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國市中溪鎮森林長廊規劃與建設技術初探

2015-06-15 02:20黃祝珣
安徽農學通報 2015年10期

黃祝珣

摘 要:該文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就中溪鎮森林長廊的設計理念、規劃原則和造林撫育等做出技術探討,提出山區森林長廊建設應注意因地制宜、注重鄉土樹種的應用、注重后期管護等措施。

關鍵詞:森林長廊;造林撫育;建設技術;寧國市

中圖分類號 TU985.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10-132-03

2012年以來,安徽省開始全面實施“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其中創建森林長廊是重點。建設高質量公路干線綠化,對于提高所在地綜合競爭力、森林覆蓋率和改善人居環境、提升鄉鎮品位具有重要意義。2012-2013年筆者全程參與了寧國市中溪鎮造林設計和施工建設,根據實際作業情況,就森林長廊的規劃設計、造林和撫育管理技術做了如下總結分析。

1 基本情況

中溪鎮地處寧國市東南,皖浙結合部,北距寧國市30km,南距杭州市140km。東至東北與浙江省安吉縣交界,西南至東南與寧墩、仙霞鎮接壤,北至西北與梅林鎮毗鄰。區位優勢明顯,水陸交通便利,素有寧國融入蘇浙滬的“橋頭堡”之稱。

寧國市中溪鎮森林長廊建設總任務為32.8km,本次規劃路段包括S104省道和X054縣道中溪鎮過境段,為溝通皖浙兩地重要交通干道,交通繁忙、過境車輛行駛頻繁,多有大型貨車?,F有公路兩側山體綠化較好,部分路段自然栽植浙皖淡竹,公路兩側現有可綠化空間狹小,路肩兩側綠化質量很低,與浙江S104省道安吉段綠化形成鮮明對比,體現在:總體綠化率不高,僅約50%左右路段栽植蜀檜、側柏球等灌木樹種,樹種單一,樹形凌亂;綠化節點少,已建成的少數節點質量不高、疏于管護。適宜建設林帶的路段約為4.5km(栽植2排喬木以上)。設計路段實施兩側綠化,另涉及主要集居地3處(中田村、石牌新村、鳳凰村)、重要景觀節點4處(唐舍嶺、石牌三岔路口、夏霖風景區路口、中田村委會廣場)。

2 設計理念

建設縱貫中溪鎮的2條綠色生態景觀長廊綠軸,春花滿路、夏秋賞葉、丹桂飄香、冬有綠意;過境村莊以高規格常綠樹種為主,濃蔭掩映、花團簇錦;與浙江省安吉縣相連的S104省道“中田至唐舍嶺”段建設打造高品質安徽省綠色門戶長廊。規劃建設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實事求是,與生態環境整治、城鄉綠化、美化緊密結合,力爭打造靚麗的生態景觀長廊,體現寧靜中溪、大氣中溪。

3 規劃原則

3.1 因地制宜原則 道路植物生長的立地條件較嚴酷,土壤干旱、瘦瘠、板結,環境污染相對嚴重,人為損害較頻繁,生長受地上地下管線制約,該設計路段車輛行駛頻繁,因此選擇適應性強、生長強健、管理粗放的植物。同時對現有部分路段淡竹林進行完善、基本保留兩側蜀檜、側柏球等現有植被。

3.2 生態原則 實現從“路邊有綠化到,道路從森林中穿越”設計理念的改變,體現公路綠化帶長遠性與可持續性,公路兩側多栽喬木,少栽灌木,不栽草本花卉,草坪僅在景觀節點使用。景觀節點喬灌草、喬灌花的結合,分割豎向的空間,創造植物群落美。植物配置講求層次美、季相美,從而起到最佳的降溫遮陰、滯塵減噪、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等無法替代的作用。

3.3 鄉土特色原則 在植物選擇上,采取以鄉土樹種為主,珍貴、特色樹種相結合,公路穿插常綠樹種、有花樹種;護坡使用有花灌木和彩葉灌木;過境集居地多使用常綠樹種、花壇,做到植物豐富多樣,色彩層次分明。結合“四傍”綠化行動,鼓勵沿途因地制宜種植桂花、山核桃、桃樹、柿樹等。

3.4 多樣性與延續性原則 選擇注意植物種類的搭配應用,創造豐富多彩的植物景觀特色。不同路段的植物種類和綠化形式都要有所變化。以體現特色為前提,與2012年已竣工森林長廊在樹種選擇上保持一定延續性。

3.5 易維護原則 考慮到后期維護的難度,公路路肩綠化盡可能不使用灌木和草本,重要路段力求工程竣工時即有很好地效果。

3.6 以人為本原則 盡量避免單一樹種的長距離栽植,選用不同的綠化樹種、間隔種植,既有利于避免綠色效果的單調性又有利于病蟲害的防控。充分考慮行車速度和視覺特點,將路線作為視覺線形設計的對象,提高視覺質量,防治眩光,保證交通便利、觀感愉悅;道路景觀節點綠化帶喬木采用群落式種植,體現植物生長的多樣性和植物的層次與季相變化,栽種常綠、觀葉、觀花等植物,空間上采用多層次種植,平面上簡潔有序,線條流暢;集居地及周邊多采用大規格常綠喬木和適當選用空氣凈化作用的植物如無患子等。

3.7 安全性原則 道路植物景觀的營造不得妨礙交通、建筑及管線設施的安全運行,不遮擋交通標志和行車視線,行道樹定干高度應符合規范,襯托建筑,但不得妨礙建筑的功能,與地上地下管線保持足夠間距。

4 規劃重點

4.1 重要景觀節點規劃 重要景觀節點共4處,其中新建唐舍嶺、石牌三岔路口、夏霖風景區路口3個景觀節點,提升改建中田村委會文化廣場景觀節點。新建唐舍嶺景觀節點為中溪鎮境內浙江到安徽第一個景觀節點;擬建公路護欄1km,景觀小品一處約2 000m2,建設鵝卵石步行道、休憩亭一個,選用假山、人造石或其他材料假設標志物一處(安徽寧國),喬灌草結合,鋪設草坪,群落式種植香樟、玉蘭、桂花等大規格喬木,點狀栽植紅楓,灌木以迎春、映山紅、紅花檵木等為主,輔以金葉女貞、金邊黃楊,30余戶居民“四傍”點狀種植桂花、桃、柿等,鋪設花壇240m2(2m×120m),竣工后迅速成景。石牌三岔路口景觀節點為交通樞紐地段,面積約為500m2,近三角形,擬中點孤植大規格玉蘭1株,四周點植紫薇5~6株,灌木以迎春、映山紅、紅花檵木為主。夏霖風景區路口景觀節點可綠化面積較小,可以在大門右側河邊成行種植垂柳數株,大門兩側以不影響行車視線為前提,種植迎春、映山紅、紅花檵木等灌木,可綠化面積約為50m2。中田村委會文化廣場為已建成景觀節點,以提升改建為主,補植2株大規格銀杏,適當增植5~10株桂花、玉蘭,補植修整灌木、草坪。

4.2 集居地規劃 規劃路段穿越重要集居地3處,即中田村、石牌新村、鳳凰村。公路穿越集居地起始點各向外沿伸100m也作為集居地規劃路段,該規劃路段兩側使用大規格香樟(胸徑10cm以上,帶2~3個分支,枝下高不低于3m),株距為5m,栽植時,盡量遠離公路路牙;有條件的第二排種植玉蘭、桂花或紫薇,行距為3~4m。集居地利用空地點狀栽植桂花和無患子,不能破除已硬化地面的建設花壇,面積約為2m×1 500m,迎春、映山紅、紅花檵木等灌木。

4.3 道路邊坡綠化 規劃路段中共設計公路已建成護坡約為1.5km,統一栽植使用迎春和紅花檵木間種,要求整齊劃一。

4.4 沿線村莊綠化規劃 結合周圍的環境,在沿線公路兩側居民居住點,每隔200~300m,選擇適宜地點、適宜農戶,種植桂花1株,全路段約300~400株。對沿途有礙觀瞻的枯草和雜灌要予以清除盡量利用原有的林木,鼓勵林農在四旁、隙地、較寬和道路轉彎處種植木槿、映山紅、梔子等鄉土花灌木樹種,中田村應鼓勵林農在公路兩側種植山核桃,形成一定數量、提高觀賞效果。

4.5 道路綠化規劃 全路段保留現有蜀檜、側柏球,進行適當移植,統一修剪成型。全路段可以栽植2排或以上的路段約為4.2km,第二、三排可選擇栽植香樟、玉蘭、桂花等,與第一排行距為4m。

5 造林撫育技術

5.1 整地方法 因地制宜,采用全面、帶狀、塊狀等方式,采用塊狀整地,按造林株行距定點挖穴,一般穴徑50~60cm,深度40~50cm。

5.2 栽植技術 主要采用穴植法。栽植深度比苗木地徑原土印深2~3cm。栽植時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分層覆土,層層踏實,穴面覆層虛土。單行栽植的,株距以6~8m,多行種植的,行距4~5m為宜。栽植時,要澆大水、施足肥、踏實土,提高造林成活率。

5.3 苗木管理 苗木應隨起苗、隨分級、隨造林,不能立即栽植的,應選背風陰向、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安全無害的地方進行假植。外地調運苗木從起苗、包裝、運輸、假植至栽植,整個過程都必須采取保濕措施。喬木樹種樹木定干高度(即第一分枝點)的高度一般不小于3.5m,宜高不宜低;樹干距道牙不少于0.5m,能遠則遠。

5.4 撫育管理 種苗栽植后,要落實人員管護,防止人畜破壞。撫育的方法分為全面、帶狀和塊狀。前3a重點做好松土除草、施肥澆水、防治病蟲害等工作。根據不同樹種的生長特點,采用截干、修枝、整形進行矮化美化,避免樹木倒伏或樹冠折斷影響道路行車視距,防止危及交通安全。造林成活率達不到標準的路段要及時進行補植補造。

5.5 幾種主基調植物種類說明及注意點 (1)銀杏:樹形優美,高大挺拔、枝葉茂密,在綠化的同時,還能增加城鄉景觀效果,尤其秋天金黃的葉色非常美麗,它唯一的缺點就是生長緩慢,新植樹恢復緩慢,但這一點在道路綠化中也有它的優勢,加上它的樹形瘦長、視線通透、對大型貨車通過不會造成影響;在設計時可以選用大規格的樹木,一次成型,在施工中采取科學合理的栽培技術,快速使銀杏恢復長勢。行道樹最好選擇雄株。(2)烏桕:是一種色葉樹種,樹冠整齊,葉形秀麗,春秋季葉色紅艷奪目,不下丹楓、如火如荼,十分美觀,有“烏桕赤于楓,園林二月中”之贊名。烏桕為喜光樹種,適應性強,生長快,行道樹應選擇雞爪桕,其優點是樹體較高大,發枝能力強,枝條密度大。(3)黃山欒樹:樹形高大優美,到夏末秋初時鮮黃色的花朵結滿樹冠,深秋季節酷似串串燈籠的紅色蒴果與鮮黃色秋葉交相暉映,極具觀賞價值。(4)迎春花:不畏寒威、不擇風土,適應性強,花期為3~5月,長達50d。在百花之中開花最早,花色金黃,熱烈艷麗、端莊秀麗,氣質非凡。

6 結論與討論

(1)森林長廊規劃與建設必須因地制宜,與已有綠化成果相呼應。建設路段全路段第二排及節點、集居地多選擇香樟;通行安全和地方特色相統一;規劃路段為車流量較大,且多大型貨車行駛,所選樹種應不影響通行為前提;規劃路段可利用空間太小,多為公路路牙1m以內綠化;第一排選擇鄉土樹種--銀杏作為主栽樹種。在節點、集居地則使用香樟、桂花等鄉土常綠樹種,同時與有花植物紫薇相間,增加景觀效果。本次設計部分路段為安徽省門戶森林長廊之一,故均選擇較高規格特色樹種,尤其在1號路段中選用的烏桕為極具特色行道樹種,因為其價格偏高,目前公路綠化中還很少選用。4號路段道路一側多為山體,可綠化空間很小,長度較短,故建議密植水杉作為行道樹。

(2)山區森林長廊有其自身特點:一方面山體綠化一般較好,另一方面造林空間有限,比如此次設計路線中為造林地主要是路肩、四旁和農田田埂。在進行造林設計和實際造林過程中要特殊情況特殊對待,既要考慮建設質量與特色,同時兼顧整體景觀效果,主體應用樹種應選擇適應性強的鄉土樹種,路肩造林盡可能遠離馬路。

(3)在森林長廊建設的同時最好同時確定后期管護責任單位,避免重造輕管現象發生。

(責編:徐煥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