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西都市報》“特別報道”的策劃與運作

2015-05-30 02:01白婉玉
今傳媒 2015年8期
關鍵詞:華西都市報都市報

白婉玉

摘??要:《華西都市報》從1995年元旦創刊至今,已經走過20年的歷程,在中國都市報報壇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筆者以特別報道進行分析。特別報道作為都市報新聞版塊大家族中新興的生力軍,值得深入地進行研究和探討。近幾年,為適應市場的發展,滿足讀者的口味,《華西都市報》突破“短、快、廣、軟”的傳統風格,建立了“可短必短,當長則長”的新理念,開辟“特別報道”,受到讀者歡迎。希望通過對《華西都市報》特別報道的分析,對各大報刊的版面策劃和新聞運作提供一些啟示與借鑒。

當時《華西都市報》創辦時間還不長,知名度較低,而這篇報道成為打響這個品牌的第一炮,使《華西都市報》獲得了業界的廣泛肯定和贊譽,也為它日后的輝煌奠定了密不可分的基礎。由于這篇報道第一次提出了如何管理社會公益募捐的問題,引起了政府的重視和討論,于1999年6月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這部法律讓公益募捐事業有法可依有理可循。一篇新聞報道成為立法的主要依據之一,這也是中國法制歷史上的第一次和唯一一次。

而今,特別報道多與時代熱點相結合,比如趁著2012年3月29日金磚國家會議在新德里召開,不僅中央電視臺于3月在CCTV-2首播紀錄片《金磚之國》,同時《華西都市報》趁熱打鐵,派出四個報道組,奔赴四大洲,踏訪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等“金磚國家”,于2012年12月3日的“破譯金磚之國?尋找成長密碼”大型報道,獲得讀者一致好評。

2.“特別報道”新聞的特色

“特別報道”體現了《華西都市報》面向市民,服務市民的辦報思路。筆者在2014年大特稿版中挑選了16份特別報道,總結出特點如下:

(1)人物大眾性:常以普通市民作為主人公,且職業較為普通,如警察、工程師、農民、賭徒、兒童、學生和家庭主婦,其中他們之間感情鏈接多為朋友、同事、親人、姐妹、夫妻、鄰居、師生和警匪等。像《父親節儉教育引領?雙胞胎兄弟同入清華》一文,寫一位農民父親雖然沒有文化,但是懂得如何教育兒子成才,最后兒子雙雙考入清華大學,成就了一段佳話。

(2)教育啟示化性:緊貼現實,緊貼事件,有的倡導主旋律正能量,有的揭示社會中的某些丑惡現象,又不忘批評教育監督,最后體現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比如《鐵警有顆慈父心?26年送138位孩子回家》一文,介紹了一位從警26年,送138位走失兒童回家的中國好人,報道了這位警察父親的好人好事,盛贊了他慈父一般的愛心和樸實謙虛的精神。但是,在《“筑巢結婚”夢難圓?工程師為“賺快錢”竟搶劫》一文中,講述了一個工程師為了滿足女友提出有車有房才結婚的要求,無計可施之時不得不走上搶劫這條不歸路......最終天眼之下落網的故事。

(3)趣味可讀性:由于報道內容涵蓋了新聞性+故事性+文學性,運用網絡流行語,多采用通俗文學筆法,講究修辭和文采,運用懸念設置、情節渲染、細節描繪,使故事曲折多變,富有故事性和文學性,增強趣味性和可讀性。如《雙胞胎姐妹相互“逗吐黑”“戰火”中并肩成為漫畫家》一文,寫了兩姐妹熱愛漫畫,在“吐槽”和“互黑”中齊心協力出版一本原創漫畫的勵志故事,報道運用趣味生動的手法,像講故事般娓娓道來。

3.“特別報道”存在的問題

由于《華西都市報》特別報道的成功,經過幾年的發展,顯現出蓬勃的發展勢頭,一批好的特別報道影響日漸深遠。但是,存在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

筆者認為,有部分特別報道主題單一,反映不良社會問題,例如兇殺、婚外戀、搶劫、犯罪、橫禍和詐騙等題材。比如,《已婚富豪百萬元救美?空姐家暴原是女友騙局》《院壩里練槍法?擊中鄰家6歲男孩》《少年殺死奶奶難忍思念?作文吐心聲泄露真相》和《步步驚心!為還賭債殺妻騙?!返戎T多社會負能量頻頻見報。

(二)“特別報道”版面策劃

1.嫁接暢銷報刊優勢下的“特別報道”

《華西都市報》創立以后,匯集了黨報機關報、法治財經報、各省市區日報晚報及期刊周刊的多種優勢,迅速風靡全國,成為暢銷報。

“特別報道”明顯嫁接了其他報刊的優勢,為我所用,加以改造,形成自己的特色。席文舉指出:“如果說優勢嫁接是組合想象的產物,那么,新聞追蹤的規模經營則是席文舉理論思維的結果。從哲學來說,任何事物一旦發展到一定數量,就會產生質變?!貏e報道,是一些報紙過去已有的形式,但是它最多不過是報紙的一種表現手段或豐富報紙內容和形式的一些必要的點綴而已。筆者認為,席文舉對它實行市場規劃的經營,形成規模效應,于是這一形式就不再僅僅只具有形式的意義,而成為報紙風格必不可少的構成要素。[3]”

其中,嫁接機關報優勢,強化時政新聞報道宣傳。加大了重大時政新聞報道,緊密配合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嫁接晚報優勢,規模經營社會新聞。拓寬了社會新聞的報道領域,在形式上和內容上做好連續追蹤報道,在選材上包含本地、國內乃至全世界的社會新聞;嫁接暢銷報優勢,精彩版面具有代表性。

2.“特別報道”的版式風格

筆者分析了《華西都市報》40期大特稿版版面,大致總結出以下版式風格:

(1)簡潔明快,結構簡單?,F代人時間少、節奏快。以方便閱讀為主,倡導快餐文化,雖然是都市報中的特別報道,但是更講究編排合理。

(2)新聞簡明,圖表增多。特別報道更多采用倒金字塔結構,將新聞簡介單獨成立為開頭段,同時在旁邊配上圖片,強調視覺新聞的作用。

(3)分欄適中,垂直順序。因為特別報道篇幅較長,因此欄目變化較過去更自由,帶有強烈的現代氣息。

(4)色彩鮮艷,字體醒目。特別報道的簡介段采用紅色宋體,正文字體清晰明了,小標題采用黑體加粗,形成強勁的沖擊力。

三、結?論

《華西都市報》創刊之后,僅僅在兩三年內,使得全國以都市報命名的報紙數量激增,真正開啟了中國報業蔚為大觀的“都市報時代”。

至今,《華西都市報》已構建起一個華西傳媒集群,實現了傳統媒體由單一平面媒體向立體化傳播平臺的華麗轉身和蝶變飛升,開啟了整合傳播和整合營銷的全新時代。一個以跨區域辦報為基礎、跨媒體整合為路徑、跨行業發展為方向的傳媒集群正闊步邁向新的征程[4]。

參考文獻:

  • 李東東.60年,中國報業與新中國一起成長[J].中國報業,?2009(10).
  • 艾風.華西都市報走向市場研究[J].新聞界,1998(1).
  • 席文舉是如何創立華西都市報的[EB/OL].http://www.?chuanboxue.Net.
  • 吳定勇.都市報崛起之謎[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傳馨]

猜你喜歡
華西都市報都市報
探析融媒體語境下《華西都市報》的轉型策略及建設路徑
以15秒播出一個溫暖的片斷——溫州都市報的抖音號運營實踐
紙與端齊飛 報紙副刊轉型新路探索——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寬窄巷》副刊創新轉型實踐
淺談報紙副刊持續性主題報道的策劃與運行
錢江晚報來了“小冰”——一張都市報在“Al+新聞”上的探索和突破
都市報的戰略轉型實踐
試論《都市報道》與“民生民情”
新形勢下都市報文化新聞創新探析
都市報財經新聞建設的現狀與應具備的幾種意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