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歷史教學中如何實施主體教育

2015-05-22 02:44呂振堂
學周刊·中旬刊 2015年5期
關鍵詞:主體意識思維

呂振堂

摘要: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落實主體教育。

關鍵詞:中學歷史 主體教育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實施主體教育。

一、創設情景,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一)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傳統教學中,教師高高在上,口若懸河;學生則正襟危坐,洗耳恭聽。殊不知,如此緊張沉悶的氣氛既不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扼制了其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經驗告訴我們,如果學生喜歡某一位教師,就會對其任教的學科有興趣,就肯下功夫去學習這門課程。因此,教師與學生之間和諧、融洽的關系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前提。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我盡力去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意見,并認認真真地傾聽其發言。對于學生的奇思妙想,我也會適時地、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并給予評價。此外,我還會保護學生的自尊與自信,打消其畏懼心理,以便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在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礎上,學生才能樂于并勇于參與教學活動,從而真正做到“我要學”。

(二)創設調動學生思維的問題情境

中學歷史教學要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就要善于創設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思維的問題情境,以疑激趣,以疑啟之,喚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如在《鴉片戰爭的烽煙》一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點讓學生在課前收集有關毒品及其危害的文字、圖片、資料。在課上教師提出問題:英國為什么要向中國走私鴉片?在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歷史資料之后,教師做適當引導后再次提問:英國商人向中國輸入鴉片給中國帶來了什么樣的危害?這樣層層遞進、由淺入深,學生自然隨著教師的引導積極主動思維,有效地在交流思考中掌握了虎門銷煙的概況以及中英《南京條約》的情況。在這個基礎上,教師要不斷根據課堂的生成引發學生的深層思考,以培養、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再如講到《辛丑條約》時可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代替封建社會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要回答這些問題,學生必須有一個思考過程,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去尋找答案,這樣學生的興奮點就找到了。若在設問時能夠環環相扣,就更能引導學生去思考、探索,層層深入地剖析,從而啟迪其思維,開闊其視野,最終使其思維得到鍛煉與發展。

二、運用網絡資源,擴大知識面、培養創造性

美國著名教育學者認為,網絡化教育是各國21世紀教育的重要手段??梢?,運用網絡化教學手段構建充滿生命力的課堂教學體系是當前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從課程角度講,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生活世界及網絡資源等都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網絡化教學不僅能喚醒學生的潛能,激活其封存的記憶,也可以開啟學生幽閉的心智,放飛其被囚禁的情愫”。

傳統教學學主要采用師問生答的師生單一互動的交往方式,這種方式下,教師是“主角”,居高臨下,獨占課堂,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性。網絡化教學則通過組建學習小組,讓學生合作探究共同學習,適當改變師生的位置,增加組內生生互動、組間互動和師生互動。教師既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也是參與者和引導者。大量實驗表明:在這種和諧寬松的網絡學習氛圍中教學,教師易于調控,便于調節,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

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一)培養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主要表現為富有好奇心與想象力,敢于冒險,敢于向困難與權威挑戰等。具有此種意識的人不滿足現狀,敢于并樂于探索未知,以達到最佳。蘇霍姆林斯基說:“將勞動人民的強大創造精神及其對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種種觀念滲進兒童的心靈和智慧,在他們的心靈中,就會激發出為人類的創造精神、思維和技巧而驕傲的情感。在歷史課上,具有創新意識的人物及事例極為豐富: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瓦特改良蒸汽機,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祖沖之第一次把圓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郭守敬把一年的周期精確地推算到365.2425天……這些都推動了社會的發展。以上富有創新意識的事跡,可以深深地打動學生,促使其形成強烈的創新意識。

(二)鼓勵標新立異,培養創新精神

標新是一種創新,立異也是一種創新。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獨立思考,敢于質疑教科書、置疑教師、提出自己的見解,尤其是提出不同于他人的想法,這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環節。首先,要從思想上引導。教師要使學生意識到任何學者與權威都不可能獨占真理,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現新知,因此,要鼓勵學生“異想天開”。其次,教師要創造條件,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讓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求,如此就給了學生標新立異的機會。但是由于年齡與現有條件的種種限制,學生的標新立異可能會出現錯誤。對于這些,教師不能簡單否定,否則不但會削減學生探求新知的樂趣,也會使其變得小心翼翼,害怕思考。事實上,只有出現過錯誤,才能改正錯誤。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的標新立異,一定要進行保護和容忍。知識經濟的本質是創新,創新的基礎是人才,人才的培養靠教育,教育工作者唯有順應時代,結合其任教學科,根據教學實際,尋求種種方法與途徑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總而言之,讓學生學會學習和思考是教育教學的總體目標。怎樣學習,指的是學習方法問題;怎樣思考,指的是思考方法問題。具體到歷史學科,總體目標就是要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和思考歷史問題的方法,以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

猜你喜歡
主體意識思維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論多元主體的生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