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低油菜新品種鎮油7號的選育與利用

2015-04-17 23:48岳緒國顧炳朝楊軍
江蘇農業科學 2015年1期
關鍵詞:選育油菜利用

岳緒國 顧炳朝 楊軍 等

摘要:鎮油7號是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以(8901×94Y16)F4作母本、以(8705×蘇油158)F2作父本進行人工雜交,經過多年自交分離,采用系譜法連續選育而成的半冬性甘藍型常規雙低油菜新品種。全生育期244 d,株高158 cm,角果排列密,1次分枝數多,2次分枝少,分枝點高度42 cm,單株有效角果385個,每角果實20.2粒,千粒質量4.0 g;株型緊湊,分枝、角果向上斜生,受光姿態好,后期熟色枇杷黃,熟相佳,成熟一致性好,適宜機收;品質雙低(低芥酸、低硫苷),芥酸含量0.2%,餅粉硫苷含量21.6 μmol/g,含油率40.6%;菌核病發病率13.7%、病情指數8.9,抗倒性中等。

關鍵詞:雙低;油菜;鎮油7號;選育;利用

中圖分類號: S634.303.3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1-0090-02

收稿日期:2014-02-20

基金項目: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資金[編號:CX(11)1026];江蘇省科技支撐計劃(編號:BE2013435)。

作者簡介:岳緒國(1970—),男,江蘇沭陽人,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油菜育種與栽培技術研究。E-mail:13815163085@163.com 。選育高產、雙低(低芥酸、低硫苷)優質、適合全程機械化作業的油菜新品種應用于生產是適應繼水稻、小麥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作業后,促進油菜產業競爭力,順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重要舉措[1]。隨著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油菜機械耕整、開溝、植保、施肥等環節基本得到解決[2],油菜全程機械化生產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但受油菜品種自身的生長特性,品種成熟期難以一致,缺乏適合機收油菜品種,傳統育苗移栽種植習慣以及零星插花種植,油菜規?;N植程度不高等因素制約,油菜生產總體機械化水平仍然很低[3-4],油菜生產機械化在農業機械化中所占的份額較少[3]。研究適合機械化生產的油菜品種性狀要求,選育適合機械化生產的油菜新品種是建立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體系,實現油菜生產高效、高產、增收、節本的關鍵措施之一[5-7]。鎮油7號是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根據選育目標,于2001年選用自育的熟期早、產量高、高抗菌核病、抗倒性強、株型緊湊的甘藍型常規油菜中間品系(8901×94Y16)F4作母本,以農藝性狀好、產量潛力大而穩定的(8705×蘇油158)F2作父本雜交,后代經6個世代的系譜選擇育成的甘藍型常規雙低油菜新品種,具有高產穩產、優質雙低、廣適性強、株型緊湊、角果排列密、適合機械收獲等特點。2013年12月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號:蘇審油201302),并已申請品種保護。

1選育路線和經過

根據選育目標,在選種圃中選用符合預定目標的中間材料進行有性雜交,采用系譜選育法,連續對單株和株系進行篩選,同時對抗逆性、綜合農藝性狀進行田間篩選,結合室內檢測,對各世代單株的含油率、芥酸和硫苷含量進行鑒定選擇。在選種圃單株、株系篩選過程中,增加種植密度,以期在高密度種植條件下增加具備適合機械種植的產量構成因素、農藝性狀和株型的油菜個體的中選概率。

2001年,在選種圃中選用熟期早、產量高、高抗菌核病、抗倒性強、株型緊湊的甘藍型常規油菜中間品系(8901×94Y16)F4單株作母本,與農藝性狀好、產量潛力大而穩定的中間品系(8705×蘇油158)F2單株作父本進行配組雜交,同年6月收獲種子73粒,當年9月種植3行。2002年,收獲時選優勢強、農藝性狀好的8個單株進行混收,種植5行。2013年,進行單株選擇,選生長勢好、病害輕的單株,同時進行室內考種和品質檢驗,淘汰單株性狀和雙低品質差的,將表現好的留種。2004年,分單株播種,優中選優,在系譜“S179”中選病害輕、綜合性狀好的單株16株,同時進行室內考種和品質檢驗,淘汰單株性狀劣和雙低品質差的;2004年開始,加大株系種植群體密度。2005年,將中選的10株分單株播種,中選雙低且農藝性狀突出的9個株系。2006年,種植9個株系,中選5個株系。2007年,從中選的5個穩定株系中篩選單株種植,其中編號為“518”表現穩定,品質優。2008年,在“518”優系中篩選15個單株進行產量鑒定,其中編號“鎮2808”的株系產量最高,綜合農藝性狀表現突出,室內檢測含油率高,雙低品質穩定,每角果粒數多,千粒質量高,單株生產力高。2009年,鎮2808進入新品種比較試驗,鎮2808在品比試驗中產量第一,熟相佳。2010年,推薦參加江蘇省常規油菜預備試驗。2011—2012年參加江蘇省常規油菜區域試驗。2013年,提升參加江蘇省常規油菜生產試驗。

2產量表現

2008年,新品系鑒定試驗中,鎮油7號平均產量 2 946.30 kg/hm2,比對照史力豐增產8.91%。2009年,參加油菜品比試驗,鎮油7號平均產量3 073.80 kg/hm2,比對照史力豐增產10.03%,增產達極顯著水平。2010年,參加江蘇省常規油菜預備試驗,鎮油7號平均產量2 271.15 kg/hm2,比對照紅油3號增產8.73%。2011年,參加江蘇省常規油菜區域試驗,鎮油7號平均產量2 665.20 kg/hm2,比對照蘇油4號增產1.63%,居13個參試品種(系)第2位,但差異不顯著。2012年,繼續參加區域試驗,鎮油7號平均產量 2 781.90 kg/hm2,比對照品種蘇油4號增產10.45%,產量差異達極顯著水平。2013年度參加江蘇省常規油菜生產試驗,平均產量3 195.00 kg/hm2,較對照蘇油4號增產8.9%。

3主要特征特性

3.1農藝性狀優,適合機收

鎮油7號屬半冬性甘藍型常規油菜品種。該品種幼苗子葉腎臟形,葉色深綠,葉片裂片缺刻、葉緣鋸齒狀,葉片較長,葉柄長度中等,越冬期半直立至直立,春發偏弱。株型緊湊,分枝和角果向上斜生,受光姿態好,利于后期光合作用和干物質積累,花期集中。全生育期244 d,較對照蘇油4號長1 d;株高158 cm,分枝點高42 cm,主軸長度58 cm,1次分枝8.4個,2次分枝3.3個。與對照相比,株高和分枝點高度適宜,主軸和分枝長度短,但角果密度大,1次分枝多,2次分枝少,是適合機械化收獲的理想株型。

3.2產量結構協調,較易獲得高產

鎮油7號單株有效角果數多,一般385個左右,每角果實粒數多,達20.2粒,千粒質量高,一般在4.0 g以上,單株生產力高,達32 g以上。后期成熟一致性好,熟相佳,角果層密,產量結構協調,易獲高產且穩產性好。

3.3綜合抗性優良,品質雙低

鎮油7號對菌核病抗性好,對病毒病表現高抗,凍害輕。根據2010—2012年2年區域試驗,田間抗性調查平均結果為:菌核病發病率13.7%,病情指數8.9;凍害率70%,凍害指數27.6。品質雙低,含油率高,經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品質測定,芥酸含量為0.2%,餅粉硫苷含量為 21.6 μmol/g,含油率為406%,符合國家油菜雙低標準。

4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根據鎮油7號的品種特性和產量形成特點,高產栽培的策略應在保證單位面積有效角果數的基礎上,增加每角實粒數,提高粒質量。即通過適期早播,培育壯苗越冬,合理密植,科學運籌肥水管理,促早發,提高群體質量,打好豐產基礎,充分發揮其增產優勢。

4.1適期早播,培育壯苗越冬

由于鎮油7號春發偏弱,在江蘇省種植應比正常播期提前2~4 d。苗床盡量稀播,大田與苗床比例控制在(4∶1~5 ∶1),用種量7.5 kg/hm2左右;直播可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播種,用種量控制在4.5~6.0 kg/hm2,播種后及時間苗、定苗,進行田間管理。做到移栽時大壯苗,直播早齊苗、勻苗。

4.2及時移栽,合理密植

鎮油7號適宜移栽期在10月底至11月初,苗齡控制在35 d左右。避免過早或過遲移栽,苗齡過短移栽根系發育不足,苗齡過長容易形成高腳苗,同時苗體過大,蒸騰作用旺盛,不容易早活棵,均不易達到壯苗越冬要求。根據肥力和生產水平確定移栽密度,促使個體和群體協調。由于鎮油7號油菜株型緊湊,分枝及角果向上斜生,適當增加密度能發揮該品種增產潛力,達到更高產目的。一般移栽密度127 500株/hm2,肥力水平差的田塊密度可以加大到150 000 株/hm2。

4.3科學肥料運籌,創建合理群體結構

針對鎮油7號春發偏弱、單株生產力和經濟產量高的品種特性,在肥料運籌上應掌握前重后輕,重施基苗肥,輕施薹花肥,防止后期倒伏。適當減少氮肥用量,注重磷鉀肥和有機肥的投入量。產量3 000 kg/hm2水平,全生育期間一般施用純氮225~300 kg/hm2,基肥占總施肥量的65%左右,促進前期發育,早形成壯苗;移栽活棵后早施苗肥,確保壯苗越冬。抽薹初花期,氣溫回升,油菜根系發達,對肥水吸收能力強,在薹高2~3 cm時及時追施尿素,提高油菜后期光合效率,獲得顯著增產效率。

4.4加強病蟲草害防治,做好田間管理

油菜生長期間多雨水且相對集中,在播種移栽前應加強溝系管理,保證“三溝”配套流暢,并及時清溝理墑,防止明澇暗漬。播種移栽前用油菜專用除草劑進行土表處理,控制油菜整個生育期間的雜草基數,形成良好的生態小環境。及時進行化除,有條件的進行人工松土除草,防止雜菜與油菜爭光、爭肥、爭水,促進個體健壯生產,增加分枝。苗期和返青期重點防治蚜蟲和菜青蟲?;ㄆ诩皶r噴施藥劑防治菌核病,雨水多的年份可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噴施1次。根據情況可噴施3%硼砂水溶液防止缺硼而造成“花而不實”。

4.5適時收獲,確保豐產豐收

在收獲季節要及時收獲,避免因天氣、收獲時機不當造成產量損失。鎮油7號株型緊湊,株高適中,可采用聯合收獲方式,應在全田90%以上油菜角果外觀顏色全部轉變為枇杷黃、完熟度基本達到一致時,于上午或傍晚或陰天時,采用聯合收割機一次性完成收獲過程,聯合收獲后的油菜籽含水率高,極易發生霉變,應及時晾曬。

參考文獻:

[1]岳緒國,顧炳朝,唐澤慶,等. 適合全程機械化作業油菜新品種鎮油5號的選育實踐與思考[J]. 江蘇農業科學,2010(3):113-115.

[2]金誠謙,吳崇友,石磊,等. 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體系關鍵技術研究[J]. 農機化研究,2010(5):221-223.

[3]吉健安,薛艷鳳,陳震.江蘇省油菜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J]. 江蘇農業科學,2012,40(4):9-11.

[4]宗錦耀. 我國油菜生產機械化的發展性狀與對策措施[J]. 農業機械,2008(20):18-20.

[5]劉葛山,蔣守華,朱明超. 江蘇淮北地區油菜生產現狀與發展途徑[J]. 江蘇農業科學,2010(6):624-626.

[6]戚存扣,傅壽仲. 江蘇油菜科學技術發展50年[J]. 江蘇農業學報,2010,26(2):430-436.

[7]傅壽仲,戚存扣,浦惠明,等. 中國油菜栽培科學技術的發展[J].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06(1):86-91.

猜你喜歡
選育油菜利用
利用min{a,b}的積分表示解決一類絕對值不等式
油菜田間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樣實現機插
利用一半進行移多補少
利用數的分解來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油菜燴豆腐
種油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