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祿豐縣農村低保問題的調研與思考

2015-05-30 06:51沙喜才
農民致富之友 2015年20期
關鍵詞:政策群眾農村

沙喜才

[中圖分類號] F323.8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10-0014-01

長期以來,農村低保對象的確定一直是農民群眾,特別是偏遠鄉鎮農民群眾特別關心的問題,也常常因此引發信訪舉報,影響農村的穩定和諧。同時,也是經常困擾縣、鄉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難題。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對祿豐縣轄區內的低保政策落實情況進行了走訪調研。

1 基本情況

祿豐縣地處滇中腹地,由原祿豐、羅次、廣通、鹽興4縣合并而成,是久負盛名的“恐龍之鄉,化石之倉”。全縣國土面積3536平方公里,轄3鄉11鎮,8個社區居委會、157個村民委員會,2122個村民小組(不含社區居委會村民小組),居住著漢、彝、苗、回、傈僳等25個民族,2014年末總人口424558人人。2014年,祿豐縣享受政府發放的低保金數額達8932.37萬元,4.2萬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全縣城市低保8654戶15250人,城市低保人均274.82元,全縣共審批納入農村低保11913戶26873人,農村低保人均120.49元。

全縣農村低保實施了規范管理,以推行“按標施保、核定收入、差額救助、應保盡?!睘橹攸c,進一步完善家庭收入核定制度,全面建立農村低保保障標準動態管理下的按標施保和應保盡保的工作目標。2014年,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縣民政局征求到部分鄉鎮、村(居)委會低保工作存在不公開、不公平的意見。在2014年7月至8月,全縣范圍內開展了城鄉低保自檢自查的交流核查糾偏工作、清退、糾正不符合政策條件的低保對象近300人,切實做到把好事做好、實事做實。

2 當前農村低保發放中存在的問題

2.1 關系保、人情保、權力保問題突出,暗箱操作現象時有發生。主要表現在:評定程序不規范、村務公開不透明。部分村組干部不按農村低保政策的規定程序評議、申報農村低保對象。個別村組不按規定進行村務公開,村干部“一言堂”,直接確定與自己關系好的人為低保對象。一些地方農村低保對象未經群眾評議和村(居)“兩委”集體研究,公示時間不夠甚至不公示就上報審批,有的個別基層干部將自己的親朋好友想方設法納入農村低保。個別基層干部在村委會換屆選舉中為了拉選票,隨意承諾,把辦理低保作為交換條件。從目前農村實際情況看,打招呼、找關系、要指標現象多,而個別困難戶卻享受不到低保政策。

2.2 地區經濟的差異導致低保指標分配的不合理。低保政策的落實對于廣大農村貧困人口來說,使他們的生活有了“兜底”的保障。然而當低保制度給農民帶來切實好處的同時,也應該看到,還存在著保障比例“一刀切”的現象。這樣結果是:“貧困地區吃不飽,條件較好地區吃不好”?!鞍l錢是一個在農村極容易引起矛盾的事。政府不發錢,就什么都好,老百姓安居樂業,但是只要一有什么救濟政策,村里就亂了。你多了他少了,我比他還窮咋享受不了低保救濟,整天不是上訪就是吵架?!痹趥€別村委會和村小組為了避免“不平衡”,一些村里就自己想辦法:變“戶?!睘椤叭吮!?,變為“輪流座莊”,各戶都沾光,誰也不得罪。然而這樣一來,條件稍好的為自己享受到低保而沾沾自喜,生活確實困難的感覺自己得到的太少,享受不到應有的保障,心里不平衡,也因此造成矛盾,導致上訪。

2.3 嚴重的依賴思想導致“越幫越貧”的現狀。目前,我縣較偏遠地區的農民群眾經濟收益比較單一,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加之目前國家惠農政策的大力投入,不少群眾依賴思想嚴重,這直接導致了群眾中存在著嚴重的平均主義思想。由于低保指標有限,在確定低保對象過程中,雖然征求過群眾的意見,但也難以惠及到所有的貧困人口,未能真正的做到應保盡保。沒有享受到低保政策的群眾情緒不滿,通過抵制村內的一些公益活動(如環境治理、加強基礎建設等)來泄憤,并滋生了勞動致富不如吃低保實惠的想法,甚至有部分村民提出輪流享受低保政策的建議。而有些享受低保的村民看到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生活困難有政府解決、衣食無憂,這就助長了懶惰的思想,寧愿領取低保資金而不愿意依靠自身勞動來擺脫貧困,這些人群的存在不僅會加大政府財政負擔,也會造成因為低保對象有限名額的占用而導致那些真正需要低保資金的人被排斥在低保保障范圍之外。

2.4 政策宣傳的不到位導致干群觀念的脫節。一是村里面大多數人只知道有“低?!边@么個政策,生活困難就可以吃低保,但對于納入低保條件和應該承擔的義務卻不知道;二是有的人認為低保就是國家發福利,千方百計要低保。對城鄉低保是社會保障最后一條保障線,是起“兜底”作用的理解不深,有將其福利化、手段化的傾向,比如將不符合低保條件的人員納入低保戶。大部分鄉鎮都存在個別農戶不符合低保條件,但強行要求給予低保,多次到鄉鎮和縣里上訪和無理取鬧,嚴重影響到了基層正常工作的開展;三是有的人認為低保就是殘疾人保障金,只要家里有一個殘疾的就得吃低保。政策法規的宣傳教育不到位,是農民群眾上訪的根本原因。

2.5 力量不足,審核工作難度大。農村低保工作的主體是鄉(鎮)、村(居)委會,目前,我縣納入農村低保的困難群眾已有42134人,而鄉(鎮)、村(居)委會只依靠社會事務辦1-3個工作人員(大多數身兼數職)做這項工作,村級又沒有專職工作人員,僅家庭收入核查都應接不暇,實行動態管理則更加困難,因此工作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客觀上造成了農村低保工作滯后,嚴重制約了農村低保工作的規范管理和長遠發展。當前,農村居民收入有其自身特點,在收入界定上存在一定困難,一是收入難以貨幣化,由于農村居民收入中糧食等實物收入占相當比重,在估計價值時存在較大的隨意性。二是收入的不穩定性。除農作物收成的季節性及受自然災害的影響較大等因素外,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加,也增大了收入的不穩定性。三是部分農村居民隱瞞各種隱性收入,低保審核過程中難以調查核實。

3 對進一步做好農村低保工作的建議

3.1 加強政府監督,切實做到陽光低保??h、鄉政府和村(居)委會要高度重視,使農村低保工作成為一項切實關愛困難群體、保障社會穩定的惠民工程;縣、鄉紀委及村監委會要充分發揮自身職能,規范管理,要求各村組規范評定程序,陽光公示;組織村民代表對申請戶進行嚴格評審,只有做好細致的入戶調查和審核工作,才能確保每一分錢都發放到符合條件的低保戶手中。嚴格執行低保的有關法律、法規。低保工作是一項民心工程,是政府救濟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的重要措施,各級低保工作人員在辦理審批低保時,要嚴格執行農村低保的有關政策法規,任何行政行為必須在低保政策允許的范圍內行使,不得以任何借口隨意變通,切實做到依法辦事,公正辦事。對貫徹落實政策不到位、違反低保政策法規情況的,要嚴肅追究責任。我們要嚴肅杜絕關系保、人情保、權利保等違規問題,真正做到誰吃低保村民拍板。

3.2 測算“貧困指數”,做到按需分配。不同地區經濟上的差異需要我們根據實際情況測算“貧困指數”,然后按照測算的指數來確定農村低保救助比例,進一步加大特困地區的扶貧資金投放,盡可能地使每一位需要救助的群眾都能夠享受到國家的惠農政策。

3.3 政府積極引導,實現脫貧致富。嚴格操作程序。要實現農村低保工作“公正、公平、公開”,就要嚴格操作程序,把好關口。首先就要做到嚴把入戶調查關。堅持“誰調查、誰簽字、誰負責”的調查責任制度,把工作責任落實到人頭,誰出了問題,追究誰的責任;其次要嚴把評議公示關。申請、調查、評議、審核、審批、三榜公示等環節一個都不能少,要環環相扣,緊密銜接;再則要嚴把動態管理關。實現進出渠道暢通,升降標準科學合理。同時要利用輿論監督、政府監督、司法監督、社會監督等形式開門納諫,廣泛征求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改進工作;設立舉報電話和舉報箱,歡迎人民群眾舉報問題。嚴肅查處舉報問題,進村入戶調查,采取聽、看、訪、問、談等多種形式,調查政策宣傳是否深入,民主評議、審核、公示等程序是否到位,納入保障的對象是否準確,分類救助是否合理,立卷建檔的資料是否完整。工作沒到位的要通報批評,限期整改。低保的發放應當要有一定的理念把握,低保政策對確無勞動能力的人群進行基本救助沒有疑義,關鍵是對有勞動能力的對象,我們既要做到讓制度有實效又能防止“養懶漢”,這應當是低保上報與審核的重中之重。所以,我們應該結合實際,加強對低保金用途的引導。教育、引導低保戶安排好生活,切實投入到生產生活中去,從而實現脫貧致富。

3.4 加大宣傳力度,統一干群認識。一是充分利用會議、專欄、報紙等形式,廣泛宣傳低保政策,不留死角,做到家喻戶曉,增加透明度,使低保政策得到社會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召開不同層次的低保政策的專題研討和講座,增強干部群眾對低保政策認識上的統一,減少理解上的誤差。

3.5 加強隊伍建設,強化責任意識。切實加強隊伍建設,建設一支能力強、素質過硬的社保工作隊伍,細化工作措施,明確縣、鄉(鎮)、村(居)委會三級工作責任分工,保證領導到位、思想認識到位、責任到位,嚴把審核關。對在工作中不履行或者履行職責不力,玩忽職守,處置不力,造成嚴重后果的,要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總之,農村低保規范化管理是一門較為復雜的社會工作,必須要不斷探索,勇于實踐,創造出更多更新的好經驗好作法,使農村低保管理更加規范。只有這樣才能用更開闊的思路、更得力的措施、更扎實的工作推動全縣民政事業健康發展,為維護祿豐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猜你喜歡
政策群眾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政策
政策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多讓群眾咧嘴笑
助企政策
政策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