014年底,全區全面實施封山禁牧十周年,造林保存面積9.03萬hm2,種草留床面積3.79萬hm2,林草覆蓋率達到35.3%,現有林草保存面積占宜林宜草面積15.11萬hm2的84.9%,生物種類趨于多樣化。

(6)科技合作項目。安定區與國際間的農業綜合開發技術合作日益密切。比如,1987—1992年,實施了水土保持世行貸款項目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關川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6年新增水土保持治理面積856 km2,累計治理水土流失1 510 km2,治理程度達76.2%;水保措施蓄水效率50%,保土效率41.8%;流域內總產值年增長率9.44%,比非項目區高0.73百分點,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1.48%,經濟內部收益率達27.6%。2001—2004年“中國西部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定西縣復興中/加技術合作示范項目”開展的“黃土高原半干旱地區徑流調控技術體系研究”成果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以市場為導向,綜合防治、綜合開發、綜合經營,建立了高效的生態農業體系。

1.2 著力開展六大行動,加快生態環境治理進程

(1)全民義務植樹行動。安定區天然林資源和自然草場在新中國成立時消失殆盡。長期以來安定區開展全民義務勞動、動員群眾投工投勞,在梯田、道路、造林和“四荒地”治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一大批以集體林場、“四旁樹”、綠色廊道為主的防護林和“青年林”“民兵林”“員工林”孕育而生,不僅是全區干部職工群眾“住在安定、熱愛安定”常態化的行動體現,更是凝聚成“領導苦抓、干部苦幫、群眾苦干”“三苦”精神的有力詮釋。

(2)生態環境專項整治行動。2009年以來,安定區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為目標,掀起新一輪的改善生態環境、改變城鄉面貌、建設美好家園的熱潮,大力開展“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實踐活動,以“三分建七分管”的理念創新鞏固成果的長效機制。在綠地工程方面,“美麗鄉村”“和諧機關”“園林小區”“綠色學?!薄拔逡顺鞘小眲摻ɑ顒佑新曈猩?,全民“栽一棵樹、獻一份愛心”“情系母親河、捐植紀念樹”的熱情高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三北”防護林建設等生態工程項目落地生根,以生態環境綠色化推動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3)節水型社會建設行動。2006年,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工作啟動,對于水資源十分短缺的安定區來說意義非凡。節水型社會建設是綜合性社會示范工程,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為核心,以促進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為目的,采取行政、經濟、科技和工程等措施和手段,初步建立以水權管理為核心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體系、與區域水資源承載能力相協調的經濟結構體系、與水資源優化配置相適應的節水工程和技術體系。通過梯田、水窖、淤地壩、灌區改造等綜合治理措施,提高了水資源高效利用和水環境的承載能力,加快了節水型社會建設步伐。

(4)特色產業增收行動。安定區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創業史,也是一部折射經濟社會變革的發展史,大規模推進水保生態建設創造了永續利用的豐厚資源,為調整產業結構、培育特色產業、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產業轉型富民創造了條件,馬鈴薯、畜草、勞務、蔬菜四大產業迅速發展壯大。實踐證明,保水土、保生態就是保發展。與1982年相比,全區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由28.3元提高到4 620.8元,增長163倍;生產總值由5 280萬元提高到61.12億元,增長116倍;財政收入由346萬元提高到7.78億元,增長225倍。

(5)精準扶貧攻堅行動。貧困是安定最基本的區情,水土流失是制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2013年,甘肅省為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吹響了“一個核心”和“兩不愁、三保障”、全力實現“六大突破”,推動扶貧攻堅的進軍號。水土保持工作按照“改造提升創精品、組裝整合抓配套、調整結構興產業、保糧增收惠民生”的思路,在“水土錢糧”四個字上做文章,切實改善基礎條件,提升綜合治理水平,搭建產業平臺,發展流域經濟,最大程度地體現水土保持和扶貧攻堅的有機統一。

(6)法律“七進”宣傳行動。多年來,安定區認真開展水土保持法律法規“七進”宣傳活動,機關干部帶頭學法、懂法、守法,把執法理念落實在梯田建設、流域治理、預防監督等環節,進一步提高了全民的法治意識。同時,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重要論壇、大型會議、圖書展覽等形式,大力開展輿論宣傳,營造了全社會關注參與生態建設、人人愛護環境和保護生態家園的良好氛圍。

1.3 著力構建六大體系,助推人與自然和諧持續發展

安定區著力加強水土保持與構建生態安全戰略平臺相適應的體系建設,極大地推動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良性循環。

由中國國際商會主辦,瀾滄江-湄公河合作中國秘書處、中國-東盟中心支持,昆明市人民政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云南省分會、云南城投集團共同承辦,2018瀾湄合作博覽會于11月23日至27日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展覽面積約5.5萬平方米。

(1)重點生態修復工程體系。從21世紀初開始,安定區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人工治理與自然恢復相結合,宜封則封、宜治則治、封治結合,一方面對人口密度小、植被相對較好的農牧交錯區域實行舍飼養殖、封山禁牧措施,促進生態自然修復;另一方面對生存環境十分惡劣、居住偏遠分散的農戶實行異地搬遷,并支持他們開展種植業、養殖業和小型加工業等項目,提供小額信貸、扶貧貼息貸款和技術服務到戶,促進了農民脫貧致富和生態保護“雙贏”。從2004年到2013年,全區在13個鄉鎮實施了26個異地搬遷項目,搬遷農戶3 000多戶1.55萬人。

(2)可持續利用的資源保障體系。安定區以水土資源的高效利用為目標,以綜合治理和發展循環經濟為手段,建立了徑流調控體系和徑流開發利用體系,從坡面到溝道,分植被恢復、農田建設、村莊道路、工程固溝等不同區域,采取水平階、反坡臺、魚鱗坑、豐產坑等徑流聚集工程造林種草,并輔之以松土、施肥、平茬、封禁撫育等措施,提高林草覆蓋率,采取興修梯田、集雨節灌、渠道襯砌和修建水窖、澇池、谷坊、溝頭防護、淤地壩等徑流儲存利用工程蓄水保墑,建設高標準農田,發展旱作高效農業和設施畜牧業,通過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資源利用體系建設,確保上水上攔上蓄上用、中水中攔中蓄中用、下水下攔下蓄下用,將導致水土流失的降雨徑流變為調整產業結構的有效水資源,將低效劣質的侵蝕土地改造為高效優質的農、林、牧業用地,提高了水土資源的利用率和產出率。

(3)舒適優美的人居環境體系。多年來,安定人民堅持不懈地開展流域綜合治理,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農網改造、“村村通”、危房改造和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異地搬遷、美麗鄉村建設等民生工程,使全區農業生產條件、農村面貌和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山綠了、地平了、水清了、路通了、村美了,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近年來,以休閑觀光為目的的農家樂、生態游等新業態悄然興起,生態循環經濟和安全綠色發展的理念植入人心,全區經濟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教育、醫療、衛生公益事業惠及百姓,人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顯著提高。

(4)保障有力的科教支撐體系。2012年,安定區大坪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被授予“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區”,成為安定區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成果展示、中小學生科普實踐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多年來,安定區始終把“流域治理+基地建設+科普教育”融為一體,在建設生態示范工程的同時,積極開展水土保持法律、科技、信息“三講三送”和“七進”等活動,全民參與建設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顯著提高。依托項目加強對農民技術人員的教育培訓,使其成為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一支生力軍。水土保持項目建設與科研院校課題研究同步開展,創新技術路線,實現了重大突破,取得了豐碩成果,截至2014年底,有16項水土保持科研項目榮獲科技進步獎。

(5)文明健康的生態文化體系。安定區堅持不懈地興修梯田,開展小流域治理,鑄造了偉大的定西“三苦”精神,并上升為“甘肅精神”,孕育了豐富的生態文化。先后在全國各地成功舉辦了以世行援助在定西、十年治理十年巨變、旱塬鑄豐碑、堅持水保立區為主題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巡回展覽。建成了集水土保持成果、旱作高效農業、娛樂休閑與觀光旅游、科普教育和試驗示范為一體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區和展覽館。編輯出版了《旱塬展宏圖》《希望之路》專著和安定區水利水保志、大事記、年鑒、畫冊,制作了專題片,創作了戲劇、詩歌作品等。長期的生態文化積淀,對提高全民生態文化素養、倡導生態文明理念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具有極其重要的史料、學術和文化價值。

(6)健全有效的行業能力體系。一是規劃工作。先后編制了《安定區梯田化區建設規劃》《安定區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規劃》《黃土高原地區水土保持淤地壩建設規劃》《安定區“十二五”水土保持發展規劃》等。二是監測工作。項目建設同期開展監測科研工作,在重點治理區布設有代表性的水沙監測站和氣象、植被等監測點,進行了動態監測和效益效果評價。稱鉤河流域壩系工程被列為全國水土流失動態監測與公告項目,正在發揮著重要作用。三是技術工作。梯田優化設計、水墜壩施工、雨水集蓄利用等技術已日益成熟,特別是對位配置、徑流調控技術體系不斷完善和提高。四是科技支撐。逐步建立了院、校、地聯合,產、學、研結合的科技試驗示范推廣機制。五是社會服務。積極構建以國家水土保持科技推廣機構為主體,以社會力量為補充的多元化社會服務體系,水土保持工程勘測設計、咨詢、監理、監測和農業合作社等機構應運而生,人才、技術、信息和勞力、資金等資源得到優化配置。

1.4 著力強化六項保障,提供生態文明建設堅實支撐

(1)強化組織保障。長期以來,歷屆區委、區政府始終不渝地堅持“順應天時、遵循自然規律,順應市場、遵循經濟規律,順應時代、遵循科學規律”原則,帶領廣大干部群眾,充分發揚“領導苦抓、社會苦幫、群眾苦干”的“三苦”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搏精神,始終把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工作列入農村經濟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年度政府和部門目標責任書進行考核,明確目標,落實責任,一屆接著一屆干,屆屆都有新貢獻。

(2)強化人才保障。多年來,安定區在梯田建設、流域治理、工程管理、預防監督、規劃設計等方面培養和鍛煉了一批優秀的水土保持技術人才。據統計,1982年以來,安定區及水土保持部門獲得各級各類表彰獎勵和榮譽稱號120多項,其中15次榮獲省部級獎勵,26次榮獲地廳級獎勵;6人被授予“全國水土保持先進個人”,4人先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并被評為省優秀專家、省“555”創新人才,獲甘肅青年科技獎,10人成為縣級跨世紀學術帶頭人。

(3)強化資金保障。按照“大水保、大生態、大戰略”的理念,以國家投資為主體,采取“財政擠一點、部門投一點、社會捐一點、個人籌一點”的辦法,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整合各類資金,統籌兼顧,科學規劃,使資金、技術、土地和勞動力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積極推行群眾投工投勞承諾制,彌補了地方配套和群眾自籌資金的不足。通過積極爭取社會援建幫扶、職工捐款獻愛心、單位部門開展義務勞動,形成了全黨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參與抓落實的生態建設新格局。

(4)強化政策保障。在梯田建設、“四荒”資源開發、淤地壩管護、植被保護、生態補償等水土保持工作中,安定區堅持“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和“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出臺了財政補助、小額信貸相關優惠政策,無論是行業部門、社會組織、集體或個人,在國家投資補助的基礎上,“各出其力、各投其資、各記其功、各收其效”,加快了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治理進程。

(5)強化機制保障。在長期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實踐中,安定區逐步確立了組織協調、群眾參與、建設管理、大戶扶持、生態補償、產業開發聯動、科研生產結合的工作機制,提出了“三集中、四統一”,即集中時間、集中勞力、集中地塊,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組織、統一施工的工作措施,確保了工程質量和效益的充分發揮。2006年,區政府制定了《定西市安定區水利水保工程管理辦法(試行)》《安定區水利水保工程建設管理實施細則》,從建設程序、招標投標、工程監理、安全生產、資金運作、獎罰規定等方面明確了各方主體責任,規范了建設管理程序。

(6)強化法治保障。結合實際制定了《安定區實施水土保持法細則》及方案審批、設施驗收、監督檢查等15項規范性文件和制度,完成了“兩區”劃分,建立了區、鄉、村三級預防監督執法網絡。2003年開始實行封山禁牧,2005年實現了全面封禁管護。依法查處違法行為,有效遏制了陡坡地復墾、開荒、鏟草皮、放牧等人為造成水土流失的行為。督促轄區內磚瓦(建材)廠積極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和落實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監督檢查生產建設項目,認真落實“三同時”制度,嚴格控制人為水土流失事件的發生。2011年,安定區水土保持監督管理能力建設縣(區)通過水利部驗收,依法治理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2 幾點體會

安定區在長期的水保生態建設和產業綜合開發實踐實現了“五個轉變”,即由以小流域為單元向大示范區建設轉變,由單一型治理向防治結合轉變,由坡面治理向溝坡兼治轉變,由綜合治理向治理與開發并重轉變,由分散型治理向全社會參與轉變。得出了六條深刻的體會:一是堅持“水保立區”的發展戰略不動搖,把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始終納入政府目標管理體系。二是堅持“三苦”精神不動搖,這是全區廣大干部群眾年復一年,戰山斗水,在嚴酷生存環境中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三是堅持以小流域為單元的技術路線不動搖,“山、水、田、林、路、村”統一規劃、集中連片、規模治理、整體推進,形成了“荒山封禁造林、坡地退耕種草,梯田覆膜種薯、溝道筑壩攔蓄,村村路電暢通、戶戶窖池配套,家家建棚養畜、人人創業致富”的治理和開發模式,實現了生態與經濟的良性互動。四是堅持“三個順應、三個遵循”的基本原則不動搖,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防治結合,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為代價發展生產。五是堅持踐行民生水保理念不動搖,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六是堅持強化全民水保、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理念不動搖,積極構建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格局。

3 總體構想

在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的進程中,安定區水土保持工作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大水保、大生態、大戰略”的理念,按照“致力扶貧行動,構建生態安全平臺,建成幸福美麗安定”的總體目標,重點以東河、西河、稱鉤河、西鞏河、關川河五大水系為骨架,以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為主體,以小流域為單元,以實施重大生態工程為載體,重點抓好坡耕地整治、流域治理、淤地壩建設三大工程,提升科研監測、安全運用、監督執法、生態補償、行業管理五項能力,切實在鞏固治理成果上求突破、在建設優質工程上求突破、在發展流域經濟上求突破,著力形成以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帶動、預防保護、分區防治、科技支撐為主的水土保持生態安全“六大發展戰略”[1],努力打造黃土高原生態安全屏障和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

[1] 劉震.努力推動水土保持事業發展 促進生態文明建設[J].中國水土保持,2013(4):4-9.

(責任編輯 王 琦)

S157.2

C

1000-0941(2015)10-0072-05

梁君濤(1963—),男,甘肅定西市人,局長,主要從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與管理工作;通信作者李繼忠(1973—),男,甘肅定西市人,高級工程師,農學學士,主要從事水土保持工作。

2015-07-05

猜你喜歡
安定區水土保持生態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寫春秋
“生態養生”娛晚年
《水土保持通報》征稿簡則
水土保持監測
水土保持
住進呆萌生態房
生態之旅
定西市安定區鳳翔幼兒園
定西市安定區耕地主要養分含量分析
定西市安定區馬鈴薯新品種引進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