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植物源殺蟲劑對閩粵栲食葉害蟲防治效果分析

2015-03-23 08:29洪宜聰
西南林業大學學報 2015年5期
關鍵詞:刺蛾毒蛾煙堿

洪宜聰

(沙縣林業局,福建 沙縣 365500)

?

不同植物源殺蟲劑對閩粵栲食葉害蟲防治效果分析

洪宜聰

(沙縣林業局,福建 沙縣 365500)

2014年在福建省沙縣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閩粵栲林標準樣地,采用不同處理的植物源殺蟲劑對其食葉害蟲進行防治,其中不同濃度的1.2%煙堿·苦參堿乳油、5%桉油精可溶液劑、碧綠1%苦參堿采用噴煙技術,不同用藥量的1.1%苦參堿粉劑采用噴粉技術,防治黃刺蛾、櫟黃掌舟蛾、扁刺蛾、褐邊綠刺蛾、毒蛾的幼蟲。結果表明:用藥3 d后,4種藥劑防治效果均可達90%以上,其中2種苦參堿類藥劑1∶9為林間防治最佳使用濃度;5%桉油精可溶液劑林間防治最佳使用濃度為1∶50;22.5 kg/hm2為1.1%苦參堿粉劑生產中最佳林間藥劑用量,供試的4種藥劑均可以作為閩粵栲的無公害防治藥劑。

食葉害蟲;無公害防治;林間使用量;防治效果;閩粵栲;殺蟲劑

閩粵栲(Castanopsisfissa)屬亞熱帶常綠喬木,適應性強,耐瘠薄,根系發達,固土能力強,落葉量大,為速生的殼斗科樹種。由于經營者的不合理措施干擾,林分生物多樣性逐漸降低,生態效能下降,林分抵御有害生物等自然災害的能力也隨之下降,一些次生食葉害蟲逐漸適應并喜于取食閩粵栲進而成為其主要害蟲,害蟲種類逐年增加,危害程度逐年加重,有害生物為害已是閩粵栲生產上的主要矛盾。以黃刺蛾(Cnidocampaflavescens)、櫟黃掌舟蛾(Phaleraassimilis)為主的食葉害蟲連年發生,暴發成災,嚴重威脅閩粵栲生長[1],影響閩粵栲的經濟、生態效益發揮。近年在閩粵栲上嚴重發生的有害生物有:黃刺蛾、櫟黃掌舟蛾、扁刺蛾(Thoseasinensis)、褐邊綠刺蛾(Latoiaconsocia)、毒蛾(Porthesiasimilis)[2]。據統計,沙縣2011—2013年連續3 a有267 hm2閩粵栲遭受上述食葉害蟲為害,暴發成災,導致許多閩粵栲新梢枯死,甚至整株枯死,造成了289.3萬元的直接經濟損失。生產上經常使用菊酯類等化學藥劑防治,林中天敵亦被大量殺死、害蟲抗藥性逐漸產生,造成環境污染,破壞了閩粵栲林分的生態系統,林分自身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被削弱。為了探尋能有效控制閩粵栲的有害生物數量增長的無公害的防治方法,避免或減少有害生物造成的經濟損失,制定與林區生產水平相適應的高效、經濟防治措施,從而提供科學的防治技術。本研究于2014年在福建省沙縣選用1.2%煙堿·苦參堿乳油、5%桉油精可溶液劑、1%苦參堿可溶性液劑、1.1%苦參堿粉劑,按不同配比,采用噴粉、噴煙技術防治閩粵栲的食葉害蟲的幼蟲。

1 試驗區概況

試驗地設在福建省沙縣大洛鎮、高橋鎮、鄭湖鄉、鳳崗街道和國有林管理站,海拔為460~550 m,林分樹高為7.2~10.6 m,郁閉度為0.7,林下植被主要由芒萁(Dicanopterisdichtoma)、小徑竹組成,試驗區面積115.6 hm2,主要為馬尾松(Pinusmassoniana)與閩粵栲混交林和閩粵栲純林。蟲口密度在42~98條/株 ,有蟲株率47%~68%,蟲齡以3齡為主。試驗地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閩粵栲食葉幼蟲本底調查情況Tab.1 Castanopsis fissa leaf eating insect larva control experiment

2 材料與方法

2.1 供試昆蟲與藥劑

2.1.1 供試昆蟲 黃刺蛾、櫟黃掌舟蛾、扁刺蛾、褐邊綠刺蛾、毒蛾的幼蟲,蟲齡均為3~4齡。從野外閩粵栲上捕捉相當數量、健康的幼蟲,帶回室內群體飼養2 d,選取健康的幼蟲分裝到養蟲籠供試。

2.1.2 供試藥劑 1.2%煙堿·苦參堿乳油(赤峰市帥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責任公司);5%桉油精可溶液劑(北京中德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碧綠1%苦參堿(噴煙型)(赤峰中農大生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1.1%苦參堿粉劑(武漢遠成共創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2.2 試驗器材

蟲籠圓筒形直徑30 cm,長80 cm,采用100目綠色鐵紗網制成,為便于捆扎兩頭均用長20 cm的紗布縫接;6HWF-20-1背負式噴霧噴粉機由南通市廣益機電有限公司生產;SB-35(W)背負式煙霧機由深圳市隆瑞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2.3 用藥量與施藥方式

2.3.1 用藥量 2種苦參堿類藥劑噴煙的用藥量為750 g/hm2,設原藥與零號柴油的容積比1∶12,1∶9和1∶5共3個濃度[3-6];5%桉油精可溶液劑用藥量為1 500 mL/hm2,設原藥與零號柴油的容積比1∶40,1∶50和1∶60共3個濃度;1.1%苦參堿粉劑用藥量為15.0、22.5、30.0 kg/hm2。

2.3.2 施藥方式 采用噴粉、噴煙技術。用噴霧噴粉機噴施1.1%苦參堿粉劑;用煙霧機施放1.2%煙堿·苦參堿乳油、5%桉油精可溶液劑、碧綠1%苦參堿。

2.4 試驗方法

于黃刺蛾、櫟黃掌舟蛾、扁刺蛾、褐邊綠刺蛾、毒蛾的幼蟲為害期,在閩粵栲林中采用對角線方法,設立標準地面積為0.067 hm2,在標準地中隨機選45株閩粵栲作為標準株,在標準株的上、中、下部不同高度分別選定標準枝各掛1個養蟲籠,每個養蟲籠分別放入20頭黃刺蛾、櫟黃掌舟蛾、扁刺蛾、褐邊綠刺蛾、毒蛾的幼蟲,采用線路調查的方法,調查試驗區中昆蟲的天敵種類和數量,并把捕捉到的天敵裝入籠中,掛在標準株上。在適宜的氣象條件下,運用噴煙技術,施放相應濃度的5%桉油精可溶液劑、碧綠1%苦參堿和1.2%煙堿·苦參堿乳油;用噴霧噴粉機噴施1.1%苦參堿粉劑,每個處理5次重復。4種藥劑同設1個無施藥區為對照,與施藥區間隔500~1 000 m、以不會受到施藥的干擾。

2.5 調查及分析方法

施藥后,每隔24 h檢查各蟲籠內的活蟲數量,施藥后3 d對防治試驗區及對照區進行蟲口密度、失葉情況以及天敵種類和數量變化情況的調查。依據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GB/T 17980.54~17980.148—2004)計算防治效果,根據Duncan氏新復極差法,采用DPS軟件對各處理的防治效果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林間蟲口密度和危害率統計結果

在藥后3 d,調查防治試驗區和對照區的閩粵栲林分的蟲口密度和有蟲株率,結果見表2。

表2 不同藥劑處理對閩粵栲食葉害蟲幼蟲的防治效果Tab.2 Four kinds of agentsin the forest of Castanopsis fissa leaf eating insect larvae control effect

注:用藥量單位見2.3.1。

從表2可知,防治3 d后,林分中的黃刺蛾、櫟黃掌舟蛾、扁刺蛾、褐邊綠刺蛾、毒蛾幼蟲與對照相比均有顯著降低,所有處理防治效果均明顯好于對照。只在濃度為1∶12的1.2%煙堿苦參堿乳油和碧綠1 %苦參堿用量為15 kg/hm2的1.1%苦參堿粉劑噴粉及濃度為1∶60的5%桉油精可溶液劑處理林分中發現少量害蟲。其余各濃度的林分中均未發現上述害蟲的幼蟲。

3.2 林間防治試驗結果

2014年6月10—25日,在選定的試驗區進行林間防治試驗,試驗時間:噴煙試驗選擇在17:00—18:00,噴粉試驗選擇在8:00—10:00,風速為零級。試驗后3 d,噴施1.2%煙堿·苦參堿乳油、5%桉油精可溶液劑、碧綠1%苦參堿和1.1%苦參堿粉劑,林間的黃刺蛾等5種食葉害蟲幼蟲出現大量死亡,防治效果均超過90%,結果見表3~6。

表3 5%桉油精可溶液劑對5種害蟲幼蟲的防治效果Tab.3 5% eucalyptol solution can control effect of four kinds of insect larvae %

注:數據后同列具相同字母表示差異不顯著,小寫字母表示P<0.05,大寫字母表示P<0.01。

表4 1.2%煙堿·苦參堿乳油對5種害蟲幼蟲的防治效果Tab.4 Control effect of 1.2% matrine nicotine missible oil of four kinds of insect larvae %

注:數據后同列具相同字母表示差異不顯著,小寫字母表示P<0.05,大寫字母表示P<0.01。

表5 碧綠1%苦參堿對5種害蟲幼蟲的防治效果Tab.5 Control effect of green1% soluble matrine liquid of four larval pests %

注:數據后同列具相同字母表示差異不顯著,小寫字母表示P<0.05,大寫字母表示P<0.01。

表6 1.1%苦參堿粉劑對5種害蟲幼蟲的防治效果Tab.6 Control effect of 1.1% matrine powder of four kinds of insect larvae %

注:數據后同列具相同字母表示差異不顯著,小寫字母表示P<0.05,大寫字母表示P<0.01。

由表3~6可知,各藥劑處理區與對照區的差異極顯著,表明藥劑處理有明顯的殺蟲作用。因此,噴施5%桉油精可溶液劑、1.2%煙堿·苦參堿乳油、1%苦參堿可溶性液劑、1.1%苦參堿粉劑對黃刺蛾、櫟黃掌舟蛾、扁刺蛾、褐邊綠刺蛾、毒蛾幼蟲均有良好的殺蟲作用,都可以作為防治黃刺蛾、櫟黃掌舟蛾、扁刺蛾、褐邊綠刺蛾、毒蛾幼蟲的藥劑。

1) 1.2%煙堿·苦參堿乳油煙霧劑濃度1∶12與其他濃度(1∶5和1∶9)之間差異均極顯著,濃度1∶5和1∶9處理間的防治效果差異不顯著。因此,1∶12濃度的防治效果不理想,濃度1∶5和1∶9的防治效果良好。

2) 碧綠1%苦參堿煙霧劑濃度1∶12與其他濃度(1∶5和1∶9)之間差異極顯著,濃度1∶5和1∶9處理的防治效果差異不顯著。因此:1∶12濃度的防治效果不理想,濃度1∶5和1∶9的防治效果良好。

3) 碧綠1%苦參堿與1.2%煙堿·苦參堿乳油相同濃度處理其防治效果差異均不顯著,表明這2種藥劑藥效相同。同一藥劑各配比度處理的防治效果有極顯著差異,說明藥劑的配比度會對防治效果產生影響。雖然這2種藥劑的3個濃度水平,在施藥5 d后,防治效果均達到100%,生產中為最大限度減輕蟲害所造成的危害,同時減少用藥量,因此,以用藥后3 d的防效評判為基準,1∶9的藥劑用量為生產中最佳使用量。

4) 5%桉油精可溶液劑1∶60與其他濃度(1∶50和1∶40)之間均差異極顯著,濃度1∶50和1∶40的防治效果無顯著差異(P=0.073)。因此,1∶60濃度的防治效果較差,濃度1∶50和1∶40 防治效果均良好,相互間無顯著差異。雖然這種藥劑的3個濃度水平,在藥后5 d時,防治效果均達到100%,其中1∶50濃度的用量為生產中最佳用量。

5) 1.1%苦參堿粉劑用量15.0 kg/hm2與其他用量(22.5 kg/hm2和30.0 kg/hm2)之間差異均極顯著(P<0.001,P=0.01);用量22.5 kg/hm2和30 kg/hm2處理的防治效果差異不顯著(P=0.042),因此,15.0 kg/hm2用量的防治效果較差;用量22.5 kg/hm2和30.0 kg/hm2防治效果良好,且相互間差異不顯著,且與1.2%煙堿·苦參堿乳油煙霧劑和碧綠1%苦參堿的濃度1∶5和1∶9處理間的防治效果無顯著差異。其中22.5 kg/hm2的藥劑用量為生產中最佳田間使用量。

3.3 不同掛籠高度的殺蟲效果分析

藥后3 d,檢查各防治試驗區不同掛籠高度中幼蟲死亡情況,統計防治效果,結果見表7。從表7可知,防治3 d后,在上、中、下部掛籠中的黃刺蛾、櫟黃掌舟蛾、扁刺蛾、褐邊綠刺蛾、毒蛾幼蟲的死亡率均超過90%,且相互間無顯著差異。表明這4種藥劑對不同高度的害蟲均有良好的殺蟲作用。

表7 施藥后3 d不同掛籠高度5種害蟲幼蟲的死亡率Tab.8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3 d in different height of four species of larval mortality %

注:數據后同列具相同字母表示差異不顯著,小寫字母表示P<0.05,大寫字母表示P<0.01。

3.4 天敵種類及數量變化

藥后3 d,采用線路調查的方法,調查試驗區林中害蟲的天敵種類和數量,同時檢查掛于標準株籠中的天敵情況,結果見表8。從表8可知,防治3 d后,線路調查中發現試驗區中平腹小蜂(Anastatussp.)、中華大刀螂(Paratenoderasinensis)、廣斧螳(Hierodulapetellifera)、大山雀(Parusmajor)、山麻雀(Passerrutilans)、大斑啄木鳥(Picoidesmajor)等天敵活動情況與防治前相當,林中沒有發現天敵死亡,標準株籠中天敵也沒有死亡。因此,這4種植物源殺蟲劑不會對益蟲、益鳥安全造成威脅,它們在有效殺死害蟲的同時,可較好地保護林分生物多樣性。

表8 防治前后林中天敵種類和數量Tab.8 The situation in the forest and natural enemies control

4 結論與討論

選用1.2%煙堿·苦參堿乳油、5%桉油精可溶液劑和碧綠1%苦參堿、1.1%苦參堿粉劑噴粉防治黃刺蛾、櫟黃掌舟蛾、扁刺蛾、褐邊綠刺蛾、毒蛾3~4齡幼蟲,藥后3 d幼蟲死亡率都達到90%以上,殺蟲效果較好,可使林分中蟲口密度迅速下降,可作為林間防治黃刺蛾等4種食葉害蟲的重要藥劑。

噴煙技術對作業時間和氣象條件要求不高,且具有工效高、成本低、易于操作的優點,在防治過程中可解決因丘陵山地的各種因素所造成的困難,與噴粉、噴霧等措施相比可節省大量工作,降低防治勞動強度,解決降雨影響藥效等問題。

煙堿·苦參堿具強烈的觸殺、胃毒作用,對多數害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是一種綠色環保植物源殺蟲劑,藥后不會產生藥害,對周邊環境不會造成安全威脅[4-7]。精桉油精又稱桉樹腦,桉葉素桉樹精,屬單萜類化合物。主要是以桉葉油等中草藥提取加工而成的新型植物源殺蟲劑,該制劑以觸殺為主,其主要殺蟲機理是抑制昆蟲體內的乙酰膽堿脂酶的合成,阻礙神經系統的傳導,干擾蟲體水分的代謝[8],具有低毒、無殘留、高效、持續期長、與環境相容性好等特點。因此采用這4種藥劑防治閩粵栲食葉害蟲,可實現無公害目的目標。

黃刺蛾、櫟黃掌舟蛾、扁刺蛾、褐邊綠刺蛾、毒蛾是近年來為害閩粵栲林的主要食葉害蟲,其突發性強,擴展速度快,危害面積大,幼蟲在林間屬聚集分布,嚴重危害閩粵栲生長。閩粵栲林出現黃刺蛾、櫟黃掌舟蛾、扁刺蛾、褐邊綠刺蛾、毒蛾為害,應根據其各自的防治閾值,在其幼蟲4齡之前,從減少對林分生態環境系統的破壞出發,針對不同閩粵栲林分及蟲口密度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9-10]。上述3種煙霧劑和1種粉劑均可作為防治黃刺蛾、櫟黃掌舟蛾、扁刺蛾、褐邊綠刺蛾、毒蛾單獨或綜合防治的藥劑,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借鑒。

[1] 陳順立,林慶源,黃金聰. 南方主要樹種害蟲綜合管理[M].北京:宇航出版社,1998.

[2] 蕭剛柔.中國森林昆蟲[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1.

[3] 洪宜聰.苦參·煙堿煙劑防治竹毒蛾試驗研究[J].世界竹藤通訊,2008,6(2):46-48.

[4] 洪宜聰.植物源殺蟲劑噴煙防治竹鏤舟蛾試驗[J].竹子研究匯刊,2013,32(2):52-54.

[5] 洪宜聰.竹鏤舟蛾無公害防治技術研究[J].江蘇林業科技,2009,36(2):31-33.

[6] 洪宜聰.苦參堿對剛竹毒蛾幼蟲的防治效果[J].福建林業科技,2013,40(2):37-39.

[7] 洪宜聰.黃脊竹蝗無公害防治技術[J].林業科技開發,2013,27(4):114-116.

[8] 章一巧,駱有慶,劉永華,等.6種藥劑防治櫟黃枯葉蛾幼蟲的毒力和藥效評價[J].西北農業學報,2012,21(10):165-168.

[9] 洪宜聰.3%高滲苯氧威防治波紋雜毛蟲試驗[J].江蘇林業科技,2008,35(4):20-23.

[10] 丁吉同,唐樺,阿地力·沙塔爾,等。4種植物源殺蟲劑對亞洲型舞毒蛾幼蟲的毒性與拒食作用[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7(4)80-84.

[11] 洪宜聰,林華,張清.不同濃度的3種藥劑對黑竹緣蝽的防治效果研究[J].西南林業大學學報,2014,35(3):107-110.

(責任編輯 韓明躍)

Control Efficiency Analysis of Plant Source Pesticides onCastanopsisfissarehdLeaf Eating Pest

Hong Yicong

(Forestry Bureau of Shaxian County,Shaxian Fujian 365500, China)

A representative standard plot ofCastanopsisfissarehdforest in Shaxian County was selected in 2014, and applied different plant source pesticides onCastanopsisfissarehdforest to test the control efficiency of leaf eating pest. Of them, application method of 1.2% nicotine, 5% eucalyptol solution, 1% soluble matrine was applying smoke spraying technology, and different dosage of 1.1% matrine powder was applying dusting technology to prevention ofCnidocampaflavescens,Phaleraassimilis,Thoseasinensis,Latoiaconsocia,Porthesiasimilismoth larva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dministration for 3 d, control efficiency of 4 kinds of chemical could reach more than 90%, of which 2 kinds of matrine type with 1∶9 was the control optimal concentration. For 5% eucalyptol solution, control efficiency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1∶50 was the best. The dosage of 1.1% matrine powder production with 22.5 kg/hm2was the optimal amount for forest. Therefore, the all tested 4 reagents could be asCastanopsisfissarehdpollution-free control agent.

leaf eating pests; pollution-free control; usage amount in forest; control efficiency;Castanopsisfissarehd; pesticide

2015-02-27

福建省地方標準項目(閩質監標[2015]94號)資助;沙縣科技計劃項目(沙財教[2012]46號)資助。

10.11929/j.issn.2095-1914.2015.05.013

S767.3

A

2095-1914(2015)05-0071-06

第1作者:洪宜聰(1966—),男,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與研究。Email:honghyc_886sina.com。

猜你喜歡
刺蛾毒蛾煙堿
α7-煙堿乙酰膽堿受體在肺癌發生、發展及治療中的作用
南昌茶區刺蛾發生及綜合防治技術
芻議飛防蜀柏毒蛾與蠶桑產業和諧發展
蜀柏毒蛾微孢子蟲對家蠶危害的研究初報
遼寧柞園刺蛾種類調查
漢陰縣毒蛾科昆蟲區系初探
新煙堿類殺蟲劑環氧蟲啶及其開發
牡丹黃刺蛾危害以及綜合防治
藍莓采后立即追肥 謹防黃刺蛾介殼蟲
如何防治腎毒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