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絕望,還有什么成就了她

2015-05-30 10:48王石平
關鍵詞:青瓦臺樸槿惠韓國

王石平

A十一月的韓國,干爽清冽的冷。

大巴車行駛在首爾的街道,經過明洞,繁華的市區。

“天空中飄著棉花糖般蓬松的云朵”,40年前,西江大學電子工程系的女生樸槿惠平生第一次翹課,從學校的后門溜出去,坐公交車到了明洞,春風吹在她的臉上,和熙、溫暖,她的“腳步輕盈得就像要飛上天一般”,在街上隨意地溜達著,像這個年齡逛街的女孩。

在中央劇場,她看了電影《安妮的一千日》(好萊塢后來翻拍成《另一個博琳家的女孩》,亨利八世與博琳家兩個女兒糾纏不清的故事),她的心也跟著糾結起來。

從電影院出來,逛了商場。店員打量著她,有點遲疑地說:“你上過電視嗎?怎么這么眼熟呢?”

她笑笑。進了一家咖啡廳,挑了張靠窗的位置坐下,望著窗外來來往往的人群,那是七十年代,滿大街穿喇叭褲的青年,還有人背著吉他。

她的對面坐著一個男生,在看書,或許也是翹課的人,他們相視一笑。

咖啡廳里放著莫扎特的音樂,是弦樂四重奏么?

她一直坐到街燈一盞盞地亮起。

出了咖啡廳,經過一家教堂,人們正在做禮拜,她也去做了禮拜,因此心情十分平靜。

是的,這就是總統樸槿惠大二生活的一天。

并不普通的一天。這位拘謹的女性平生唯一的一次曠課。這一天的經歷,身為總統的她寫到了第二部自傳《絕望鍛煉了我》中,那一天,她只是一個平凡、可愛、浪漫的鄰家女孩。

沒有記者、狗仔隊跟蹤她。

因此,這是平靜的一天。

那家咖啡廳,沒有掛上“總統曾喝過咖啡”的招牌,沒有出售總統套餐。

我們乘坐的大巴,經過明洞,路上走著明艷的韓國男女,眾多的咖啡廳,哪一間是她喝過咖啡的店呢?

那一年,她的父親已經做了韓國總統。

B2006年11月,樸槿惠受邀到北京“中央黨?!边M行“新農村運動”演講。300名博士生擠滿了演講廳。

她唱了《新農村之歌》,“用我們的力量創造出更好的村莊?!边@是父親洗澡時不小心跌倒,躺在床上休息時,用幾天幾夜作詞作曲的一首歌。

這是女兒從父親那里聽來的故事。

“小時候隔壁家在烤魚的話,那陣香氣會繞過圍墻傳到家里,而每次那個香味都會讓我覺得肚子更餓。雖然鄰居的家境也不是很富裕,但至少一個月還是會烤一兩次秋刀魚來吃,每當他們烤秋刀魚的時候我的口水簡直流個不停,甚至會讓我覺得很心酸。但是又知道家里環境很不好,所以也不敢開口向父母要魚肉吃,這樣的經歷成了小時候的陰影?!?/p>

出生在大邱鄉下的孤僻男孩,與村民經歷著令人痛心的貧窮。

這個男孩后來當了兵,長成一個堅毅清瘦的男人,娶到了忠清北道玉泉第一戶擁有汽車人家的女兒陸修英。

母親對相親的回憶刻骨銘心?!爱敃r他脫軍靴的背影看起來非??煽?,雖然一個人的長相可以騙人,但背影是騙不了人的?!?/p>

他們一見鐘情。

父親從中校升到大校,母親去探親,沿著春風吹拂的鏡浦臺海岸散步。分別的日子,父親會寄來詩:

春三月素描

櫻花凋落,海鷗飛翔

似鏡的湖面上,獨浮一葉獨木舟

靠在鏡浦臺欄桿的英與我

老松亭亭,亭亭玉立

繡上美麗桃花

古人問道這是鏡浦臺否

那是東海這是鏡浦

雪白沙灘,青綠松樹,海鷗飛翔

春三月過得漫長,不曉日子怎么過

微風熙熙,湖水平靜

對面春天沙灘上海鷗飛翔

我倆一同劃槳前去。

1951、4、25

這個軍人還會作畫,畫母親的素描、肖像。

滿紙相思。

讀他的詩你會想起艾略特的名句:

四月是殘忍的季節

荒地上

長著丁香,把回憶和欲望

參合在一起,又讓春雨

催促那些遲鈍的根芽……

然而你千萬不要以為他是如身體般消瘦的詩人,他才不是。寫下3月素描之后,過了10年,5月,樸正熙發動政變。1963年,任韓國總統。

那一年,他的長女樸槿惠8歲。他們從新堂洞搬出來,住進了青瓦臺。

他娶到的果然是一位了不起的女人。

“記憶中的母親,總是早晚不得閑地忙碌著,放學一回家,她總會將預先準備好的地瓜或炸海帶塞給我們做點心;冬天會織毛帽、圍巾和手套給我們。我幾乎沒有見過母親睡覺的樣子,偶爾深夜起床喝水,會看到母親專心地在記賬……有時清晨醒來,看到的也總是母親已經折疊整齊的被子以及她在廚房昏黃的燈光中忙碌的身影,我回頭確認墻上的時鐘,一如往常又是清晨五點?!?/p>

別人送的貴重玩具,總統夫人不輕易讓孩子使用。

“就算父親是總統,我們也不會有任何改變??傆幸惶爝€是得回到新堂洞,不可以因為住青瓦臺就有優越意識,別忘了這里只是暫時借住的地方?!?/p>

孩子們帶到學校的便當與同學沒有兩樣,摻雜著大麥的雜糧飯、蛋卷、蜜黑豆、蘿卜泡菜。

總統夫人到海外巡訪,穿著堅硬的皮鞋,一天下來腳腫得厲害,秘書要找一雙舒服的鞋給她穿,夫人一口回絕:“萬一傳出去說韓國產的皮鞋質量不好怎么辦?”她每晚用冰敷消腫。

入住青瓦臺之后的第11年,紀念抗戰勝利的光復日,8月15日,第一夫人遇刺,女兒當時看電視的回憶:“端坐在位子上的母親突然垂下了頭,第一個看到這一幕的是父親,他大步走出來用手指著母親大喊:‘送醫!……父親再次走向講臺,按照原定計劃把紀念詞念完。慶典結束后他默默走向母親剛剛坐過的那個位置,綠色的空椅旁散落著母親的膠鞋及拎包,父親彎下腰來,撿起了鞋子與拎包?!?/p>

5年之后,樸正熙遇刺。夫妻一樣的結局,政治如猛虎野性難馴。

后人說到樸正熙主政韓國的18年必定說到威權政治,他寫給妻子三月的詩,為這個沉默寡言的男人掀開了帷幕的一角,得以窺見冷漠面孔之后的另一面:詩里透出的嫵媚氣息,說明他不是那種強悍霸道斤斤計較的男人。

他與妻終于再次團聚了。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這一份感情,流水落花之間,風吹浪卷,波折起伏。

他們為這世界留下的女兒,33年之后成為韓國首位女總統。

C22歲,樸槿惠代替母親,成為韓國的第一夫人。

母親遇害的消息是她法國留學回國時在機場一報紙上看到的,頭版是母親的照片,斗大的字“暗殺”,她第一次感到政治的野蠻兇悍。以后,“暗殺”與她如影相隨。父親中槍,她心懷悲憤洗掉父親領帶襯衣上沾的血跡,不由得想起曾經清洗沾著母親鮮血的韓服,她終于倒在了地上。那一晚她流下了通常人哭上一年的淚水,“度過比死還要痛苦的歲月”。27年之后,5月,她本人遇刺,這一次,是刀。

她用手掌捂住傷口,心想“至少要將演講講完”。

見到血的人們擁她下講臺,按壓傷口的手指陷入肉中,她才驚覺傷口之深。

我常常會注視著電視新聞中的她,已經是總統的樸槿惠,她平和,不激烈,微笑著,常常是微笑著。你從她身上感受不到強烈的怨恨以及戾氣。她必定是能放下怨恨往前走的人。胸懷大志的人,不可能背負太多的包袱。

2004年,大國家黨的支持度已經降到谷底,腐敗的污名以及彈劾的聲浪不斷發酵,樸槿惠在首爾演說:“我今天是以忠武公(抗倭英雄)——李舜臣將軍的‘今臣戰船尚有十二(只剩12艘戰艦勝倭)的堅定決心站在這里。我沒有父母,也不會再有任何得失了,這樣的我想要為大國家黨奉獻我所有的一切?!?/p>

可以想見當時的場面,她的悲決。

臨危受命,成為“女性黨首”,帶領她的黨人前往曹溪寺的極樂殿,叩首拜了一百零八拜,之后,在國民面前跪拜、鞠躬謝罪,決心打造全新的大國家黨。

你可以看到這個女人的堅忍,唯獨看不到霸氣。她不是那種霸氣外露的女人,因為深知,在東方,女人的霸氣與政治是不相容的。胸懷大志的人,都懂得三緘其口。

她沒有愛情,沒有緋聞,沒有婚姻。

再也不是那個在春天的風里逃課逛明洞的少女。

D我們的大巴前往樸正熙的老家大邱,停在一個不知名的小村莊,漫長的旅途,大家都跳下車來活動活動腿腳伸伸腰。我發現腳下有一個不及足球大小的小井蓋,銅錢一樣的鏤空花紋,蹲下身子仔細看,下面有嘩啦嘩啦的流水,何會長告訴我這是農村的下水管道。我問每個村都有嗎,她說經歷了七十年代的“新農村運動”,韓國的每一個鄉村都鋪了下水管道。

翻譯問我們去不去衛生間?起初有些猶豫,到底是農村啊,但是想想路途遙遠就去了,兩個可以沖水的馬桶,很儉樸,但是沒有一點異味,地面墻上也就是刷的白灰,都很干凈,農村的廁所,整潔干凈的程度令人印象深刻。

我們回到車上,大家議論的話題都是韓國農村的衛生狀況。為什么會這么干凈?

這得要回過頭來說說韓國。那個在朝鮮半島李朝時代,僅用了不到一百年就成為比中國還要完善的儒教國家。

李朝政治的特點是兩班成為國家官僚,在兩班中,武班地位不高,文班占絕對的統治地位。兩班的子弟3歲便開始學寫漢字,讀四書五經,參加科舉,入仕。儒教敵視生產性的工商業,提倡對無能的上司絕對忠誠,宣揚通過節儉而不是生產來擺脫貧窮。

在漢城之外,不允許永久性的市場存在,販運由日行百里為蠅頭小利而奔波的“負商”“褓商”實現。負即背,褓即提包袱,他們或背或提著干魚、食鹽到處售賣。

日俄戰爭之后,朝鮮半島成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朝鮮半島以北緯38°線為界,南北分裂。麥克阿瑟將美國扶植的李承晚空降送到漢城。

李承晚的時代既無理想亦無道德約束,是享樂主義的、國家機構的全面腐敗,終于被趕下臺,之后是動蕩和騷亂。1961年樸正熙發動政變,1963年歸還民政,成為文職政府,12月當選總統。

1960—1970年代,韓國人均收入只有76美元,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到處是乞討的人們。政府的腐敗,令國民不相信只要努力工作就會有好日子過。在農村,搶耕他人土地現象十分普遍,常常有人在月高風黑夜,糾集幾個哥們兒跑到別人家的地皮蓋上房子,第二天戶主發現了還賴著不走,戶主要收回土地就得給蓋房的人足夠的錢,否則只能打官司,但是又嫌打官司丟人,只能聽之任之,婚喪嫁娶,都是可以狂吃暴飲的好機會,無論是否認識,都可以去混吃混喝。

出身寒微的樸正熙發誓改變韓國國民。

1974年,發起“新農村運動”。大街上到處刷著“請不要隨意吐痰!”“請重視衛生!”“未來的日子會過得更好!”海報,更有意思的標語是“做就對了”。

全國3萬個村莊,政府給每一個村莊發放335袋水泥,用于對農村的改造,植樹、修路、建下水道。有的農民把水泥扛到大街上賣掉換酒喝了。更多的農民不覺得污水橫流的鄉村與自己有什么相干。

韓國經歷了一次艱難的國民啟蒙——對農民培訓?!皬男律钆囵B運動”到“新農村培養工程”,這正是樸槿惠身為第一夫人“蝴蝶破繭而出的過程”,輔佐父親政事,到晚間免費診所,看到人山人海的病人,父親難掩悲傷,她對父親說:“我們的國家也迫切需要一個完整的醫療福利制度?!彪m然有眾多經濟學家反對,1976年,在人均收入還不到一千美元的韓國,實施醫療保險制度,啟動國家福利政策。

國民的信心一定是一點一點樹立的,樸槿惠見證了家庭主婦將自己的頭發賣掉,以換取大米和蔬菜,而那些頭發被做成假發出口到國外。政府將礦工和護士送到德國打工,以他們的薪水作擔保,借到一億四千萬馬克。那些護士在如花的年紀,在德國從事擦拭尸體的工作,礦工在40度的高溫下作業,將賺到的錢寄給韓國的家人,韓國用這筆錢修建了第一條高速——京釜高速。

她終于理解了“人民的貧困其實就是民族的貧困”。歷經這樣的痛苦,才有了韓國經濟的增長。

母親在世時,陪父親出國,從不在國外購物,因為她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國家形象。青瓦臺使用的東西大部分是國貨。

妹妹放學路上看到一個趴在地上乞討的少年,回家告訴母親,母親馬上讓槿惠把那個少年帶到青瓦臺,她為孩子脫掉破舊不堪的衣服,帶他到浴室好好地為他洗了澡,細心剪了指甲,做了晚飯讓孩子吃,幫他夾菜,直到那孩子吃飽了擔心哥哥找他回家。母親為他穿上新衣服才讓秘書送他回家。

她說,“至今都無法忘記那天母親的眼神,充滿著心痛、憐憫、歉意……”是的,第一夫人的歉意。國民是可以讀懂這樣的歉意吧。

樸槿惠是在這樣的母親身邊長大的。

18年青瓦臺的歲月,隨著父親去世結束了。

她帶著弟弟妹妹黯然搬回新堂洞。父親從前身邊的人開始背離他們,種種的不滿,種種扭曲了的真相,她對人性和權力有了痛徹的體悟?;氐叫绿枚?,她才領悟到母親為什么當初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停留在權力的邊緣,而要過平凡人的生活。九泉之下的母親,如若知道連女兒都險遭暗殺,何以瞑目。

歷經變故,她才懂得:人在高處時,世界對你寬容到沒有底線,人們對你的好是不算數的。只有經歷生死,才把得失看淡。她決心遠離政治。

樸槿惠,因而對權力抱有警覺。

1997年,韓國爆發金融危機,她在電視演說中為國民唱《要好好活下去》,她走在街上,在菜市場,人們對她高喊:“請出來拯救國家經濟??!”

她決定踏入政壇。民生多艱,國家危殆,雖然父母的血還沒有干。

她其實一直都在為這一天而準備著。

22歲,母親被槍殺。

27歲,父親被槍殺。

54歲,自己險遭暗殺。

她曾下到3300米深、禁止女人進入的采礦場,在巷道里和礦工呆了1小時40分。

她在中國成都即興用吉他演唱《甜蜜蜜》。

她在德國訪問時與六十年代派遣的礦工、護士的后代相見,回想起1964年她的父母赴德時與礦工護士哭成一團的場面,流下了感恩的淚水。

韓國人均收入終于達到3萬美元。從她父親開始執政時的76美元,她見證了韓國的每一點進步。

她無數次面對媒體的追問:“您沒有家人也沒有子女,不會寂寞嗎?”

在她弟弟的孩子出世時,她的心中依然會浮現“要是能生在平凡家庭該有多好”的念頭。

然而這一切,都不再能阻擋她朝著青瓦臺緩緩走去。

屬于她的日子就這樣開始了。

猜你喜歡
青瓦臺樸槿惠韓國
韓國“第一步”
兌現“將青瓦臺還給民眾”的承諾
聚焦韓國大選
在韓國走馬觀花
樸槿惠坐牢半年無人探視
青瓦臺前道路被封50年后終解禁
樸槿惠離開青瓦臺搬回舊居
韓國國會通過彈劾總統樸槿惠的議案
揭秘韓國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