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發展成果要讓農村群眾受益

2015-03-23 03:15崔靖芳
民生周刊 2015年6期
關鍵詞:廣場民生農民

近年來,娛樂節目花樣迭出,“任性”來襲,從播出到播后的反響和議論,都是人們話題所在;廣場舞作為中老年人休閑娛樂的主要方式,也曾因擾民遭吐槽;如何在文化大發展的背景下,讓人民群眾更多地享有文化發展的成果,成為擺在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難題。為此,《民生周刊》記者專訪了曾擔任過新聞出版總署署長的全國政協常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龍新民。

《民生周刊》:對于目前的娛樂節目大發展,您怎么看?

龍新民:對于娛樂節目的發展,我表示贊成。文化要弘揚主旋律,提倡多元化。毫無疑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現代化建設的成就、人民群眾的先進典型,這些方面的宣傳要成為主旋律,要成為文藝創作的基本方面。但是,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是多樣的,不同群體、不同年齡段、不同知識層面的群眾,文化生活也各有不同的需求。

《民生周刊》:您喜歡看娛樂節目嗎?

龍新民:早在上世紀90年代,北京電視臺的相親節目《今晚我們相識》,我當北京市委宣傳部長時是積極支持的。文化節目應該豐富多彩,目前流行的娛樂節目適合了相當一部分觀眾。

我們這個年齡段更喜歡看新聞和反映黨的歷史的影視作品。但是,我周邊的年輕人喜歡看娛樂節目。這些節目,雖然從內容上來看感覺不屬于主旋律,但是能夠給人們帶來愉悅,我認為只要是健康有益的,都應該提倡。當然,對娛樂節目低俗化傾向應當加以注意。

全國政協常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龍新民閱讀《民生周刊》雜志。圖/崔靖芳

《民生周刊》:對于廣場舞,您的態度是什么?

龍新民:去年,有些媒體以一邊倒的傾向對廣場舞進行批評和否定,認為會造成噪音擾民。對于城市居民跳廣場舞,我認為應該支持。我們做過居民廣場舞調研,我也到北京玉淵潭、陶然亭、龍潭湖等公園看過群眾歌詠活動,這種居民自發組織的廣場舞和歌詠活動,少則幾十人,多則成百上千人。這是城市居民健身康體、自娛自樂的一項重要活動。不僅在北京,我們在遼寧、湖北、湖南、貴州等地調研時,也都看到了群眾自娛自樂的這種活動,特別是武漢長江沿線開設的若干個文化廣場,已經成為展現城市祥和的名片。我認為,廣場舞是人民群眾開心健身、自娛自樂的一塊陣地,不應否定。

《民生周刊》:對于廣場舞擾民的問題,您怎么看?

龍新民:可以加以引導。比如,唱歌跳舞扭秧歌等應該稍微離居民區遠一點,使用的擴音器、音響設備的音量控制一點,跳舞的時間再適當加以限制,這樣不會對居民造成太大干擾。我認為,廣場舞給城市居民文化生活帶來的正能量遠遠大于噪音擾民的負效應。

《民生周刊》:對于佩戴耳機跳廣場舞的行為,您認為值得推廣嗎?

龍新民:這種行為普遍提倡恐怕有困難,廣場舞群眾比較多,當然如果有居民為了完全不給周圍群眾帶來噪音干擾,戴上耳機會更好一些,但不太可能強行提出這一要求。

《民生周刊》:您會去跳廣場舞嗎?

龍新民:我和愛人去跳過幾次廣場舞,也到公園群眾歌詠活動現場去唱過歌。親身感受到群眾把廣場娛樂健身看作一種精神享受。既可放松心情愉悅身心,也能結交朋友增進情誼。我認為,廣場舞和公園歌詠活動是能夠促進社會祥和、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很好方式。

《民生周刊》:您認為,如何讓人民群眾更多地享有文化發展的成果,這項工作的重點在哪里?

龍新民:讓人民群眾更多地享有文化發展的成果,既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也反映了廣大宣傳文化工作者的愿望?,F在,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文化的發展,目前還不能適應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讓人民群眾更多地享有文化發展的成果,要把關注的重點放到農村,放到城市基層社區。特別是一些貧困、邊遠地區的農村,目前文化設施還相對落后,群眾文化生活也相對貧乏。農村需要文化,農民渴望文化生活。

《民生周刊》:那么,如何改善農民的文化生活?

龍新民:首先,需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各級政府要加大支持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邊遠地區農村文化發展的力度。第二,專業的文化藝術工作者,要多到農村去,面對面輔導農村的文化骨干。調研組發現,現在農村的文化骨干無人培養,完全靠自己摸索。需要一些專業的文化工作者,定時定點下鄉培訓、指導農村的文化骨干,依靠農村的文化骨干來帶動農民的文化娛樂生活。第三,在文化產品生產創作方面,要多考慮農民需求,現在農村題材的作品太少,特別是農民喜歡的電影、電視劇、戲劇作品太少。

《民生周刊》:文化下鄉活動對改善農民文化生活的作用,您如何評價?

龍新民:從中央部門到地方,多年來都有一些文化下鄉的活動,這項活動的確豐富了農民的文化娛樂生活,我過去也帶隊下過鄉。不過,文化下鄉只能熱鬧一天半天,演出完就走,能去的地方也十分有限。農村文化生活和文化條件的改善,最關鍵還是要培養農村自己的文化骨干,建立必要的農村文化活動場所,開展適合農民群眾參與的文化活動。發展農村文化,最終還是要靠激發農民群眾自身的文化發展活力。

猜你喜歡
廣場民生農民
春天的廣場
布魯塞爾大廣場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饸饹面“貸”富農民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在廣場上玩
民生之問飽含為民之情
“錢隨人走”飽含民生期盼
民生銳評
廣場上的大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