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頸動脈粥樣硬化與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

2015-06-06 21:43孫萍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下半月 2015年5期
關鍵詞:頸動脈粥樣硬化相關性腦梗死

孫萍

【摘要】目的:探討頸動脈粥樣硬化與腦梗死的相關性。方法:選取50例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設為觀察組,同期50例非腦血管疾病患者作為對照組,彩色多譜勒超聲檢測頸動脈,分析頸動脈粥樣發生率與腦梗死的關系。結果:觀察組頸動脈斑塊形成率高達76.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8.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頸動脈粥樣硬化是腦梗死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利用彩色超聲檢查儀器對高危人群進行早期篩查,對預防腦梗死患者的發生有一定意義。

【關鍵詞】頸動脈粥樣硬化;腦梗死;相關性;彩色多譜勒超聲

【中圖分類號】R543.4【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5)10-0104-01

頸動脈粥樣硬化作為人體動脈硬化的高發部位,內膜出現復合糖類積聚、局部脂質以及纖維組織增生且伴隨動脈中層病變,繼發性病變則會出現斑塊出血、破裂,待局部血栓形成后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研究表明,頸動脈粥樣硬化是腦梗死的高危因素,對頸動脈粥樣硬化高危人群進行早期篩查,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腦梗死發生[1]。本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頸動脈粥樣硬化與腦梗死相關性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設為觀察組,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齡41~75 歲,平均年齡(62.3± 3.5)歲,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腦梗死診斷標準”[2],且經磁共振成像或腦CT確診,排除因為心源性血栓栓子上行引發腦血栓者。選擇同期治療的50例非腦血管疾病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 40~72 歲 , 平均年齡 (63.7± 4.1)歲,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使用儀器為 ACU—SONX300彩色超聲儀,用 5~13 MHz 超寬頻探頭進行檢查,患者仰臥,暴露頸前部,從頸總動脈起始處開始,沿血管走行縱向掃描,依次對頸總動脈、雙側頸內動脈與頸外動脈分支進行檢查,觀察血管形態與斑塊情況,測量頸總動脈與頸內動脈顱外段的內徑,于頸總動脈分叉位置近端 1.5 cm位置檢測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 IMT)。

1.3診斷標準依據2001版冠心病超聲診斷學診斷標準[3],頸總動脈分叉位置 IMT≥1.2 mm、頸總動脈IMT≥1.0 mm為斑塊形成,頸動脈內膜光滑完整為正常。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 表示 ,采用t檢驗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50例有38例(76.0%)頸動脈內形成斑塊,對照組50例中14例(28.0%)頸動脈內形成斑塊。觀察組患者頸動脈內斑塊形成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觀察組患者左、右頸總動脈IMT以及頸總動脈的內徑均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兩組IMT、頸總動脈內徑比較(x±s,mm)

組別

IMT頸總動脈

左右左右

觀察組1.14±0.24*1.16±0.17*0.76±0.14*0.78±0.16*

對照組0.73±0.140.75±0.130.67±0.080.71±0.11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3討論

近年來報道顯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有20% ~ 30%是因頸動脈顱外段狹窄引發的,頸動脈粥樣斑塊形成且不斷增大后,會突入到管腔,在斑塊自身或管壁的應力作用下以及不穩定的血流沖擊下,斑塊出現破裂,導致遠端血管栓塞,且斑塊表明粗糙,顯露的管壁脂質及膠原纖維通過激活血小板從而引發凝血反應,引發血栓,頸動脈是腦供血的重要通路,頸動脈狹窄使遠端灌注壓下降,導致供血不足從而出現低灌注性梗死或邊緣帶梗死,斑塊的形成、破裂、形成血栓、栓子脫落一系列的進程導致腦梗死發生。且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可分為軟斑與硬斑,含有大脂質核與薄纖維帽的軟斑發展快,且不穩定,出現出血和脫落后會加大腦梗死風險,由于表面鈣化形成的硬斑主要由纖維組織構成,不易破裂和脫落較穩定,產生腦梗死的可能性較小[4]。

頸動脈粥樣斑塊的發生機制:正常動脈內膜內皮細胞光滑,管腔均勻,而患者頸內動脈分叉與成角位置血管內皮表面不規整甚至粗糙,使流經血流受到干擾出現漩渦流,使內膜受損,出現功能紊亂或解剖損傷,且長期高血脂癥狀使低密度脂蛋白與膽固醇在血液中聚集,使頸內動脈血管產生擴張,改變了原先成角角度,血液的不規則流動使血管內層流扭轉加劇,因此產生的漩渦流進一步損傷動脈內膜。隨著頸動脈分叉處血流速度加快,血管內膜所受壓力增加,血栓形成附著于血管內膜壁,隨著時間延長出現斑塊增厚,當斑塊破裂后會由血液循環進入顱內血管,出現腦梗死。

本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患者左、右頸總動脈內徑、IMT 明顯增加 , 頸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率達到 76.0%, 與對照組的28.0%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頸動脈粥樣硬化是腦梗死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利用彩色超聲檢查儀器對高危人群進行早期篩查,對沒有癥狀的患者進行早期干預和治療,對預防腦梗死患者的發生有一定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趙春水.頸動脈粥樣硬化與腦梗死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24):24.

[2] 中華醫學會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 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 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 6) : 379-380.

[3] 陳瑞英 , 高素玲 , 鄭清存 .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急性腦梗死患者血脂、血壓的相關性研究 [J]. 中國老年學雜志 , 2011,31(12):2220- 2221.

[4] 劉翠玲,袁國奇.腦梗死與頸部動脈粥樣硬化的高頻彩超探查及其相關性的探討[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1):144-145.

(收稿日期:2015.02.24)

猜你喜歡
頸動脈粥樣硬化相關性腦梗死
64排CT在腦梗死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及影像學特征分析
高血壓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冠心病的相關性分析
小兒支氣管哮喘與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分析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2)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
高頻超聲檢測糖尿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診斷價值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高血壓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中的檢查意義
前列地爾和阿托伐他汀鈣治療糖尿病腎病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療效觀察
脈血康膠囊治療老年恢復期腦梗死30例
中西醫結合治療腦梗死43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