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晝夜不同增溫處理對小麥生長發育和產量的影響

2015-04-17 23:44石姣姣江曉東邱思齊
江蘇農業科學 2015年1期
關鍵詞:株高小麥產量

石姣姣 江曉東 邱思齊

摘要:以揚麥13號為材料,采用開放式的田間增溫系統對麥田進行不同增溫處理(從出苗到收獲),研究不同增溫處理對小麥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設置全天增溫(AW,全天冠層平均增溫1.9 ℃)、白天增溫(DW,白天冠層平均增溫2.1 ℃)、夜間增溫(NW,夜間冠層平均增溫1.7 ℃)3個增溫處理,以不增溫為對照(CK)。結果表明:與對照相比,AW、DW、NW處理下小麥各生育時期均提前,AW處理下小麥提前時間最多,其次為DW處理,最后為NW處理;小麥各生育時期中,拔節期提前時間最多。3種增溫處理下小麥株高基本大于CK,AW處理下小麥株高最高,這主要由于增溫導致小麥生育時期提前,越冬期縮短,有利于小麥營養生長。AW處理下小麥LAImax值出現最早,這與日平均溫度高低、晝夜溫差大小等密切相關。DW、AW處理下小麥增產,NW處理下小麥減產。

關鍵詞:增溫;小麥;生育時期;株高;葉面積指數;產量

中圖分類號: S161.2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1-0082-02

收稿日期:2014-02-25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41105078);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編號:BK2011827);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項目。

作者簡介:石姣姣(1987—),女,重慶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農業氣象研究。Tel:(025)58699957;E-mail:shijiaojiao@yeah.net。

通信作者:江曉東,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農業生態與農業氣象研究。Tel:(025)58699957;E-mail:jiangxd@126.com。過去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0.56~0.92 ℃。氣溫增加的同時,其增幅也呈明顯的非對稱性,夜間增溫幅度大于白天,冬季增溫幅度大于夏季,高緯度地區增溫幅度大于低緯度地區。溫度是大多數植物生長發育的主要驅動因子,氣候變暖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同時也給作物生產帶來影響[1]。日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對作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干物質積累等產生顯著影響。學者們認為,溫度升高將導致冬小麥生育期縮短,物候提前,并引起株高、LAI值(葉面積指數)變化,降低土壤含水量,影響各種病蟲害的發生及分布,從而導致作物產量變化[2-5]。研究表明,冬季氣候變暖會使小麥冬前旺長,株高、LAI、分蘗數偏大,養分消耗增加,不利于小麥越冬[6]。田云錄等認為,增溫條件下,冬小麥有效分蘗增加,營養生長期絕對生長速率顯著提高,株高、綠葉面積增加,千粒質量、產量顯著提高[7]。Nicholls認為,1952—1992年,澳大利亞日最低氣溫升高,霜凍災害減少,小麥產量增加明顯[8]。房世波等研究認為,春季夜間增溫2.5 ℃導致冬小麥減產達26.6%[9]。白莉萍等認為,增溫促進冬小麥無效分蘗增加,導致冬小麥減產[10]。全球范圍內統計顯示,平均氣溫提高對小麥、玉米、大麥這些作物產量有顯著的負面影響。近年也有一些模型分析表明,增溫對作物產量影響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11]。本試驗通過在田間設置開放式晝夜不同增溫裝置,研究晝夜不同增溫處理對冬小麥生長發育、產量的影響,以期為小麥生產實踐提供理論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設計

試驗于2012年11月—2013年6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農業氣象實驗站進行。供試小麥品種為揚麥13號。試驗田前茬作物為水稻,水稻收獲后秸稈還田。耕層土壤質地為壤質黏土,黏粒含量為26.1%,土壤pH值為6.2,有機碳、全氮含量分別為19.4、11.5 g/kg。采用紅外線陶瓷加熱燈對冬小麥進行增溫處理。試驗設置全天增溫(AW)、白天增溫(DW)、夜間增溫(NW) 3種增溫處理,以不增溫處理為對照(CK)。全天增溫指冬小麥從出苗到收獲晝夜不間斷增溫,雨雪天停止增溫。白天增溫是同期內每天06:00—18:00進行增溫。夜間增溫是在每天18:00至次日06:00增溫。使用CR3000數據采集器(美國Campbell公司)在小麥全生育期內每隔1、10 min記錄各小區小麥冠層溫度,AW、DW、NW處理分別可以使冠層增溫時段內溫度平均升高1.9、2.1、1.7 ℃。每個小區面積為3 m×3 m,隨機排列,重復3次。試驗地肥料用量分別為:N 168 kg/hm2、P2O5 105 kg/hm2、K2O 135 kg/hm2,磷、鉀肥作為基肥一次性施入,氮肥分底施(1/2用量)及拔節肥(1/2用量),基本苗為270萬株/hm2,行距25 cm。11月13日播種,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同一般高產麥田。

1.2方法

每小區選取長勢均勻的20個小麥單莖分別測量其株高,求平均值。每小區選取長勢均勻的20個小麥單莖,將綠色葉片按葉位分離,采用LI-3000C便攜式葉面積儀(美國 LI-COR 公司)測定葉面積,并換算成LAI。收獲時在每小區選取長勢均勻的20個單莖,分別測量小麥的穗粒數、千粒質量,統計1 m2小麥穗數。收獲時每小區選取長勢均勻的2 m2小麥收獲、脫粒、稱質量,計算產量。

1.3數據處理

采用DPS9.5軟件分析數據。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增溫處理對小麥生育期的影響

從表1可看出,不同增溫處理均導致揚麥13號生育時期提前,AW處理下揚麥13號生育時期提前最多,其次是DW、NW處理。增溫處理對拔節期影響最大,AW、DW、NW處理的拔節期出現時間分別比CK處理提前了20、8、4 d;AW、DW、NW處理孕穗期出現時間分別比CK處理提前了23、5、2 d;AW、DW、NW處理開花期分別比CK處理提前了13、5、4 d;AW、DW、NW處理灌漿期出現時間分別比CK處理提前了15、7、7 d??梢姸驹鰷貙π←溕谟绊戯@著。

表1不同增溫處理下揚麥13號的生育時期

處理拔節期

3不同增溫處理對小麥LAI值的影響

由圖2可知,AW處理下小麥LAI值從2月22日起增加較快,3月19日(孕穗期)達最大值,DW、NW、CK的LAI值增長速度較緩,4月12日達最大值。DW、AW、CK、NW處理下小麥LAImax分別為6.21、5.67、4.63、4.12。

2.4不同增溫處理對小麥產量的影響

單位面積有效穗數、穗粒數、千粒質量是構成小麥產量的三要素。冬季升溫有利于小麥分蘗,3種增溫處理下揚麥13號單位面積穗數由高到低依次為DW>AW>NW>CK;穗粒數由高到低依次為DW>NW>CK>AW,四者差異不顯著;千粒質量由高到低依次為AW>DW>CK>NW;小麥產量由高到低依次為DW>AW>CK>NW。

表2不同增溫處理對揚麥13號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

處理穗數

(穗/m2)穗粒數

(粒/穗)千粒質量

(g)產量

(g/m2)NW532.27b45.73a38.71c680.86dDW569.60a46.40a41.36ab910.49aAW557.87ab44.17a43.42a839.29bCK508.80c44.93a41.34ab784.33c注:同列數據后標有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

3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表明,不同增溫處理對小麥生長發育影響顯著,這與Luo等的研究結論[12]一致。與對照相比,AW、DW、NW處理下小麥各生育時期均提前,AW處理下小麥生育期提前時間最多,其次為DW處理,最后為NW處理;小麥各生育時期中,拔節期提前時間最多。冬小麥營養生長期主要受低溫影響[13],冬季增溫可使小麥在越冬期仍繼續生長;小麥是長日照作物,開花受光周期影響較大。3種增溫處理下小麥株高基本大于CK處理,AW處理下小麥株高最高。這主要由于增溫導致小麥生育時期提前,越冬期縮短,有利于小麥營養生長。AW處理下小麥LAImax值出現最早,這與日平均溫度高低、晝夜溫差大小等密切相關。冬季增溫對小麥影響較大,暖冬現象時有發生,本試驗表明,DW、AW處理下小麥增產,NW處理下小麥減產。DW處理由于白天溫度增加,夜間溫度未改變,使得晝夜溫差大,小麥長勢優于其他處理。夜間增溫導致小麥夜間呼吸消耗增加,不利于干物質積累,小麥生長情況較差。產量構成方面,DW、AW處理下小麥穗粒數與CK處理差異較小,千粒質量增加,籽粒更飽滿[9]。由于DW處理下小麥穗數、穗粒數最多,因此小麥產量增加最顯著。NW處理下小麥冬季分蘗增加,穗數、穗粒數均大于CK處理,籽粒灌漿程度較差,千粒質量低于CK處理,小麥減產。

參考文獻:

[1]Badeck F W,Bondeau A,Bttcher K,et al. Responses of spring phenology to climate change[J]. New Phytologist,2004,162(2):295-309.

[2]Batts G R,Morison J,Ellis R H,et al. Effects of CO2 and temperature on growth and yield of crops of winter wheat over four seasons[J].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1997,7(1/2/3):43-52.

[3]蒲金涌,姚玉璧,馬鵬里,等. 甘肅省冬小麥生長發育對暖冬現象的響應[J]. 應用生態學報,2007,18(6):1237-1241.

[4]Wang Y T,Gan R Y,Wang J Y,et al. Phenological trends in winter wheat and spring cotton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s in northwest China[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2008,14(8):1242-1251.

[5]田云錄,鄭建初,張彬,等. 麥田開放式晝夜不同增溫系統的設計及增溫效果[J]. 中國農業科學,2010,43(18):3724-3731.

[6]王若瑜,沈陽,馬青榮. 小麥冬前異常旺長對秋冬氣候變暖的響應分析[J]. 安徽農業科學,2009,37(26):12459-12461.

[7]田云錄,陳金,鄧艾興,等. 開放式增溫下非對稱性增溫對冬小麥生長特征及產量構成的影響[J]. 應用生態學報,2011,22(3):681-686.

[8]Nicholls N. Increased Australian wheat yield due to recent climate trends[J]. Nature,1997,387:484-485.

[9]房世波,譚凱炎,任三學. 夜間增溫對冬小麥生長和產量影響的實驗研究[J]. 中國農業科學,2010,43(15):3251-3258.

[10]白莉萍,周廣勝. 小麥對大氣CO2濃度及溫度升高的響應與適應研究進展[J].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4,12(4):23-26.

[11]Tao F L,Hayashi Y,Zhang Z,et al. Global warming,rice production,and water use in China:Developing a probabilistic assessment[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2008,148(1):94-110.

[12]Luo Z K,Sun O J,Ge Q S,et al. Phenological responses of plants to climate change in an urban environment[J]. Ecological Research,2007,22(3):507-514.

[13]Wang R Y,Zhang Q,Wang Y L,et al. Response of corn to climate warming in arid areas in northwest China[J]. Acta Botanica Sinica,2004,46(12):1387-1392.黃建,馮琦,盧迪,等. 有機無機肥配施條件下烤煙的致香成分及香氣指數[J]. 江蘇農業科學,2015,43(1):

猜你喜歡
株高小麥產量
主產區小麥收購進度過七成
2022年11月份我國鋅產量同比增長2.9% 鉛產量同比增長5.6%
今年前7個月北海道魚糜產量同比減少37%
孔令讓的“小麥育種夢”
葉面施肥實現小麥畝增產83.8千克
海水稻產量測評平均產量逐年遞增
哭娃小麥
介紹四個優良小麥品種
2018上半年我國PVC產量數據
不同栽培密度對柴胡生長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