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腸道間質瘤的CT診斷

2015-02-11 11:11孫萬龍
醫療裝備 2015年16期
關鍵詞:胃部圓形小腸

孫萬龍

(遼寧省莊河市第二醫院,遼寧莊河116400)

胃腸道間質瘤的CT診斷

孫萬龍

(遼寧省莊河市第二醫院,遼寧莊河116400)

目的:探討胃腸道間質瘤的CT表現,提高診斷準確性。方法:回顧性分析經CT掃描并經手術病理證實的9例胃腸道間質瘤患者。結果:腫瘤位于胃部患者為5例,腸系膜2例,小腸2例,其中良性3例,潛在惡性2例,惡性4例。腫塊形態多表現為圓形或是類圓形,可發生囊性變或是壞死。經過增強后良性及潛在惡性腫瘤實質部分中得到顯著強化。結論:胃腸道間質瘤的CT表現有一定的特征,對胃腸道間質瘤的診斷及良性鑒別有著重要的臨床價值。

胃腸道間質瘤;CT診斷;分析

Mazur和Clark于1983年首次提出了胃腸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這個概念,GIST是一類源于胃腸道間葉組織的腫瘤,隨著病理學水平的提高,此類腫瘤診斷率越來越高。本文就我院9例胃腸道間質瘤患者的CT表現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我院9例胃腸道間質瘤患者均經手術病理確診,年齡42~73歲,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臨床表現:4例腹部不適,3例腹部腫塊,1例嘔血,1例不全腸梗阻。

1.2 方法:9例患者均采用螺旋CT掃描,掃描參數:電壓120kV、電流100mA,層厚10mm,層間距10mm,螺距1.0。進行CT檢查前常規禁食,胃檢查前一次性喝800~1000ml水,然后立即檢查;小腸檢查前30min喝800-1000ml水。9例患者均行CT平掃及增強CT檢查,增強掃描對比劑為碘海醇100ml,經肘靜脈用注射器以3.0ml/s流速注入,注射后30s、60s對感興趣區分別各掃描1次。

2 結果

9例患者中,良性3例,潛在惡性2例,惡性4例,全部經手術病理確診,在術前診斷率為89%(8/9),定性準確率為78%(7/9)。腫塊來源:腫瘤位于胃部患者5例,腸系膜2例,小腸2例,腫塊一般向外腔生長。9例均不伴有明顯胃腸道梗阻癥狀。CT表現:腫塊形態多表現為圓形或是類圓形,腫塊最大15 cm×10 cm,最小2 cm×1 cm。3例良性間質瘤與2例潛在惡性均發生在胃部,其中良性間質瘤中最大直徑約為3cm,潛在惡性中最大直徑約4 cm,4例惡性病例發生于小腸或腸系膜,其中最小直徑約4 cm。9例患者中,病灶內密度均勻4例,其中良性3例,潛在惡性1例;病灶內密度不均勻,內有不規則片狀低密度灶或囊性變5例。9例患者中,3例良性與2例潛在惡性邊界均清楚,4例惡性與鄰近組織界限模糊。增強掃描間質瘤實性部分呈輕中度至明顯強化,靜脈期強化明顯高于動脈期;其中3例良性與1例潛在惡性強化較均勻,4例惡性強化不均勻。

3 討論

3.1 胃腸道間質瘤概念:胃腸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s,GIST)起源于胃的間葉組織(平滑肌的Cajal起搏細胞)[1],是一種獨立的腫瘤,好發于胃部(60%~70%),其次為小腸、結腸、食管及腹腔內其他部位。間質瘤能表達c-kit蛋白(CD117),為胃腸壁Cajal細胞的間葉性非定向分化的腫瘤,而胃腸道的平滑肌腫瘤及神經鞘瘤均不能表達c-kit蛋白,這也是目前區分胃腸道間質瘤的主要依據[2]。腔外生長,故很少發生消化道梗阻。

3.2 胃腸道間質瘤的分型:根據瘤體與胃腸道管壁的關系胃腸道間質瘤可分為3型。①黏膜下型:腫瘤在黏膜下生長并向胃腸道腔內突出。②肌壁間型:腫瘤同時向腔內外生長。③胃腸道外型:腫瘤起源胃腸道以外的腹腔內其他部位。

3.3 CT在胃腸道間質瘤診斷中的價值:相對于內鏡、超聲、消化道造影及MRI檢查,CT掃描具有其獨特的優勢。CT掃描具有速度快、密度分辨率高的特點,可以清晰的顯示胃腸道間質瘤的部位、大小、形狀、密度、與周期組織器官關系、是否伴轉移,適用于胃腸道任何部位的檢查,并對惡性胃腸道間質瘤的檢出率較高,是目前胃腸道間質瘤檢查的最佳方法。CT軸位圖像結合MPR能夠提高對腫瘤的來源的診斷,且能很好的顯示腫瘤與鄰近臟器的關系,這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更多的有效信息。

3.4 胃腸道間質瘤的CT表現:WHO將胃腸道間質瘤分為良性、潛在惡性及惡性3類。CT平掃:腫瘤形狀多為圓形或是類圓形,可向腔內、腔外或是腔內外突出,少數呈不規則或分葉狀,有分葉者多為惡性[2]。CT表現及良惡性判斷與腫瘤的大小、部位,腫瘤與胃腸壁的關系及腫瘤壞死情況密切相關。惡性胃腸道間質瘤直徑多大于5cm,與周圍組織結構浸潤輕微,腫瘤內部容易出現壞死,腫塊密度不均勻;良性直徑多小于5cm,與周圍組織浸潤分界較清楚。9例患者基本符合。

3.5 胃腸道間質瘤鑒別診斷:胃腸道間質瘤主要應與胃腸道癌、惡性淋巴瘤及平滑肌肉瘤要鑒別。胃癌常發生于胃竇及賁門,腫塊周圍腸壁呈環形增厚,胃壁有僵硬感,常見形態不規則與腔內潰瘍,與鄰近組織分界不清,常伴胃周淋巴結增大,易導致梗阻。惡性淋巴瘤易累及鄰近區域淋巴結,可表現為表淺淋巴結腫大及肝脾腫大,病變雖然廣泛但胃蠕動與收縮仍然存在,常伴有頸部、縱膈及后腹膜淋巴結增大。與平滑肌肉瘤的鑒別困難,因二者的影像學表現相似,明確的診斷需依賴病理。

綜上所述,CT在胃腸道間質瘤診斷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夠清晰的顯示胃腸道間質瘤的部位、大小、形狀、密度等,對胃腸道間質瘤的診斷及臨床手術指導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值得我們大力推廣。

[1]業穎江,王彬.靶向治療時代胃腸間質瘤的外科理念[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0,30(4):250-253.

[2]徐從斌.胃腸道間質瘤的CT診斷[J].山東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13,35(4):296-298.

R735.2

B

1002-2376(2015)11-0035-02

2015-09-22

猜你喜歡
胃部圓形小腸
胃部愛情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一根小腸一頭豬
什么原因造成男人的腸胃不好
生花生可以緩解胃部反酸
為什么窨井蓋大多都是圓形的
肥皂泡為什么是圓形?
圓形題
養好女人小腸經
圓形變身喵星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