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霾,刻不容緩

2015-02-09 15:52國相
中國對外貿易 2014年3期
關鍵詞:督查組環保部預案

國相

近年來,“霾”——這個原本有些生僻的漢字,和“PM2.5”——這個有些陌生的學術名詞,是出現頻率相當高的符號。

今年節日喜慶的硝煙散盡,而中國多地卻仍籠罩在陰沉的霧霾之中。

特別是,“霧失樓臺,月迷津渡”,古典詩詞中意境朦朧的書寫,卻成為這幾天北京城空氣狀況的真實寫照。自2月21日以來,中國中東部地區大部分省份出現灰霾,重霾面積約為81萬平方公里。但根據現有氣象條件,直到2月27日冷空氣來臨,京津冀等重污染地區才有可能走出灰霾。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說,該部啟動應急預案,組織12個督察組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就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進行專項督查。

連日來,地方“兩會”陸續召開,“治霾”成為會上最重要的議題。北京人代會分組討論中,旁聽的北京市長王安順透露,自己已向國務院立下治霾“生死狀”,保證在2017年前實現空氣污染治理目標。

事實上,自2014年1月1日起,中國實時發布空氣質量信息的城市已由2013年的74個增至190個,其中161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還將發布空氣質量月報,并參與空氣質量排名,公眾可上網或用手機客戶端查詢實時空氣質量數據。環保部監測司司長羅毅稱,目前可實現對空氣質量監測數據的無縫隙監督,各監測點的數據會進行自動化處理,生成報告和網絡信息后快速發布,可有效減少對監測數據的人為干擾。

2014年,從國家到地方,密集的政策與行動,表達了中國治霾的決心,也標志著“重點治霾元年”的正式開啟。

污染的代價

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霧霾為害之前,有的城市對大氣污染的防治已持續多年,但收效不盡如人意。

“北京從1998年開始到現在,共采取了16個階段的大氣污染防治措施。但北京的大氣污染依然嚴重,原因很多?!敝袊鐣茖W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史丹認為,中國煙塵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排放量的67%都來自于燃煤。

毋容置疑,燃煤是首禍。相關數據也顯示,北京的幾個燃煤熱電廠在北京每年燃燒的2000多萬噸煤炭中幾乎占據半壁江山。2013年中國消耗了37.6億噸標煤,居世界第一。

而在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秘書長駱建華看來,近40年來,中國未能擺脫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所揭示的環境與發展演變的規律,未能避免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很大程度上重蹈了西方國家的覆轍。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環境受了三次大的沖擊:第一次是1980年代的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第二次是1992年開始新一輪經濟高速增長;第三次是2002年下半年開始的新一輪重化工業急劇擴張。三次沖擊波一次比一次迅猛,并相互疊加,終于使中國環境污染走到了一個無以復加的程度。

最近,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霧霾等大氣污染治理。三項舉措包括加快調整能源結構,發揮價格、稅收、補貼等的激勵和導向作用,中央財政安排100億元對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實行“以獎代補”等。

中國經濟發展的成績來之不易,但每年因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代價已近1萬億元,并且這一數字還在逐年升高。

應急措施不利

近日,環保部出臺了《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北京、上海、江蘇等地也出臺或制訂空氣污染應急預案,《福建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已上報福建省政府,遼寧的省級及各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也已編制完成。

然而,事實證明,各地的應急措施在操作過程中卻存在諸多尷尬:對于“提醒性、建議性”的“藍色預警”應急措施,很多人既不了解其具體內容,也無法真正按照建議“減少戶外活動”。

而更為嚴重的是,面對重度霧霾突襲,不少城市根本就沒有相關應急預案。一些已制訂預案的城市也并未及時啟動,造成有預案不“應急”、有應急無“預案”的尷尬局面。

一些地方發生過環保部門提出執行應急措施,但最終未能執行。對空氣污染指數的預判和大規模應急措施聯系在一起,對政府部門的執行能力和協作能力無疑都是巨大的考驗。

督查遇阻

更耐人尋味的是:當霧霾襲來時,為什么企業可以置之度外?面對質疑,官方的解釋是,中國尚未形成完善的重污染天氣的應急預案。

而據記者了解,環境保護部派出的多個督查組發現,一些地區的企業仍在肆意排污、處于無組織排放狀態,個別企業污染嚴重,影響了區域環境質量。甚至在有的地方,企業居然阻止環境執法人員進廠檢查,還有的對督查組的車輛尾隨、跟蹤。

環保部華北督查中心曾負責對河南鄭州的大氣治理情況進行督查。在當地,督查組在對企業進行執法檢查時,被多家企業拒之門外。據督查組成員回憶,在鄭州的一家鋼鐵集團公司門口,當環保執法人員要求進廠檢查時,被門衛以工廠已經停產為由拒絕。對執法人員提出的任何問題,門衛均以“不知道”來回復。

環保部污染防治司和華北督查中心組成的聯合督查組在河北邢臺執法檢查時也同樣數次遇阻。在唐山,督查組查看了46家工業企業,其中34家存在各類環境問題,其中河北的一家公司因為多臺燒結機未按期完成脫硫設施建設曾被環保部門要求停產。但目前這家企業依然在沒有脫硫設施的情況下,將大量污染物直排大氣。

目前,12個督查組的檢查報告已經陸續完成,“企業無組織排放”成為鄭州、石家莊、天津、德州、唐山、邢臺等地區共同存在的問題,而且有一些企業是當地屢查屢犯的污染大戶。

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鄒首民曾表示,機動車污染和秸稈焚燒等問題對灰霾污染的貢獻不容忽視,但當前大氣污染的來源中,企業違法生產依然是污染的主要組成部分。

任重道遠

面對反復來襲的霧霾污染,“應急固然必要,治本更為迫切”已越來越成為共識。為確保治霾效果,各地也不乏雷霆之舉。

然而,中國霧霾成因復雜。江蘇省環保廳總工程師劉建琳解釋說:“中國的污染狀況既有因能源結構不合理導致的倫敦型大氣污染,又有因交通原因造成的洛杉磯型大氣污染。大氣污染源頭多樣,呈復合型?!?/p>

由此造成了霧霾的持續與反復,治理周期較長,盡管采取了系列措施,很多地區短期內都難見到明顯效果。與此同時,嚴厲治污措施與群眾現實利益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凸顯。

上海市環保局污防處副處長周軍表示,要徹底解決霧霾污染的困擾,必須從根本上轉變發展方式。不僅產業結構要調整,布局也要重新科學規劃。此外,最重要的一點是區域聯防聯控。這就需要國家層面進行制度規劃,協調統籌,建立起大范圍的區域防治網。

治理霧霾已刻不容緩,在霧霾災害面前,需要發動全社會防霾治污、共同面對。

猜你喜歡
督查組環保部預案
緊急預案
推動應急預案科學好用
應急預案的編制
應急預案豈能“紙上談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