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LTE 2.6G頻段無線網絡播模型校正研究

2015-05-04 20:33楊平
數字技術與應用 2014年12期

楊平

摘要:隨著2013年工信部4G牌照的發放,為了在4G網絡中搶占先機,贏得更多的客戶資源,國內三大運營商就如火如荼的開始了4G網絡的建設部署,而良好的無線覆蓋是所有移動網絡賴以生存的根基,直接影響最終用戶體驗,而無線網絡規劃又是決定網絡性能的重要前提,傳播模型作為影響網絡性能及規劃的關鍵技術,直接影響網絡的覆蓋及優劣。對其進行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關鍵詞:TD-LTE 無線網絡規劃 傳播模型校正

中圖分類號:TN92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4)12-0026-01

1 傳播模型校正簡介

常見的傳播模型有Okumura-Hata模型、COST231 Hata模型及標準SPM模型等,不同的模型適用于不同的無線網絡環境,不同的地形因素以及不同的頻段。由于現實的無線網絡環境千變萬化,各個地區的無線網絡環境,地形等也是各不相同,因此使用統一的傳播模型進行網絡規劃覆蓋等就不是那么準確,因此需要根據不同地形對模型參數進行校正。

1.1 TD-LTE網絡中SPM模型

在4G網絡2.6G頻段的模型校正方案中,最常采用的傳播模型是標準傳播模型(Standard Propogation Model,SPM),通過對實際實測數據進行整理與分析,就可以得到適用于相似地形,相似無線網絡環境的傳播模型。

SPM模型的數學公式如下:

其中系數K1是頻率相關因子;K2是距離衰減因子;K3是移動臺天線高度因子;K4是與衍射相關的因子;K5是與發射天線有效高度和距離相關的因子;K6是移動臺高度相關因子;K7地貌相關因子。參數d為基站發射臺與收信臺的距離;Heff為天線有效高度;Diffraction是衍射損耗;Hmeff為移動臺有效高度。

1.2 傳播模型校正流程

傳播模型的校正采用將實測數據與借助計算機輔助處理后的數據結合的方式進行。傳播模型校正的基本原理是通過結合采樣數據對傳播模型中的各個參數進行曲線擬合,這樣得到的數據便是適合類似無線網絡環境,地形的傳播模型,利用這樣的傳播進行的網絡規劃,基站建設部署也更加合理,傳播模型校正流程如圖1:

2 SPM模型的校正方法

SPM模型校正主要是對其數學公式中的系數進行校正,校正的方法為變量校正法,由于其參數眾多可以對系數進行單獨校正,也可以對多個系數同時進行校正。

2.1變量校正原理方法

首先考慮對給定變量的測量值圍繞計算值的分布情況:

若回歸線(均方差最小時)假定:

Y=aX+b

就可以得到:

whereandwith

一個變量被校正時,相關Kid新值等于a,固定常量等于b。由于b變量一般不為0,因此Cste需設值。

給定一個實際的場強數據M,和預測場強的公式AX,其中X是預測場強公式中的各個系數,A是一組與預測場強相關的變量,比如說距離,天線高度等參數,然后根據

上節所述的方法,求解X。

參見式,已知有效天線發射,求解X的過程,可以轉化為對傳播模型共識Yspm

的求解,再利用計算機的輔助得到曲線圖表,經過分析就能得到結果。

2.2 數據采用及校正

根據要進行TD-LTE無線規劃的地區的無線網絡環境特點,選取7到8個能特別代表當地無線網絡環境,而且按照TD-LTE基站建設原則建設的4G站點作為基站樣本。結合精確的數字地圖對樣本基站附近的無線網絡性能按照6米左右的間隔進行網格式的采樣,得到的將過濾后的數據導入ANPOP軟件進行模型校正。

3 結語

隨著TD-LTE網絡建設的進行,動輒上千億的高昂網絡建設成本,需要我們對4G網絡的各個關鍵技術進行分析,以期用最合理,最大效益比的方式建設良好覆蓋的網絡,為用戶提供最優良的用戶的體驗,本文對TD-LTE網絡中的關鍵技術之一傳播模型校正原理,方式及方法進行了梳理,對TD-LTE網絡建設部署提供一種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1]黎兆瑜.TD-LTE無線網絡規劃關鍵技術研究[J].信息通信,2013(1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