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課程學業評價的問題與對策

2015-04-29 10:25羅衛東
教學與管理(中學版) 2015年4期
關鍵詞:學業評價教育質量英語教育

羅衛東

摘 要 教育部推出了新一輪的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意見,并將以此為準繩對中小學校的管理及教育教學進行全面體檢。文章在對英語課程學業評價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從教師的觀念、自身理論的不足兩個方面詳盡分析與討論了導致這一現狀存在的根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如何改進英語課程學業評價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 教育質量 綜合評價 英語教育 英語教學 學業評價

教育部在2013年的6月份出臺了《關于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開啟了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的新一輪改革,并將以此作為“綠色評價”的準繩為中小學校的管理及教育教學進行全面“體檢”?!兑庖姟分刑岢隽税▽W生品德發展水平、學業發展水平、身心發展水平、興趣特長養成、學業負擔狀況等5個方面并細化為20個關鍵性指標。此次改革的目的是建立體現素質教育要求、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科學多元的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制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因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踐指導意義。單就學業發展水平上,《意見》中就提出包括創新意識在內的關鍵指標,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促進學生主動、獨立地發展個性,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本文擬從學業評價的現狀、根源、改進措施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英語課程學業評價的現狀

1.評價內容的片面性

對教學評價,在我國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觀點就是認為除了學生學業水平外,其他如道德水平、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等這些綜合素質都沒法評價。正因為存在著這種片面觀點,所以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很多教育工作者也就簡單地把考試等同于評價。由于這種片面的評價觀,使得教育極易走入歧途。重視成才忽視成人,只注重分數卻忽視品德、創新意識等綜合素質的培養,這樣一來,教育就喪失了促進青少年發展的本性,所培養出來的學生也就同質化,形如一個模子所刻畫出來,毫無個性棱角可言。

2.評價導向的缺失性

(1)教師在教育目的上,僅注重英語技能素養,卻忽視文化素養。在實際教學中,英語教師在制定教育目的時,通常以學生的各級考試為出發點,只關注學生英語基礎知識、考試技能的訓練,而忽視對學生進行深層次的中外文化熏陶。其實英語技能的教學與學生文化素養的發展相輔相成,學生文化素養的提高會加速其英語技能的提高,反之,學生若英語技能日漸多樣化,也同樣會促進其語言文化素養的提高,從而間接提升其實踐創新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強調英語技能的同時要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

(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客觀知識,忽視交際文化知識與交際能力。由于高考指揮棒仍舊以英語分數為指標,所以英語教師在教學中習慣于側重對英語基礎知識的傳授和一些基本技能的訓練,卻忽視了英語交際文化的傳授?!皢“陀⒄Z”、“中式英語”仍舊大量存在:學生考試“高分”,開口說時卻“結巴”,這其實與教學評價的缺失不無關系。盡管現在教師也開始重視對學生的語音和口語訓練,但遠未達到英語交際文化傳授的程度,仍以考試為中心教學。

(3)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偏重功利,忽視學生人文精神的關懷。教育的重要本質在于人文性,即表現為個體對真理、價值、生活意義的追求,從而實現個人的社會價值。然而在現實的教育教學當中,教師的功利性頗重,漠視學生的內心情感、精神價值、創新意識等。由于這種導向的缺失,使得教師對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態度等人文性內涵重視不足,或者說不知該如何重視。

二、英語課程學業評價短板剖析

1.受應試教育學業評價觀的束縛

應試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要求學校、教師的一切工作都圍繞著備考這個中心而展開,要求老師將分數作為教學的唯一追求,以分數作為衡量學生和老師水平的唯一尺度。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教師偏向于用具體的、可視的分數來衡量學生、評價學生。其實這種思想不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來說,都是一種誤導,易帶來各種弊端,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評價目標狹隘化。應試教育模式盡管也把智育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但是智育的目標卻是片面的、狹隘的。智育本應是傳授知識、發展智力的教育,但是,應試教育從應試這一角度出發,過分強調傳授知識和技能,強調知識的熟練程度,大多采取過度學習、強化訓練的手段,把學習局限在課本范圍內,致使學生無暇參與課堂以外的、各種對發展智力十分有益的活動,從而出現知識面狹窄、高分低能的現象。其二,評價主體被動化。在學業評價中,構成其主要組成部分的形成性評價應當是以學生為主體,而不是以教師為主體,可在現實中卻恰恰相反。應試教育以他評為主,就是教師評價學生,甚至是簡單粗暴地表現為學生試卷或作業上面的“×”或“√”的判斷。這種學業評價的方式完全忽視了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整個評價過程中學生始終是消極、被動的。其三,評價形式單一化。應試化學業評價比較注重強調各種試卷或作業的測驗,把考試作為學業評價的主要形式與手段,結果就是“一考定成敗”的終結性評價盛行,評價形式單一,而其他有關學業的評價方式,比如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則成為應試教育評價的擺設。

2.受教師自身評價理論、評價能力的制約

英語教師自身的評價能力作為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重要構成部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及課后總結評價中發揮著調節、優化及反饋指導課程教學的作用。然而,當前教師自身的評價理論和評價能力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其一,評價能力欠缺。英語教師對教學中出現的突發性事件,不能適時即時評價。在評價反饋方式上也極其簡單,主要用“good”或者“very good”來表達,對學生努力的過程全無激勵與評價,無法起到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評價僅側重于知識技能,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情感體驗、道德觀及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涉及較少。其二,評價語言平淡,缺乏激勵要素。評價用語的主旨是通過教師中肯、適時的評價能夠對學生起到啟發、激勵或鞭策的作用,從而達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成長的目的。然而,部分英語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評價語言的選擇根本沒有體現評價的激勵功能。教師只要學生參與教學,不管學生的思考是不是到位,他的回答有無可取之處,都盲目地進行表揚和獎勵。這種“言過其實”、“程序化”、“標準化”的評價,沒有絲毫的藝術性,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換來的當然就僅是學生的“漠然”,甚至“自我迷失”。其三,評價信息的捕獲、綜合與反饋能力不高。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評價方法來評價學生,諸如:測驗法、訪談法、觀察法、問答法、表現評定法及成長記錄袋法等。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卻將成績當成評價學生的絕對標準,僅僅通過各種測驗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其他學生心理、道德、情感體驗等都極少涉及。這種以一概全的評價信息,既不能正確反映學生的真實狀況,也不能對評價結論的得出起到任何作用,所帶來的只可能是學生個性的抹殺,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三、英語課程學業評價的改進

1.改變“分數獨大”的舊觀念,確立“全面發展”的新觀念

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關鍵首先是理念,其次才是技術和方法。對于社會上普遍的錯誤觀念必須摒棄,如學生的道德水平沒法評、學生的藝術素養沒法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沒法評等,這些思想其實都是以分數論成敗的片面學業評價思想。盡管學生學習、發展的各個方面,的確是有一部分較難評價和量化,但這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還是教師的思想觀念問題。換句話說,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如何考查學生學業、如何評價教育質量,從本質上講與教師所擁有的人才觀、教育質量觀密切相關。如果全社會都以分數至上為準則,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那么即使是采用先進的學業評測手段與方法,也無法實現改革所確定之目標。所以,首先要轉變評價觀念,充分認識學業評價的核心所在,使教師樹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新觀念,才能形成評價改革的基礎。

2.樹立質量多元意識,積極改進評價方式

首先,教師應當認清每個同學是不同的個體,允許學生持有不同的學術觀點、個性特征或創新思維,即要強調學生都是獨立的,可以有獨特的個性和長處,而不能以同一個標準去衡量他們。教師只有充分尊重個性,才能為多元社會培養出不同類型的人才。其次,教師要改進評價方式,不再把考試作為學業評價的主要形式,積極推行“發展性”、“增值性”學業評價。在現實教育教學中,教師過分依賴考試,使其功能出現了異化,主要表現為: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忽視激勵;過分注重學習成績,忽視素質的全面發展;過多關注結果,忽視學習認識過程。發展性評價主要是依據教育教學目標,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分析與反饋,對學生做出現實與未來發展狀況的價值判斷。增值性評價則是評價學生在一段時間教育過程后的“成長”和“變化”,取代原來對學生在某一個特定時刻的結果的關注。如此,在評價主體上,學生不再是一系列評價的消極應付者,而是主動參與者,使評價變為多主體共同參與的活動;在評價內容上,體現了內容的全面性,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了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既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有利于教師的教育教學。

3.加強針對教師的學業評價培訓,提高教師的評價能力

既然學業評價具有很強的專業性,那么,就必須對教師開展有針對性的相關培訓,只有系統地、正規地接受過教學評價,教師才能正確有效地進行學業評價。具體來說,可以對教師進行以下兩個方面的培訓:一是教育理念的培訓。教師的教育理念是影響教師教學評價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應注重針對教師的教育觀、教學觀、學生觀、知識觀的培訓,讓教師進行自身角色的轉變,從而真正發揮教育理論對教學評價實踐的指導作用。二是針對學業評價的培訓。對教師進行學業評價的培訓,主要是從目的與功能、方法與手段、標準與內容這三個方面來進行培訓。而且,在對教師培訓的時候,還要考慮到教師的知識層次、年齡結構、接受能力等的不同,對培訓內容的側重點也應該有所不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教師的學業評價能力。

4.因地制宜構建“綠色”教育評價體系,不斷促進學業評價的完善

完善的學業評價體系是構成健康的教育評價體系的重要一環,反過來,教育評價體系在其不斷地完善形成過程中,更會保進學業評價的完善。同時也應當注意到,在構建教育評價體系時,應當考慮各地教育質量的復雜性和特殊性,結合實際形成有地方特色的“綠色”教育質量評價體系。譬如,對于一個強調創新的城市來說,創新與實踐就是其實際,在構建“綠色”教育質量評價時,就應體現在學生的高層次思維能力這個指標上,集中去評價學生的觀察、推理、理解、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只有真正實現了教育的“綠色”評價,才會促進學業評價在改革中完善。

真正要實現評價改革的落實并使其“開花結果”,需要全社會的積極參與,只有政府、教育部門、教師、學生以及家長的全員參與,才能打贏這場攻堅戰。當然,作為站在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更新觀念,改變對教育質量觀的片面認識,而這一改變的重中之重則是改變“一考定終身”的錯誤學業評價觀,要真正讓“個性”、“創新”、“潛能”等關鍵詞在教學中實現,尤其是在對學生進行學業評價時,英語教師要有多元的教育評價意識,運用科學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英語教師采取科學、有效學業評價的舉措,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樹立科學思想、增強學習信心、培養創新能力,從而真正實施“綠色”評價,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4/201306/153185.html,2013-6-3.

[2] 張占一.試議交際文化和知識文化[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0(3).

[3] 田友誼,覃林海.“國培計劃”骨干教師研修班“學業評價”調查[J].中國教育學刊,2011(9).

[4] 郭鳳鳴.中小學英語教育的文化審視[J].中國教育學刊,2011(9).

[5] 覃兵.教師課堂教學評價能力的缺失與培養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9).

[6] 人民網.我國啟動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分數將不再是學生的命根[EB/OL].http://edu.people.com.cn/n/2013/0725/c1053-22320205.html,2013-7-25.【責任編輯 郭振玲】

猜你喜歡
學業評價教育質量英語教育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學生學業評價改革
中職英語教學中對交互式英語口語的巧妙應用
幼兒高等師范??茖W校教學質量改革綜述
對職業教育發展中“軟實力”的思考
高校課程考試模式與大學生素質培養目標的錯位
產學結合模式下的高職學生學業評價體系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