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建筑合同管理之風險管理

2015-05-30 21:26王樹照
信息周刊 2015年12期
關鍵詞:工程建筑風險管理

王樹照

【摘 要】隨著建筑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建設項目由原來的計劃經濟模式向市場經濟模式轉變,項目管理也從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但不可避免的還是會有一些不確定因素的產生,在企業面臨的風險增大時候,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以及勘察設計單位采取合同管理的手段來保證生產活動的順利進行。合同管理是以法律為保障,結合科學的項目管理理念,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建筑業內得到推廣運用。對于確保工程質量、工期、安全,提高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對建設工程合同履約過程中所面對的風險及防范措施,進行詳細的概括。

【關鍵詞】工程建筑;項目合同;風險管理;風險分配

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建設市場的日益完善,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不斷地被應用到建筑領域,促使現代工程的規模逐漸壯大,工程各參與方面臨的風險也日益增加,合同風險管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合同管理是承攬工程的重要管理環節,加強合同的風險管理,對合同管理風險進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從而降低企業經營的風險、提高經濟效益。本文主要對我國目前合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的措施進行詳細的分析概述。

一、工程合同風險的概念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各種不確定因素都有可能產生變化,這些變化會使原定的計劃和方案受到干擾使原定的目標不能實現。這些事先不能確定的干擾因素人們將它們稱之為風險。風險是項目系統中的不可靠因素,合同風險是指合同中或由合同引起的不確定性。工程合同風險有如下:

1.由合同種類所定義的風險。合同風險是與所簽訂的合同類型有關。如果簽訂的是固定總價合同,承包商承擔全部物價和工程量變化的風險,而對成本加酬金合同承包商不承擔任何風險,對常見的單價合同風險由雙方共同承擔。

2.合同中明確規定的由一方承擔風險。工程項目中的幾類風險通過合同的定義,明確分配規定或者所隱含的風險承擔者成為合同風險。

(1)工程承包合同明確規定業主風險如工程變更的范圍、承包商的索賠、業主風險和不可抗力等條款。

(2)承包商風險。工程施工合同中關于承包商的風險的規定比較具體。

3.合同缺陷導致的風險。

(1)條文不全面不完整沒有將合同雙方的責權利關系全面表達清楚沒有預計到合同實施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導致合同過程中的激烈爭執最終導致損失。

(2)合同表達不清晰、不細致、不嚴密、有錯誤、矛盾、二義性。

(3)合同簽訂、合同實施控制中的問題。對合同內容理解錯誤不完善的溝通和不適宜的合同管理等導致的損失。 招標文件的語言表達方式、表達能力、承包商的外語水平、專業理解能力或工作細致程度以及做標期和評標期的長短等原因都可能導致合同風險。

二、建筑工程合同風險分配

(一)合同風險分配的重要性。決定著合同形式是合同風險如何負擔,在合同的起草及談判實質上,主要是風險的分配問題。一份具有公平性的合同,除了要對風險進行全面的預測及定義,還要對風險責任進行公平合理的分配。

(二)風險分配應遵循以下原則:

1.積極對待風險分配。合同文本要使風險歸屬清楚責任明確而不是躲避、推卸。2.合理進行風險分配,鼓勵各方積極控制,促進各方積極工作。特別能使理性、誠實的和有能力的承包商易于中標通過努力獲得利潤不鼓勵投機和冒險。3.注意保護雙方利益。除了要考慮保護業主的利益之外,還要考慮如何使工程高效率、低成本的獲得成功。4.從工程整體效益的角度出發最大限度地發揮雙方的積極性,風險的分配必須按照有利于項目成功的可能性最大分配。5.公平合理責權利平衡,對工程合同而言風險分配必須符合公平原則。6.符合現代工程管理理念,在風險分配中要考慮現代工程管理理念和理論的應用如雙方伙伴關系、風險共擔、達到雙贏的目的等。

四.工程建筑合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合同法律環境不好。我國建筑業合同法律體系還不夠完善,部分法律條文不夠嚴謹,有漏洞可鉆。有法不依的現象十分嚴重、執法不嚴的問題時有發生。合同管理人員法律意識薄弱,合同未依法訂立,導致所簽訂的合同無效。

(二)不重視合同文本分析。合同訂立時缺乏預見性,缺少對合同文本的分析。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常常因為缺少某些重要的條款,雙方對某些條款的理解有差異或對合同風險預估不足等問題而發生爭執。

(三)專業的合同管理人才匱乏,對索賠工作不重視。合同管理涉及內容多,專業面廣,合同管理人員需要有一定的專業技術知識、法律知識和造價管理知識。缺乏自我保護、維護自身正當權益的意識。對具有上述素質的合同管理人員應不斷充實,以增強合同管理力量。

(四)合同管理意識淡薄,合同管理手段落后。在實際工作中,隨著市場的規范運作和市場形勢的發展變化,合同管理會不斷產生新的問題,提出新的要求。這就需要不斷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一些施工企業合同管理仍處于分散管理狀態,合同的歸檔程序、要求沒有明確規定。

(五)缺乏有效的分包合同管理。分包合同中總承包人和各專業分包人之間,及各分包人之間的合同界面不清,責、權、利不明確。

五.加強工程合同風險管理的措施

1.經濟措施。(1)業主在投資預算中采取的措施 ①業主在投資預算中考慮可能的風險留有一定的風險準備金。②在單價合同中專門列“暫定金額”項。以考慮在本合同實施中可能有遺漏或不確定的工作的費用。(2)承包商在報價中采用的措施 ①提高報價中的不可預見風險費。對風險大的合同承包商可以提高報價中的風險附加費為風險作資金準備以彌補風險發生所帶來的部分損失使合同價格與風險責任相平衡。②采取一些報價策略。許多承包商采用一些報價策略以降低、避免或轉移風險。如將工程中的一些風險大、花錢多的分項工程或工作拋開僅在報價單中注明由雙方再度商討決定。這樣大大降低總報價從而用低價吸引業主取得商談機會在議價談判和合同談判中逐漸提高報價?;蛟趫髢r單中將一些花費大、風險大的分項工程按成本加酬 金的方式結算。③在法律和招標文件允許的條件下在投標書中使用保留條件、附加或補充說明這樣可以給合同談判和索賠留下伏筆。

2.合同措施。(1)合同中的保全措施。 業主除了通過合同嚴格規定承包商風險設置科學的管理程序以控制工程而且可以設置一些保全措施以防止承包商風險。如保留金承包商材料進場就作為業主的財產承包商不得再調出工程擔保等。(2)通過談判完善合同。 合同雙方都希望簽訂一個有利的、風險較少的合同。但在工程過程中許多風險客觀存在問題是由誰來承擔。減少或避免風險是承包合同談判的重點。合同雙方都希望推卸和轉嫁風險通過合同談判來完善合同條文使合同能體現雙方責權利關系的平衡和公平合理。①充分考慮合同實施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在合同中予以詳細、具體的規定防止以外風險。所以合同談判的目標首先是對合同條文拾遺補缺使之完整。②使風險型條款合理化力爭對責權利不平衡條款、單方面約束性條款作修改或限定防止獨立承擔風險。③將一些風險較大的合同責任推給業主以減少風險。當然常常也相應地減少收益如管理費和利潤的收益機會。④通過合同談判爭取在合同條款中增加對承包商權益的保護性條款。

3.工程保險。工程保險是業主和承包商轉移風險的一種重要手段。當出現保險范圍內的風險造成財務損失時承包商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以獲得一定數量的賠償。 一般在合同文件中業主都已指定承包商投保的種類并在工程開工后就承包商的保險做出審查和批準。通常承包工程保險有工程一切險、施工設備保險、第三方責任險、人身傷亡保險等。

4.技術和組織的措施。在承包合同的簽訂和實施過程中采取技術的和組織的措施以提高應變能力和對風險的抵抗能力。

結束語:

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發展,我國建筑施工企業已經越來越多地進入到工程承包這一大市場中建筑工程項目必須實施規范性的合同管理,加強合同管理中的風險管控,才能滿足項目管理的需要。建筑工程項目合同風險管理應當遵循健全、合理、制衡、獨立的原則,建筑企業必須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嚴格的規章制度和可操作的業務流程,形成完善的合同管理體系,才能具有強有力的執行力,才能維護好企業的經濟利益和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王洪有;強化法制觀念加強工程合同管理[J];低溫建筑技術;1989;(4)

[2]鄭公明;關于水利工程建設監理工作的幾點體會[J];海河水利;2000;(1)

[3]成朝金;金華電航橋工程合同管理與投資控制[J];四川水力發電;2000;(1)

猜你喜歡
工程建筑風險管理
探討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
房地產合作開發項目的風險管理
不良地基對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的影響與對策
關于如何提高工程建筑質量控制的探討
論工程建筑監理對施工質量的監督
簡析住宅建筑設計中BIM技術的應用
護理風險管理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應用
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的施工技術及管理研究
電力工程房屋滲漏破壞的原因及應對措施
本地化科技翻譯的風險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