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保密認識成果的六種基本形式

2015-02-12 11:24巨乃岐田華麗劉金芝
天中學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定律保密概念

巨乃岐,田華麗,劉金芝

?

試論保密認識成果的六種基本形式

巨乃岐,田華麗,劉金芝

(信息工程大學理學院人文社科系,河南鄭州 450001)

保密認識作為人類認識的特殊形式和意識反映,是保密主體對保密客體的能動反映過程及其成果。保密事實、保密概念、保密定律、保密理論、保密學科和保密哲學是保密認識過程的主要成果,也是保密認識的六種基本形式。

保密認識;保密事實;保密概念;保密定律;保密理論;保密學科;保密哲學

保密認識活動作為保密主體認識和處理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際、相對與絕對的矛盾關系的思維過程,在依次經歷保密感知、保密思維、保密認識等不同發展階段的過程中,先后形成了各種不同形式的保密認識成果。概括地講,這些成果主要有保密事實、保密概念、保密定律、保密理論、保密學科和保密哲學。保密認識的形成過程,主要就是保密認識成果的形成過程。

一、保密事實

保密事實是保密認識的最初成果,也是保密認識形成的事實基礎。但是,它本身還不是保密概念,更不是保密理論,只是建筑保密理論大廈的地基和原料。所謂保密事實,是指進入保密認識領域之內,與保密認識主體的認識活動發生關聯的事實。眾所周知,在客觀的保密活動中存在著大量的客觀事實,但并不是每一個客觀事實都已經被主體所認識。事實上,由于種種原因,保密活動中的不少客觀事實并未進入主體的認識視野。只有已經進入主體的認識視野并與主體的認識活動發生關聯的客觀事實才是保密事實。換句話說,保密事實是保密主體在保密認識活動中通過一定的途徑和方式獲得的,是保密活動中客觀事實的轉化形態。因此,保密事實既以客觀事實為基礎和根據,又是與客觀事實完全不同的另一種事實,即科學事實。很顯然,保密事實已經不再是純客觀的事實,它包含著保密主體的認識因素,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

保密事實作為一種來自客觀而又不同于純客觀的特殊事實即科學事實,具有三個基本特點:(1) 可靠性。保密事實作為保密認識的初步成果,是保密主體通過一定的途徑和手段從客觀事實那里所獲得的具有客觀信息和內容的事實,一般都是經過實踐檢驗確定不移的事實,非??煽?。(2) 思維和理論的滲透性。保密事實的發現和確定,是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取得的,很多保密事實直接就是以物化形式(如觀察儀器、設備等)存在的科學理論的直接產物和結果,因此又帶有明顯的思維和理論特征。(3) 相對獨立性和不變性。保密事實一旦被發現和確定,就不會因其理論體系的變更而變化,而且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某些內容。比如,太陽東升西落的觀察事實并不因為地心說被日心說所取代而發生變化。

保密事實是從客觀事實轉化而來的,經過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它離不開保密主體的理論需要和認識目的,離不開已有理論的科學指導,離不開具體的途徑和方法。不難理解,保密認識主體要認識什么,要獲取什么樣的科學事實,為了什么樣的目的而工作,都事先存在于主體的目的之中,并決定認識主體要做什么以及如何行動。因此,保密事實的獲取作為保密認識工作的開始,是保密認識活動的第一項任務。

保密認識主體要想獲得預期的保密事實,就必須在正確理論的指導下采取正確的方法方能得到。保密實踐證明,保密主體獲取保密事實的主要途徑有:(1) 保密偵察。即保密主體對保密競爭對方的保密活動和過程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系統偵察和描述,以獲取保密事實的一種最基本的方法。(2) 保密調查。即保密主體有目的、有步驟地調查、考察、搜集和整理保密實踐活動的歷史過程、現實狀況及相關資料,從而獲取保密事實的一種方法。(3) 保密實驗。即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和條件,通過有目的、有控制的科學實驗,如保密仿真實驗、保密虛擬實驗、保密模擬實驗等,能動地查明和預先知悉各種保密信息、保密性能、保密數據和保密參數,從而獲取保密事實的一種方法。它是現代科技條件下使用越來越多的一種獲取保密事實的手段和方法。(4) 理論的推導和預見。理論的推導和預見也是獲取保密事實的一種重要方法。正確的科學理論能依據自身的內在邏輯走在客觀事實的前面,從而可以為保密主體提供新的保密事實。就像光線彎曲的科學事實由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理論首先提供給人們的一樣,深邃而富有洞見的保密理論也能夠為保密主體提供難得的保密事實。

保密事實的獲取固然很重要,保密事實的辨別也同樣重要。保密事實雖然具有可靠性的特點,然而并非所有的保密事實都是真正可靠的。由于種種主客觀原因,保密事實往往存在著真假或對錯并存的情況,需要保密主體認真檢查、辨別。所謂保密事實的真假有兩層含義:一是保密事實與其所反映的客觀事實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則保密事實為真;反之,保密事實為假,這就要求保密主體必須重新獲取保密事實。二是客觀事實本身是真還是假。由于保密活動是保密與竊密的激烈競爭與斗爭,保密雙方都盡可能隱蔽自己的目的和意圖,人為地制造大量的假象或騙局,給保密事實的獲取設置了人為障礙,帶來了很大的麻煩,致使保密認識活動中所獲取的大量材料和信息有可能都是假的。很顯然,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主體所獲得的保密事實符合客觀對象,這樣的保密事實也是假的,是靠不住的。由此可見,真實可靠的保密事實的獲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僅此一點就與一般的自然科學認識構成了鮮明對照。

此外,在保密活動中人們經常會遇到不慎失密丟密、有意或無意泄密、私自存密藏密、違法泄密賣密、違規操作等問題。所有這些問題需要作為一個保密事實確定下來,同時還要進行認真辨別,以確定其性質、真偽、程度、范圍和影響。這同樣屬于保密事實的獲取及辨別范圍內的事情。

二、保密概念

所謂保密概念是指在保密認識的過程中,保密主體對以保密事實為核心的保密客體和保密對象進行理性加工的產物,是反映保密客體和保密對象豐富本質屬性和內在聯系的一種認識成果和認識形式。與一般概念不同,保密概念反映了保密客體和對象的本質屬性。保密概念是在保密事實的基礎上,經過大腦復雜的邏輯思維操作,對保密感性材料作的進一步加工處理。它是撇開了那些個別的、非本質的、偶然的和易變的東西,而把那些普遍的、本質的、必然的和穩定的東西抽象概括起來才形成的。保密概念是比保密事實更為高級和深刻的認識成果,在整個保密認識形成過程中起著由感性認識飛躍到理性認識的轉折和中介作用,是全部保密理論認識的細胞、基石和起點。而日常所說的概念即一般概念,一般都未反映出對象的本質屬性,而只是對對象共同特征的反映。

保密概念作為反映客體本質屬性的科學概念,具有如下特點:(1) 專義性。與一般概念或日常概念的多義性、歧義性不同,保密概念具有專義性的特點。即每個保密概念都反映了保密客體的特定內容,在保密理論體系中具有確定的含義。(2) 精確性。保密概念都具有一定的精確度,并且這種精確度大多都可以用定量方法來計算。(3) 可檢驗性。保密概念與保密事實和客體的聯系可被任何人用同樣的觀察或實驗重復地檢驗和驗證。(4) 通用性或普遍性。保密概念確立之后,就可以為保密理論工作者所接受,在保密理論界通用,從而成為民族、國家乃至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在保密認識的形成過程中,保密概念一般通過以下幾種途徑形成:(1) 對保密事實進行加工提煉。這是保密概念形成的基本途徑和方法。即在已有的保密事實的基礎上,通過對保密事實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抽象分析和二次提取,加工提煉出反映客體本質屬性的新概念。(2) 對常識概念進行改造轉化。常識概念盡管具有多義性、可變性的特點,在保密實踐中作為保密經驗長期被人們所使用的部分概念,經過改造提升,使其含義進一步明確化、專一化、穩定化,最終還是可以轉化為專門的保密概念的。(3) 科學概念進行轉化應用。很多科學概念經過適當轉化和調整便可轉化為保密概念。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概念雖有自己的確定內涵和專指,但作為一個科學概念,必然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特點,必然與作為特殊社會實踐活動的保密活動在內涵和外延上有某種交叉或重疊。與此同時,伴隨著保密實踐活動的時代發展,保密活動一方面越來越多地與社會生產和實踐交織、融合在一起,另一方面也與各門自然科學技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大量運用自然科學技術的理論和原理,大量應用自然科學技術的方法和手段,使得越來越多的科學概念不斷走進保密世界之中,成為保密認識的后備軍。(4) 進行新的綜合創造。綜合運用各門科學的已有概念,創造性地創新保密認識的新概念,既是保密概念形成的重要方法,也是保密理論發展的內在要求。譬如,運用物理學、數學中的“力”“系數”等科學概念,可以綜合創造出“保密力”“保密系數”等全新的保密概念。

保密概念作為保密認識的重要成果和形式,在整個保密認識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發揮著特殊的作用。首先,保密概念是保密認識形成過程中的轉折點。保密概念的形成在整個保密認識過程中,肩負著統一和連接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任務,起著由感性認識飛躍到理性認識的轉折和中介作用。保密認識的這一飛躍,使整個保密認識由簡單的陳述功能轉變為系統的解釋功能,由具體的經驗性上升為普遍的理論性。其次,保密概念是保密思維的細胞。保密概念的形成,使保密認識首次走進保密理性思維的王國,構成保密理論從而擺脫經驗世界,是在理性王國中重演保密對象及其變化結果的基礎。全部保密認識的發展都是在保密概念的形成和變動基礎上實現的,保密概念的發展與變化因此就成為整個保密認識深入和發展的標志。再次,保密概念增強了保密思維的主觀能動性。由保密概念建立起來的保密理性世界,使保密認識擺脫了感性世界具體時空條件的限制,能夠在思維領域內,獨立地存在和進行活動。它不僅可以對過去的經驗進行總結和反映,還可以對未來活動的結果進行預測,從而大大地增強了保密認識活動的能動性、自覺性和創造性,彰顯了理性思維自身巨大的邏輯力量,保證并促進了保密認識的深入發展和加速發展。很顯然,保密概念的概括性愈高,普遍性愈大,其所具有的能動作用和邏輯力量就愈大。

三、保密定律

所謂保密定律,是指保密認識主體在保密事實和保密概念的基礎上,經過保密認識活動所概括出來的反映保密活動的內在關系和本質規律的認識成果和形式。如果說保密主體對保密活動中的客觀事實進行認識和確認能夠獲得保密事實,那么,保密主體對保密活動中的內在關系和客觀規律進行認識與總結就能夠概括出保密定律。由此可見,保密活動中客觀存在的內在關系和客觀規律構成保密定律的客觀基礎,但這些關系和規律本身還不是保密定律,只有它們被納入主體的認識范圍之內、被人的思維加以正確反映并進入一定的認識框架體系之后,才能稱為保密定律。很顯然,保密定律是在保密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認識和抽象思維的結果,而且一般需要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保密概念構成保密判斷。

保密定律作為反映保密活動內在關系和本質規律的認識成果和保密判斷,一般是以全稱命題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它用邏輯學的條件命題式可表示為() (FG)。其含義是對于任何物體而言,如果有性質,則有性質。保密實踐中概括出來的“戰爭年代,保密就是保生存、保勝利”,就是一個典型的保密定律。用上述公式表示就是:在戰爭年代,對于任何一支軍隊,如果在保密,則就是在保生存、保勝利。反過來說,在戰爭年代,對于任何一支軍隊,如果不保密,則就不能生存、不能勝利。平時人們所說的“練為戰,戰為贏,不保密,等于零”,就屬于軍事活動中的保密定律??梢钥闯?,與保密事實不同,保密定律是一個全稱命題,它在給定類范圍內適應所有元素,在確定關系上對全部元素都成立;而保密事實卻是以單稱命題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它所陳述的是一個在單一時間、單一地點所發生的事情。

正如科學定律的形成是科學發現的中心問題一樣,保密定律的形成也是保密認識的中心問題。實踐證明,保密定律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認識過程,一般是一個以理性思維為主導的思維創造過程,期間伴隨有直覺、靈感、頓悟等創造性思維的活動和作用。保密定律的形成雖然沒有固有的邏輯通路,但是仍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一般情況下,保密定律的形成經歷如下階段:首先,主體通過對保密事實的概括、綜合和歸納,形成保密經驗定律;其次,主體在保密概念和經驗定律的基礎上,借助于創造性思維,通過對保密活動規律的猜想或假設,進而形成保密理論假設和理論定律;再次,主體通過運用邏輯演繹的方法對保密定律進行演繹推理,導出與保密事實聯系更為密切、直接的經驗定律,并對其進行實踐檢驗,進一步修正、完善,形成真正科學的保密定律。在現實的保密認識活動中,主體為了更為有效地總結概括保密定律,通常綜合地運用多種思維方法,既運用歸納、演繹、類比、概括、綜合、抽象、溯因等知識性思維方法,也運用分析―綜合、抽象―具體、歷史―邏輯、假說―演繹等辯證思維方法。

保密定律在保密認識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保密定律是保密真理的重要表現形式。保密定律表明在一定的條件和范圍內,主觀與客觀在某種程度上符合,因而是保密真理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保密定律舍棄保密事物的片面、表面的東西,把個別的、零碎的保密事實組織起來,抓住了保密事物內在的必然聯系和本質規律。當保密認識由保密事實層次進到保密定律層次的時候,認識過程中的保密真理就正式形成了。其次,保密定律有助于保密理論的形成。保密理論由保密概念、保密定律等構成。保密定律尤其是基本定律(原理),在保密理論中發揮著極大的作用,是保密理論的核心和靈魂。保密理論是從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開始,借助于推理規則及輔助性假設,推演出的一系列定理或結論嚴密的邏輯體系。在這一體系中,基本的保密定律帶有數學中的公理一樣的性質,是整個體系的出發點。再次,保密定律具有重要的解釋和預見功能。保密定律反映和揭示了保密活動的內在關系和本質規律,具有全稱命題的普遍性特點,是指導主體進行保密實踐的一種更為高級并具真理性的保密認識,是保密實踐中主體進行解釋和預言的有效工具。

四、保密理論

所謂保密理論是指在保密認識的過程中,保密主體以保密事實、保密概念、保密定律作為基礎和材料所形成的保密認識的高級成果與形式。保密理論是保密主體運用一定的方法建構出來的一種在整體上再現保密客體和對象的觀念體系,是由一系列事實、概念和定律按照一定的邏輯結構與法則建構起來的系統化知識[1]23。保密理論的殿堂一經建成,就標志著人們關于保密客體和對象的認識在內容上達到“思維中的具體”,在形式上具有嚴密的邏輯結構。由此可見,保密理論的形成是對前面幾個階段保密認識的升華和結晶,是對保密客體和對象的整體再現與系統揭示,它使主體對保密活動的認識首次達到了系統化的真理性認識。從廣度上看,所謂從整體上再現了保密客體和對象是指保密理論把保密定律的單一層次和有限的認識擴展到全局性、完整性的認識,把廣度上的擴展與深度上的提升辯證地結合起來,從而使其躍升為一個有序排列、有機整合、邏輯嚴密的統一整體。這個統一整體就是保密理論。如果我們把保密事實比作真理的點,把保密概念比作真理的線,把保密定律比作真理的面,那么,保密理論就是由它們綜合而成的一個完整立體。這個完整立體通過自己的內在邏輯和特質全貌地再現了保密客體和對象。

與保密事實、保密概念、保密定律相比較,保密理論表現出明顯的系統整體性、相對獨立性和一定的變動性特征。首先,保密理論是比保密概念、保密定律更大的系統整體。保密理論體系的直接組成要素是保密概念和保密定律。其中,概念與概念之間發生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由此組成了判斷;判斷與判斷之間發生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由此組成了定律;定律與定律之間發生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由此組成了保密理論。由此可見,在保密理論的系統整體中,保密理論和保密定律及保密概念是系統與要素、整體與部分、全局與局部的關系。其次,保密理論具有相對獨立性。保密理論一經形成就有了自己的邏輯結構和運行規則,表現出相對獨立性。保密理論的相對獨立性集中表現為它能獨立地發揮自己的整體功能和作用,即:它能統一說明、解釋在理論體系所覆蓋范圍內的一切保密定律、概念和事實;它能在原有框架范圍內產生新認識,為新的保密理論的誕生提供生長點和基礎;它能按照自身內含的邏輯釋放理論的力量和光輝,導出和預言新的保密定律、概念和事實。再次,保密理論具有一定的可變性。一方面,保密理論所具有的相對獨立性使其不僅能夠解釋、預言保密定律和事實,指導保密實踐活動,而且可以與其他科學理論發生相互聯系和作用,從而可以形成更大的系統整體——保密學科;另一方面,保密理論所具有的相對獨立性表明,它自身必然具有某種程度的自主性、能動性和自適應性,這就為保密理論的開放發展、自我更新和不斷完善提供了內在動力和基礎。

保密理論是保密主體在保密事實、保密概念和保密定律的基礎上科學建構起來的。保密事實、保密概念和保密定律是保密理論建構不可缺少的基礎和材料,但它們本身還不是保密理論。保密事實、概念和定律與保密理論的關系猶如水泥、鋼筋、磚瓦與房屋的關系一樣。準確地說,保密理論的建構是保密主體按照一定的目的,運用大量的保密事實、概念、定律等材料,遵循理性思維的規律和邏輯思維規則,進行艱苦探索和思維創造的過程,是能動地反映、再現和把握保密客體和對象的理性創造過程。這個過程不是一次完成的簡單過程,而是要經過一個在認識目的的統馭下不斷反復、反饋、調節和修正,逐步逼近目標的復雜過程。在這里,認識的目的是確定的,認識的目標是客觀的,理論建構的材料是給定的,理論建構的方法是選定的,理論的形成是運用既定方法選擇有用材料建構理論體系的過程??梢钥闯?,理論建構必須以材料選擇為基礎,材料選擇又必須以理論建構為前提。正是在初選、組合、篩選、調整、精選、優化等多次的選擇與建構的綜合作用過程中,符合認識目的、逼近客觀目標的保密理論最終才建構起來。

五、保密學科

所謂保密學科是指以保密理論為核心“建筑”材料和基本結構單元,與其他材料一起建構起來的更為全面、更為完整的系統化的保密理論整體。這個整體一旦形成,就成為整個社會系統中相對獨立的社會建制,并在科學分類和結構的體系中占據一個獨立單位。保密學科在形成的過程中要受到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專業隊伍等方面的制約和影響,因而有著與保密理論完全不同的判定標準[1]24?25。與保密理論相比,保密學科除了具有更高的系統性和真理性之外,還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不同特征。

首先,保密學科是一種獨立的社會建制。當一門學科形成以后,它立即會轉化為一種相對獨立的社會建制,形成社會生產勞動中的一個特殊職能部門,擁有一支專門從事于研究它的專業隊伍。于是,該學科擁有專門的學會、協會和出版刊物,負責對其進行學術觀點的討論、交流等;該學科還被納入高等教育體系之中,開設相應的專業和課程,設立相應的學銜、學位等。因此,保密學科一旦成為獨立的社會建制,就具有超越時空的、長久的相對獨立性,其稱謂形式也將是永存的。目前,我國保密學科的建設已經正式起步。2002年2月,經中央軍委批準的《中國軍事科學體系研究》正式明確,軍事科學作為一門綜合性科學,建立兩級學科體系。軍事保密學與戰略學、軍事訓練學、軍隊管理學等并列為軍隊軍事建設學門類下的二級學科[2]10。2007年7月,國家保密科學技術研究所與北京交通大學聯合成立了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開設信息安全保密技術、信息安全與保密法兩個研究方向。2008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北京交通大學開始招收信息安全(保密特色)專業的本科生。至此,北京交通大學初步建立了保密學歷教育的“本科、碩士、博士”一條龍式的培養體系。一名大學生如有能力和意向,便可在這所學校完成保密專業的“三級跳”[3]??梢灶A言,隨著保密實踐與教育的發展,已有的保密學科將得到進一步發展,新的保密學科如保密謀略學、保密管理學、保密技術學、保密訓練學、保密心理學、保密文化學、保密思想史、保密制度史、保密情報史等,將會不斷涌現。

其次,保密學科是科學分類中的獨立單位。保密學科在內容上反映了保密活動的運動形式、轉化過程、社會運行、目標模式、內在本質和一般規律,可以為現有全部知識的劃分與歸類提供合理的、有效的和必備的單位。因此,在根據科學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把整個人類科學知識組成的龐大的網狀結構中,保密學科成為學科分類中的一個獨立單位。

再次,保密學科是與保密理論完全不同的理論整體。無論從廣度上看還是從深度上看,保密學科都是比保密理論更為全面、更為深刻的系統化的理論體系。任何保密學科中都包含有多種保密理論,其相對獨立性和能動效用性都是單個的保密理論無法比擬的。保密理論與保密學科的關系猶如細胞與器官的關系一樣。保密學科中所包含的多種保密理論之間的關系既可以是相容、互補的,也可以是對立、競爭的,這反映了保密學科的內在活力和發展潛力。但是,任何一個保密理論都絕對不允許相互競爭或對立的定律、概念包含在內。

由于保密學科具有與保密理論完全不同的特點、結構和性質,因此,判定保密學科形成的標準也有所不同。概括地講,判定保密學科的基本標準有三:(1) 具有確定的研究對象。任何科學學科都有自己清楚、明白的研究對象;不同的研究對象帶來不同質的研究內容,從而劃分成不同的科學學科。由于客觀世界是一個由多種運動形式、活動方式、物質層次、結合方式組成的相互聯系、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的網絡結構整體,所以科學學科的研究對象也必然是豐富多彩和千差萬別的。保密學科就是以保密活動方式為其研究對象的科學。(2) 具備富有特色的研究方法和工具??茖W方法是科學的靈魂,任何科學學科都是科學知識與科學方法的辯證統一體。研究對象決定學科內容,研究對象同時也決定研究方法。保密學科的研究對象和內容共同決定了自身特有的研究方法,如立足實踐的客觀性方法、集成優化的系統性方法、道魔克生的競爭性方法、實踐操作的經驗性方法等。(3) 具有研究方向明確的保密專業研究隊伍以及相應的學術機構、出版刊物和教育設施。保密學科的形成,離不開專業研究人員的創造性勞動,保密專業研究隊伍在創建保密學科大廈的事業中發揮著主體性、決定性的作用。建立相應的保密學會,創辦保密雜志刊物,發展保密高等教育,設立保密專業課程、學位、學銜等,既是保密學科形成的重要標志,也是保密學科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基本條件。

六、保密哲學

保密哲學是保密認識的最高成果和形式,是保密認識的最高層次,是研究秘密和保密的共同本質和普遍規律的學問,是關于秘密、保密實踐和保密理論的產生與發展的一般規律及其一般方法的科學,是人類保密觀、保密價值觀和方法論的理論體系[1]25。

保密哲學同樣也可以成為一門保密學科,但與一般的保密學科相比,它具有更高的抽象性、普遍性和一般性。保密哲學對保密活動的思想把握,不再是對保密活動的具體規律或層次的把握,而是把保密活動及其本質和規律作為一個整體來考察,主要從本體論、認識論、價值論、方法論、謀略論、實踐論等方面進行系統考察和理論闡釋,從整體上闡明保密活動的產生、發展和消亡,保密活動的巨大作用及其歷史局限性,保密活動與社會活動之間復雜的互動關系和辯證運動,保密運動最一般的形式、規律、方法和原則,等等。

[1] 劉懷彥,巨乃岐.軍隊保密文化建設[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

[2] 林建超,錢海皓.軍事保密學[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7.

[3] 張素英.夢想有多遠,前行的步伐就能邁多遠——北京交通大學保密特色學歷教育實現“本科、碩士、博士”一條龍[J].保密工作,2009(5).

〔責任編輯 牛建兵〕

On Six Basic Forms of Confidentiality Cognition

JU Nai-qi, TIAN Hua-li, LIU Jin-zhi

(Science College of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As a special form and ideal reflection of human cognition, confidentiality cognition is a reflect course and its results of confidentiality subjects to confidentiality objects. Confidentiality facts, confidentiality concepts, confidentiality laws, confidentiality theories, confidentiality subjects, and confidentiality philosophy are main results of confidentiality cognition, also six basic forms of it.

confidentiality cognition; confidentiality facts; confidentiality concept; confidentiality law; confidentiality theory; confidentiality discipline; confidentiality philosophy

E0-055

A

1006?5261(2015)03?0060?06

2014-06-15

國家保密局保密科研項目(BMKY2011A02)

巨乃岐(1958―),男,陜西岐山人,教授,博士。

猜你喜歡
定律保密概念
多措并舉筑牢安全保密防線
Birdie Cup Coffee豐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多一盎司定律和多一圈定律
倒霉定律
學習集合概念『四步走』
擴頻通信技術在NFC中的保密處理
論中國共產黨的保密觀
深入概念,活學活用
耐人尋味的定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