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軟土地基處理工藝研究

2015-05-30 12:14趙玉杰
信息周刊 2015年12期
關鍵詞:夯法路堤墊層

趙玉杰

【摘 要】對于軟土地基工程的確認,因為牽涉的工程量大,一般情況下,施工方、監理方與業主方之間總是有不一致的地方。變更有兩個方面:一是對設計軟基工程量的變更。由于設計上的種種原因,施工單位在施工中對設計軟土的深度和廣度會提出一些變更的申請;二是施工單位在實測工程時會發現一些原設計上沒有但施工中卻存在的軟基。本文根據某公路段軟土地基的資料,對軟土地基的處理方法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軟土;地基;方法

引言:

軟土地基的處理質量是保證道路建成后安全、高效運營的關鍵,也直接影響到地基的基礎承栽力。在分析現有軟土地基處理方法存在的問題基礎上,提出了表層處理法、強夯法、靜力排水固結法、反壓護道法等。希望研究能為軟土地基處理方法的發展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現有軟土地基處理方法存在的問題

(1)未能因地制宜合理選用處理方法。

在合理選用地基處理方法方面有時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例如飽和軟粘土地基不適宜采用振密、擠密法加固。根據工程地質條件和地基加固原理,因地制宜合理選用處理方法特別重要。在這方面,現在的問題是對幾個技術上可行方案進行比較、優化不夠。采用的不是較好的方法,更不是最好的方法。有時工程問題是解決了,但造價高和工期長。

(2)不能正確評價每種地基處理方法的適用性。

人人都承認每種地基處理方法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但遇到具體問題就會盲目擴大其應用范圍,對這種情況施工單位更應注意。

(3)施工單位素質差影響地基處理質量。

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攪拌樁施工。幾年前上海市建委發文禁用粉噴深層攪拌法,接著不少地區也采取類似措施。深層攪拌法不能滿足地基處理要求并不是深層攪拌法工法本身不成熟,也不是深層攪拌法加固地基設計方法不對。影響施工質量主要是施工單位素質和施工機械兩方面問題。先分析施工單位素質存在的問題。前些年,地基處理施工隊伍的快速膨脹,造成絕大多數施工隊伍缺乏必要的技術培訓,熟練技術工人缺乏是普遍現象。除此之外,還存在偷工減料現象。其它地基處理方或輕或重也存在類似問題。

(4)施工機械簡陋影響地基處理水平和質量。

近二十幾年來,我國地基處理施工機械發展很快,許多已形成系列化產品。但應看到與我國工程建設需要相比較,差距還很大。還以深層攪拌法為例,不能很好保證施工質量不僅與施工單位素質有關,也與目前應用的施工機械水平有關。簡陋的機械要保持穩定良好的施工質量是困難的。

(5)地基處理理論落后于實踐。

從實踐一理論一再實踐的角度看,實踐先于理論是一般規律,對土木工程更是如此。但重視理論研究,用理論指導實踐也是很重要的。對地基處理各種工法及一般理論缺乏深入系統的研究也是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之一。

(6)不少工法缺乏完善的質量檢驗手段。

完善的質量檢驗手段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重要措施。目前不少工法缺乏完善的質量檢驗手段。前面多次提到的深層攪拌法也是如此。

2表層處理法

(1)表層排水法。

表層排水法是在路基填筑前,在地面開挖水溝,以排除地表水,同時降低地基表層的含水量,確保施工機械的作業條件,為了使開挖水溝在施工中發揮盲溝作用,常用透水性良好的砂礫回填。

水溝布設應全面考慮地形與土質情況,使排水暢通。水溝斷面尺寸一般取寬0.5m,深0.5m―1.0m。路堤填筑前,宜用砂礫回填成盲溝,若埋設孔管,必須用良好的過濾材料保護。

(2)墊層法。

墊層法是在軟土地基頂面鋪設厚度為0.6m―1.0m的砂墊層或土工布等化學物質(具體厚度視路堤高度、軟土層厚度及壓縮性而定,太厚施工困難,太薄效果差)作為軟土層固結所需要的上部排水層,以加速沉降的發展,縮短固結過程的方法。砂墊層可作為路堤內的地下排水層,以降低堤內水位,改善施工時重型機械的作業條件。

采用砂墊層,砂宜采用中砂及粗砂,要求級配良好。顆粒的不均勻系數不大于5,且含量不宜超過3%―5%。砂墊層一般用自卸汽車及推土機配合攤鋪,攤鋪應均勻,注意不要有很大的集中載荷作用。當路堤為粉土類土,透水性不好時,路堤坡腳附近砂墊層被路堤覆蓋,可能會阻礙側向排水,必須注意做好砂墊層端部的處理。

(3)穩固劑表層處治法。

穩固劑表層處治法是用生石灰、熟石灰、水泥及土壤離子穩固劑等穩定材料,摻人軟弱的表層地基土中,改善地基的壓縮性和強度特性,保證機械作業條件,提高路堤填土的穩定及壓實效果。

3強夯法

強夯法處理軟土地基是利用重錘自山落下產生的沖擊波使地基密實,這種沖擊引起的振動在土中是以波的形式向地下傳播的。J.K.米切爾在1981年召開的第十屆國際土力學和基礎工程學會上所作的“土質改良――技術狀態”報告中,曾對強夯法的加固機理進行了概括:當強夯法應用于非飽和土時,壓密過程基本上同實驗室中擊實法(普羅克特擊實法)相同;對于飽和無粘性土,夯擊過程中,土體可能會產生液化,其致密過程與爆破和振動壓密過程相似;對于飽和細粒粘土的效果尚不明確,成功和失敗的例子均有報道,對于這類飽和的細顆粒土,要求破壞土的結構、產生超孔隙水壓力、山裂隙形成排水通道。

強夯理論認為:壓縮波大部分通過液相運動,使孔隙水壓力增大,同時使土顆粒錯位,土體骨架解體。而隨后到的剪切波使土顆粒處于更密實的狀態。

4預壓排水固結法

預壓排水固結法地對天然地基,或先在地基中設置砂井、排水板等豎向排水體,然后利用建筑物本身重量分級逐漸加載,或是在建筑物建造以前,在場地先行加載預壓,使土整體的孔隙水排出,逐漸固結,地基發生沉降,同時強度逐步提高的方法。

預壓排水固結法可以解決以下兩個問題:

(1)沉降問題:使地基沉降在加載預壓期間,即修筑路面之前沉降大部分或基本完成,路面在使用期間不致產生不利的沉降和沉降差。

(2)穩定問題:排水固結法加速地基土的抗剪強度的增長,從而提高地基的承載力和穩定性,公路是條帶狀荷載,在橫斷方向受力面積較小,穩定問題尤為重要。

5反壓護道法

反壓護道法是在路提兩側真筑一定寬度的護道,使路堤下的淤泥或泥炭向兩側隆起的趨勢得到平衡,以提高路堤在施工中的滑動破壞安全系數,達到路堤穩定的目的。

反壓護道法加固路基的特點是不需要特殊的機具設備和材料,施工簡易,但占地較多、用土量較,后期沉降大,養護工作量大。一般適用于非耕作區、取土方便的地區和路堤高度不大于(5/3―2)倍極限高度路段的軟土處理,對泥沼不宜采用。

6碎石(砂樁)樁

對地基承載力和變形要求比較高的建筑先可以采用碎石樁(砂樁)進行處理,碎石樁(砂樁)增加了地基密實度和抗剪強度,使地基土密室均勻,在軟土中使用碎石樁(砂樁),一般擠密作用不明顯,主要是靠置換。對于飽和的軟塑――流塑的地基土,經過處理后,必須經過預壓后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在施工工藝選擇上,采用振沖法施工(濕法),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場地因素和泥漿排放因素。

對軟土地基的處理對策很多,但不管采用何種方法,處理后的地基必須滿足強度、變形、動力穩定性和透水性要求,從而達到減小道路路基在荷載作用下引起的沉降或不均勻沉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彰明,軟土地基加固的理論、設計與施工[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

[2]陳桿義,公路工程中軟土地基處理[J],黑龍江交通科技,1999

猜你喜歡
夯法路堤墊層
強夯法在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中的應用
強夯法在道路軟土路基處理中的應用
路堤下CFG樁復合地基穩定分析方法探討
墊層對水泥土攪拌樁樁土應力比影響的有限元分析
換填墊層底面處土的自重應力的計算方法探討
面板堆石壩墊層施工及坡面防護
多年凍土區鐵路路堤臨界高度研究
墊層混凝土對落水孔水庫壩基應力的改善
強夯法在水泥廠建設中的應用
煤矸石浸水路堤不均勻沉降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