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代語言學專著序跋的史料價值

2015-03-13 05:34董艷艷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5年2期

摘 要:我國歷代語言學專著的序跋中包含著豐富的語言學史料,整理并研究這些材料,對于豐富語言學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序跋 語言學史 史料價值

中國古代語言學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豐富的語言學成果。目前已出版的語言學史專著如何九盈《中國古代語言學史》、濮之珍《中國語言學史》、趙振鐸《中國語言學史》等書都有對古代語言學成果的評介。但是我國語言學史的文獻十分豐富,要深入研究中國語言學史,還要充分挖掘其他有價值的材料。王雷、王鵬翔在《試對中國語言學史材料的梳理與分析》(延安大學學報,2012年3期)中提到要“重視歷代語言學專著的敘例說明”。中國古代語言學專著的序跋中往往保留著豐富的語言學史料。這些序跋的內容不僅涉及書籍的編寫體例、編寫原則、成書緣由、成書過程等,還包含著學者們對于文字、音韻、訓詁、語法、修辭等語言學問題的精彩論斷。這既是我們閱讀和學習歷代語言學專著的入門向導,又是我們研究語言學史的有力武器。整理和研究這些語言學專著的序跋文獻對于豐富中國語言學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歷代語言學專著序跋研究情況

序跋是古籍中較為特殊的一種文體,一般具有說明書籍內容和體例、闡述寫作緣由及成書過程等作用。位于正文內容之前的叫做“序”,而位于正文內容之后的叫做“跋”。歷代語言學專著的序跋是我們學習和研究古代語言學史的重要語料。古代就有學者注意到它的價值,清朝謝啟昆編《帥學考》三十卷,著錄了古代的語言學文獻,引證了大量序跋。當前關于歷代語言學專著序跋的整理與研究,選注類書籍有:吳文祺、張世祿主編《中國歷代語言學論文選注》(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洪誠《中國歷代語言文字學文選》(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周斌武《中國古代語言學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張能甫《歷代語言學文獻讀本》(巴蜀書社,2003)等,另外還有郭凱《訓詁學要籍名家序選注》(碩士論文)。但是這類著作選錄的序跋類作品的數量和范圍都十分有限。

研究性的文章有:《關于<韻鏡>序例的幾點思考》(劉華江,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12年1期)《<廣推疏證序>理論與實踐意義芻議》(姜寶琦、李茂山,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2期),《從<說文解字·序>看許慎的語言觀》(李奇瑞,九江師專學報1986年1期),《從<說文敘>看許慎的語言文字觀》(宋均芬,《漢字文化》1997年2期),《戴震<爾雅文字考序>考偽》(周德美,《文獻季刊》2003年7月),《徐鉉兄弟<校定說文序>評析》(李奇瑞,九江師專學報,1990年1期)等。但這些文章所涉及到的序跋基本都是篇幅較長、在語言學史上較為著名的篇目。我國古代語言學成果豐碩,專著眾多,不獨這些名篇序跋有研究意義,其他諸多序跋篇目對于語言學史的研究也頗有價值。

二、歷代語言學專著序跋的史料價值

(一)介紹書籍體例

1.本書體例

凡例作為一種文體,早期是附載于序文之中的,后來才漸漸獨立出來。歷代語言學專著的序言中有時會有對書籍編排體例的說明,這對于我們梳理確定書籍的體例提供了確鑿的文字資料。如: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后序》:

此十四篇,五百四十部,九千三百五十三文,重一千一百六十三,解說凡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其建首也,立一為端。

金朝韓道昭《五音集韻自序》:

是故……以“見”母牙音為首,終于“來”“日”字?!亚坝⌒幸繇?,即增加三千余字,茲韻也,方之于此,又以《龍龕訓字》增加五千余字焉。

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韻自序》:

因重張之請,遂分平聲陰陽及撮其三聲同音,兼以入聲派入三聲……,分為十九,名之曰《中原音韻》。

元代王理《修辭鑒衡序》:

其次敘,論詩為首,文為后,四六以附。凡一百九十余條,俾學者知其難焉。

序言中對于書籍體例的自述或他述,不僅使讀者開卷了然,而且也使研究者有據可查,不需在體例上過分糾纏。另外,這些編排體例和編排原則也能夠體現作者的語言學觀點。如《說文》許慎自序全書14篇,540部,體現了許慎劃分部首的原則,周德清《中原音韻自序》提到的“入派三聲,平分陰陽”既說明書籍的編寫體例,又是他對于實際語音變化的認識。

2.他書體例

歷代語言學專著的序言中除了有對于本書體例的介紹外,有時在闡述思想、介紹學術源流的時候也會提到其他相關書籍,并且會介紹它們的體例,但通常較為簡略。如宋代張麟之《韻鏡序》提到《洪韻》原書的體例:

舊體以一紙列二十三字母為行,以緯行于上,其下間附一十三字母,盡于三十六,一目無遺。

(二)闡明編寫原則

編寫原則的闡述在自序中往往體現得較為詳盡,他序中則較簡略。如:

許慎《說文解字后序》中對于《說文解字》一書的書名的含義、編寫原則、收字情況等都有詳盡的說明:

今敘篆文,合以古籀。博彩通人,至于大小,信而有證?;N其說,將以理群類,解謬誤,曉學者,達神恉。分別部居,不相雜廁?!溆谒恢?,蓋闕如也。

北魏江式的《古今文字》一書是繼《說文》《字林》之后又一部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都很大的大型字書,取法于《說文》但又突破《說文》。雖然此書未能完成,但在他的《進古今文字表》這篇序文中對《古今文字》一書的著書目的、收字范圍、注解方式、著書分工等都介紹得非常明了。

竊慕古人之軌……以許慎《說文》為主,爰采孔氏《尚書》、《五經音注》、《籀篇》……皆以次類編聯,文無復重,糾為一部……訓詁假借之誼,僉隨文而解;音讀楚夏之聲,并逐字而注。

(三)交代書籍的內容

1.說明所序之書的主要內容

歷代語言學專著序跋或繁或簡,都有關于書籍內容的介紹,這是我們閱讀與研究這些語言學專著的入門向導。如:

陸法言《切韻序》:

遂取諸家音韻,古今字書,以前所記者定為《切韻》五卷。剖析毫厘,分別黍累。

王念孫《廣雅疏證自序》:

今據耳目所及,旁考諸書,以校此本。凡字之譌者五百八十……音內字誤入正文者五十七。輒復隨條補正,詳舉所由。

王念孫不僅自述了《廣雅疏證》的體例和內容,還提出“訓詁之旨,本于聲音。故有聲同字異,聲近義同?;螂m類聚群分,實亦同條共貫”,自己的疏證是“就古音以求古義,引申觸類,不限形體”,又說明著書的目的是“其或張君誤采,博考以證其失;先儒誤說,參酌而誤其非”。

2.介紹他書的內容

除了說明所序之書的內容,序言中有時也會介紹他書的情況。注疏類書籍的序言往往對于所注之書的內容會有較為詳細的介紹,其他情況則多為提及。如王念孫《廣雅疏證自序》對于《廣雅》一書的成書、作者、凡例、內容、流傳等都有介紹。

魏太和中博士張君稚讓……依乎《爾雅》,凡所不載,悉著于篇。其自《易》、《書》、《詩》、《三禮》、《三傳》……靡不兼載。

(四)有助于了解學術背景

歷代語言學專著序言中對于成書緣由和目的的說明常常涉及當時的學術背景或某一語言學問題的討論情況。篇幅較長的如許慎《說文解字序》、王念孫《廣雅疏證序》,篇幅較短的如劉熙《釋名序》、郭璞《方言注序》,都隱含著有價值的信息。

徐鉉兄弟《校定說文序》談到校訂《說文》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對文字、訓詁的矯正,全面恢復古文字的舊觀,從而能夠“率由古法”“垂憲百代”。

自唐末喪亂,經籍道息?;仕吴哌\,二圣繼明。人立國典,燦然光被,興崇學校,登進群才。以為文字者,六藝之本,固當率由古法,乃詔取許慎說文解字,精加徉校,垂憲百代。

陸法言《切韻序》中十分詳細地敘述寫作《切韻》的背景和過程:在隋朝開皇初年,劉臻、顏之推、盧思道、魏彥淵、李若、蕭該、辛德源、薛道衡等學界名人到陸法言家中談論音韻問題,提到當時流傳的韻書如《韻集》《韻略》《音譜》等的缺點,討論了一個寫作的大綱。陸法言被免官之后,依據當時的寫作大綱,開始了《切韻》的寫作。

金朝韓道昭的《五音集韻自序》開篇敘述了聲韻之學的發展情況及前代韻書的得失,闡明了學習音韻、辨明音韻的重要性和寫作本書的目的“然愚不揆度,欲修飾萬分之一”,又說“庶幾有補于初學,未敢併期于達者”。

郭璞的《爾雅注序》及《方言注序》雖然篇幅較短,也談到了為《爾雅》《方言》作注的目的。如《爾雅注序》:

雖注者十余,然猶未詳備……是以復綴集異文,會粹舊說,考方國之語,采謠俗之志……其所易瞭,闕而不論。別為音圖,用祛未寤。

《方言注序》:

觸事廣之,演其未及;摘其繆漏,庶以燕石之瑜,補琬琰之瑕。俾之贍涉者,可以廣寤多聞爾。

再如宋代陳骙《文則》的序言中,自敘學習寫作文章的過程,認為“且《詩》、《書》、二《禮》、《易》、《春秋》所載,丘明、高、赤所傳,老、莊、孟、荀之徒所著,皆學者所朝夕諷誦之文也;徒諷誦而弗考,猶終日飲食而不知味?!币蚨坝喔`有考焉,隨而錄之,遂盈簡牘。古人之文,其則著矣,因號曰《文則》?!边@部書是中國修辭學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地談論修辭的專書。從《文則》成書的1170年直到1919年的“五四”運動,其間七百多年,沒有第二部修辭學專著問世,可見《文則》的學術價值很高,它的序言無疑也具有重要的學術史料價值。

(五)有助于了解學者的語言學思想

1.自述語言學思想

如許慎《說文解字序》雖僅有1300字左右,卻蘊含著豐富的內容,從文字的產生和發展到字體的演變,再到文字的內部結構和造字規律,無不體現了許慎博大精深的語言學思想。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韻自序》中談到了作詞之法,并提出“言語一科,欲作樂府,必正言語;欲正言語,必宗中原之音”的以中原語音為正的觀點。段玉裁《廣雅疏證序》認為“小學有形、有音、有義,三者互相求,舉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義,有今義。六者互相求,舉一可得其五”,并由此提出“治經莫重乎得義,得義莫切于得音”的語言哲學思想和治經的語音學原則,彰顯了段玉裁對于聲音和意義關系的系統認識,是體現段玉裁語言學思想的重要篇章。這些語言學專著的序跋名篇歷來備受關注,如宋均芬《從<說文敘>看許慎的語言文字觀》(《漢字文化》1997年第2期)、李奇瑞《從<說文解字·序>看許慎的語言觀》(《九江師專學報》1986年1期)、毛玉玲《段玉裁的以聲說義》(復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1983年3期)、姜寶琦、李茂山《<廣雅疏證序>理論與實踐意義芻議》(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2期)等等。

除了這些為數不多的名篇序跋,其他語言學專著的序跋也都有作序者語言學思想的閃光點,如元代胡長孺《語助序》中談到了虛詞對于造句作文的必要性及其重要作用。

法語直遂,巽與婉曲,闔癖變化,賓主抑揚,個中奧妙無窮,只在一二虛字為之機括,昧者未達也。

再如北魏江式的《進古今文字表》,約1500字左右,談論到不少語言學問題,如漢字的起源、大篆小篆、隸書等字體的演變,《說文》《字詁》《字林》等秦、漢、魏晉歷代字書編寫的得失等。他看到了當時“皇魏承百王之季,紹五運之緒,世易風移,文字改變,篆形謬錯,隸體失真”的情況,認為“文字者,六藝之宗,王教之始,前人所以垂后,今人所以識古”。

徐鉉兄弟《校定說文序》在漢字的形體及演變、詞匯的發展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認為“文字者,六藝之本,固當率由古法”,文字形體的變化會帶來詞匯、訓詁的訛變?!爸劣诹f文,相承傳寫,多求便俗,漸失本原”,“爾雅所載草木魚鳥之名,肆意增益,不可規矣?!?/p>

但是這些序跋受到的關注并不太多,原因可能有兩點,一是篇幅短小,所體現的語言學思想零碎而不系統;二是作序者或書作者對于學術發展的影響不大。即便如此,如果我們能對各個時代的語言學專著的序跋分門別類地進行梳理,相信對于我們全面深入地研究斷代的語言學發展史不無益處。

2.引用或介紹他人的語言學思想

除作序者自述自己的語言學思想外,他序中也會有作序者對于本書作者的語言學思想的評介。如段玉裁《廣雅疏證序》高度評價了王念孫以古音求古義的學術思想:

懷祖氏能以三者互求,以六者互求,尤能以古音得經義,蓋天下一人而已矣。假《廣雅》以證其所得,其注之精粹,再有子云,必能知之。

另外,序言中在談到學術源流或學術背景時常會引用或評價他人的學術觀點。如《韻鏡序》中引用了鄭樵《七音序略》中關于“七音起自西域”“華僧從而定三十六為字母”的重要看法。

(六)有助于了解書籍價值

在序言中評論所序之書的價值,一般出現于歷代語言學專著的他序之中。此外,自序與他序中有時也會涉及對于其他語言學專著的評價。這對我們了解這些語言學專著在當時的學術地位及學術影響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王念孫《說文解字注序》中既有對于《說文》一書的評價,也有對于《說文解字注》一書的評價,并稱《說文解字注》一書“蓋七百年來無此作也”。

再如《韻鏡》一書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等韻圖,撰者及出現年代均不詳,現在所能見到的《韻鏡》是清代末年從日本重新傳入中國的,是宋人張麟之在公元1161年刊刻的。要研究《韻鏡》,不能忽略的就是宋代張麟之的《韻鏡序》。張麟之在這篇序中談到自己學習和研究《韻鏡》的情況以及《韻鏡》的流傳情況,并稱贊:“《韻鏡》之作,其妙矣夫!”“是知此書,其用也博,其來也遠,不可得指明其人?!庇忠绵嶉缘脑捳f:“非天籟通乎造化者,不能造氣閫?!?/p>

郭璞《爾雅注序》敘述了《爾雅》的成書及其研究的情況,并高度評價了《爾雅》的價值:

蓋興于中古,隆于漢氏,豹鼠即辯,其業亦顯……誠九流之津涉,六藝之鈐鍵。學覽者之潭奧,摛翰者之華苑也。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者,莫近于《爾雅》。

郭璞《方言注序》提到《方言》之作產生于古代輶軒使者采集方言的制度,而這種制度在周秦末期荒廢了,楊雄沉靜淡泊,歷經多年,完成了《方言》的寫作工作,并對《方言》一書做了高度的評價:“三五之篇著,而獨攬之功顯……真洽見之奇書,不刊之碩記也?!笨梢姷綍x代,《爾雅》與《方言》已經受到文人學者的廣泛重視。

元代胡長孺《語助序》批評以前的學者研究虛詞“概而弗詳”,高度評價了盧以緯的《語助》,認為此書對虛詞的研究能夠做到“釋而詳說之”,并且能使讀者眼界開闊,心領神會。

昔人是言,為用字,不當律令發,惜概而弗詳。予友盧子允武以文誨人,患來學者抱猶彼苦,爰摭諸語助字釋而詳說之。見者目豁心悟,悉喻所謂,成人之意厚矣。

王念孫《廣雅疏證自序》高度評價《廣雅》的價值,是研究《廣雅》的重要參考資料:

魏太和中,博士張君稚讓繼兩漢諸儒后,參考往籍,遍記所聞,分別部居,依乎《爾雅》,凡所不載,悉著于篇……蓋周秦兩漢古義之存者,可據以證其得失;其散逸不傳者,可藉以窺其端緒,則其書之為功于詁訓也大矣。

晉呂忱的《字林》無疑是《說文》之后第一部重要字書,故其問世后數百年間幾與《說文》比肩而立。呂忱,史書無傳。魏江式《上古今文字表》卻有提到他的《字林》:

世義陽王典祠令任城呂忱表上《字林》六卷,尋其況趣,附托許慎《說文》,而按偶章句,隱別古籀奇惑之字,文得正隸,不差篆意也。

(七)有助于確定書籍作者的生平

古代語言學專著散佚的情況較多,而歷代史書的人物傳記又很少又為學者作傳,因此對于某些語言學專著作者生平事跡的考證也不太容易,往往需要求助于多種材料,包括這些專著的序言。如元代著名文人胡長孺《語助序》中提到“友盧子允武”,這序是別的版本所沒有的,可以證明盧以緯是元代人。再如《廣雅》的作者是三國時魏文帝太和年問博士張揖,但張揖此人,《魏書》無傳。江式《上古今文字表》中,在評述字書撰寫史時提到張揖。

魏初博士、清河(今山東臨清東北)張揖著《埤蒼》《廣雅》《古今字詁》。究諸《埤》《廣》,綴拾遺漏,增長事類,抑亦于文為益者。然其《字詁》方之許慎篇,古今體用,或得或失矣。

而顏師古《漢書敘例》也說:“張揖,字稚讓,清河人。一云河間(今河北獻縣東南)人,魏太和(228—237年)中為博士?!?/p>

張揖所撰書,今僅存《廣雅》,《埤蒼》《古今字詁》皆已亡佚。張揖撰《廣雅》,是為了接續《爾雅》,增廣《爾雅》收詞范圍,共增收詞語2343條?!稄V雅》的體例、篇目完全仿照《爾雅》,所以《廣雅》一直被看作是研究漢魏以前詞匯和訓詁的重要著作。

綜上所述,古代語言學專著的序跋是研究中國古代語言學史的重要語料,有重要的史料價值。中國古代語言學專著數量眾多,研究者多側重于對某一部專著的研究,序跋的作用也僅限于偶爾被引用。對于歷代語言學專著的序跋的系統整理和研究,目前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確定這些序跋的內容,對它們進行譯注校訂輯佚,整理其中的語言學思想,既能夠給學習者提供重要的序跋文獻讀本,又有助于對中國古代語言學史的斷代研究以及對古代語言學家語言學思想的探討。因此,對于古代語言學專著的序跋文獻的研究,我們應該有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張能甫.歷代語言學文獻讀本[M].成都:巴蜀書社,2003.

[2]洪誠選注.中國歷代語言文字學文選[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

[3]吳文祺,張世祿主編.中國歷代語言學論文選注[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4]胡繼明.《廣雅》的語言文獻學價值[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4).

[5]黃麗麗.《國語》的性質與價值——由出土文獻引起的思考[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

[6]程艷梅.《能改齋漫錄》中的語言學史料述評[J].德州學院學報,2006,(5).

(董艷艷 河南鄭州 鄭州大學文學院 4500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