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灘簧名義及類別辨識

2015-04-20 09:13袁環
上海戲劇 2014年5期
關鍵詞:花鼓劇種

袁環

灘簧原為形成于長三角地區的一個曲藝類別,清中葉以來逐漸發展為戲曲形式,流傳至我國蘇、浙、滬、皖、鄂、贛、閩等多個省市,涉及蘇劇、錫劇、滬劇、甬劇、姚劇、湖劇、紹興灘簧、婺劇、甌劇、臺州亂彈、菇民戲、和劇、文南詞、文曲戲、贛劇南北詞、南詞戲等十余個劇種。

灘簧涉及的學術問題錯綜復雜,學界曾召開過數次專題研討會,也推出了部分研究成果。筆者認為,在灘簧研究過程中有幾個問題應當引起重視:其一,在歷史層面,關于灘簧的相關名稱文獻應盡量搜羅,在靡有孑遺的基礎上把握灘簧的發展脈絡;其二,從灘簧全貌來看,實則包含南詞灘簧與花鼓灘簧兩種類別,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花鼓灘簧,對南詞灘簧的重視程度不夠,有的甚至誤認為灘簧僅涉及蘇劇、錫劇、滬劇等花鼓灘簧劇種;其三,從音樂視角來看,灘簧各劇種實際上是聲腔傳播衍變的結果,如僅從歷史、劇目等角度分析,則可能“隔靴搔癢”,難以切中問題的本質。在灘簧劇種的辨識中,應牢牢把握住聲腔的親緣關系,從聲腔的角度并結合其他因素進行辨識。限于篇幅,本文簡要討論灘簧的名義及類別問題。

一、灘簧名義辨識

長期以來,學界對“灘簧”二字的寫法及其概念內涵有不同的觀點:

第一,認為應該書作“攤簧”。近幾十年來,浙江地區的多數學者堅持使用“攤簧”。如洛地認為:“攤”即“攤破”,“簧”指“演唱”。1先生曾向筆者談到,他堅決反對使用“灘”字。羅萍在《紹興平湖調》中指出:“南詞灘簧是分角色演唱的,所謂‘灘簧,也就是‘灘而簧之,即分角色演唱的意思?!?2雖然該書中記載的是“灘簧”,但筆者在采訪先生時,他特意指出應該書作“攤簧”二字。此類文獻還有《蘭溪攤簧》、《杭州攤簧》等。

第二,認為應該書作“灘簧”。多數音樂工具書及相關著作均使用“灘簧”二字。江蘇地區的學者大多書作“灘簧”,如《中國戲曲音樂集成·江蘇卷》。此外,朱恒夫在《灘簧考論》中也認為:“盡管‘灘簧本為‘攤黃,但現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人們大都說成與寫成‘灘簧了,若有‘攤黃一詞,反而會引起誤解,所以只能從眾?!?

那么,究竟如何看待灘簧的名稱書寫問題?筆者通過查閱文獻中有關灘簧的不同記載,根據名稱性質的不同,將其分為三類:

1.“灘簧”類

以“Tan huang”或“Tan wang”為讀音的歷史文獻,涉及灘王、彈黃、攤簧、攤黃、灘簧、灘黃等名稱,此類文獻最為多見。按其大致出現時間順序,列舉如下:

灘王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前后,吳縣舉人沈起鳳等人的傳奇《文星榜》第四出道士云:“唱灘王是我起首”。又云:“《賣橄欖》粗話直噴,《打齋飯》嚼蛆一泡?!?4可以看出,此處的“灘王”是一種具有俗文化特征的藝術形式。

彈黃 乾隆六十年(1795),由顏自德選輯、王廷紹編訂的《霓裳續譜》5卷之八雜曲部分,收錄了一支【彈黃調】、兩支【南詞彈黃調】。

攤黃 《霓裳續譜》“萬壽慶典”部分收入了一首《桑農獻瑞》,選用了【攤黃調】作為唱調。6清道光、咸豐年間焦東周生的《揚州夢》記載:“延賓聚艷,重彈詞、攤黃家,愛其文也;至婦女消夏,則喜瞽女琵琶,唱佳人才子傳奇”。7從“攤黃家,愛其文也”的記載可以看出,此處的“攤黃”是一種唱詞文雅、文學性較強的藝術形式。

攤簧 乾隆六十年成書的李斗《揚州畫舫錄》卷十一“虹橋錄下”云:“歌以清唱為上。十番鼓次之。若鑼鼓、馬上撞、小曲、攤簧、對白、評話之類。又皆濟勝之具也?!?

灘黃 《清代北京竹枝詞(十三種)》一書中收入了清嘉慶十八年的《都門竹枝詞》,云:“某日某園演某班,紅黃條子貼通阛,太平鑼鼓灘黃調,更有三堂‘十不閑?!?9

灘簧 清同治三年(1863)成書的范祖述《杭俗遺風》,該書“聲色篇”中“灘簧”條目記載:“以五人分生、旦、凈、丑腳色,用弦子、琵琶、胡琴、鼓板。所唱亦系戲文,如《謁師》、《勸農》、《梳妝》、《跪池》、《和番》、《鄉探》之類?!?1 0

從以上文獻可以看出:灘王、彈黃、攤黃、攤簧、灘黃、灘簧等詞語,實際上是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作者對“Tan wang”或“Tan huang”發音的不同書寫方式所致。在江、浙吳語方言區中,“黃”和“王”的讀音相同,都讀作“wang”,故出現了“王”、“黃”、“簧”等寫法。當前,學界對“Tan huang”二字的寫法仍有不同意見。對于“huang”,大多數學者贊同書作“簧”,而對于“Tan”,學界則有“攤”和“灘”前文所述兩種不同意見。

本文傾向于使用“灘簧”二字,主要依據在于:1.就目前查找到的晚清和民國文獻來看,書作“灘簧”的占絕大多數,約200余條。如:徐傅霖的《中國民眾文藝一斑——灘簧》1 1 、李家瑞的《灘簧》1 2 、趙景深的《最早的灘簧》13。而該時期以“攤簧”為名的文獻則很少見,僅有寥寥幾條。晚清和民國時期學者的寫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時人們對灘簧的認識和看法。2.“攤而簧之”的觀點僅能解釋早期南詞灘簧的表演形式特點,對于花鼓灘簧則很難解釋得通。3.目前學界大多數學者仍贊成灘簧的書寫方式,本文亦從眾。

2.“南詞”類

在灘簧的歷史文獻中,與其相關的名稱還有南詞彈黃調、南詞、對白南詞、詞調等。

南詞彈黃調 《霓裳續譜》卷之八雜曲部分收錄了兩支【南詞彈黃調】。這說明,早在清乾隆年間南詞與灘簧已經合流。但此后很少見到有關“南詞彈黃”或“南詞灘簧”的文獻記載,直至近代學者的論述。

南詞 蘇劇是灘簧系統中較早產生的劇種。據老藝人口述,蘇劇過去在民間演出時,一直掛“南詞”或“對白南詞”的牌子,觀眾亦習稱其為“南詞”。1 4直到民國時期,蘇劇才出現“蘇州灘簧”或“蘇灘”的稱謂。安徽、湖北、江西、福建等地的灘簧劇種,民間亦稱為“南詞”。endprint

對白南詞 除上述老藝人口述外,《蘇劇前灘》一書亦提及:“蘇劇的前身是蘇灘,蘇灘原名‘對白南詞,是用南詞這種曲調清唱的戲曲體的曲藝?!?15

詞調 使用“詞調”名稱的曲種有臺州詞調。據文獻記載:臺州詞調“約在1932年,天臺縣的某亂彈班從溫州請來一名旦腳演員教授(南詞)攤簧《斷橋》,自此亦稱‘攤簧,在當地習慣上仍稱‘詞調為多?!?6

有學者認為:當前的南詞與對白南詞是兩種不同的表演形式。但據筆者了解,歷史上蘇州灘簧曾出現過同時被稱為南詞和對白南詞的情況,二者的關系尚待進一步理清。

3.其它類

在灘簧的有關劇種中,曾出現串客、花鼓灘簧、鸚哥戲等稱謂。這些名稱顯示出灘簧的另一種文化屬性,即其與底層民眾的生活十分密切,具有俗文化特征。

串客 清末余治《得一錄》卷十一之二:“花鼓淫戲,吳俗名灘簧,楚中名對對戲,寧波名串客班,江西名三腳班?!?17

前灘/后灘 1960年《蘇劇前灘》一書認為:“前灘,即前唱的意思,后灘,即后唱的意思;其演唱習慣是:八前四后,即前唱八出正戲,后唱四出玩笑戲收場。藝人們把前唱的正戲節目,總稱為前灘,后唱的玩笑戲節目,總稱為后灘?!?18

錢灘 民間有灘簧與“錢”姓有關的說法,因而亦寫作“錢灘”:“傳說清嘉慶帝去世,舉喪期間不準演戲。藝人改唱灘簧,腳本為‘萬勝全昆班錢坤元作。另一說清道光帝去世,舉喪期間,蘇州舉人錢明(寶)樹改昆曲為灘簧,供藝人演唱?!? 9

油灘 是“指以反映清代中葉以來民間生活為主要題材,表演上丑角較突出,注重滑稽打趣,音樂以民間俗曲為主。故而又名‘油灘?!? 0

花鼓灘簧 同治初年,清政府在蘇州市中心的元妙觀立了石碑禁演灘簧:“花鼓灘簧,多系男女褻狎情事,忘廉喪恥,長惡導淫,尤為風俗人心大害,節經示諭嚴禁不許演唱在案。乃訪得元妙觀內各茶坊,仍多雜唱灘簧淫曲……”2 1當地至今仍有“花鼓灘簧”的俗稱。

鸚哥戲 亦稱“鸚哥班”,是早期紹興地區對灘簧的習稱,今稱紹興灘簧。2 2

綜上來看,無論是灘簧、灘王、彈黃、攤黃、攤簧、灘黃,還是南詞彈黃調、南詞、對白南詞、詞調、花鼓、串客、鸚哥戲等,其實為灘簧的不同稱謂,或同一稱謂的不同寫法。從以上名稱也能大致看出,灘簧涉及兩種文化屬性:一類灘簧文學性強,具有雅文化的特征;另一類灘簧則通俗易懂,具有俗文化的特征。

二、灘簧類別辨識

從縱向上看,依據歷史發展階段和表演形式的不同,灘簧可分為坐唱灘簧和扮唱灘簧兩類。前期為坐唱的曲藝類灘簧,后期發展成為扮唱的戲曲類灘簧。從橫向上看,依據聲腔及劇目等方面的不同,可分為南詞灘簧和花鼓灘簧兩支。

一、 坐唱(曲藝)灘簧與扮唱(戲曲)灘簧

坐唱階段的灘簧,演員并不彩扮,僅以代言體說唱故事。因表演形式、演出劇目、音樂特征等不同,坐唱灘簧可分為前灘和后灘兩種。坐唱前灘多由五至七人圍坐一桌,分生、旦、凈、丑等角色說唱故事,演員自兼琵琶、笛、二胡、揚琴、三弦等樂器進行伴奏。這類灘簧主要在蘇、浙、滬、皖、鄂、贛、閩等省市流傳,涉及蘇州灘簧、杭州攤簧、蘭溪攤簧、溫州彈詞、臺州詞調、文南詞、文曲、贛州南北詞、南詞等曲種。

坐唱后灘的表演形式多由一旦一丑或一旦一生說唱故事。據記載,民國時期的蘇灘(后灘)、上海本灘、常錫灘簧、寧波灘簧等均為坐唱,多在電臺、堂會等場合演出。23《中國曲藝音樂集成》、《中國曲藝志》的江蘇、浙江、上海等卷本均收入了后灘的內容,涉及蘇灘(后灘)、本灘、常錫灘簧、紹興灘簧、湖州琴書、海寧灘簧、臺州灘簧等曲種。

民國時期,坐唱灘簧逐漸向扮唱灘簧發展,完成由曲藝向戲曲的戲劇化轉型,發展出蘇劇、錫劇、滬劇、甬劇、姚劇、湖劇、紹興灘簧、婺劇、甌劇、臺州亂彈、菇民戲、和劇、文南詞、文曲戲、贛劇南北詞、南詞戲等一系列劇種。演員們將故事情節搬上舞臺,各自扮演成不同角色,以代言體的形式演出,有專門的樂隊伴奏。目前存活于民間的主要為扮唱灘簧,大部分坐唱灘簧已經消失,其功能和內容為扮唱灘簧吸收。

二、 南詞灘簧與花鼓灘簧(前灘和后灘)

灘簧分為南詞灘簧和花鼓灘簧兩支的觀點,早先由江蘇和浙江的戲曲研究者們提出。但對于兩支灘簧的名稱,學界意見不一?!吨袊鴳蚯魳芳伞そK卷》稱為“南詞灘簧”和“花鼓灘簧”。武俊達先生亦在《戲曲音樂概論》中談到“灘簧有前灘‘南詞灘簧與后灘‘花鼓灘簧之分?!? 4《中國戲曲音樂集成·浙江卷》則稱為“南詞攤簧”和“唱說攤簧”。本文傾向于使用“花鼓灘簧”的名稱,因其雖不夠準確和理想,容易引起與花鼓戲有關的誤解,但其更符合這類灘簧的俗文化特征。同時,花鼓灘(攤)簧這一名稱亦在民間有所應用。如據《無錫戲曲》記載:“無錫攤簧有一別稱:花鼓攤簧。錫劇老藝人在演唱攤簧傳統戲的時候,稱這是花鼓攤簧,還有唱詞云:“花鼓攤簧唱幾本,唱的是《庵堂相會》、《大賴婚》?!?25

如何辨識灘簧的類別?筆者認為應從不同角度進行全面的分析。在研究中,本文設定了四項辨識參照標準:1.歷史名稱;2.表演形式;3.常演劇目;4.唱腔基本調。根據這一標準,筆者認為灘簧確實應分為南詞灘簧與花鼓灘簧兩支,二者有著鮮明的不同特征:

南詞灘簧 1)歷史上曾經使用過灘簧、南詞、對白南詞等名稱;2)早期表演形式為“分角色扮演的坐唱戲曲”;3)早期常演劇目多為昆曲折子戲,如《斷橋》、《蘆林》等;4)以【太平調】為唱腔基本調。江蘇蘇劇中的前灘被認為是最早產生的南詞灘簧劇種。浙江的婺劇、甌劇、臺州亂彈、菇民戲、和劇以及江西的贛劇均是包含高腔、昆腔、亂彈、徽戲、灘簧、時調等腔調的多聲腔劇種,其中南詞灘簧作為一個獨立部分被吸收到各劇種中。此外據筆者研究,安徽文南詞、湖北文曲戲、江西贛劇中的南北詞、福建南詞戲等劇種雖沒有灘簧的稱謂,但其早期被稱為南詞,其表演形式、演出劇目和唱腔基本調都與南詞灘簧有著密切聯系,故應將其劃入南詞灘簧范疇。本文認為:南詞灘簧至少包含或涉及蘇?。ㄇ盀?、婺劇、甌劇、臺州亂彈、菇民戲、和劇、文南詞、文曲戲、贛劇南北詞、南詞戲等10個劇種。endprint

花鼓灘簧 1)歷史上曾經使用過灘簧等名稱;2)早期表演形式為一生(丑)、一旦的對子戲;3)早期常演劇目多為《賣草囤》、《賣橄欖》、《蕩湖船》等;4)使用【簧調】為主要唱腔。據此可知,花鼓灘簧廣泛流傳在以江、浙、滬為主的長三角地區,至少包含或涉及蘇?。ê鬄?、錫劇、滬劇、甬劇、姚劇、湖劇、紹興灘簧等7個劇種。

(本文作者為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系講師)

1.洛地《“攤簧”名義、結構及其他》,《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04年1期。

2.羅萍、徐紅、俞斌《紹興平湖調》,浙江攝影出版社2009年9月,第32頁。3.朱恒夫《灘簧考論》,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8年11月,第6頁。

4.清·沈起鳳《文星榜》第四出《科渾》,載吳梅輯《奢摩他室曲叢(第三集)》,商務印書館1928年7月,第31、33頁。5.明·馮夢龍、清·王廷紹、華廣生編述《明清民歌時調集(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9月,第371、374、376頁。6.同上,第448頁。

7.清·焦東周生撰、朱劍芒考《揚州夢》卷三“夢中事”,選自楊家駱主編《世界文庫四部刊要中國筆記小說名著之一揚州夢》,世界書局1959年9月,第45頁。8.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卷十一,中華書局2001年,第253頁。

9.楊米人等著、路工編選《清代北京竹枝詞(十三種)》,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第40頁。

10.清·范祖述《杭俗遺風》,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3月,第69頁。

11.徐傅霖《中國民眾文藝一斑——灘簧》,載鄭振鐸《中國文學研究》,商務印書館1927年,第423頁。

12.李家瑞《灘簧》,原載《人世間》第39期,1935年11月5日;后收錄于張杰《臥聽松風——〈人間世〉散文隨筆選萃》,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59-163頁。

13.趙景深《最早的灘簧》,原載《申報·游藝界》,1947年;后載于《曲藝叢談》,中國曲藝出版社1982年,第232-233頁。14.蘇州市戲曲研究室編《蘇劇研究資料》第二輯, 1962年5月,第4-5頁。

15.蘇州市戲曲研究室編《蘇劇前灘》,內部資料,1960年。

16.《中國戲曲音樂集成·浙江卷》,中國ISBN中心2001年8月,第920頁。17.參見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2月,第314頁。

18.蘇州市戲曲研究室編《蘇劇前灘》“說明”部分,內部資料,1960年10月。

19.轉引自《中國曲藝音樂集成·江蘇卷》,中國ISBN中心1994年1月,第391頁。

20.同上。

21.轉引自顧篤璜《蘇劇昆劇沉思錄》,古吳軒出版社2004年4月,第37頁。22.羅萍《紹興戲曲史》,中華書局2004年9月,第212頁。

23.探兒鬼《歌壇掌故:播音臺里的蘇灘》,《娛樂》1936年第2卷,第21期,409頁。

24.武俊達《戲曲音樂概論》,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年1月,第379頁。

25.錢惠榮、過旭明《無錫戲曲》,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第105、108頁。endprint

猜你喜歡
花鼓劇種
小劇種大舞臺
花鼓魂
關于“守望瀕危劇種”的呼吁
探訪“東方芭蕾”潁上花鼓燈“老帶新”接力傳承
走進“中國花鼓之鄉”山西翼城
萬榮花鼓:舞動歡樂走四方
王企仁:創新不斷的花鼓傳承人
揚劇老生表演藝術淺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