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親家庭中小學生家庭歸屬感調查

2015-03-07 08:10龔高昌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教育系417100
學周刊 2015年34期
關鍵詞:喪偶單親單親家庭

龔高昌(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教育系417100)

單親家庭中小學生家庭歸屬感調查

龔高昌(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教育系417100)

采用問卷調查法,來調查分析單親家庭中小學生家庭歸屬感,結果發現單親家庭中小學生家庭歸屬感具有顯著的年限、原因類型、結構類型的差異,還具有高分或低分的極端性分布特點。

單親家庭中小學生家庭歸屬感

一、問題的提出

單親家庭是指以男性或女性為家長,同被撫養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這樣的家庭多由死亡、離婚、分居、拋棄或者未婚所形成,有離婚式單親家庭、喪偶式單親家庭、未婚式單親家庭和分居式單親家庭之分[1]。西方國家60、70年的離婚高峰和性解放思想的蔓延,導致大批單親家庭的涌現及由之而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西方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單親家庭進行了深入的理論分析。在實證研究中,出現了單親家庭的無影響論和有影響論兩種傾向[2]。在我國,由于離婚率的持續走高,單親家庭子女隊伍的擴大,單親家庭問題開始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但國內研究者對單親家庭,對單親家庭問題的研究主要側重于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人格特質及學業成績等方向[3,4],尚缺乏全面系統的研究。

歸屬感(Sense of belonging)是指個體認同自身屬于一個群體中的一員,被他人接受、認同、有價值感并與群體成為整體的一種感受[5]。傳統心理學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認為,歸屬需要是一種基本心理需要。隨著個體社會化的進程,歸屬感在個體的情感生活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歸屬感是個體健康的預測指標之一,心靈上的歸屬感更是一種作用力更大的支持系統[6]。尋找歸屬感是人類的一種基本動機,歸屬感的缺乏將會引起一系列的負面情緒,沒有歸屬感的人更容易遭受心理和生理疾病的折磨,更容易發生犯罪、抑郁、自殺等[7]。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采用整體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被試。從湖南省某2市城、鄉12所中、小學小三到高三各個年級選取被試1008名普通學生,選擇其中的106名單親家中小學生作為實驗組被試。完整家庭的902名被試中,選取序號為9的倍數的100名中小學生作為對照組被試。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龔高昌編制的《中小學生家庭歸屬感量表》[8]。中小學生家庭歸屬感包含生活依托,安全溫暖,感激自豪,責任承諾四個維度。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 a系數在0.674-0.842之間,分半信度系數在0.621-0.854之間。

三、研究結果

(一)單親家庭與雙親家庭中小學生家庭歸屬感比較分析

與雙親家庭中小學生進行比較分析發現(表略),單親家庭與雙親家庭中小學生的家庭歸屬感的四個維度和總分之間均不存在顯著差異。

(二)單親家庭中小學生家庭歸屬感統計分析(見附表)

對單親家庭中小學生家庭歸屬感總分進行統計分析發現(表3.1),單親家庭年限存在顯著的主效應,事后比較分析發現,3-6年的單親家庭中小學生家庭歸屬感最低,均顯著低于其他年限的單親家庭。單親家庭原因類型存在顯著的主效應,事后比較分析發現,離異式單親家庭中小學生家庭歸屬感最低,喪偶式單親家庭中小學生家庭歸屬感最高,離異式單親家庭中小學生家庭歸屬感顯著低于未婚式(t=2.13,p<0.05)和喪偶式(t=3.78,p< 0.01),未婚式單親家庭中小學生家庭歸屬感顯著低于喪偶式家庭(t=2.78,p<0.01)。單親家庭中小學生家庭歸屬感存在顯著的單親家庭結構類型差異,單親母親家庭中小學生的家庭歸屬感顯著高于單親父親家庭;單親家庭中小學生家庭歸屬感性別差異。

(三)高分組和低分組人數比較分析

取總分最高的27%為高分組和最低的27%為低分組,分析發現(表3.2),單親家庭的中小學生高分組和低分組的學生人數都顯著多于雙親家庭中小學生人數。

3.2高分組和低分組人數比較分析的主旋律。但單親母親(父親)不得不忙于工作,導致單親家庭中小學生家庭觀念淡漠,家庭歸屬感降低,這一情況在單親3-6年開始體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單親家庭中小學生對母親(父親)的艱難也更加理解和體貼,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時,希望自己能為母親(父親)分擔任務,家庭歸屬感又重新增長。

本研究發現單親家庭原因類型存在顯著的主效應。離異式單親家庭的離婚前后的父母沖突對兒童來說構成了一種強烈的緊張性刺激,父母間的敵意使家變成一個令未成年的兒童厭惡的環境,家庭給兒童的印象更多的是爭吵、敵意甚至暴力。喪偶式家庭成員長期處于喪失親人的痛苦之中,彼此相依為命,緊緊團結在一起。

本研究發現單親家庭中小學生家庭歸屬感存在顯著的單親家庭結構類型差異。造成這一差異的原因可能是男、女的特質差異造成的,相比于男性,女性更細心和細膩,愿意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子女,在處理子女犯錯誤問題時,也更耐心,女性的這些特質更有利于單親母親家庭子女形成較高的家庭歸屬感。

(二)單親家庭中小學生家庭歸屬感極端性分析

本研究發現單親家庭中小學生的家庭歸屬感在高分端和低分端人數都顯著多于雙親家庭。單親家庭不僅面對經濟方面的困難,還面對分身乏術,教育小孩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這可能讓子女往兩個極端發展,一些子女由于疏于管理和溝通,極易厭倦家庭;而對于另一些子女,目睹父(母)的艱辛,不僅會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還主動為父(母)分擔,表現出更高的家庭歸屬感。

四、分析

(一)單親家庭中小學生家庭歸屬感差異性分析

本研究發現單親家庭年限存在顯著的主效應,以3年為間隔,單親家庭中小學生歸屬感呈現兩端高中間低的“U”特點。表明單親家庭中小學生家庭歸屬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家庭聚變初期,各種困難把殘缺家庭成員擰得更緊,患難與共,相依為命成了家庭凝聚力

[1]Schlesinger,B.One-ParentFamilies: Knows and Unknowns.Social Science,1980,55 (1):25-28.

[2]劉鴻雁.單親家庭研究綜述.人口研究,1998,22(2):63-65.

[3]顧瓊,桑青松.單親家庭兒童常見心理問題及其疏導對策.現代教育科學,2008(1):28-30.

[4]何宏靈,劉靈,楊玉鳳.單親家庭兒童個性和學習成績研究.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6,16(3):476-479.

[5]張大均.教育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

附版社,1999:242.

表3.1 單親家庭中小學生家庭歸屬感統計分析(n=106)

[6]Cara,J.H.,&Jarnes,W.H.Social support and physical health:the importance of belonging.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2005,53(6):276-284.

[7]Baumeister,R.F.,&LearyM.R.The need to belong:Desire for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s as a fundamental human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5,117:497-529.

[8]GaochangGong.2014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Science,2014(8):449-454.

(責編張亞欣)

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編號:XJK013CXL002。

龔高昌(1974-),男,湖南省婁底市人,漢族,2007年畢業于西南大學,碩士,講師,主要從事教育心理學、健康心理學和運動心理學研究。

猜你喜歡
喪偶單親單親家庭
喪偶后的老人該如何安排晚年生活?
基于需要層次理論的職業學校單親家庭學生教育研究
喪偶老人多孤獨 銀發找伴順自然
“喪偶式”婚姻:多少夫妻卡在了這個癥結上
如何拯救一段“喪偶式”婚姻
單親媽媽以愛的名義把女兒拉下水
單親媽媽張柏芝
“隱性單親”對兒童的危害及其解決途徑
關于單親家庭學生教育問題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