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怪!北極的浮冰為什么是“臟”的?

2015-05-14 08:49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14年6期
關鍵詞:海象雪龍浮冰

曾經在南極飽覽過潔白無瑕、晶瑩剔透的浮冰,給我留下了終生難忘的美好印象,我想北極的冰相比之下一定不會遜色,甚至比南極的冰更加美妙。然而,當我乘坐“雪龍”號進入北冰洋,第一次看見北極浮冰的時候,驚訝得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北極的浮冰居然是“臟”的!

只見一塊塊淡藍色的浮冰中間夾雜了許多土黃色、看上去臟兮兮的浮冰,迅速地從“雪龍”號船舷邊疾馳而去?!氨睒O的浮冰為什么這么臟,難道是人類的污染已經如此之嚴重,連地球之巔的浮冰都被污染成這樣?”第一次看到北極“臟”冰的時候,我不禁淚流滿面。

記得當時船上有許多考察隊員,為了不讓他們看到我控制不住的眼淚,只好盡量用照相機擋住自己的眼睛,在海風中不停地抹干眼淚。自己也深感奇怪,平時并不是一個狂熱環保主義者的我,為何面對北冰洋,如此為“地球母親”所受的創傷心痛不已。

此后我采訪了考察隊里的多位海洋科學家,才慶幸地發現自己的這種心痛過于敏感和多情。大家的一個主流觀點是:北極冰“臟”并不完全是因為受到人類污染,而是受到北冰洋沿岸陸源物質、大氣塵埃等因素影響。與圍繞南極大陸呈環形分布的南極海冰不同,北極海冰分布在北冰洋及其周圍海域。南極大陸常年被冰雪覆蓋、渺無人煙,而北冰洋周圍全都是人類居住的大陸,沙塵、廢物等陸源物質必然會隨地表徑流和大氣進入海冰里,“污染”了海冰的潔白無瑕。

還有一種觀點是因為海冰里生活了一種生物——冰藻。雖然從表面上看到的海冰一塵不染,純凈得好似沒有任何雜質,但如果在海冰上鉆取一個冰芯或由破冰船將海冰翻起,就會發現海冰中間或底部有黃褐色的雜質,這就是生活在海冰中的冰藻。在海流小的地方,冰藻群從海冰底部垂下,就像海冰底部長著厚厚的“草坪”一般。

據科學家們研究,冰藻的營養十分豐富,甚至比巧克力產生的熱量還要高。冬季,冰藻進入海冰,像種子一樣貯存在海冰中;夏季融冰時,冰藻從海冰中脫落,充分利用明媚的陽光和海水的豐富營養,迅速生長、繁殖,大部分沉入海底,變成底棲生物的食物。

在一片“臟”冰比較密集的海域,大家首次“邂逅”了一只北極熊。當時,它正在埋頭吃一只海豹,突然看到“雪龍”船這個龐然大物開過來,嚇得趕緊調頭跑開了,一邊跑,還一邊回頭戀戀不舍地看著到嘴的食物。這片“臟”冰區也許正是由于豐富的底棲生物而生活了許多海洋動物,也因此成為北極熊的“覓食基地”。

此后,在另一片“臟”冰區,大家還幸運地目睹了許多北極海象。在一塊塊“臟”冰上,海象成群結隊,有的慵懶地趴在冰上曬太陽,看到“雪龍”船開過來,嚇得爭先恐后地鉆進水里:有的悠閑地在“雪龍”船附近游泳,在藍天碧海與塊塊浮冰之間嬉戲玩耍,看上去十分愜意,絲毫也感覺不到北冰洋的寒冷。許多考察隊員都注意到,海象眾多的“居民區”,浮冰明顯“臟”得多,以至于大家紛紛猜測,是不是海象把北極的海冰弄“臟”了。

不僅如此,在整個航行過程中,我觀察到北極“臟”冰似乎集中在一定范圍內,時有時無。有時,“雪龍”號猶如行駛在一片“爛泥地”,滿眼看上去都是爛泥巴一樣的“臟”冰:有時,“臟”冰夾雜在許多潔白的浮冰中間,或是一大塊浮冰半邊“臟”半邊“干凈”,或是周邊很“臟”中間“干凈”;但更多的時候,北冰洋上的浮冰還是像南極的一樣潔白無瑕,映襯著湛藍色的大海,勾勒出許多美麗的圖案。

但北極的“臟”冰仍然引發了科學家的諸多疑問:如果說臟冰是受到海岸帶地區沉積物的影響,那應該是在當年的新生冰塊上,而現在為什么大面積的多年冰上也有沉積物?為什么一整塊浮冰上,一部分有沉積物,一部分又沒有沉積物?南極的海冰里也有冰藻,為什么南極的冰看上去沒有這么臟?為什么有的臟冰區海象多,有的臟冰區又沒有一只海象?

看來,謎題還需要進行更多科學研究才能解開。

張建松,新華社上海分社主任記者,2007年至2008年參加中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是新華社歷史上第一位赴南極采訪的女記者;2010年參加中國第4次北極科學考察,是新華社歷史上第一位抵達北極點采訪的女記者。endprint

猜你喜歡
海象雪龍浮冰
“雪龍2”號出征南極
Pollution reaches new height 污染到達新高度
激發兒童想象力的“浮冰”
“雪龍2”出征
變色海象
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紀行(三)
雪龍2號首航南極
海象的牙&彩雀
越來越暖是咋回事兒?
一切都很正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