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對外援助調查及政策建議項目勢在必行

2015-06-10 01:16張天潘任文文
中國財富 2015年12期
關鍵詞:安平東南亞援助

張天潘 任文文

2014年11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加強互聯互通。

近期巴黎氣候大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說,中國將于明年啟動在發展中國家開展10個低碳示范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及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合作項目。這是繼中國在今年9月宣布出資200億元人民幣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之后,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上的又一承諾。

對外援助:對外關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種種數據顯示,對外援助已成為中國對外關系乃至國家生活中日益重要的部分。截至2014年,中國對外援助事業已經走了近65年,為發展中國家和國際社會提供了大量的無私奉獻。對外援助在對外關系中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亦是國際經濟關系的重要內容。

想來,對外援助這些年,可報道的新聞,可講述的故事,必是多之又多,然而,關于中國對外援助的國際報道卻幾乎聽不到聲音,能夠看到的也只是少數國外媒體的發聲,國內媒體報道亦很少涉及這部分領域,與中國對外援助的發展與氣勢顯然并不相符。

安平公共傳播公益基金看見了這一實際情況,作為媒體行業發展與支持的專項公益組織,努力實現愿景“傳播,讓公益更有力量”,通過國內媒體報道的方式讓國人了解對外援助中發生的故事,實現對外援助政策與民間的溝通尤為重要。

如果我們能通過我們的對外援助調查以及由此得出的政策建議影響對外援助政策,將民間機構納入其中,推動中國逐漸建立政府主導下的民間多元參與的新型對外援助政策,發揮出民間組織在民間外交中的關鍵作用,最終使對外援助資金得以多元而高效使用。

所以,“安平基金非洲記者調查計劃”與“東南亞記者調查計劃”依此展開。

非洲調查:讓溝通成為對外援助潤滑劑

2014年4月到8月,第一期“安平基金非洲記者調查計劃”中,資助寧二(原《南方都市報》編輯)、袁雪(《財經》雜志記者)、胡劍龍(原《南方周末》記者)、李光(《鳳凰周刊》記者),魏傳舉、徐松、肖慕漪(騰訊新聞)等7位媒體人前往坦桑尼亞、贊比亞、肯尼亞、烏干達等國進行為期兩周的獨立采訪,為國人了解中國外援在非洲的真相提供大量媒體細節,產生了極好的社會影響力。

這其中,多數記者都是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陸,更是第一次接觸對外援助的相關內容,采訪結束后,《鳳凰周刊》記者李光深有體會,他說,我自己作為一個記者,我非常希望媒體界能夠和公益界以及企業界一起為這件事情(民間組織參與對外援助)做一些彌補,來改善現在這樣的情況(目前主要是國家為主,民間NGO正在逐步參與)。

在這里,有必要一提李光采訪親身經歷:“一位肯尼亞姑娘告訴李光,她來中國之前,曾憤怒地以為,可以在大街小巷看到每個中國人戴著象牙項鏈和戒指。但是她到了中國以后感到震驚:“這是國際媒體報道中的最大象牙消費國,但是我看不到一個中國人戴象牙制品?!逼鋵?,這就是巨大的信息鴻溝,我們不了解他們,他們也不了解真正的中國。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個國內基金會做大象保護這方面的倡導工作,可能有的人說,我們自己還有那么多工作做,為什么關注非洲項目。但是我想說,我們不去關注,他們就會關注我們,而且不排除有誤解和負面情緒?!比绱丝磥?,安平推動外援報道是有多么的必要,讓溝通,有效的溝通成為對外援助乃至國際關系中的潤滑劑。

基于第一期收到的效果,2015年1月,非洲記者調查項目再接再厲,啟動第二期,資助《鳳凰周刊》記者漆菲、王衍前往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開展獨立采訪,同樣取得豐碩成果。

東南亞對外援助調查及政策建議項目啟動于今年7月份,在“非洲計劃”經驗基礎上集中于中國對外援助狀況調查及政策建議,故在操作上雙管齊下,一方面由記者對中國在東南亞的援助狀況進行整體采訪與案例報告;另一方面學者在宏觀數據和記者采訪材料的基礎上進行學術研究,并給予中國對外援助的政策建議。

東南亞調查:建議建立立體交流模式

作為中國地緣政治經濟重要的區域之一,“東南亞”一直在國家對外援助版圖上占有突出的位置。然而近年來東南亞形勢錯綜復雜,我國在東南亞的對外援助既受國際政治因素影響,又受到軍事、民生等方面的影響。時下緬甸政局動蕩,菲律賓摩擦不斷,越南對華微妙,柬埔寨腐敗不堪……中國政府主導的外援項目價值何在,效果如何?國家力量之外,中國NGO在東南亞是否已經開始發揮更大的作用?華人和中資在東南亞的存在究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透過所有問題及思考,安平全力資助記者基于上述問題意識前往東南亞進行獨立調查。最終的落腳點是,建議建立起立體式的中國和東南亞交流模式,影響中國對外援助的政策,加強民間幫助民間的短板,讓中國NGO進入東南亞,承接更多的社會責任的機會。

這次項目安平資助7名記者,孫愛民(《財經》雜志 環境與科技組記者),王悅(《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王雯雯(《環球時報》英文版評論部編輯/記者),陳婧(《中國青年報》國際部記者),高美(《財訊集團無界傳媒》國際新聞部資深記者),黃翱(《澎湃新聞》 國際新聞部編輯/記者),李克難(《鳳凰周刊》 記者)分赴東南亞各個國家,進行獨立調查和采訪,目前項目正在進行中,采訪報道陸續發布中。

縱觀中國援助規模擴大和國際地位變化,中國對外援助事業發展戰略不斷調整中,以適應世界形勢發展變化。對外援助的主體由中央政府單一主體逐漸轉變為政府、企業、慈善機構、個人等多元主體。

國家和國家間的關系,其實與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很相似。一個人長大成人之后,需要承擔越來越多的責任。幫不幫助別人和你的窮富沒有關系。中國現在不斷加大對外援助的力度,說明中國更為成熟、更為強大了。我們期待能通過安平的努力,讓更多的人們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都能夠聽到中國對外援助的聲音。

猜你喜歡
安平東南亞援助
愛心援助
上海安平靜電科技有限公司
田安平:講好鄉村振興的呂梁故事
生的希望
閩菜“太平肉燕”飄香東南亞
奇幻迷香 尋味東南亞
美俄聚焦東南亞
第一次學做生意
住房保障與住房援助
第九屆創富會員援助大行動第6批受援助名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