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奪天工的女紅國

2015-01-27 10:05黑娃
少年博覽·初中版 2015年1期
關鍵詞:女紅

黑娃

中國女性的才情結晶

不妨先讀一首白居易的《啄木曲》:

莫買寶剪刀,虛費千金直。

我有心中愁,知君剪不得。

莫磨解結錐,徒勞人氣力。

我有腸中結,知君解不得。

莫染紅絲線,徒夸好顏色。

我有雙淚珠,知君穿不得。

莫近紅爐火,炎氣徒相逼。

我有兩鬢霜,知君銷不得。

刀不能剪心愁,錐不能解腸結。

線不能穿淚珠,火不能銷鬢雪。

不如飲此神圣杯,萬念千憂一時歇。

這首《啄木曲》一唱三嘆,形象化地用錐、線、剪作比,將濃重無形的愁思實物化了,讓后人也能透過香山居士的雙眼,看見窗棱邊那個正做女紅的女子憂傷的倩影。

好像“女紅”這個詞,總是帶有一絲愁苦憂傷,古詩詞里常見以淚當線,一針一線縫進親情鄉愁,挑不開剪不斷對離人、對情郎相思之苦的女子。

也許,文靜秀雅舒緩節奏的“女紅”,像每個女性心中曾經有過的夢幻,引領著女性去完善《紅樓夢》的未補續篇;也許,去圓睡夢中的閨秀之夢。即便是電子信息化的現代社會,“女紅”依舊保留著它獨特的魅力和無可替代的色彩,在時尚界,手工制品幾乎是奢侈品的代名詞。

在古代,“女紅”又稱“婦功”,就是指女子針線活之類的工作,被視為女子閨中之德、賢淑品行、修養學識的外化表現,是古代婦女“容、言、功、德”中的一德,是古時女子才識修養的體現?!短一ㄉ取妗分芯陀小坝咕€懶針,幾曾作女紅”的說辭,批評那些懶惰、不合道德規范的女子。

“女紅”一詞,最早見于《漢書·景帝紀》:“雕文刻鏤,傷農事者也;錦繡纂組,害女紅者也?!迸t”的“紅”應該讀做“gong”。舊時指女子所做的紡織、縫紉等工作和這些工作的成品?!芭t”最初寫作“女工”,后來隨時代發展人們更習慣用“女工”一詞指代從事紡織、縫紉等女性工作者。為避免混淆,人們用“紅”為“工”的異體,“女工”的本義被轉移到“女紅”一詞上,而它本身則轉型成功,借另一意義獲得重生。

女紅藝術是中華民族物質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女性聰明才智的結晶,是從我們生存的智慧提煉出來的一種文化。

女紅是寄寓情感的平臺。女性運用手工技藝進行女工藝術創作,將不同的情感寄寓其中,表達情緒、情思、情理等種種情感訴求,以形傳神、以形像神、以形寫情,從而使女紅藝術有形有色、有紋有意。比如用鴛鴦圖形比擬愛情,映照唐代詩人盧照鄰的詩句“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的人世恩愛;以石榴、佛手、壽桃三種物象合成的圖案,表達了對多子、多福、多壽的美好祈愿。在新年初一繡上六禽之首、五德之禽的雞,為新的一年祈福驅魔;重陽節繡上茱萸驅災避禍;端午節以虎為中心,蜈蚣、壁虎、蜘蛛、蝎子、毒蛇纏繞四周,喻示虎的神威降伏鬼怪,鎮惡辟邪。千百年來,中國女紅藝術具有深層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境界。

女紅藝術的制作過程就是一個創意的過程,自己設計制作的作品,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對他人的美好祝福,當你把這份獨一無二贈予他人時,相信它的價值遠不止其本身。

那些妙手,已成傳奇

女紅追求工巧技美的神妙。女紅造物可謂巧奪天工,以針線替代筆墨,表達意圖,賦予針針線線靈性,以追求技藝的精妙,從而體現女性的才情與品格。如,在針法的表現上力求“不露針跡,如同一根流暢的線條”,“一筆寫就”;在效果上追求齊、光、直、勻、薄、順。女紅制作一般運用鑲、填、補、貼、半繪半繡等技巧和滾鑲、盤金、貼布、串珠、線編、等多種手段,盡力使女紅精湛神妙。

《紅樓夢》中,有這樣一段情節,詳盡描述了女紅技藝之精湛。要過元宵節了,賈母高高興興給了寶玉一件雀金裘外套,作為過節時的正裝。淘氣的寶玉當天就將衣服的后襟讓手爐里的火星子給燒了一個洞,這可急壞了寶玉,因為明天才是正日子呢。他跑到晴雯屋里唉聲嘆氣,麝月說別著急,趕緊悄悄拿出去,找個能干的織補匠人織上就是了。過了半日,衣服原樣拿了回來,因為不但是能干的織補匠人,就連裁縫繡匠并作女工的問了,都不認得這是什么材質的,都不敢攬這活計。聽了一會,躺在病床上的晴雯撐起身子,拿過衣服細看起來,“這是孔雀金線織的,如今咱們也拿孔雀金線就像界線(手工刺繡和織補工藝中所用的一種縱橫線織法)似的界密了,只怕還可以混得過去?!鼻琏┨岢鲅a救的方法,接著是這樣描述的:“先將里子拆開,用茶杯口大的一個竹弓釘牢在背面再將破口四邊用金刀刮得散松松的,然后用針紉了兩條,分出經緯,亦如界線之法,先界出地子后,依本衣之紋來回織補。補兩針,看一看,織補兩針,再端詳端詳。直到自鳴鐘敲了四下,才補完。又用小牙刷慢慢地剔出絨毛來。寶玉瞧了瞧,說道:‘真真一樣了?!?/p>

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也有許多與女紅有關的故事,大家熟知的黃梅戲《天仙配》就是改編自神話傳說,講述的是王母娘娘的小女兒七仙女偷偷來到凡間,路遇孝子董永。得知董永為辦理父親喪事賣身當長工,便愛上了他,請老槐樹做媒人,同他結成夫妻?;楹?,到富公家去上工。富公同他們約定:當晚織成云錦十匹,三年長工改為百日;織不出來三年之后再加三年。晚上,七仙女點香請六位天女姐姐下凡,一夜之間織出了十匹絢爛的云錦。

比起《天仙配》的哀婉動人,納西族的傳說《七星披肩》則增添了一份勇氣和擔當:很久以前,云南麗江地區鬧旱災。天上出現了九個太陽,烤得田地干裂,山泉枯竭。納西族姑娘英古立誓要去遙遠的東海請龍王救災。她用鳥的羽毛編織成一件五光十色的“頂陽衫”披在肩上,翻過九十九座山,跨過七十七道溝,淌過三十三條河,來到東海。她用歌聲祈求龍王相助,龍王的兒子對她一見傾心,帶著萬頃雨水,馱著英古飛到麗江。龍子吞云吐霧,頓時烏云翻滾,大雨傾盆,沖得旱魔招架不住,旱魔見龍子年輕,設了陷阱把龍子打人地底,英古孤身奮戰,苦戰七天,因沒水而渴死,善神看見人類慘遭旱患,便用雪精造了一條矯健的雪龍。雪龍張開巨口把旱魔放出的火太陽一個個銜進嘴里變冷后吐到地下,只讓變冷的一個火太陽留在空中當月亮,雪龍壓住旱魔,慢慢地變成一座銀冠玉披的高峰,人們稱它為玉龍山,龍子聽到英古的死訊,化作一股清泉,圍繞英古倒下的地方流淌,人們稱它為玉泉,善神把雪龍吐出的七個冷太陽捏成七個光芒閃閃的星星,鑲在英古的頂陽衫上,來表彰她的功績。從此七星披肩成了納西族婦女喜愛的一種服飾。

九大女紅技藝

女紅是一種生活技能、一種生活藝術、一種生活文化。而這一項項女紅技巧都是由母女、婆媳世代傳襲而來,因此又稱為“母親的藝術”。大體上分紡織、漿染、縫紉、刺繡、鞋帽、編結、剪花、面花、玩具等九類。

紡織

中國的紡織源遠流長,而且品種多樣,花色繁雜,達到了極高的水平。紡織品就其原料來分,有絲、麻、葛、棉等。絲織華貴,麻葛已少見,自宋元以來,全國逐漸推廣了植棉紗和織棉布,近現代流行于民間的,仍然是棉織。

漿染

漿和染是兩個概念,漿是指漿水浸泡織好的布,使其挺刮光滑,另外民間織的白土布,沒有經過漂白帶有黃絲絲的感覺,叫做本色布。用一種老粉——土粉,經過漿洗也就變白了。染則是指染色民間用的染料,過去主要是從植物提取的即現代所說的草木染。

縫紉

縫紉是個疊詞,縫與紉都有貫穿連綴的意思,我們一般講縫紉就是縫制衣服,縫和紉兩個字放在一起,也許是強調縫制一件衣服需要千針萬線吧!確實現在做衣服有縫紉機,有服裝加工廠,訂做一件衣服并不難,但在若干年前,每一件衣服都是婦女一針針地縫起來的,他們為老人縫,為孩子縫,為自己縫,一輩子的歲月都隨著飛針走線流淌著。

刺繡

刺繡可以說是中國女紅中最突出的一種,從世界范圍看中國刺繡,不但出現得最早,歷史最悠久,而且形成了自己的傳統,戰國時期的刺繡品已很復雜,圖案層次分明交錯有致,漢代的繡衣繡裘就更多了。中國刺繡的基礎太普遍太深厚了,在男耕女織的社會制度下,千千萬萬的女孩都要學習女紅,都要掌握刺繡,可謂中國歷史上獨有的現象。

編結

編結的范圍很大??勺鼍幗Y的材料很多,既可用絲、棉又可用多種植物如竹、藤、草、棕、麥桿等,凡是有一定韌性的條狀物都可以編連起來,以繩為基礎打成結。中國的打結從最簡單的捆扎,發展成到一種藝術,既有裝飾功能又有豐富的寓意,成為我們民族文化包容性很大的一種象征。

剪花

在中國從事剪紙的婦女,人數之眾歷史之悠久以及所剪花樣之多,內容之廣數量之大,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婦女們除了用紙來剪花樣,還用其他的材料,如布、植物的葉子來剪,而其工藝制作是和剪紙相近的,如在孩子的衣服上、肚兜上、布玩具上,常??梢钥吹酱髩K不同顏色的布,剪成了多種動物、花草拼貼在上面。

面花

中國的北方以面食為主,婦女們可以用面粉做出名目繁多的食物,歸納起來竟有50多種,婦女們在長期的面食制作中,發現這種帶有可塑性的物質材料既可以吃又可以做成各種形象。面花不僅是婦女手勤的說明,而且是心巧的一個標志。

玩具

中國過去沒把玩具制作當成一個獨立的職業,學校也沒有設立專門的學科。但是學齡前的孩子是由媽媽看管的,善良、聰慧的母親,常常會就地取材,隨手制作一些玩具給孩子,給他們童年增添一份樂趣。媽媽是常常帶著孩子下田干活的,干活時讓孩子在地頭上玩,為了哄孩子,她們隨手將一根高粱稈剝下長長的篾條,折幾下就成了只小鳥。

鞋帽

中國的鞋帽,從很早以前一直到近代都是家庭婦女手工制作的,后來雖有了鞋店帽店但真正購買的,仍然是少數。在廣大的農村,鞋帽特別是兒童的鞋帽還是自己做,一個家庭婦女為家庭成員所做的鞋帽的數量是相當驚人的。

猜你喜歡
女紅
五育并舉視域下高校女紅教育現狀及思考
女紅旅游產品品牌推廣研究
唐代刺繡發展的突破性因素研究
中國女紅藝術的造物法則與美學理想
文化傳承視域下師范院校女紅教育的實踐探索
——以傳統文化與拼布藝術課程為例
《繡枕》中的女紅解讀
論女紅在當代社會中的傳承危機與應對
紅樓女紅
《十二美人圖》中的真實器物
聽專家言說中國女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