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咨詢

2015-02-13 20:33
語言文化研究輯刊 2015年1期
關鍵詞:語義學術語研究

學術咨詢

[編者按] 為豐富輯刊內容,便于讀者及時了解學界動態,本輯刊決定自第2卷第3期起增加術語、書訊與會訊版塊,每期介紹三五個術語、三五部新著、兩三個會訊,望各位方家不吝賜稿。

一 術語

(一)元創作

元創作(metacreation)派生自古希臘語前綴meta-(元),意為after(后)、in consideration of(鑒于)、pre-(前)和trans-(跨越),源自波波維奇的《文學翻譯分析詞典》(Dictionary for the Analysi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1975),由打字機編寫的文學翻譯腳本,完全有必要更新為電子時代的元媒介,以計算機為媒介創生元文本,將直覺與思想、科學與藝術融為一體。元創作被界定為“二次、派生文學創作,其創生動力源自另一文學文本,先于元語言(分析)活動而存在。元創作的本質是翻譯,系譯者對文本生成過程的吸收和綜合”(Popovi? 1975:12)。懷特洛出版《元創作:藝術與人造生命》(Metacreation: Art and Artifcial Life,2004),推崇模仿現實生活品質,締造人為科技藝術體系,并使其如同新媒介一般鮮活。格雷于2009年寫作“元創作”探討跨越介質的翻譯問題,指出波波維奇可能忽略了他界定中所言的事實,即元語言的關注力不僅是分析性的,還是理性的,他著重于詞匯、術語和語法層面的具體規則,而元創作也可創作出虛構作品,即使讀者或譯者頗為震驚的本能的自由語感。在多層面意識到(非)教條的藝術間性研究,一首元詩歌須介紹對“原文本的潤飾”(Popovi? 1975:13),以期改變該散文翻譯的詩學本質。近代派生出許多類似元創作的術語,如metasemiotics(元符號學)、metacommunication(元信息傳遞)、metalanguage(元語言)、metatext(元文本)、metasign(元符號)、metaterm(元術語)、metacomment(元評論)、metadata(元數據)、metaethics(元倫理)、metalogic(元邏輯)、metascience(元科學)、metacritique(元批評)、metafiction(元小說)、metahistory(元歷史)、metanarrative(元敘述)、metapoem(元詩歌)、metasensibility(元意識)等。(賈洪偉撰)

(二)有聲翻譯

“有聲翻譯”系vocal translation的漢譯術語,系從符號學角度探討歌曲、贊歌、歌劇、戲劇等語音藝術內容翻譯的術語,其主要的界定者和使用者為翻譯理論家格雷。早在1996年,格雷就在《歌劇翻譯——皮爾士翻譯瓦格納》一文中探討過有聲翻譯問題,之后于1997、2002、2005年均談過這一問題,但有關有聲翻譯的界定則始于“歌曲與意義:語內與符際有聲翻譯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歌曲與意義:語內與符際有聲翻譯研究》(Song and Signifcance: Intralingual and Intersemiotic Vocal Translation,2005)序言。格雷認為,有聲翻譯古已有之,近來卻成為翻譯研究的新領域,遂將其界定為:“音樂詩學或詩學音樂學形式、樣態和技能這一雜糅藝術中詩歌語境的翻譯,將面對面演出中的音樂和唱誦語言藝術媒介的相互抵觸作用融于一體?!保?005:7)10余年來,格雷一直在探討藝術歌曲和贊歌有聲翻譯的理論與實踐,其理論與研究模式可為中國戲曲演出翻譯提供有效的翻譯樣板,也可為中國有聲藝術的符際翻譯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啟示。(賈洪偉撰)

(三)詞網

漢語術語“詞網”有三個英語對應術語,分別是word-webs、lexipedia和wordnet。word-webs系用網絡形式表述詞義的模式,該詞網中語詞間的聯結關系常以迪斯聯想心理實驗、簡金斯聯想心理實驗、柯林斯與奎廉層級關系實驗取得的結果為依據大量的實驗結果表明詞網至少存在三種聯結關系:同語義場的概念聯結關系、成對詞之間的聯結關系和相同詞類的聯結,但各聯結關系之間有強弱之分,強者所需聯想的時間較短,反之則較長;層級組織并非總是以規則為構建基礎,有些同類語詞根本沒有反義詞,如兄、弟、姐、妹等;聯想實驗提供的聯結關系非常有限。①有關該類詞網的具體內容,參見賈洪偉:《國外語義學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142-143頁。Lexipedia系詞匯與百科全書英語詞根的合成術語,是以萬蒂奇學習平臺多語概念網為基礎構建的在線語義關系網絡,以動態的詞網(word-web)模式呈現語義關系,具有字典和同義詞典的參考功能。Wordnet系1985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米勒、貝克維克、菲爾鮑姆等以分離性假設(語言中的詞匯成分課可從語言中分離出來加以單獨研究)、模式化假設(關注詞匯含義之間的系統模式和關系)及完全性假設(盡可能把詞匯知識儲存在詞網中)三類假設為基礎,研制以瀏覽器形式呈現詞義形式的英語詞匯關系數據庫。該數據庫集字典與同義詞典于一體,將英語詞匯歸為同義詞集合,提供簡要的界定和用法例證,列舉同義詞之間的語義關系,主要用于文本自動分析和人工智能應用??v觀三類詞網的性質可見,其思想均源自現代語言學之父索緒爾的詞義心理模式,特別是索氏以樹形圖模式展示詞義與詞形之間心理關聯的思想,第一類屬于傳統語義場的變體,后兩類均為索氏聯想詞義網絡的現代網絡化變體。(賈洪偉撰)

二 書訊

(一)《國外語義學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賈洪偉著,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

該書以作者同名博士后出站報告為基礎,以“史—論—法”相結合的史學研究方法論為指導思想,以“宏觀—微觀—再宏觀”的認識規律為發展脈絡,以1906年后訓詁學與語義學結合構建新訓詁學及1930年代中國引進現代意義的語義學為主線,考察語言意義研究本土化進程、國外語義學研究方法和路徑、中國譯介國外語義學的歷史、術語演變、現代語義學引進和本土化成因、國外語義學對中國語義學產生的影響與啟示,介紹當時國人在什么情況下,以何種方式引進了哪些語義學理論,對中國語義學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對今日中國語義學的發展有怎樣的啟示,如何在引進、模仿與創新之間尋求平衡;廓清中外語義學之間的承襲關系,為中國語義學史的探索提供了必要的補充和參考,基本上遵循了史學研究的“述往事、思來者、明道理”的學術精神。全書共分七章,第一章闡述研究問題與覆蓋范圍,綜述研究歷史與現狀,確立文本構成及研究方法,為后文奠定背景、理論和方法基礎;第二章以1906至2012年間語義學著述為據(其中1930至2012年間專著近90部、論文990余篇),呈現中國訓詁學本土變革和國外語義學在中國傳播的脈絡,以學科大事件為據,劃分此期中國語義學的歷史分期,挖掘各時期的理論觀點及其影響;第三章從國外語義學傳入中國早期的譯述、編譯、翻譯文本入手,以案例分析為基礎,探討引入國外語義學的內容、歷史狀態和方式途徑,為后文的分析奠定史實基礎;第四章以文化語言學、情境語義學、模糊語義學、認知語言學為例,探討新興語言學理論對語義學發展的影響,指出上述各領域存在的不足;第五章從學科建設、術語引進、術語流變、研究方法引進與演變等角度,挖掘國外語義學對中國現代語義學發展產生的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第六章概括中國現代語義學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術語、理論接受狀況、學科建設和學風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參考建議;第七章討論研究主體以外的相關問題,如語義學產生的緣由、國外語義學傳入中國的歷史成因、影響語義學典籍譯介的因素、研究啟示,以及不足與展望。附錄則錄入了瑞恰慈為李安宅《意義學》所撰弁言原文與李安宅譯文和作者譯文二則、《語言的理性原則:語義學綱要》法語原文。該書是目前國內第一部系統闡述中國現代語義學的專門史著作,標志著中國現代語義學宏觀研究的新進展。(賈洪偉撰)

(二)《突厥語族語言研究》(王遠新著,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5)

該書以作者發表的突厥語族語言研究的論文為基礎,以歷史比較語言學、結構語言學、描寫語言學、社會語言學和形式語義學的研究方法論為指導思想,以微觀與宏觀、歷時與共時相結合為發展脈絡,考察哈薩克語、土耳其語等、突厥語族語言的詞序、后置詞詞源、確定方向的方法與術語、人稱代詞、語法化、語義、與格、向格、與—向格、時空認知、語言口語化與文字拉丁化政策等問題。全書共分20章,每篇論文為一章,大體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側重哈薩克語名詞修飾語的語序、與—向格功能及哈薩克族詩歌的結構特點;第二部分著重土耳其語狀語順序與認知的關系、人稱代詞,土耳其語言口語化與文字拉丁化政策與改革;第三部分哈薩克土耳其語并列復合詞詞素順序、意義特點與文化特點,以副詞構成為例探討構詞法問題,討論哈薩克土耳其語完全重疊式的構成與意義特點,考察兩門語言中變音重疊的方式及其意義;第四部分梳理突厥語族確定四方的方式與術語、后置詞詞源問題、包括式與排除式范疇,以及方位詞語法化趨勢及語義特點,從語言學角度探索突厥語族的時空觀念;第五部分側重克普恰克語法的變遷、特點、性質、文獻以及《克普恰克語法》的編寫背景、資料來源及相關研究成果,《庫曼語匯集》的刊本與譯文相關問題,以及阿爾泰學的歷史比較研究。附錄部分主要是書評:《突厥語研究的一部力作——王遠新著〈突厥歷史語言學研究〉讀后》。該書可謂國內突厥語族微觀研究的一大力作,標志著國內突厥語族研究的新進展。(賈洪偉撰)

(三)《〈牛津英語詞典〉與眾源編纂模式》(秦曉惠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4)

該書以作者同名博士論文為基礎,以學科史學研究方法論為指導思想,抱持“宏觀—微觀—再宏觀”的認識論規律,考察英語經典詞典——《牛津英語詞典》眾源編纂方式的形成與演進,從古典到現當代,從紙媒、電子媒介到網絡媒介,止筆于大眾可自愿參與編輯的維基百科,從而構成了“眾源編纂方式”的全程回顧。全書共有七章,內容可依據“宏觀—微觀—再宏觀”脈絡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選題依據與意義、研究歷史與現狀、研究問題與目標、研究方法、文本結構與框架。第二部分闡述眾源方式在《牛津英語詞典》中的體現和應用,側重于主編默里以前眾源編纂方式的歷史生態(語言愛國主義運動、語文學研究的使命、比較語文學的興起、科學歷史主義的號召)、啟動眾源編纂方式的內因與外緣、眾源編纂方式的價值與依托對象等;默里時代眾源編纂方式的具體實施狀況,如選材范圍、閱讀計劃、聘用人員、志愿者隊伍、代表人物、激勵措施、質量控制等;后默里時代眾源編纂方式的發展,如聘用編輯隊伍、發揚志愿者的作用、補編《牛津英語詞典》、眾源方式的變革、詞典媒介的變遷等;第三部分以歷史文獻為依據,以當代學者視角重構歷史角度,評估眾源編纂方式,鳥瞰眾源編纂方式在網絡在線《牛津英語詞典》中的演變與發展,從當代詞典學與應用語言學角度描寫眾源編纂方式的使用現狀,預示其未來的發展前景。該書系國內第一部系統地研究《牛津英語詞典》采用眾源編纂方式的史學著作,在國內詞典編纂方式研究領域具有里程碑式的價值。(賈洪偉撰)

猜你喜歡
語義學術語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論英國學者的語義學簡史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條約演化解釋:合法性、語義學分析及近似概念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事件語義學框架下“給”句式歧義的形式化描寫
Hiddleston’s Causal Modeling Semantics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orward-Tracking and Backtracking Counterfactuals*
有感于幾個術語的定名與應用
從術語學基本模型的演變看術語學的發展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