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因材施教”

2015-06-11 15:21李小芳
新課程學習·中 2015年4期
關鍵詞:因材施教賞析習題

李小芳

“因材施教”這一教學理念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提出,并貫穿和影響了中國數千年的教學思想。但縱觀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一把抓”現象仍然普遍存在,對成績的強調往往高于個性培養,講課方法的單一性很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教學質量不高。如何“因材施教”,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整體質量提高的需要,也是新課改的要求。

一、立足學生個體差異,對學生興趣愛好進行挖掘

由于家庭生活、教育、社會環境等的不同,學生個體也存在較大差異,表現在語文教學方面則為班級中學生語文素質的參差不齊。形態不一的樹根如果按照統一的方法加工成木材,不過是普通的木材;而如果在根雕家的手中,根據樹根形狀的不同因材施教地加以雕琢,則可能會成為獨一無二的工藝精品。由普通木材到工藝精品的轉變,正在于因材施教。教學如同根雕,初中語文教師面對的學生也是各不相同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充分尊重,在作業、交流及觀察等各種途徑下對學生進行了解,通過對學生的了解,挖掘其興趣愛好,針對學生興趣愛好來設計初中語文課堂,在立足學生個體差異基礎上實施因材施教。

二、在初中語文課程預習和新課研析中實施因材施教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預習是學生對新課認識的開始。面對學生不同的預習特點和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可給學生布置層次不同的預習作業。通過分層次預習,學生的預習過程將會更加輕松、愉悅,以分層來推進學生循序漸進地向更高層次發展。在新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文體、課型的不同對不同的教學形式與教學方法加以選擇。如在《觀滄?!返慕虒W中,教師通過誦讀與賞析結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情感初步感受。然后指導學生對詩人筆下景物特征做出描述并對該首詩的構思加以賞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學生足夠的個人抒發空間,僅在最后時候做好總結工作,發揮學生主導作用,給學生營造寬松自在,可展示各自才能的教學氛圍。

三、在初中語文課程學習效果監測中實施因材施教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業是實現知識遷移和能力形成必不可少的一種途徑。在對作業進行布置時教師應與學習目標緊扣起來,且作業布置可由易到難根據學生當前學習能力分層遞進。學生則可根據各自的學習情況,對布置的習題自主選擇。教師將必須做的習題與可自由選擇的習題明確羅列出來,使學生確定哪些是必做題。這樣一來不僅與素質教育減輕學生作業負擔要求一致,而且能促使學生愉快地按時完成作業,還能使優秀學生發展自身的個性能力,從整體上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水平。

“因材施教”對素質教育發展十分重要,初中語文教學應給予因材施教教學方式更多肯定,通過有效開展充分發揮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促進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李頡.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探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2.

編輯 段麗君

猜你喜歡
因材施教賞析習題
從一道課本習題說開去
抓住習題深探索
小學作文如何實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展
精心設計習題 構建高效課堂
從《論語》看因材施教
中高職銜接的關鍵在于因材施教
Alfred & Emily——在諒解和赦免中回望賞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