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樹立新理念 探索新途徑全面提升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平

2015-01-27 17:35石泉縣水利局
中國水土保持 2015年1期
關鍵詞:石泉縣水保水土保持

石泉縣水利局

(陜西 石泉 725200)

樹立新理念 探索新途徑全面提升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平

石泉縣水利局

(陜西 石泉 725200)

小流域綜合治理;做法;“丹治”工程;石泉縣

自2007年“丹治”工程實施以來,為了完成“一庫清水送北京”的任務,改變全縣水土流失和污染現狀,石泉縣堅持以“清水富民,生態環?!睘槟繕?,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在水保治理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通過治理,全縣水土流失面積由原來的840 km2減少到315 km2,年均土壤侵蝕總量減少了40%以上,森林覆蓋率由治理前的58%提高到75.8%,水土流失程度明顯降低,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境內漢江干流水質穩定在Ⅱ類及以上,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介紹了石泉縣的主要做法。

1 石泉縣概況

石泉縣位于陜西省南部,北依秦嶺、南枕巴山,總面積1 525 km2,人口18.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5萬人),屬國家秦巴山區扶貧連片開發重點縣。全縣有大小溝溪456條,年均徑流量約13億m3,漢江自西向東穿縣境而過,在境內全長58.5 km,集水面積約1 050 km2,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區。同時,石泉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雖有耕地總面積1.87萬hm2,但坡耕地占到55%,且水土流失嚴重,已對中線水源區水質構成嚴重威脅。

2 工程實施情況

自2007年“丹治”工程實施以來,石泉縣累計完成投資1.55億元,已實施重點小流域綜合治理28條,同時按照省水保局煤油氣項目生態清潔治理要求,率先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生態清潔型小流域試點工作。通過治理,全縣水土流失面積由原來的840 km2減少到315 km2,年均土壤侵蝕總量減少了40%以上,森林覆蓋率由治理前的58%提高到75.8%,水土流失程度明顯降低,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境內漢江干流水質穩定在Ⅱ類及以上,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饒峰河生態清潔小流域還得到了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和天津市南水北調辦組織的“飲水思源南水北調中線行”采訪團的認可和高度評價。

3 主要做法

為了完成“一庫清水送北京”的任務,改變全縣水土流失和污染現狀,石泉縣堅持以“清水富民,生態環?!睘槟繕?,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在水保治理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3.1 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做到“三結合”

石泉縣立地條件差,地塊破碎,農民居住分散,加之受到地質災害和洪澇災害影響,水土流失和農村面源污染嚴重,增加了水保治理的難度。石泉縣委、縣政府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對癥下藥,堅持從思想認識、規劃布局、方法措施層面做到“三結合”:

一是將小流域綜合治理規劃與縣城發展布局規劃相結合。石泉縣始終將小流域綜合治理規劃與縣委、縣政府制定的“12821”(1個中心,2個副中心,8個重點集鎮,20個集鎮化社區,100個農村新型社區)統籌城鄉發展規劃相結合,在前期充分摸底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堅持從制度層面強化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制定了《石泉縣生態建設規劃》,出臺了《創建省級生態縣實施方案》和《漢江水質保護專項行動方案》,并開展了“美麗鄉村”行動,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各鎮各部門的年終考核指標。同時,重點對沿江的污水排放進行治理、對裸露荒山進行治理,有效保障環境衛生,維護了水土平衡、水生態環境,以此推進“漢江經濟帶”和城鄉一體化建設。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過程中,多方籌措資金建設漢江沿線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廠,積極引進民間資本建設農業園區和休閑觀光生態園,目前已建成了“池河明星豬—沼—桑產業園”“楊柳水保生態清潔示范園”“光明萬畝核桃園”“絲銀壩蔬菜產業園”“后柳水鄉茶果園”“兩河鎮潼關旅游村”等一大批生態流域示范工程,不僅帶動了周邊農村的經濟發展,也推進了生態文明建設。

二是將傳統水土保持治理與現代水生態工程學相結合。我們在“丹治”工程水保措施的基礎上,確立了“以生態清潔理念統領水土保持工程建設”的基本原則,按照“水污染防治與小流域綜合治理并重,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并舉”的方針,將水土保持服務于“生態文明、生態安全、生態產業”使命融匯到、具體到“治水—保水—清水—興水”的水利水保發展主線中,用生態、景觀、清潔等設計元素來提升傳統水保治理,抓源頭、重過程、保實效,探索“治污生態化、堤防景觀化、水岸園林化、園區清潔化、水系安全化”的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模式,弱化工程治理、強化生態循環、美化村居環境,比如在梯田石坎上栽植金銀花掛綠、對溝溪治理實施自然景觀駁岸、建設自然景觀坡塘、農耕區坡下設置苗圃過濾帶等,將功能性、景觀性、經濟性融為一體。

三是治理措施與群眾愿望相結合?!昂劝踩?、吃放心糧”是基本條件,我們將群眾需求和愿望作為規劃措施的重點,上下聯動,多措并舉,堅持田、林、路、塘、渠綜合配套建設,構建“生產有路、集水有窖、排灌有渠、增收有靠”的格局,改變山區薄弱的農業生產條件,倡導生態清潔、綠色產業、循環農業、低碳生活、綠色經濟,規劃產業園、護岸堤、坡面水系、人畜飲水等,為項目區農村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3.2 勇于實踐,大膽創新,走好“三步棋”

我們依托“丹治”工程,抓住本省實施煤油氣生態清潔試點流域工程的機遇,以“固土、防水、保水、清水、富民”的水保治理目標,突出“以水源保護為中心,構筑生態修復、生態治理、生態安全三道防線”,重點抓好“化肥農藥、污水、垃圾”面源污染防治,走好“三步棋”:第一步,從農村環境整治入手,突出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引導良好的生活方式。結合實際和環境美化,在饒峰河清潔示范流域內,分別采取濾沙凈化、三格式化糞池、無動力潛流式人工濕地和景觀性穩定塘等措施對280余戶的污水進行了處理;配套垃圾池5座,垃圾箱、垃圾桶80個,垃圾車4輛,落實專人,定點收集、集中清運垃圾。第二步,調整產業結構,布局有效措施,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在陜南移民搬遷、土地空間格局變化的形勢下,我們充分了解民意,圍繞桑、茶、果、旅游等主導產業,積極引導產業結構調整,實施區域主導與多元并重,改變傳統種養模式,建立生態清潔產品基地,促進旅游村、產業園建設;同時,推行植物護坡、生物河堤、生態駁岸等水生態工程,修復河濱淺灘、水漫,建設植物隔離帶、緩沖帶、水草溝,防止已污染的耕地對水體的二次污染。第三步,多元化投入,創新融資機制,引進民間資本,落實后續管護。在水保清潔示范園建設中,借助縣上“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鼓勵各類市場主體流轉土地發展現代農業”之契機,堅持規?;?、集約化發展方向,引進民營資本,參與水保生態建設、維護、管理,實行土地集中流轉,形成了“政府+公司+農戶”的建設模式;同時,政府協調交通、國土、林業、扶貧等部門,將項目綜合捆綁,形成了公司自管、村組監管、部門幫建的建管長效機制,彌補了項目建設資金不足,既保證了工程質量與進度,又落實了園區后續管理責任。

3.3 抓點示范,摸索經驗,提升“三大效益”

結合陜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開采水土流失補償費使用項目,選取有一定水土保持治理基礎,交通、自然、經濟條件較好,近城、沿路、臨水的饒峰河流域作為清潔流域試點,先小后大、先近后遠、先點后面,梯次推進,積極摸索經驗,形成了“雙樟村—上壩村—楊柳水保生態清潔示范園”的區域性治理,區內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明顯提升。如雙樟村,投資80萬元將傳統水保措施與面源污染防治、村院美化、庭院經濟、景觀綠化、生態產業等措施結合起來,嘗試了生態駁岸、水草溝、人工濕地等措施,徹底取締污水直排、垃圾亂倒,實行了集中處理,并美化村院,建設荷塘和桑園,使古樸的村院、百年的楓楊、蔥郁的山林、層層的梯田形成了獨有的山村旅游風景;投資2 000萬元建成的“楊柳水保生態清潔示范園”,建起了40 hm2的苗木花卉基地,13.3 hm2的無公害設施農業和特色果品種植園,近6.6 hm2的桑茶文化體驗園、富硒蓮藕園,形成了生態清潔產品基地,促進了城郊“農家樂”迅速發展,當地村民經濟收益明顯增加。據流域內楊柳水保監測站和卡口站檢測,流域內污水無害化處理率達90%以上,核心示范區達到100%,出口水質一般達到Ⅱ類標準,成為楊柳萬人社區的后花園和人們休閑漫步的好去處,初步實現了“流域很清潔、面源無污染、產品無公害、群眾能致富、環境園林化”的目標。通過近2年建設,饒峰河清潔示范流域內完善的基礎設施、整潔的農家村院、清澈的溝溪水景、秀麗的田園風光成為新水保治理的名片和全縣水??破战逃?、生態文明展示的平臺,石泉縣水土保持建設正由傳統水保向生態清潔水保、城鎮化水保逐步轉型,以“生態產業、休閑觀光、生態公園、旅游體驗”為特點的生態景觀型秦巴山區水保流域治理模式正在形成。

3.4 技術創新,對癥施措,破解“四大難題”

科技創新是第一生產力,保護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為改變對水保生態工程的傳統認識,我們推行新技術、新工藝,破解建設難題,提高了水保工作科技含量。一是破解污水生態化處理低溫不達標的問題。在潛流式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藝中,由于厭氧菌冬季低溫繁殖慢,導致厭氧池處理污水不達標,于是我們采用了占地少、節能環保的太陽能加熱厭氧池,效果較好。二是破解化肥減量、產量減收的問題。開展了農戶沼氣、有機農家肥、林下養殖、稻(藕)魚混養、稻田養鴨等循環農業示范,加強立體種植,改變傳統種植模式,發展無公害產品,提升農產品品質,增加農戶經濟收入,使農業面源污染得到初步防治。三是控制高殘留農藥使用,解決農產品病蟲害防治問題。在果園、稻田安裝太陽能殺蟲燈、粘蟲板,在園內放養雞、鴨、鵝,依托自然生態環境,保護野生動物,延長生物鏈,有效防治病蟲害,減少了農藥的使用,促進了清潔農產品發展,保障了農產品的安全。四是合理利用資源,解決發展與節能減排的難題。因地制宜,積極推廣新技術、新措施,完善園區內各項綜合措施,建成的果園全部實施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措施,建梯級坡塘,層層攔蓄,有效利用水資源,實現資源節約化;結合本地土質、山體結構情況,充分利用現場資源,修筑了干砌石、漿砌磚、水泥預制板、空心磚等多種結構的坡改梯地坎,并采用邊坡掛網噴錨和藤蔓植物相結合的邊坡防護等多項措施,減少了開山取石、排渣棄土。

同時,在省水保局的指導下,及時總結經驗,匯編《陜南秦巴山地生態清潔流域建設手冊》《陜南秦巴山地生態清潔流域建設技術導則》,促進了全省清潔流域建設的技術推廣應用,為“美麗鄉村”“美麗流域”建設邁出了第一步。

3.5 加大宣傳力度,緊抓項目管理,強化建管并重

一是抓好源頭治理,加大宣傳力度,整合力量,部門聯動,落實預防監督機制。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和“全國法制宣傳日”,在全縣范圍內出動宣傳車、懸掛宣傳橫幅、發放宣傳資料、設立法規咨詢臺,采取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宣傳形式,進鎮入村,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和《陜西省水土保持條例》;還圍繞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創建,采取墻體彩繪、壁畫、培訓會等形式,強化干群“守土有責”“清潔家園”“生態安全”意識教育,從治理垃圾亂堆、污水亂潑入手,改變群眾生活習俗,糾正“莊稼靠化肥,殺蟲敵敵畏”的生產方式,堅持“環境臟亂差,從源頭抓起;生態安全,從農產品做起”,營造生態清潔的農村新形象;嚴格執行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縣政府印發了《關于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工程項目區水土保持封禁治理與保護的通告》《關于貫徹落實〈陜西省水土保持條例〉實施細則》,水保部門與發改、公安、國土、城建、林業等部門聯合執法檢查,對亂倒亂挖、開山取石取土、開發建設項目等造成的水土流失現象及時監督管理,打擊違法行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規范項目建設,完善管理機制。針對項目建設管理中易出問題的關鍵環節,在全面實施項目建設“法人制”“招投標制”“監理制”“合同制”“審計制”的同時,堅持“項目前期會審制”,即廣泛征求民眾意見,技術專家提前會審,班子討論通過,避免布局不合理、群眾不滿意;推行“工程質量社會監督制”,除招標監理單位和質量安全監督站的正常巡查、抽檢外,項目區每個鎮、村聘請質量義務監督員,監督施工質量,確保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加強鎮村、各部門的協調溝通,落實各參建單位責任,建立項目責任捆綁制、質量終身追究制、不合格施工企業黑名單制度,使工程質量效益雙提升。

三是確保治理效益,落實管護機制。依照《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陜西省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建設管理辦法》,出臺了《石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管理辦法》,鎮、村成立用水協會、產業合作社,對竣工驗收合格的水土保持設施進行了確權移交,落實了治理和封育的管護主體和責任,健全了建后管理長效機制,保障了治理效益。

(責任編輯 徐素霞)

S157.2

C

1000-0941(2015)01-0020-03

2014-11-28

猜你喜歡
石泉縣水保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寫春秋
服務石泉縣域經濟發展,推動蠶桑產業邁人新時代
扎根基層不動搖 傾情奉獻為水保
農村水利水保工程建設難題及解決措施
野蠻時代終結,動保行業要自律,水保協會年會透露出哪些重大信息?
水保工程的質量監督與管理
《水土保持通報》征稿簡則
108個村子顯露全新景象——石泉縣“鎮村工作一體化”產生多重效應
564名鎮干部常年“釘”在村里——石泉縣開啟“鎮村工作一體化”模式
水土保持監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