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臺江探秘苗疆腹地的古風遺俗

2015-05-03 01:43金旦九
中國西部 2015年23期
關鍵詞:臺江苗家刺繡

文·圖/金旦九

行走臺江探秘苗疆腹地的古風遺俗

文·圖/金旦九

①南宮型苗女盛裝

②苗寨風光

臺江,位于貴州省黔東南州中部,在苗語中被稱為“方妮”,意為“金銀般美麗的地方”。臺江是苗族聚居區,苗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數的97%,號稱“天下苗族第一縣”,因而又被人們稱為“苗疆腹地”。

當你走進臺江那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里,步入高山懸崖的吊腳樓中,你定會被這個民族的滄桑歷史、這種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所震撼。因為臺江那賞心悅目的青山綠水,那曠日持久的古風遺俗,那源遠流長的苗族文化,足以讓每一位涉足者流連忘返。

英勇善戰的蚩尤血脈世代流傳

最先涉足這片“苗疆腹地”的朝廷官吏是清代貴州鎮遠知府方顯。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方知府帶著軍隊和隨從,深入清水江南岸的莽莽原始森林中微服私訪、勘察地形,臺江這片“金銀般美麗的地方”才第一次進入到中原王朝的視野之中。而如今,距離方知府第一次探秘臺江到現在,時光已經悠然走過了280余年。

在280多年前,方知府是這樣記載這片未曾與中原王朝有過往來的神秘土地:“泉甘土沃,江河瀠洄寬闊,廣袤二三千里?!痹诜街墓P下,這里人煙稠密,千百個村寨星羅棋布;這里的土著居民生苗“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無憂無慮地過著“淳樸近古”的原始生活。于是,這個野心勃勃的官吏,禁不住心里的驚喜和好奇,急不可待地將這片未開辟的“新大陸”稟報朝廷。而對此“想象懸揣”的雍正皇帝大筆一揮,委派這個“哥倫布”次年去招撫,賜這些土著居民以漢族姓氏,編戶納糧予以管轄。于是,這片成型于5.2億年前的無名疆土開始變得不再安寧,這些“皆知禮讓”的生苗在中原百姓的眼中漸漸變成了“野蠻兇狠”“剽悍”“頑?!钡拇~。于是,王師來了,戰鼓響了,血與火的悲歌打破了這里昔日的寧靜,不肯屈服的生苗們逃入深山老林,在中原王朝一次又一次揮來舞去的刀光劍影中頑強地拼殺、驕傲地生活。

這些頑強不屈的生苗,傳承著先祖蚩尤英勇善戰的血脈,先后在部落首領白黨、包利的領導下,誓死保衛自己的家園。蚩尤的后裔們越戰越勇,最終迫使清政府動用了黔、湘、蜀、桂、滇、贛、粵七省兵力圍剿這一塊彈丸之地。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從雍正年間一直打到乾隆初期,直到這些開荒辟地、創造家園的近百萬苗族同胞陣亡大半才宣告結束。后來,面對這場慘烈悲壯的戰爭,乾隆皇帝似乎也嗅到了那股濃濃的血腥味,他為了安撫人心,頒布了“盡豁新疆錢糧,永免征收”和“其苗訟以苗俗處分,不拘律例”的詔書,但仍設屯置堡,派遣軍隊和流官駐扎看守。

然而,歷史總有其必然性。當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時,駐扎于此的流官借聚糧財鎮壓義軍,變相剝削苗族百姓。于是,這些生苗又起來反抗了。這場戰爭的導火線又從臺江境內燃起,范圍波及整個黔東南地區。這是一場驚心動魄、慘不忍睹的戰爭。黔、湘、蜀、桂、滇等七省百余萬訓練有素的清兵,打著所謂“討伐苗賊”的旗號,與握著鐮刀、鋤頭的幾十萬生苗交戰。那時候的苗疆到處硝煙彌漫,血雨腥風。

領導這場戰爭的英雄是臺江縣板凳寨的張秀眉。如今,張秀眉的塑像挺立于臺江縣城東面的320國道線旁,在那個用英雄的名字來命名的秀眉廣場中央。英雄手握長劍,身披戰袍,顯得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精神抖擻,氣宇軒昂。臺江世居苗民自張秀眉起義失敗后,清朝派遣大量軍隊駐扎看守,這片熱土在滿目滄桑中結束了“不隸版圖”的自理自治生涯,真正被朝庭統治、被中國史書所記載。

①②苗寨吊腳樓、碾米房

無酒不成席,有酒必有歌,有歌必有舞

能歌善舞是少數民族的天性,苗族也不例外。在臺江這塊土地上,沒有一個苗族村寨沒有歌舞,更沒有一個時節斷過歌舞?!帮堭B身,歌養心,舞養神”,這是對臺江苗族人民最精辟的詮釋。

③排羊型苗女盛裝

④張秀眉塑像

苗族人能歌善舞的基因大多隱藏在苗族人的酒碗里。苗族人喜歡喝自家釀的米酒,因為其度數低,口感好。他們的酒文化很豐富,節日喜慶要喝酒,有客光臨要喝酒,沒有節慶沒有客人也要聚在一起喝酒。無酒不成席,有酒必有歌,有歌必有舞,苗家人說他們“會喝水就會喝酒,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我們在臺江采訪的那些日子,那些熱情好客的苗家人以其本民族特有的待客方式款待我們。一張木制的四方桌擺在路中間,桌上放一壺酒一碗肉幾串彩蛋,十幾個身著盛裝的苗族姑娘排成一隊,手握彎彎的牛角杯把寨門攔住,幾個老漢在寨門前吹蘆笙,這就是苗家人為迎接貴客光臨而設置的攔門酒。有朋自遠方來,這些青春亮麗的苗家姑娘唱著迎客歌,舉著彎彎的牛角杯向客人敬酒,不喝可不行。我們只得喝過攔門酒并將姑娘贈送的象征平安吉祥的彩蛋掛在脖子上后,才得以走進苗寨。

臺江是“歌的海洋、舞的世界”,臺江的苗族人民能歌善舞。臺江的歌曲多種多樣,有質樸莊重的古歌,有豪邁奔放的飛歌,有纏綿動聽的情歌,還有酒歌、喪歌、嘎百福、兒歌等。每一種歌曲都有自己的唱腔唱調,同一種歌曲在不同支系里又唱得互不相同,各具特色,悠揚動聽,韻味無窮。

臺江的舞蹈更迷人,當地的舞蹈名目盡管有多種叫法,然而舞步都以“三步一回頭”為基礎。一位頭發花白的慈祥老人告訴我,這種“三步一回頭”的舞蹈動作,源于苗族悲壯的歷史傳說。相傳,五千年前,苗族先祖蚩尤被炎黃兩帝聯手擊敗于中原后,苗族先民從此被迫離開故土,在一代又一代的朝野征戰中過著戰爭和逃亡的生活。面對朝廷發動的一次次軍事圍剿行動,苗族人民一邊往前跑,一邊依依不舍地回頭看自己的家園。久而久之,這里就形成了這種有紀念意義的舞蹈動作。他們的伴奏樂器以蘆笙、木鼓或銅鼓為主?!疤J笙一吹,人心就飛;木鼓一響,腳板就癢?!碑斕J笙吹響或者木鼓敲響時,這些憨厚樸實的苗家男女老少,圍著伴奏樂器,逆時針方向成圓圈或者半圓圈跳舞。舞者人數不限,年齡性別不限,圈數不限,重復著“三步一回頭”的基本動作。而在這些林林總總的“三步一回頭”的舞蹈動作里,“反排木鼓舞”是最出名的一種。它被國外人士贊譽為“東方迪斯科”,是目前所有苗族社區中最出名的舞種之一。

臺江的每一個苗寨,都有一塊地勢平坦的歌舞場地。每逢節日或貴客光臨,男女老少穿著節日盛裝,聚集在歌舞場上,且唱且跳,歌舞升平。這是一種最真實的歌舞聚會,十幾把蘆笙,一個木鼓,組成一支樂隊,所有在場的男女老幼都是演員。沒有色彩繽紛的現代燈光,沒有洪亮的豪華音響,他們的舞臺是大地,背景是苗寨里的吊腳樓和巍峨的青山、深邃的藍天白云。

一首虔誠優美的敬酒歌,讓我們領略了苗族人的樸實善良和熱情好客;一首悲壯嘹亮的苗族古歌,向我們講述了人類起源、發展和一個民族發展的舉步維艱;一支斗牛舞和一支踩橋舞,讓我們看見了一個民族勇于進取的精神和男歡女愛的戀愛習俗;一段木鼓舞和一支蘆笙舞,展示了整個民族遷徙的歷史過程,讓人在不知不覺里仿佛置身于歷史的滄桑中。

①客人進寨必喝攔門酒

綻放在指尖的臺江苗繡

臺江共有9個苗族支系,他們穿著9種互不雷同卻又互相關聯的服飾,如方妮型、方南型、方糾型、方秀型等。每一種服飾,又分成若干種子服飾。所以,臺江境內現存的苗族服飾有9種類別100余種款式,其數量在各民族聚居地區中是首屈一指的。

臺江縣城的姊妹街、老街是苗族工藝品的天堂,有很多銀匠師傅在門面里加工、兜售銀飾工藝品。逢值臺江趕場天,四鄰八鄉的苗族婦女前來購置銀飾去裝扮自己的兒女,也順道將自繡的繡服等工藝品帶進市場,出售給遠方的游客。兩把簡陋的長凳撐起一張門板,她們將帶來的工藝品放在板子上或掛在板子邊,忙碌地張羅自己的生意。雖然,她們中有很多人連普通話都不會說,卻不妨礙她們與游客討價還價。我曾親眼看見幾個外國人打著手勢和這些苗家婦女講價,并且買了她們的繡背帶、繡帽子。一位姓熊的銀匠告訴我,在臺江,銀飾和刺繡已成了推動當地群眾致富的一項重要產業,每年均有幾千人在外面跑銷售。然而,老街的工藝品多半都是成品,學習其制作過程還需要到農村去。

一根針,一根線,一塊布料,一兩個苗家婦女安然自得地坐在自家門口或者“美人靠”上刺繡,這是苗寨中最常見的情景。這些心靈手巧的苗家婦女所處支系盡管不同,然而她們都傳承著先人留下的技藝。在一張張用藍靛染制的布料上穿針引線,精心勾畫出一個個精美別致的圖案。她們從小就跟隨母親、姐姐或嫂子學習紡織、靛染、挑花、刺繡、剪貼等苗族傳統手工技藝,待到長大成人時,一個個都成為刺繡能手。她們農忙時上山干活,農閑時居家刺繡。苗繡的繡法多種多樣,包括挑繡、皺繡、破繡、褶繡、辮繡等多達30種以上。臺江的刺繡,用色也很獨特。我們通常認為的紅配褐、紫配綠、青配黑等很俗氣的色彩調配,這些苗女卻從不忌諱,她們繡出來的圖案不但不俗,而且十分精美和諧,達到了夸張的效果。她們的刺繡圖案特別多,一件盛裝多達上萬個,每一個圖案都富有超強的想象力和活力。這些活靈活現的圖案,都是她們一針一線繡上去的,甚至達到纖縷畢見的效果。這些刺繡的紋樣大多都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非??季?,讓人聞到一股古老的苗族文化氣息。

②列隊歡迎遠方的來客

③革一型女裝衣背上的蝴蝶繡圖

①苗家女手上佩戴的銀飾

②反排型苗女盛裝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被蛟S,在外人眼里看到的只是一張張做工精細、圖案精美、色彩鮮艷的刺繡,然而在苗族人眼中,那一張張繡片卻凝聚著苗族人民一段沉重的歷史、一個動人的故事傳說、一場醉人的風俗人情,擁有不一樣的意義。

我們在革一鄉采訪時,一個滿臉樸實的苗家婦女告訴我,她衣背上的那個蝴蝶圖案,來源于苗族人的圖騰崇拜“蝴蝶媽媽”。據苗族古歌所唱,開天辟地的時候,首先有一棵楓樹,楓樹心里生出一只蝴蝶,蝴蝶與水田中的水泡相戀,孵化出12個蛋,這12個蛋又孵化出雷公、龍、虎及苗族人的先祖姜央等。苗族人認為,“蝴蝶媽媽”是所有苗族人共同的祖先。所以,蝴蝶刺繡造型在臺江甚至于黔東南很多苗族地區特別多,有人面人身蝶翅的,有人面人手人足、背后長出翅膀,像西方天使造型的……在方召鄉,我又見到了另一種圖案,這種圖案繡在圍裙底角上,最底角繡出紅、綠、青三色線條,象征著苗族人曾渡過黃河、長江、珠江支流都柳江,三色線條上繡著無數山坡、樹木及小矮人。一個苗族阿婆告訴我,這是對苗族先民苦難史的記憶。苗族先民過長江、黃河及珠江支流都柳江遷徙而來的時候,一路上都有追兵追殺,苗家人只好往深山老林逃難,卻又怕林中的豺狼虎豹襲擊,于是苗族先民從一棵樹躍到另一棵樹上去,以避開身后的追兵和林子里的野獸……倘若你真的靜下心來仔細探尋,你就會發現臺江苗繡里的每一個圖案、每一種顏色都有一個匪夷所思的傳說,那針線在游走中傳承的正是千年不絕的苗族歷史與文化。

③④⑤紡線、紡織、搗布

苗族刺繡里的每一個圖案,都是苗族人民的一個象形文字;每一套苗女繡裝,都是苗族人民穿在身上的史書。這個沒有文字的民族,用針當筆,用線當墨,用布料當紙,把幾千年來所遭受的遷徙、苦難、流離失所和風俗人情一一記錄在婦女的服飾上予以保存,并以口傳心授的形式一輩教一輩,使之代代相傳,生生不息。所以,每逢節日或嘉賓來訪,喜歡打扮的苗家婦女,總會在其精美的服飾外面嵌幾個銀項圈,幾根銀項鏈,一些銀片、銀鈴、銀手鐲,再在頭上戴或插些雕刻精美的銀冠、銀角、銀梳、銀耳墜。于是,一個個楚楚動人的苗家女子,就這樣水靈靈地出現在苗家吊腳樓下,出現在歌舞飛揚的笙鼓場中,出現在遠方游客的鏡頭里……

(責任編輯/杜妮 設計/王靜)

猜你喜歡
臺江苗家刺繡
苗家米酒香
貴州劍河 多彩刺繡添技增收
貴州臺江翁你河國家濕地公園
苗家姑娘去走坡
小小苗家妹
苗家小阿妹
清新唯美的刺繡
李雅華:精美的石頭能“刺繡”
臺江縣委離退局傳達學習十二屆縣委常委會第17次(擴大)會議精神
刺繡新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