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書家呂世宜隸書風格及其對閩臺地區的影響

2015-02-22 03:06鐘世烈廈門市博物館361000
大眾文藝 2015年1期
關鍵詞:西村林家用筆

鐘世烈 (廈門市博物館 361000)

清代書家呂世宜隸書風格及其對閩臺地區的影響

鐘世烈 (廈門市博物館 361000)

隸書草創于秦,盛于漢唐,爾后進入近千年衰落。直至清代興起金石考據之學,崇碑之見日盛,書法開始沖破帖學的束縛,向金石文字取法,使長期衰落的篆、隸書再次興起。經過清代宗碑書法家的不懈努力,迎來了隸書的復興,并涌現出一批隸書大家。清代閩、臺地區隸書名家代表人物呂世宜,其隸書與代表著清代碑學風格的碑學派大家伊秉綬隸書風格極為相近。據載,同時代的書法名家郭尚先對呂世宜的隸書高度贊譽,推崇有加,特為其制了一方“伯仲之間見伊呂”之印相贈,足見呂世宜隸書成就。

呂世宜(1784-1855年),字可合,金門西村人,故號西村(邨);又號種花道人、頑皮漢子、瓢道人、百花瓢主、鐵生;晚年稱髯可、不翁;也因幼年隨祖父、父親移居廈門,廈門時稱嘉禾,亦有時自署“嘉禾里人”。呂世宜自幼聰明好學,于嘉慶十三年(1808年)中秀才、道光二年(1822年)中舉人,中舉后執教于廈門玉屏書院,期間日益搜拾古代鼎彝,漢唐碑刻,手摹神會,悠然不倦。西村博涉多能,各體書法皆擅,作品風格多元,為后世留下大量書法作品,流傳于海峽兩岸。廈門市博物館珍藏一批呂世宜隸書作品。

呂世宜隸書師法高古,主要學習漢代各種碑刻隸書,自稱為“拙人”,故其隸以古拙見長。其隸書主要藝術風格。

法度謹嚴,古樸俊美。呂世宜隸書充分體現了儒家崇尚“中和之美”的審美情趣,用筆風格嚴謹,法度分明。其結體布勢之妙在于寓奇險于平下,險中求穩,靜中寓動,筆筆有姿;結字工整精細,中斂而四面拓張,縱向取勢;筆法嚴格、結構勻稱、意態端莊,透出一股雄俊典雅、端莊敦厚、筆意古拙、神韻超絕的氣勢;筆觸方厚樸實,意態肅穆爽峻,具有古樸之氣。在側重于規矩和法度的同時,大量吸納藝術個性極其張揚的早期石刻隸意,結構與意度皆備漢隸氣象,為廟堂之品,八分正宗的風貌,造型秀逸多姿,盡顯“多骨微肉、多力豐筋”之美。呂世宜針對各字所需結體方法,師法古隸,書寫中左右筆畫數大體平均,形態均齊;左右筆畫數不同時,在力的方面保持其形均齊,從多方面掌握用筆和結構的具體法度,得其旨要,運用自如,從圖中條幅之字處處可見《史晨碑》筆法身影,可見其法度之嚴謹;整幅作品給人以端莊典雅的美感。字的內部間隔十分講究響應,其整體布局,橫平豎直、縱橫有列以縱取勢,撇捺開合十分豪放,起到外松內緊之感,如七言楹聯:“鐘鼎山林各天性;風流儒雅亦吾師”中的“各”字;橫線條基本以勻衡的比例來排列,但為了避免均衡可能會帶來的呆板和缺乏變化的結果,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來尋求變化;活潑靈動的線條,調節了橫線可能會造成的呆板,楹聯中的“山”字可見一般。呂世宜隸書作品,筆勢遒逸靈動,彰顯古隸之氣象,透露出一股舒曠空靈的藝術效果。

方筆為主,變化無窮。呂世宜隸書作品主要以方筆為主,少見圓筆,十分注重筆法的變化;筆法左右顧盼,上下啟承,疏密勻稱,提按得法,極據生命力。綜觀筆意皆方正峻嚴、秀美流利,寓奇險于平正、寓疏朗于縝密,千變萬化而不逾規矩,表現出獨特的個性與力感。書寫時落筆平鋒頓落,運筆做到筆到力到,送而不拖,表現出的點畫線條圓潤飽滿、力透紙背、有立體感;出鋒方向根據各種筆畫的取勢而產生變化。呂世宜擅于用筆畫波磔收放來調節字的重心以平衡主筆,波畫線條遒勁靈動,波磔筆畫極度凝聚,與長形的筆畫成對比,產生活潑空靈的神韻,古拙渾沉的特點十分顯。用豎畫向外張的背勢,或向內彎的向勢,以免筆畫單調,產生變化之美。對于點畫,呂世宜似乎按衛夫人為點規定的“如高峰墜石”的標準,運用自如,隸意十足。如條幅中的“其”字,楹聯中的“流”字;點畫的處理,有時將線化為點,有的將點化為厲線,變化多端,點畫形態各異,使得有點的字充滿生氣。橫畫大多數工穩平直,用筆平入平出,中鋒行筆,既爽快,又持重。至于鉤畫、長平捺,行筆沉著,筆姿流暢而遲重,時而見楷意捺法如條幅中字的捺筆;時而見枯筆捺,筆畫書寫自然可愛,別有一番意趣。豎畫與橫畫,顯得溫潤一些,橫筆起筆的“蠶頭”意味并不十分明顯,“燕尾”不見,卻經常出現“枯尾”,如條幅中的“年”字,呂世宜有些其它隸書作品中“枯尾”的運用更為明顯和頻繁。七言楹聯中隸字大都以露鋒著紙的用筆方式為主,它露而能藏,變化無窮且極為自然。

筆觸靈動,以韻見長。呂世宜隸書從用筆、結體到整章布局,一切都是那么和諧,那么井然有序,以嚴謹扎實甚至無可挑剔的靈動筆法取勝;以端莊遒麗、古雅雄勁表現不偏不倚,不激不厲的“中和美”之情趣,使其藝術特點非常醒目。給人的第一印象雖是筆畫之間留有較大空白,卻能夠更加清晰的觀察字本身,領悟書法作品的意境。特別捺和撇用筆生動夸張,給人以飄逸流動的感覺,是其在遒勁雄俊中蘊含的一種個性化神韻美感。

道光十八年(1838年)臺灣淡水富豪林國華兄弟因久慕呂世宜的博學,特聘他到家中執教,此后近20年,呂世宜為林氏兄弟傳授金石知識,并教以篆隸書法;當時林家亭、臺、樓、閣的楹聯楣額,幾乎處處都是呂世宜的真跡;在林家任教期間,呂世宜不僅每天教導林家子弟研習五經、金石,古文辭,還將其畢生所收集的古圖書、金石刻、名硯名印以及在臺灣撰寫的書法作品、著作全部留在林家。關于呂世宜與板橋林家這段親密交往,臺灣著名歷史學家連橫在《臺灣通史·列傳》有文字記載:“當是時,淡水林氏以豪富聞里,而國華與弟國芳皆壯年,且告之曰:‘先生之志誠可嘉,先生之能亦不可及。今吾家幸頗足,如欲求古之金石,敢不惟命是從’。世宜遂主林氏,日益搜拾三代鼎彝、漢唐碑刻,手摹神會,悠然不倦。林氏建枋橋亭園,楹聯楣額,多其書也”。西村在教學的同時也開啟了在臺灣傳播中華文化,對當時臺灣文化及學術界產生了重大且深遠的影響,帶動了臺灣地區書法發展。時至今日,臺灣學界仍稱“臺灣隸書皆呂西村流”或“呂體”,并尊其為臺灣金石學宗師,可見呂世宜隸書對臺灣書法深遠的影響;其獨特的書風也被日本書界稱為“臺灣隸書”。由此可見,臺灣與大陸文化之淵源。

廈門市博物館藏品

猜你喜歡
西村林家用筆
不要用筆去玩電風扇
“一元的多樣性的音樂”——西村朗《雅歌》中Heterophony技法研究
用心用筆 一起戰“疫”
不可“烘染太過”——用筆過猛,反倒弄巧成拙
林家琪、李鴻禹作品
林家立設計作品
南京尹西村東晉家族墓
有趣的發現
專家的妙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