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的轉型及創新研究

2015-03-20 13:19禹華珍
傳播與版權 2015年10期
關鍵詞:版權保護產業鏈轉型

禹華珍

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的轉型及創新研究

禹華珍

新媒體背景之下的出版行業發展,是以滿足當代人的實際需求以及拓展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為目標,與多媒體網絡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數字出版已經成為出版行業主流。傳統出版向著數字出版的轉型已經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在此圍繞著新媒體背景下的出版行業進行分析,指出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的轉型過程中存在數字出版產業鏈條不穩固和版權制度不完善兩個主要問題,提出轉型數字出版的創新辦法在于:完善數字出版產業鏈并建立嚴格的版權保護制度,以加快出版行業的數字化發展。

傳統出版;數字出版;轉型

[作 者]禹華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科技情報》編輯部。

互聯網和多媒體的發展對出版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傳統的出版模式受到了極大的沖擊,數字出版逐漸地走進大家的視野當中。一方面,數字出版是建立在網絡技術的基礎之上的出版形式,在信息采集和處理方面具有更高的效率,為人們的生活和學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極大地轉變了閱讀形式。另一方面,數字出版減少了紙質圖書的印刷和出版,對環境起到了對環境的保護作用,節約了能源,做到可持續發展。因此,加快傳統出版的數字化轉型對出版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數字出版崛起的背景

網絡多媒體的快速發展,實現了社會的信息化發展,改變了原有的信息獲取和處理方式,所呈現出來的形式也有了很大的不同。比如紙質圖書,當前通過網絡或是多媒體渠道就能夠有效獲取其中的資源信息,更加方便快捷。數字出版由此而誕生,以一種特殊的出版形式,將紙面上的信息資源轉變為數字化的數據,并可以儲存到更大的空間當中,通過互聯網拉近了出版行業之間的相互聯系,實現了信息資源共享,擺脫了傳統固化出版模式的限制。當今是信息時代,社會各行各業都在朝著信息化的方向發展。數字出版極大地轉變了原有出版模式,所涉及的內容也有了極大的拓展,不僅僅局限于文化圖書這一領域。隨著與互聯網以及手機網絡的緊密合作,數字出版開始呈現產業化發展的勢頭,包括電子圖書、電子雜志、網絡期刊、手機游戲、網絡游戲等多個方面,將傳統的文字圖片的形式拓展為與音頻、視頻相結合的數字化形式的出版物,通過手機和計算機網絡等多個載體,實現了數字出版的推廣,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數字出版正在快速地的崛起[1]。

二、當前我國出版行業的發展現狀

隨著數字出版的快速崛起,對傳統出版形成極大的沖擊。隨著數字出版占據出版行業市場份額比重增大,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進行轉型成為形勢所趨。但數字出版作為新興產業,起步時間較短,加上受到出版產業規模和資金等因素的限制,以及復雜網絡環境,相關法律機制不夠完善,使得當前的數字出版市場環境沒有完全打開,在出版轉型這一問題上,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亟待改善。

(一)數字出版產業鏈條不穩固

出版行業在文化傳媒領域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近年來,受互聯網和多媒體的影響,出版行業的產業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數字出版逐漸成為出版行業的主流,傳統出版也在向著數字出版的方向轉型。傳統出版轉型為數字出版是良好的發展趨勢,但是在轉型過程當中存在著一些難點問題。雖然在形式上和功能上傳統出版開始接近于數字出版,但是從出版產業組織、結構以及管理方面卻沒有實質性的轉變,對數字出版產業化發展形成一定的限制,整個數字出版產業鏈不夠完善。在產業運營過程中,會由于自身以及外界的多重原因而導致數字出版產業鏈斷裂,數字出版的推廣與發展受到不利的影響。

在數字出版產業發展過程當中,技術投資商、內容投資商以及版權代理商等企業在收益上存在分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數字出版產業各企業的凝聚力,給出版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制約。另外,一些小型出版企業和單位會受到資金和規模的限制,沒有能力完成數字出版轉型。缺乏融資渠道和資源供應,資金和相關技術的支持不足,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轉型的途徑受到阻礙,使數字出版產業鏈難以形成,即便形成具有一定的規模的產業鏈條,其穩定性又難以得到保證。因此,完善的數字出版產業鏈條與融資渠道是數字出版產業化發展必須面對的實際問題[2]。

(二)版權制度不完善

當前在網絡和多種媒體形式的支持下,大量的數字出版產品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讓人們感受到數字化發展所帶來的便利。電子圖書、雜志、網絡期刊、手機游戲以及網絡游戲已經深入到生活當中,為人們所依賴。但在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轉型的過程中,包括數字化出版產業結構的建立,存在著版權保護機制不完善的缺陷。數字出版是利用網絡途徑來進行產業發展的。但是當前關于版權保護缺乏一定法律依據,相關的版權保護機制不夠完善,導致了抄襲、侵權的事情發生,數字出版首當其沖。數字出版關于版權保護的機制不夠完善,對于網絡作品的授權、下載等內容沒有具體的規定,缺乏相關的法律保護。一旦發生數字出版作品的侵權和抄襲,給原作者的權益帶來了很大的損害。版權保護機制不完善,使網絡維權的難度增大,原作者的個人權益難以得到維護,這會在一定程度導致人們對數字出版缺乏信心,不利于傳統出版的轉型以及數字出版的推廣和發展[3]。

三、轉型數字出版的創新對策

(一)完善數字出版產業鏈

數字出版和傳統出版的核心內容是相同的,都是向人們提供其需要的信息產品和服務。數字出版相對而言更加高效便捷。實現數字出版的產業化發展,首先要從數字出版提供的信息內容和服務入手,要保持良好的創新性。發揮展傳統出版的優勢,并在此基礎之上引進先進的技術手段以及科學的發展理念,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但不能照搬照抄,而是結合我國出版行業的實際情況加以改革創新,開辟良好的市場渠道,將數字出版打造成技術、知識密集型的產業,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為數字出版行業增添新鮮血液。通過對出版內容的創新,應用高新技術手段,完善數字出版產業鏈。另外,在數字出版產業鏈當中,對數字出版的增值業務進行改革創新,為人們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數字出版服務。傳統出版轉型為數字化的發展,形成別具特色的數字出版產業模式,實現出版行業市場的優化,對出版產業的數字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4]。

(二)建立嚴格的版權保護制度

加大資金投入,實現數字出版創新,推動了數字出版的發展進步。版權保護開始需要得到重視,抄襲、侵權等現象一直是制約出版行業發展的重要原因,數字出版同樣不能忽略這個問題。數字出版的創新發展,本身就是對版權的保護行為。倡導自主創新,嚴厲打擊侵權、抄襲的不良現象。對在數字出版平臺自主創作的作者要給予較為豐厚的報酬,從而激發起人們自主創新的意識,從而可以有效地杜絕侵權事件的發生。對受到侵害的作者予以有力的法律援助,加強維權的力度,以增強人們對于數字出版的信心。對于數字出版作品的版權要進行有效的保護,并以相關法律作為依托,在數字出版途徑上傳播作品,要經過作者的授權,同時要給予相應的版稅,從而有效地保護數字出版作品,提高版權保護的實效性[5]。

除了完善數字出版產業鏈以及建立嚴格的版權保護制度之外,進行有效的網絡營銷以及吸納并培養數字出版人才,也是實現數字出版轉型的創新對策。數字出版的轉型和創新,為數字化出版產業化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條件。數字化出版產業化創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加快了信息資源的傳播速度,不僅對于出版行業,對于整個文化傳媒領域都有著良好的影響,未來的數字出版一定會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四、結語

新媒體背景下的出版行業已經逐漸從傳統模式轉變為數字模式。為了開拓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適應當前的出版發展形勢,加速傳統出版模式轉型,進行數字出版創新,迎合大眾的需求,應用網絡多媒體技術,形成數字出版的產業化發展,加快實現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的轉型和過渡,推動我國數字出版的崛起,對出版行業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馬琳.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轉型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5(7):63.

[2]林震.新媒體背景下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的轉型及創新[J].新聞傳播,2015(7):21,23.

[3]孫麗莉.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的轉型創新探析[J].電子制作,2013(24):64.

[4]劉曉歡.我國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轉型的困境與出路[J].現代交際,2015(2):52-53.

[5]陳曉宏.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轉型的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9(1):87-91.

猜你喜歡
版權保護產業鏈轉型
筑牢產業鏈安全
轉型發展開新局 乘風破浪向未來
“饸饹面”形成產業鏈
航天器在軌管理模式轉型與實踐
圖書出版版權保護的困境與出路思考
產業鏈條“鏈” 著增收鏈條
聚焦轉型發展 實現“四個轉變”
轉型
當前傳統媒體版權保護的難點及對策
互聯網環境下的音樂版權保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