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教育技術在初中生物課堂中的應用

2015-06-11 17:57吳海江
新課程學習·中 2015年4期
關鍵詞:知識體系教學內容

吳海江

摘 要:現代教育技術是指人們當前使用的有效促進教育教學的各種不同形式的實體技術、軟件技術和系統技術以及各種新出現的教育技術手段的總和,它可以幫助課堂實現教學手段多樣化、教學內容多元化,使教材中的知識化抽象為直觀、化靜態為動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

關鍵詞: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知識體系

在當前的初中生物課堂中,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充滿好奇、對新鮮事物躍躍欲試卻又限于理解能力弱、年齡較小的學生。他們活潑好動,對待教材中的僵硬知識不能很好接收。而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幫助課堂實現教學手段多樣化、教學內容多元化,使教材中的知識化抽象為直觀、化靜態為動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F代教育技術在初中生物課堂中的應用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一、多媒體展現,使教學內容鮮明生動化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內容都涉及具體的自然事物,然而僅僅依靠教材中的內容展示是不能充分表達的。多媒體集聲音、影像和文字于一體,可以通過多樣的形式手段來多方位地展現教材中的內容。

基本的展現,比如教材中的動植物的圖片,雖然教材中也會有圖片補充,卻始終缺乏一種生動性。而多媒體的展示,則更形象逼真,還可以把圖片制作成動態圖,令學生更加清晰地明確教材所要傳遞的內容。比如在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上的第一章第一節中圖I-6獅子追捕斑馬和圖I-7含羞草對刺激的反應,利用動態圖播放出來,可以生動清晰地展現其反應過程,還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生物實驗方面,如果有些實驗不便于直接操作,教師可播放實驗視頻供學生觀看學習。比如觀察鼠婦生活習性和觀察草履蟲的應激性等室外實驗,實踐操作可能性不大,學生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

二、深入細節,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最難掌握的是許多實驗觀察細節。很多生命現象、生化反應、新陳代謝等方面的內容都是教師用語言不能清楚完整表達的。多媒體則可以最優化地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化虛為實、化靜為動,把抽象的文字內容化為直觀生動的視聽畫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比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章人體內物質的運輸中第一節“流動的組織——血液”中的實驗“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實驗目的是認識紅細胞和白細胞。教師在介紹該實驗時首先用多媒體演示一遍,通過播放、畫面停滯和回放等手段,使學生更加清楚地掌握實驗過程和細節,對實驗目的充分理解,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PPT展示課堂小結,形成知識體系

對于教學活動而言,如果學生只是依靠上課時所接收到的零散的知識點,那么教學效果將會大打折扣。但是有些學生又不善于歸納知識體系,且隨著時間流逝,儲存在大腦中的短時記憶也會逐漸被遺忘。如果教師用PPT把教學內容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把每一個章節的內容都串聯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既有助于教師理順教學內容的層次性,又有利于學生學習,幫助記憶。

總而言之,現代教育技術與初中生物課堂的結合,是初中生物教學模式的一大突破。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可以充分展現多媒體手段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的導向作用,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李金娥.現代教育技術在初中生物課堂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4(3).

[2]毛小英.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生物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江西師范大學,2005(10).

編輯 趙飛飛

猜你喜歡
知識體系教學內容
CS2013指導下的程序設計課程實踐教學實施方案設計與翻轉實驗教學實踐
構建知識體系的專題課程教學改革實踐和探索
智能信息處理實驗課程建設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飛機結構與系統》課程教學問題與改進措施
基于史觀體系的中學歷史知識體系的建構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線性代數課程學—研—用教學內容及模式探索
精心設計教案 重構教學內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