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高校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的思考

2015-03-18 12:17王琳霞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5年4期
關鍵詞:精細化資產部門

王琳霞

(四川民族學院,四川 康定 626001)

1 高校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校辦學規模日益擴大,國家對高校固定資產投資增大,高校固定資產的總量和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使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出現復雜化的趨勢。目前,許多高校在固定資產管理問題上沒有隨著形勢的變化而及時調整,固定資產管理依然是粗放式管理,在管理中存在對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后等問題,造成資產使用效益不高,資產配置不合理,資源流失等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高校的發展。因此,探索高校固定資產科學管理的方法,探索高校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的模式十分必要。通過實行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的模式,不斷提高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水平,實現固定資產的保值增值,不斷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充分發揮固定資產在高校發展中的作用,充分發揮教育投資的效益,促進高校不斷發展。

2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重錢輕物的片面觀念

目前,高校主要依賴財政部門撥款購置固定資產,高校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對固定資產管理普遍存在著“重錢輕物”“重購輕管”的現象,沒有充分認識到資產管理對高校的長遠發展的重要性。部分高校在購置固定資產前,沒有進行充分的調查分析論證,盲目追求高新科技產品,一些高新科技產品購置后無專業人員使用及管理,功能使用不全、甚至閑置不用,造成資源嚴重浪費。

2.2 資源配置不合理

由于缺乏對資產的統一規劃與管理,沒有建立完整有效且操作性強的投資效益評價體系,使得資產不能在校內各部門間共享、共用。在片面強調硬件建設的理由下,各系、各部門之間相互攀比,部門之間盲目追求“小而全”,爭設備、爭投資,造成資產的重復購置。有的部門在設備配置時通常要求設備的性能、功能多多益善,卻沒考慮在實際運用中的使用效率。由于各部門間資源不共享,一些資產重復購置,造成浪費現象;對一些閑置資產和使用效率不高的資產不能合理調配,造成資產的使用率低。

2.3 資產處置報廢不規范

高校的資產領用后便被領用部門無償占有,沒有相關部門對資產的使用進行相應的監管及評估。有的高校處置固定資產時沒有經過評估,有的高校沒有報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就直接處置或者變賣資產,資產處置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及隨意性。另外,一些已不能使用的固定資產沒有及時申請報廢,使報廢的固定資產得不到及時清理。固定資產的報廢及處置缺乏合理有效的監督和管理。

2.4 固定資產管理軟件不完善

雖然許多高校購入了專業的資產管理軟件,但很多軟件主要用于固定資產基本數據的錄入與查詢,缺少共享網絡信息平臺,不能對資產的使用情況進行跟蹤,不能反映固定資產的占用情況,也不能及時反映資產是否處于閑置或者報廢狀態。信息化、網絡化建設顯得落后,不能適應新時期下高校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2.5 資產管理人員業務素質不高

很多高校對資產管理人員配備不重視,大多數資產管理人員專業性不強,不注重專業知識培訓。由于資產管理人員業務素質不高,對國有資產管理政策認識與理解不夠,對資產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不能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3 高校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的對策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企業管理理念,是現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精細化管理落實到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其基本要求是重過程、重具體、重落實、重效果。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要求對固定資產從形成到報廢清理的全部過程都進行管理,要求對固定資產管理的內容細化,要求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3.1 轉變管理觀念是精細化管理的前提

高校固定資產是高校辦學的物質基礎,在高校發展建設中有著重要作用,高校要充分認識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高校資產管理人員應根據高校的不斷發展更新管理觀念,轉變“重錢輕物”“重購輕管”的片面觀念,由傳統的粗放式管理觀念向現代的精細化管理觀念轉變,改變管理方式,促進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同時,在全校范圍內普及資產管理知識,讓全校教職工了解資產管理制度及流程,提高資產管理的意識,并自覺參與到資產管理中來,成為資產的使用者、管理者、監督者。通過轉變管理觀念,提高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意識,學校各方對精細化管理形成共識,把管錢和管物結合起來,把購置與管理統一起來,管好用好高校固定資產,推動高校固定資產的優化配置和提高資產使用效益。

3.2 管理制度及體系建設是精細化管理的核心

根據精細化管理要求及原則,結合高校資產管理實際情況,建立健全資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資產監管制度,建立健全資產在購置、驗收、使用、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明確資產管理相關工作職責、細化獎懲措施,建立固定資產損失責任追究辦法。建立健全資產管理體系,建立能保證制度貫徹實施的監督和控制體系。

根據精細化管理要求建立固定資產管理體系,細化管理目標,明確各部門的職責范圍,對資產管理進行合理分工。首先,明確各部門資產管理的職責:資產處負責全校固定資產購置計劃的審批、資產的招投標、資產的驗收等工作;財務處負責固定資產購置經費的預算安排、固定資產核算等工作;資產具體使用部門應設立專職或兼職資產管理員,對本部門的所有資產進行賬面登記和實物管理,確保本部門資產的安全、完整。其次,對固定資產的驗收、檢查、維修、報廢、處置等活動由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各負其責,分工協作,互相監督。這樣,固定資產從申請購置到報廢的整個過程有嚴密的內部控制與監督體系,形成統一領導,分工管理,層層負責的資產管理體系。通過管理制度及管理體系的建立健全,促進高校固定資產的優化配置,防止固定資產的浪費和流失,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

3.3 資產購置預算的精細化是事前的精細化管理

高校固定資產購置應根據學校發展需求,結合相關制度和財務預算,制定固定資產的配置標準,對全校固定資產購置統一規劃。根據固定資產購置計劃進行固定資產購置預算編制,綜合學校財力情況,對現有固定資產存量、分布及結構,實地考察、實際咨詢,綜合考慮以上因素編制固定資產購置預算,提高固定資產購置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科學合理地購置各項固定資產。通過固定資產購置預算的精細化,對不必購置的固定資產,不納入購置預算,從源頭上控制資產重復購置,避免資金的浪費。

3.4 資產清查精細化是過程的精細化管理

高校應建立健全固定資產清查管理制度,要形成規范化的程序及辦法,做到有章可循。對固定資產的清查工作,應成立清查工作小組,明確資產清查的原則、主體、周期、內容等問題,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全校的固定資產開展清查工作,對各項固定資產進行實地盤點,核對賬、卡、物,以查明賬實是否相符。對盤盈和盤虧的資產,及時填報盤盈盤虧明細表,并查明原因和落實賠償責任;按照規定的報批程序進行處理和及時進行相應的財務調整。

通過資產清查核實學校資產數量,摸清家底,以保證賬賬相符、賬卡相符、賬實相符。同時,通過資產清查發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防止資產流失,保證高校資產的安全與完整。

3.5 資產處置管理精細化是精細化管理的重點

固定資產處置是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環節,是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關鍵,高校應加強資產處置的管理。高校要嚴格執行固定資產的處置、報廢制度,規范資產處置的內部管理程序及流程。高校應成立由資產管理部門、資產使用部門和技術部門組成的專門的固定資產處置審查小組,對學校固定資產的轉讓、變賣、報損、報廢等的處置進行審批。對于資產報廢,應由資產管理部門會同資產使用部門和技術部門審核鑒定,特別對大型精密儀器設備、高價值設備的報廢,更應由固定資產報廢審批專家鑒定認可,并報學校及主管部門,嚴格履行審批手續。經主管部門批準后,由資產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核銷固定資產,未經批準不得擅自處置。通過資產處置精細化管理,防止隨意處置資產,避免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3.6 加強信息化平臺建設,建立資產網絡化管理信息系統是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高校應充分利用數字化校園、互聯網平臺等現代科技技術,以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為基礎,建立適合高校的資產管理信息化平臺,通過資產管理信息化平臺來實現資產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和各使用部門的信息對接,實現固定資產信息網絡化管理。網絡化的資產管理是多層次的管理,從資產的申請、采購、驗收、審核到記賬都有明確的責任人,對資產的使用人、存放地點、使用情況都應在信息化平臺上清楚反映。資產管理部門與資產使用部門通過資產管理信息平臺及時準確地傳遞固定資產動態變化數據,并在信息化平臺上公布閑置、未用的固定資產信息,資產管理部門可根據需要及時、有序地調配,促使閑置資產合理流動,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加強校內資源的共享共用,杜絕重復購置。對于高校大型精密儀器設備更應通過資產管理信息平臺,提高其投資效益和利用率,使大型精密儀器設備資源和潛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最大限度做到資源共享,物盡其用。

通過固定資產管理信息化平臺,實現強大的數據支持、便捷的信息查詢、高效的網上業務辦理、直觀的數據反饋與統計等功能,保障資產信息的及時反映。通過資產管理信息化平臺,及時掌握各部門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實現校內固定資產的優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提升固定資產使用效率,提高資產動態化和精細化管理程度。

3.7 加強資產管理隊伍建設是精細化管理的保障

高校應重視資產管理隊伍的建設,在資產管理崗位配備專業人才。高校資產管理部門應根據高校的不斷發展,加強對資產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對資產管理人員進行現代管理知識的培訓,對資產管理人員進行精細化管理的理念、原理、方法等知識的培訓。通過培訓使資產管理人員不斷提高職業素質,樹立精細化管理理念,改變管理方式,并在實際工作中靈活地運用精細化管理方法,及時發現并解決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不斷總結經驗,促進資產精細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實現固定資產管理由經驗型管理向精細化管理的轉變。

4 結 語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是一項涉及面廣,管理難度大的工作。高校要高度重視固定資產管理,通過轉變管理觀念,建立科學、有效的精細化管理制度和體系,建立資產管理信息化平臺。通過實施固定資產的精細化管理,保證高校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不斷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和整體效益,不斷提高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水平,提高高校的競爭力,促進高校的不斷發展。

[1]郭彥斐,李忠民.我國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分析與展望[J].山西建筑,2013(1).

[2]王干,劉建秋.高校資產管理實施內部控制探討[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0(12).

[3]劉敏.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新探[J].會計之友,2011(7).

[4]李楊.高校資產管理現狀分析及發展變革[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1).

[5]曲桂賢,張劍飛.論高校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9).

[6]盛潔.國有高校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的建議[J].經濟研究導刊,2014(12).

猜你喜歡
精細化資產部門
精細化管理的企業管理模式探討
“精細化”全方位培養好參謀
輕資產型企業需自我提升
醫改成功需打破部門藩籬
如何打造精細化立法產品
7部門
關于資產減值會計問題的探討
把維護作為一種資產
我國多部門聯合行動打擊網上造謠傳謠行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