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與空

2015-05-30 10:48
精英 2015年5期
關鍵詞:佛心子夏心田

認識子夏的時日并不長久,但總有一種歲月悠長、情誼幽深的感覺。與她交往,就好像一塊石子投入潭水之中,激不起巨大的波浪,但見一層層的微小漣漪蕩漾。這種情誼不是淺,恰恰是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見風浪見漣漪。世界上人與人之交往,有的如石與石之碰撞,電光火石,剎那絢爛;有的則如石入深潭,瞬間被包容,漸漸有聲響。

與子夏交往、交流的朋友們,大抵能感受到她這種漣漪式的待人接物。此種漣漪的產生,是因為她深而沉的性情,如水般的寧靜。我喜歡寧靜的人、靜水深流的人、不洋溢的人,這種人來到世上,就是來純凈另一些人的狂躁的,就是來滌蕩另一些人的粗糙的。我乃鄉野村夫,一身沙粒塵埃,自然是喜愛與這樣的人親近的,而子夏恰恰就是這種人。

我不知子夏前世為何人,但我知子夏今世的歡欣。子夏現在的身份是一名觀念攝影師,是我的好友劉海星的妻子。子夏的履歷里曾做過鄉村代課教師,曾留學西洋,甚至做過會計,但現在她的世界里一片清平,擺滿了菩薩臥滿了佛。我在想,她是不是每天都在心香一瓣將佛敬,在心里燃一柱香,于是她的心也就成了佛心?

佛在子夏的作品里大量出現。與那些廟宇中威嚴自坐的菩薩相比,子夏作品里的佛有了各種形態。佛在一種新的觀念里、新的情境下露出了自己的萬象,或者說活出了自己的萬相。子夏使佛以另一種樣子走向了眾生,眾生也可以由此對照、映射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心,以及自身的極樂與悲苦。

據我了解,子夏并不是一個佛教徒,她是一個對生活對生命有了自己的體會、對他人對世界有了自己的體貼的無神論者。她在佛面前的姿態不是跪著的,因而她能夠將佛順利、無礙地由廟堂之上接引到了自己在人間的心中。每個人在人間都有一畝心田,無論你是有產者還是無產者,是生產線上的工人還是引車賣漿之徒,在這畝心田面前我們本都是有恒產的農夫,但能否讓它成為一畝良田并且結出善果,卻又因人而異。有人因懶散而內心荒蕪,有人則因侍弄殷勤而綠樹成蔭、糧食滿倉。我想,子夏就是那個內心有良田并且善果累累的人。

子夏的內心非常圓滿,但子夏又對“空”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這不僅指的是她作品中有空靈的意境,而且指的是她的慈悲和良善。三月份,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子夏舉辦了“覺與不覺”觀念攝影慈善義展,將作品義賣所得悉數捐予幕天講壇鄉村詩歌行動。受她和她的夫君劉海星兄委托,我擔任本次展覽的策展人。子夏在空與滿之間,得出了空給他人就是圓滿自己的體悟。

是的,如果佛是有形的,那么佛就是有重量的,而如果佛是大象無形的,那么就是沒有重量的,這樣的佛放在人間的天平上必然會秤出不一樣的斤斤兩兩。佛心是空,是無,如果要想使自己與置于天平一頭的佛心維持寧靜的平衡,那么必然需要置于天平這一頭的我們的本心保持足夠的良善,即保持足夠的空。而子夏,就是那個我認識的因善而空的人。

猜你喜歡
佛心子夏心田
《論語》知多少?
“梵音永傳·佛心常住”
心田上的棗樹
孔子借傘
感同身受,讓教育浸潤心田
心田上的風景
孔子神算
佛心藝境——平山郁夫的藝術
種好心田上的莊稼
黃梅落盡,佛心始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