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工業建筑改造再利用新進展

2015-05-30 19:12康曉慧
信息周刊 2015年12期
關鍵詞:新進展

康曉慧

【摘 要】廣義上來說,舊工業建筑是指現已建成,并經過一段時間利用的工業建筑物。舊建筑涉及的規模較廣,可大致分為具有歷史文明價值的遺產類舊工業建筑和一般性的舊工業建筑。對于那些具有歷史意義和文明價值的遺產類舊工業建筑,世界上很多的國家都擬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措施對其進行積極的維護,利用現代的手段保持其原有建筑風貌。而對于舊工業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也越來越引起人們重視。本文重點針對舊工業建筑的改造再利用進行了闡述,并通過實例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舊工業建筑;改造再利用;新進展

1關于舊工業建筑

1.1舊工業建筑的特點

(1)失去原有的建筑功能,已被廢棄或閑置的工業建筑。(2)具有特殊形態的構筑物,可識別性高。(3)層高較一類廠房低,但空間開敞的建筑。

1.2舊工業建筑改造再利用的意義

(1)具有一定的社會歷史價值和景觀價值。工業建筑是工業文明的產物,對一些廢棄或閑置的舊工業建筑進行改造再利用,保留了工業時代的印跡。工業建筑的改造再利用,不僅緩解了城市發展用地匱乏的困難,而且增加了城市的可識別性。(2)具有環保意義。將舊的工業廠房、庫房的室內空間或外立面進行改造再利用,盡可能的延長了建筑的生命期限,同時也減少了廢物及粉塵污染。將有效的減少對舊工業建筑周邊的環境影響,與周邊建筑、景觀相協調。(3)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對舊工業建筑進行改造再利用,降低了建筑重建的費用。同時成功的舊工業建筑改造設計,會吸引更多的投資商。優秀的舊工業改造建筑會推動地塊內部和周邊的經濟,帶來一定程度的隱性經濟效益。

2改造的發展趨勢

在以往的舊工業建筑改造中,拋棄建筑本身的歷史文明性、空間特性、結構情況以及與當時城市環境等要素是實際存在的。在改造再利用的過程中遭到的制約要素相當多。舊工業建筑改造設計有必要從實際條件出發,因地制宜,發掘和利用有利的要素,探究再利用的可能方向,從而使其可以在城市發展中充當一個積極的因素。

3舊廠房再利用

3.1改造策劃

當接觸到一個舊建筑改造項目,應首先對其進行調查。例如年限、改造前后的利用功能、周邊環境、建筑特性、歷史文明等等。綜合了其各方面條件,就要對建筑進行評價。當其具有很強的歷史文明價值,對建筑的保護要求較高,以修復為主,盡量保留現狀。在前期調研和大致改造方案都確定以后,就要考慮其可行性。例如成本核算以及未來的經濟效益。就目前國內的成功案例,大多數的舊工業建筑都是對其進行立意定位,改造成創意工業園區、藝術工廠以及藝術氛圍濃郁的咖啡、酒店等服務性建筑。

3.2改造設計

3.2.1藝術層面的改造

(1)整舊如舊,對舊肌體進行保留,新肌體選用傳統的材料與構成手法模擬舊的建筑形態。整舊如舊也就是把建筑風格與初始建筑相統一,復原原工業建筑所處階段的歷史文明風貌。例如關于一些舊工業建筑的改擴建,選用的材料和處理手法仍與舊建筑一致,使其成為一個整體,避免新建的痕跡。(2)新舊肌體的沖突對比。新肌體選用當代材料、構成方式、美學特征,與舊肌體構成鮮明比照。具體手法上,新舊比照可能存在于形體、顏色、材料、建筑構成形式等各個方面。新肌體選用能更好的符合現有功能需要的材料和處理手法。這樣的處理手法出資少、工期短、技術簡單成熟,對舊工業建筑的再利用改造的大規模普及有著極為深遠的社會實踐意義。 (3)新舊肌體的融合。主要是指有新肌體應在舊肌體的什么地方運用,二者所占的比例關系等。這需要在設計時進行合理的分配與掌握。一般的舊工業建筑如廠房、車間、庫房等,都會賦予新的功能。在進行改造時,要根據其未來的使用功能而對其內部布局進行更合理的功能劃分利用。同時在建筑外立面改造中可以融合原有舊工業建筑的代表性處理手法來突出其特有的工業時代的風貌。

3.2.2空間優化與再利用

(1)外部環境的優化與重組。外部空間整治目的:a.疏導交通,提高建筑更抵達性。創造更為人性、舒適的城市空間,如綠地、街道、廣場等。b.使舊工業建筑的文化氛圍更為清晰。(2)內部空間的優化與重組。在舊工業建筑(廠房、庫房等)進行改建方面,為了滿足其新的功能需求,對其內部空間進行改造。大體分為兩種:a.不改動原有建筑結構,只對非承重墻進行調整?;蛘咄ㄟ^利用舊工業建筑的高層高增加夾層,垂直方向增加新的內部空間。b.重新組織內部空間聯系,并對原有建筑結構進行部分改動。這種處理手段難度較大,但使用功能聯系更為合理。同時經過一些新元素的外延,又會產生風趣的空間感。

4實例

北京市798工廠是原公營電子工業工廠,坐落北京市東北大山子區域。798工廠是20世紀50時代由蘇聯援建,東德設計建造的重點工業項目,具有較高的建筑藝術價值,近年來由于工業晉級工廠停產。798工廠在拆遷前期利用現已停產的廠房,出租給藝術家作為工作室。2003年該地段已初具藝術區雛形。LOFT這種時尚的居住與工作方式也成為798廠區的改造的代表性特色,為舊工業建筑改造發展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路。

結束語:

總之,對舊工業建筑的改造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其中所涉及的方面較多,范圍較廣。為了不使具有歷史文化價值和再利用價值的工業建筑遭受大面積拆除的厄運,必須站在保護與再生的角度上去看待工業建筑的改造問題。這樣能更好地引導投資者和設計師理解舊工業建筑改造的意義和價值,做好改造的評估與評價工作,探索合理可行的改造方法。消除廢棄的舊工業建筑對城市環境的消極影響,協調統一舊工業建筑的改造與現有城市設計,煥發舊工業建筑承載工業文明的活力,充分體現舊工業建筑自身價值,是推動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可靠依據。

參考文獻:

[1]王海松,臧子悅.適應性生態技術在工業遺產建筑改造中的應用.華中建筑2010.9

[2]胡英,姜濤.舊工業建筑的保護和改造性再利用.工業建筑2010.6

猜你喜歡
新進展
非織造材料產業化新進展
肩關節外科新進展
3D打印抗中子輻照鋼研究取得新進展
科研新進展
甲真菌病激光治療新進展
蒙中西醫防治腦卒中(薩病)新進展
2014醫改攻堅新進展
無人機電池研發新進展
膽囊結石分類研究的新進展
成人正畸治療新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