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軍權治療脾胃病季節性用藥特色經驗擷菁

2015-04-16 00:57丁雪菲
江蘇中醫藥 2015年12期
關鍵詞:柴胡陽氣脾胃

丁雪菲

(南京中醫藥大學,江蘇 南京 210023)指導:夏軍權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夏軍權教授從醫三十余載,擅長治療“胃痛”、“痞滿”、“嘈雜”、“泄瀉”等脾胃病。筆者有幸跟師抄方學習,對其季節性用藥治療經驗頗有心得,現介紹如下,以供同道參考。

1 四季辨證的重要性

1.1 天人合一的重要體現 中醫強調“天人合一”,《素問·寶命全形論》云:“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產生于自然界,賴自然條件而生存,人與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的運動變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體?!墩摵狻ぷ儎印吩疲骸疤鞖庾冇谏?,人物應于下”,人的生理活動、病理改變都因四時節氣的變化而出現相應的節律改變。

因時制宜是中醫治療學的重要原則之一,早在《黃帝內經》就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一順應四時的養生防病原則?!秲冉洝吩谟盟幹委煼矫?,重視歲運季節氣候之異,東西南北方位之別[1]。脾胃大家李東垣秉承《內經》學術觀點,臨證強調遵從自然規律,結合時令用藥?!镀⑽刚摗て⑽笇⒗矸ā分姓f“內經:必先歲氣,毋伐天和,是為至治。又曰:無違時,無伐化。又曰:無伐生生之氣。皆此常道也?!?/p>

夏教授遵東垣思想,認為在治療中既不能違反四時節氣的自然規律,又不能克伐人體的生生之氣,再結合個體的陰陽盛衰,辨證施治,即所謂“四季辨證”。如何讓病人順應四季變化,如何借四季之氣平衡陰陽、生發收藏,如何借“四季辨證”更好地發揮藥物功效,才是充分體現中醫“天人合一”的上工之道。

1.2 脾胃更易受季節變化影響 李東垣[2]指出:“腸胃為市,無物不包,無物不入,若風、寒、暑、濕、燥,一氣偏勝,亦能損傷脾胃?!毕慕淌谡J為脾胃更易受季節和六氣變化的影響,特別是脾胃虛弱之人,更難適應四時氣候變化,也更容易受風、寒、暑、濕、燥等外邪的克伐。如胃陰虧虛者,逢秋燥則陰津更傷;脾氣虛弱者,遇暑濕必運化無力。所以如何注意季節性用藥,在脾胃病治療中更為重要。臨證用藥時還應注意,一是四時之氣偏盛,一是四時之氣反常,皆需要我們在處方用藥時因“時”利導,平衡陰陽,使氣機升降有序,脾胃功能復常。

2 四季辨證心得

2.1 順時用藥 順時用藥,也就是順應四時氣候變化,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結合四季氣候特點辨證選藥。夏教授認為,季節性用藥不必過多考慮證候,藥物也不在多,常常一到二味即可,用藥得當??墒帐掳牍Ρ吨?。

2.1.1 春季當疏肝 春季陽氣生發,萬物復蘇,風木司令,與肝氣相應,《素問·六節藏象論》曰:“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陰中之少陽,通于春氣?!逼⑽柑撊跽?,因春季陽氣升發不足,易出現肝氣內郁之象,土虛木郁,克脾犯胃,致氣機郁滯,胃失和降。夏教授認為春季應適時選用柴胡等疏肝理氣升發之藥,《滇南本草》言柴胡“可行肝經逆結之氣”;此外柴胡還有升舉陽氣的功效,臨證如見氣虛下陷所致脘腹重墜、久瀉之癥,選用柴胡療效更佳,正如《本草正義》亦說:“柴胡主治,止有二層……一為正虛,則表氣之陷于陰氣者,舉而升之,使返其宅,而中氣自振。此外,則有肝絡不疏之癥,在上為脅肋諸痛,在下為臍腹脹,實皆陽氣不宣,木失調達所致,于應用藥中,少入柴胡,以為佐使而作向導,奏效甚捷?!毕慕淌谟盟幥屐`,柴胡量用6g,自無“劫肝陰”之慮?!拔覆【冒l,必有聚瘀”,兼有血瘀之象者,選用郁金,郁金入血分兼和營血,可養肝血、暢肝用,常與柴胡配伍使用。如肝郁輕緩者,選用合歡花、麥芽、谷芽等疏肝柔肝,體現輕舒和肝之義,兼有煩躁難眠者選合歡花為佳,而兼脾虛食少者則用谷麥芽更妙。

2.1.2 夏季宜化濕 暑乃夏季主氣,暑性炎熱,暑多挾濕,且長江中下游地區有“梅雨季”這一特殊氣候現象,此時氣候濕熱多雨,濕氣彌漫,脾胃易為濕邪所困。立夏之后,夏教授常用藿香、佩蘭等芳香化濕之品。藿香性微溫、味辛,有解暑化濕、和中止嘔之效,用于脘腹脹滿、吐瀉、納差、苔膩等癥。佩蘭化濕和中之功與藿香相似,除可與藿香相須為用外,又因其化濕濁,去陳腐,“開胃除惡”,常用其治療脾經濕熱所致口中甜膩或無味、多涎、口臭等癥,根據其濕邪輕重,用量在6g至15g。進入三伏天后,暑熱熾盛,臨證時夏教授不忘“暑性盛散,傷津耗氣”的特點,運用菊花、荷葉清暑利濕之時,加用太子參、枸杞子益氣養陰。

2.1.3 秋季需滋陰 燥為秋季主氣,初秋多見溫燥,因初秋之時夏熱之氣未退,燥與熱合,易成溫燥之邪傷人致??;深秋多見涼燥,深秋之時冬寒之氣來臨,燥與寒合,易成涼燥之邪傷人致病[3]。對此,夏教授主張初秋宜涼潤,深秋需溫潤。初秋選用滋陰涼潤之藥如北沙參、石斛、麥冬,正所謂“燥者潤之”。北沙參歸肺、胃經,養肺胃之陰,兼清肺胃之熱,《飲片新參》言其“養肺胃陰,治勞咳痰血”,故臨證時如見患者兼有肺陰虛證之咽干音啞、干咳少痰者,夏教授多用北沙參。石斛歸胃、腎經,夏教授最常用于胃陰虛之胃脘疼痛、嘈雜、煩渴、舌干紅少苔者,《神農本草經》謂其“主傷中,除痹,下氣,補五臟虛勞羸瘦,強陰,久服厚腸胃”?!毒霸廊珪に氖啪恚罕静菡贩Q石斛“用除脾胃之火,去嘈雜善饑及營中蘊熱。其性輕清和緩,有從容分解之妙,故能退火養陰,除煩,清肺,下氣,亦止消渴熱汗”。麥冬養陰潤肺、益胃生津之功與沙參、石斛相似,《本草正義》載:“麥冬,其味大甘,膏脂濃郁,故專補胃陰,滋津液,本是甘藥補益之上品。凡胃火偏盛,陰液漸枯,及熱病傷陰,病后虛羸,津液未復,或炎暑燥津,短氣倦怠,秋燥逼人,肺胃液耗等證,麥冬寒潤,補陰解渴,皆為必用之藥?!丙湺謿w心經,能養心陰,清心熱,適用于臨床同時見心悸者。陰傷較重者,常與玉竹、烏梅等養陰生津之品同用;兼有脾氣虛者,又選山藥、太子參等共奏益氣養陰之功。而深秋之時夏教授在滋陰的基礎上會適當加用溫陽藥物固護陽氣,如桂枝、蘇梗。

2.1.4 冬季要護陽 冬季氣候寒冷,寒為陰邪,易傷陽氣,素體脾胃虛弱者易感寒邪而發病,現代醫學也認為人體受到冷空氣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多,脾胃病易在冬季反復。夏教授臨證宗仲景之法,注重脾胃陽氣,認為脾胃健運如常,依賴陽氣的催動[4]。最常用干姜溫中散寒、健運脾陽,多與黨參、白術等同用,治胃寒之脘腹冷痛、惡心嘔吐,取理中丸之義。張元素《珍珠囊》記載:“干姜其用有四:通心陽,一也;去臟腑沉寒痼冷,二也;發諸經之寒氣,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毕慕淌谶x擇溫陽之品每多心得,如伴肩背疼痛,或恰遇外寒,或辨證屬陰陽不和者,喜用桂枝解肌溫經通脈;如兼有頭痛則選吳茱萸、白芷,其中吐涎吞酸肝經寒氣甚者重用吳茱萸,量用5g至6g,正如《本草綱目》載其“開郁化滯,治吞酸,厥陰痰涎頭痛,陰毒腹痛”,兼外感頭痛者宜用白芷;腹冷兼便溏者則用炮姜;臍周痛者取烏藥配木香;少腹痛者用高良姜配香附或烏藥;胸腹氣滯之噯氣者選蘇梗。如遇陽虛較甚者,加溫腎之品如附子、肉桂、益智仁等,因人之陽氣依賴腎陽的溫煦,補火助陽,溫腎水而振中土。

2.2 反季節用藥 夏教授認為所謂 “反季節用藥”可謂“與時俱進”,且與順時用藥并無矛盾,為何“反季節用藥”,其原因有二。一是當今氣候常常反復無常,如秋冬反而氣溫偏高,春夏異常涼爽,人體更易導致陰陽失衡,病情常于此時反復,所以重視氣候異常對人體的影響顯得尤為重要。如秋冬氣溫偏高,更易導致脾胃陰傷,此時臨證宜多選涼潤之品濡養胃陰。而春夏異常涼爽,則更易傷及陽氣,應特別注意溫中。二是當今人們生活條件與古人有很大區別,我們用藥也要“與時俱進”,如夏季空調廣泛使用,加上冷飲、啤酒等,人們貪涼飲冷,往往傷及脾陽,夏教授夏季用姜常常多于冬季。而冬季暖氣、空調的使用,常使熱邪、燥邪偏盛,所以黃連、蒲公英、石斛等也成了冬季常用藥。

3 結語

夏教授指出季節性用藥不是什么高深之道,但恰是中醫整體觀念、天人合一的重要體現。治病不辨四季,絕非上工之法。尤其是脾胃病的治療,辨四季寒、熱、燥、濕,因勢利導,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初學中醫者,養成察四時變化、應四季用藥的習慣,方能更好地發揮中醫的特色與療效。

[1]蘇穎.《內經》運氣治則探析.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2,18(3):2

[2]李東垣.脾胃論.文魁,丁國華,整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87

[3]曹洪欣.中醫基礎理論.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4:266[4]夏軍權.仲景脾胃學說臨證啟迪.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13(3):15

猜你喜歡
柴胡陽氣脾胃
好脾胃 養出來
脾胃失調該如何調理
陽氣,護佑全身、除痰祛濕!
脾胃升降平衡才健康
核桃柴胡間作技術
脾胃氣滯多因肝胃不和
陽氣不足該怎么調理?
HPLC法同時測定柴胡桂枝湯中6種成分
10 種中藥制劑中柴胡的定量測定
柴胡治療豬感冒癥的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