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務員媒介素養現狀淺析

2015-03-20 13:19
傳播與版權 2015年10期
關鍵詞:公務員輿論媒介

李 彥

公務員媒介素養現狀淺析

李 彥

公務員媒介素養涉及公務員這樣一個政府工作人員的群體,它在社會當中是與政府管理、社會治理工作息息相關的,媒體特點的新變化決定了公務員必須提高面對媒體的能力。目前公務員媒介素養呈現的問題有以下幾種:對于媒體的認知不足;對于媒介參與意識不足;不知道如何處理突發事件。為適應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提升公務員媒介素養,一是要加強公務員個人的學習;二是要加強對公務員媒介素養的培訓;三是在政府工作中,要積極建立和運用各種信息發布機制。

公務員;媒介素養;政府管理

[作 者]李彥,深圳市委黨校講師,《特區實踐與理論》雜志社編輯。

一、提高公務員媒介素養的重要性

媒介素養這一議題始自20世紀30年代,是由英國學者利維斯首先提出的,他從媒介保護主義的思想出發,認為媒介素養教育的核心是保護未成年人免受媒介不良影響。1992年美國媒介素養研究中心對其的定義是“媒介素養是人們面對媒介各種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造和生產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應能力”[1]。美國學者詹姆斯·波特在《媒介素養》一書中指出,“取得控制權,這正是媒介素養的全部內容”[2]??刂茩嘁饧词谷藗兠鎸π畔⒌暮榱?,能夠厘清媒介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邊界,自由地獲取所需要的信息,而不被媒介所傳遞的信息建構它們所希望的生活。香港的媒介素養教育自20世紀90年代末回歸之后才真正興起?!?997年之后,一方面香港媒介的自我審查危害到媒介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市場驅動新聞業大行其道,總體上導致了香港的媒介環境快速劣質化,引起公眾不滿?!盵3]1977年中國社科院的卜衛在其論文中系統闡述媒介素養,這是中國大陸開始關注媒介素養的首篇論文。2004年,復旦大學媒介素養小組成立,并創建了相關網站,復旦大學的陸曄教授是媒介素養研究的領軍人物。2007年之后,相關研究呈現明顯增長。

公務員媒介素養不同于兒童媒介素養、農民工媒介素養、媒體從業人員媒介素養等,它有著自身的特點。在現代國家治理中,媒介發揮著重要的中介作用,提高媒介素養是治理能力現代社會治理的組成部分和重要功課,提高公務員媒介素養也就意味著兩個層面的能力,第一是作為受眾能夠運用媒體跟蹤和研判媒介信息;第二是作為傳者參與信息的生產和傳播的能力,能夠利用媒體主動及時科學地發布信息,從而有效與民眾溝通,正確引導社會輿論。2013年8月19日,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解決好“本領恐慌”問題,真正成為運用現代傳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要深入開展網上輿論斗爭。公務員媒介素養是與政府管理、社會治理工作息息相關的。進入公務員隊伍,你的表現也就不單單是你個人的表現,而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這個群體,或者大眾會在心目中把你和這個群體聯系起來。尤其是媒體面前的表現,不管一言一行都進入大眾的視線,成為人們評論和監督的對象。

二、目前公務員媒介素養存在的問題

針對目前現狀,公務員媒介素養呈現的問題有以下幾種:

第一,對于媒體的認知不足。包括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患有“媒介依存癥”。這樣的人每天關注于微博、微信上發出的各種碎片化信息,被這樣的信息打擾得無法專注工作。有的人花在網頁信息瀏覽、微博、微信查看的時間多達幾個小時。二是對新媒體技術掌握不足。有些人不懂網、不觸網,思想觀念陳舊。他們面對海量的信息時,往往無從選擇,難以有效獲取和評價信息,更不用說有效利用媒體來提高執政和能力了。這種技能和觀念的差距形成新時期的“知溝”。三是對媒介信息的辨識不足。媒體上充斥著各種虛假新聞、虛假圖片,那些看似隨機隨意的采訪拍照也許是經過精心策劃和擺設的。有時人們把網絡中的謠言當成是現實加以傳播,并且容易把媒介世界的描述當成是現實世界,難以厘清其中的界限。四是對輿論規律認識不足。網絡輿論的生成過程實際上是潛輿論向顯輿論轉變的過程。在顯輿論形成之前,潛輿論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沒有受到外界的刺激,沒有得到表現而已。

第二,對于媒介參與意識不足。一是媒介形象令人堪憂。對媒介認知不足的一個表現是不注意公眾形象。在公眾印象中,中國官場的流行穿法是:把褲子提到腰以上,配上扎進褲子的白襯衣。這種穿法被網友戲稱為“抹胸褲”。而且往往認為官職越高、年齡越大,褲子的腰線越高。之所以出現這種審美上頗為尷尬的穿法,重要原因是肥胖,自然腰部被半球形肚腩取代,所以可供系腰帶的部位已經靠近胸部。其次是搭配上的錯誤,深色西褲與扎進褲子的白襯衣搭配,又沒有外套遮蓋,使得“抹胸”的效果尤其明顯。這樣的穿著也源于公務員穿著簡潔、不花哨的形象要求。相形之下,但是這種穿著如果是在美國,可能都會影響選舉。美國的總統選舉,候選人的身材很重要,所以當選者一般都是人高馬大,線條勻稱。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身高185厘米以上,體重80公斤以上。美聯社記者也說“有時很難分清,奧巴馬是在競選總統還是在競選健美先生”。二是不知道如何發言。古人說“一方知賢愚”,一個人開口說話的水準也反映了頭腦的水準。而今天的領導干部在信息傳播高度發展的時代,就是要學會敢說話、會說話、能說話。相對于公務員某些滯后的媒體觀念,這種消極被動的態度給網絡輿論場留有很大的空間。在與公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方面,如食品安全、環境安全等,是最容易引發公眾輿論的,如果處理不當,則可能會引發群體性事件。

第三,不知道如何處理突發事件。2003年“非典”事件期間,在疫情出現幾個月后,政府才召開新聞發布會并解釋疫情得到控制。在這樣的重大危機事件面前,中國信息公開制度和處置方式已顯落后。在2003年以后,中國政府越來越重視新聞發布機制的完善。從2003年開始舉辦第一期新聞發言人培訓班,2008年開始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5·12汶川大地震時,政府第一時間發布了相關信息,媒體也參與全程24小時滾動報道當中。盡管制度已經慢慢建立起來,但是公務員還是在主觀上存在著一些問題。他們往往在主觀上不愿意說、在行動上不主動說、在時間上不及時說、在內容上不真實說、在態度上不端正說、有關領導不讓說。近年來所發生的PX事件、什邡鉏銅事件、鶴山核燃料事件等,都跟政府在處理事件時的信息發布不當、失語、失誤有關系,其危機應對也往往是事后彌補而非事前預備,不僅造成了對政府公信力的傷害,也造成了公眾的損失。

三、提高公務員媒介素養的途徑

從實踐看,面對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現行管理體制存在明顯弊端,媒介化管理和產業管理遠遠跟不上形勢變化。特別是微客、微信等社交媒體用戶的增長,其社會動員能力很強,如何加強網絡法制建設和輿論引導,確保網絡信息秩序和國家安全,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突出問題。而在輿論引導中,公務員如何提升媒介素養是重要的一環。

一是要加強公務員個人的學習。開創學習型政黨首先要學會學習,這是構建行政能力的路徑之一。那種認為不學習照樣能夠干工作、不愿意用心學習的想法,那種滿足于一知半解、淺嘗輒止的態度,那種借口工作忙不去學習或者敷衍了事的做法,那種把學習當作裝點門面不是用來推動工作的行為,都是十分錯誤的,有害的。

二是要加強對公務員媒介素養的培訓。組織人事部門、黨校系統應將媒介素養視為現代治理能力的一環,結合新聞傳播理論和新媒體理論開展教學,幫助公務員更好地認識媒介環境,并學會如何與媒體打交道,如何進行從個人形象到政府形象的輸出。

三是在政府工作中,要積極建立和運用各種信息發布機制。尤其是突發事件的信息發布機制。各部門公務員應明確新聞媒體與個人的關系,不管是部門領導還是普通公務員都能克服本領恐慌,真正提高媒介素養,成為善于運用媒體的公務員。

[1]張玲.媒介素養教育——一個亟待研究與發展的領域[J].現代傳播,2004(1).

[2]詹姆斯·波特.媒介素養(第四版)[M].李德剛,等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3]李月蓮.香港傳媒教育運動:“網絡模式”的新社會運動[J].(臺灣)新聞學研究,2002(71).

猜你喜歡
公務員輿論媒介
媒介論爭,孰是孰非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輿論
書,最優雅的媒介
籃球公務員
歡迎訂閱創新的媒介
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
反思媒介呈現中的弱勢群體排斥現象
誰能引領現代輿論場?
輿論引導中度的把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